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规管理已在我国各大商业银行所认同和推行,因此,农信社对合规风险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显得十分迫切;由于信用社人员素质、客户类型等因素,使得农信社在实施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农信社开展合规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并就此难点提出四个方面的举措。
合规;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06-02
合规管理作为一门独特的银行风险管理技术,如今已被国内银行业认同和推行。在此背景下,农信社应如何积极面对,努力构建符合农信社发展需要的合规文化体系,造就和谐发展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笔者就此谈点个人浅见。
一、农信社开展合规风险管理的难点
合规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是,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一般说来,合规风险基本上由银行自身因素而产生。因此,农信社实施此管理技术亟需解决五方面难点:
难点之一:近期与远期利益难统筹,弱化合规风险理论的重视程度。农信社业务经营好坏,与管理层利益关联度很高,任期内业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升迁、奖惩,这使得农信社高级管理层实际工作中短期痕迹重。表现在业务经营上,过分追求资产规模,吸收存款不计成本,发放贷款不顾风险等;指导思想上,受业绩偏好影响明显,重视近期利益的管理举措,对收效慢的管理机制,要么找借口拒绝执行,要么虚与应付,做表面文章;表率作用上,农信社理事长虽然形式上由社员代表选举产生,但有效的监督约束乏力,为完成任期目标,按需对农信社内部资源扭曲配置。
难点之二:操作要求与客户素质难匹配,制约合规风险管理的进程。基层信用社常碰到,客户看似合情但不合规的要求拒绝后,客户往往向监管部门投诉,此类事件本身至少反映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国家的金融政策、法规施行,在社会上还存在不少的“盲点”,给政策法规的施行带来不小的阻力。二是竞争的刚性压力,使得政策法规在金融同业之间执行标准不一,客观上使客户违规行为“合法化”。三是农信社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户,他们的知识层次不高,对金融法规无法理解,对信用社实施先进管理技术持对立、不配合态度,增加信用社实施成本。
难点之三:基层网点贷款清降与投放难协调,增加合规风险管理难度。多年来,农信社粗放式经营种下了恶果,造成不良资产居高不下,清降步履维艰。一是存量贷款见底难。受上级考核及任期业绩等压力影响,基层对风险已露,偏好换据保持贷款形态,误导管理层信贷决策。二是真实清降难,不良贷款的成因既有主观,也有客观,主观形成的,信贷人员不敢催收;客观形成的,却又不会催收;使得不良贷款清降实绩进展慢。三是责任处理难。近年来,从监管部门到农信社自身都加大有违规责任人的处理力度,但是,多年的沉淀,让现行贷款中存在问题积重难返,经济、行政的处罚进一步加剧信贷人员的“惜贷”、“拒贷”心理;在此条件下,强化合规风险管理,如同飞机“硬着陆”,如不把准“度”,势必会使农信社业务经营受重大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农信社市场萎缩。
难点之四:惯性操作与先进理论难相溶,影响合规风险管理的实施。员工在惯性操作与先进理论之间的“存量差异”,主要表现为“三性”:一是风险控制片面性。实际工作中,在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之间往往“单向”选择,使得业务持续萎缩,经营效益一路下滑,资产质量“低位徘徊”,由此造成资产质量越差,业务发展越慢,业务发展越慢,经营效益越增长缓慢的恶性循环。二是信贷质量绝对性。基层信贷管理中,往往片面追求“零风险”,但仅局限在理论上,现实中绝无可能。无论采用何种机制、措施,其作用只是在于降险、控险和防险,不可能做到绝险。三是操作失误恐惧性。在农信社逐渐强化流程管理后,员工经历着从粗放型操作向规范化操作转化的阵痛,为了不给操作失误“买单”,他们采取宁让客户受罪,不愿自己受罚的被动对策进行“软对抗”。
难点之五:传统和现代文化难共鸣,阻碍着企业文化的创建。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造就出的“人治”、“中庸”、“亲情”等文化,至今仍发挥着相当的影响力,表现为:权力过大、制约失衡,管理粗放,潜规则大行其道等等;对信用社而言,一方面,员工对合规经营的信心不足,对合规文化的创建要么持否定态度,要么将创建等同于一般企业搞的文娱活动,另一方面,在现实竞争压力下,被迫用变通方式去赢得生存、发展环境。受这些观念的误导,给信用社企业文化创建带来不小的难度,也影响到企业核心目标的实现。
二、强化合规风险管理的对策
1.以抓全员、全员抓为载体,努力增强全员的合规意识。
一是要落实巴塞尔“合规应从高层做起”的原则。农信社高层应率先垂范,高起点制定本单位创建理念和目标,并带头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提升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增加自身执行力。二是强化“合规人人有责”,通过对全体员工的多形式、全方面培训,将管理层的合规建设理念真正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引导全员为之而不懈努力。三是建立有效奖惩、监督机制,对员工言行进行约束、规范,凡合规经营的单位和员工要大力保护、培养和嘉奖,反之,则要批评、纠正和惩处,真正让弘扬正气成为全社合规建设的“主旋律”。四是监管部门要强化检查监督,当好“裁判员”,真正让守规受益,损规损益,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经营环境。五是要主动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让公众了解、认知农信社的合规建设工作、采取多形式,鼓励并保护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打造良好的外部建设环境。
2.以抓常年、常年抓为目标,切实营造持久的合规环境。
农信社的合规建设既要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也要防止“拿来主义”,照搬照套其做法;要学会“扬弃”,要与自身经营环境、特点相结合,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目标和实施规划,成立合规管理部门,指导全社合规建设工作,检查全员的执行到位情况。在执行的过程中,应及时根据员工反映、条件的变化等多种因素,对创建规划进行修正,以保证合规建设规划与时俱进,有利于全员更好地执行,有利于更有效促进业务经营的稳健发展。同时,合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循序渐进,切忌“运动式”、“一阵风”;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对待合规建设工作,指望合规建设的成效立竿见影,是不现实的;而将合规建设视为可有可无,因而敷衍了事也是不可取的。 3.以抓重点、重点抓为方向,建立符合农信社特点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
首先,农信社的风险管控机制主要是确立三大目标,构筑三位一体,即确立业务经营效益性、财务信息真实性、法律法规连续性等内部控制三大目标,构筑前台监控、中台监督和后台评价三位一体的内部控制体系。其次,按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发展前景、行业发展状况、行业风险特征等制定并实施系统化、动态化的有关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的成文政策和程序,系统地进行风险管理。还有,建立以防范贷款操作风险为重点的预警机制。它主要由8项因素构成。
(1)建立明确的管理贷款操作风险的政策,包括明确制定贷款操作风险的衡量标准,提出降低操作风险的措施。
(2)贷款管理部门要制定一套企业信用评估标准、贷款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贷款损失审计和责任认定等制度。
(3)建立操作风险识别的一套公用语言。如人的风险应包括信贷人员的配置失误,过程风险包括执行错误,技术风险包括流程本身的缺陷等。
(4)对每一项贷款业务建立操作流程图,如建立客户经理、信用评估人员与其职责匹配的业务流程图,一方面有利于控制操作风险,另一方面便于工作与审计人员了解业务流程。
(5)由一个独立部门建立切实可行的操作风险评估办法。
(6)建立操作风险敞口报告制度。
(7)建立符合信用社经营特点的贷款风险分析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8)操作风险管理的指导原则:客观性、一致性、相关性、透明性、完整性。
4.以抓特色、特色抓为手段,构建符合农信社特点的企业文化。
一是要培育信合新精神。培育现代金融文化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农信社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教育活动培养员工团结和谐,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的信合新精神。
二是要重塑信合新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和信赖,更有利于占领客户的心理市场。为此,农信社要在内部素质、外部形象上下功夫,通过惩治与预防、自律与他律、制度与文化在各项工作中有机地融合,有效体现信用社队伍优良、产品多样、优质高效的个性特征。
三是要打造信合新品牌。围绕品牌创建,不断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在方式上,既要消化“师夷长技”,又要突出农信社的自身优势,创新符合农村经营特色,便于群众接受、办理的金融产品,以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四是要培养信合新人才。农信社要完善薪酬和奖励机制,体现对富有贷款管理经验和技术人才的尊重;晋升和提拔机制,重用认同农信社文化,能预先发现风险,使单位避免贷款损失的人;努力打造一个以合规为中心、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冯禄成.《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技术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3.
[2]许连夕.《企业文化建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的必走之路》,金融时报,2007.6.4.
合规;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06-02
合规管理作为一门独特的银行风险管理技术,如今已被国内银行业认同和推行。在此背景下,农信社应如何积极面对,努力构建符合农信社发展需要的合规文化体系,造就和谐发展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笔者就此谈点个人浅见。
一、农信社开展合规风险管理的难点
合规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是,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一般说来,合规风险基本上由银行自身因素而产生。因此,农信社实施此管理技术亟需解决五方面难点:
难点之一:近期与远期利益难统筹,弱化合规风险理论的重视程度。农信社业务经营好坏,与管理层利益关联度很高,任期内业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升迁、奖惩,这使得农信社高级管理层实际工作中短期痕迹重。表现在业务经营上,过分追求资产规模,吸收存款不计成本,发放贷款不顾风险等;指导思想上,受业绩偏好影响明显,重视近期利益的管理举措,对收效慢的管理机制,要么找借口拒绝执行,要么虚与应付,做表面文章;表率作用上,农信社理事长虽然形式上由社员代表选举产生,但有效的监督约束乏力,为完成任期目标,按需对农信社内部资源扭曲配置。
难点之二:操作要求与客户素质难匹配,制约合规风险管理的进程。基层信用社常碰到,客户看似合情但不合规的要求拒绝后,客户往往向监管部门投诉,此类事件本身至少反映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国家的金融政策、法规施行,在社会上还存在不少的“盲点”,给政策法规的施行带来不小的阻力。二是竞争的刚性压力,使得政策法规在金融同业之间执行标准不一,客观上使客户违规行为“合法化”。三是农信社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户,他们的知识层次不高,对金融法规无法理解,对信用社实施先进管理技术持对立、不配合态度,增加信用社实施成本。
难点之三:基层网点贷款清降与投放难协调,增加合规风险管理难度。多年来,农信社粗放式经营种下了恶果,造成不良资产居高不下,清降步履维艰。一是存量贷款见底难。受上级考核及任期业绩等压力影响,基层对风险已露,偏好换据保持贷款形态,误导管理层信贷决策。二是真实清降难,不良贷款的成因既有主观,也有客观,主观形成的,信贷人员不敢催收;客观形成的,却又不会催收;使得不良贷款清降实绩进展慢。三是责任处理难。近年来,从监管部门到农信社自身都加大有违规责任人的处理力度,但是,多年的沉淀,让现行贷款中存在问题积重难返,经济、行政的处罚进一步加剧信贷人员的“惜贷”、“拒贷”心理;在此条件下,强化合规风险管理,如同飞机“硬着陆”,如不把准“度”,势必会使农信社业务经营受重大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农信社市场萎缩。
难点之四:惯性操作与先进理论难相溶,影响合规风险管理的实施。员工在惯性操作与先进理论之间的“存量差异”,主要表现为“三性”:一是风险控制片面性。实际工作中,在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之间往往“单向”选择,使得业务持续萎缩,经营效益一路下滑,资产质量“低位徘徊”,由此造成资产质量越差,业务发展越慢,业务发展越慢,经营效益越增长缓慢的恶性循环。二是信贷质量绝对性。基层信贷管理中,往往片面追求“零风险”,但仅局限在理论上,现实中绝无可能。无论采用何种机制、措施,其作用只是在于降险、控险和防险,不可能做到绝险。三是操作失误恐惧性。在农信社逐渐强化流程管理后,员工经历着从粗放型操作向规范化操作转化的阵痛,为了不给操作失误“买单”,他们采取宁让客户受罪,不愿自己受罚的被动对策进行“软对抗”。
难点之五:传统和现代文化难共鸣,阻碍着企业文化的创建。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造就出的“人治”、“中庸”、“亲情”等文化,至今仍发挥着相当的影响力,表现为:权力过大、制约失衡,管理粗放,潜规则大行其道等等;对信用社而言,一方面,员工对合规经营的信心不足,对合规文化的创建要么持否定态度,要么将创建等同于一般企业搞的文娱活动,另一方面,在现实竞争压力下,被迫用变通方式去赢得生存、发展环境。受这些观念的误导,给信用社企业文化创建带来不小的难度,也影响到企业核心目标的实现。
二、强化合规风险管理的对策
1.以抓全员、全员抓为载体,努力增强全员的合规意识。
一是要落实巴塞尔“合规应从高层做起”的原则。农信社高层应率先垂范,高起点制定本单位创建理念和目标,并带头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提升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增加自身执行力。二是强化“合规人人有责”,通过对全体员工的多形式、全方面培训,将管理层的合规建设理念真正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引导全员为之而不懈努力。三是建立有效奖惩、监督机制,对员工言行进行约束、规范,凡合规经营的单位和员工要大力保护、培养和嘉奖,反之,则要批评、纠正和惩处,真正让弘扬正气成为全社合规建设的“主旋律”。四是监管部门要强化检查监督,当好“裁判员”,真正让守规受益,损规损益,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经营环境。五是要主动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让公众了解、认知农信社的合规建设工作、采取多形式,鼓励并保护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打造良好的外部建设环境。
2.以抓常年、常年抓为目标,切实营造持久的合规环境。
农信社的合规建设既要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也要防止“拿来主义”,照搬照套其做法;要学会“扬弃”,要与自身经营环境、特点相结合,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目标和实施规划,成立合规管理部门,指导全社合规建设工作,检查全员的执行到位情况。在执行的过程中,应及时根据员工反映、条件的变化等多种因素,对创建规划进行修正,以保证合规建设规划与时俱进,有利于全员更好地执行,有利于更有效促进业务经营的稳健发展。同时,合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循序渐进,切忌“运动式”、“一阵风”;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对待合规建设工作,指望合规建设的成效立竿见影,是不现实的;而将合规建设视为可有可无,因而敷衍了事也是不可取的。 3.以抓重点、重点抓为方向,建立符合农信社特点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
首先,农信社的风险管控机制主要是确立三大目标,构筑三位一体,即确立业务经营效益性、财务信息真实性、法律法规连续性等内部控制三大目标,构筑前台监控、中台监督和后台评价三位一体的内部控制体系。其次,按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发展前景、行业发展状况、行业风险特征等制定并实施系统化、动态化的有关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的成文政策和程序,系统地进行风险管理。还有,建立以防范贷款操作风险为重点的预警机制。它主要由8项因素构成。
(1)建立明确的管理贷款操作风险的政策,包括明确制定贷款操作风险的衡量标准,提出降低操作风险的措施。
(2)贷款管理部门要制定一套企业信用评估标准、贷款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贷款损失审计和责任认定等制度。
(3)建立操作风险识别的一套公用语言。如人的风险应包括信贷人员的配置失误,过程风险包括执行错误,技术风险包括流程本身的缺陷等。
(4)对每一项贷款业务建立操作流程图,如建立客户经理、信用评估人员与其职责匹配的业务流程图,一方面有利于控制操作风险,另一方面便于工作与审计人员了解业务流程。
(5)由一个独立部门建立切实可行的操作风险评估办法。
(6)建立操作风险敞口报告制度。
(7)建立符合信用社经营特点的贷款风险分析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8)操作风险管理的指导原则:客观性、一致性、相关性、透明性、完整性。
4.以抓特色、特色抓为手段,构建符合农信社特点的企业文化。
一是要培育信合新精神。培育现代金融文化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农信社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教育活动培养员工团结和谐,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的信合新精神。
二是要重塑信合新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和信赖,更有利于占领客户的心理市场。为此,农信社要在内部素质、外部形象上下功夫,通过惩治与预防、自律与他律、制度与文化在各项工作中有机地融合,有效体现信用社队伍优良、产品多样、优质高效的个性特征。
三是要打造信合新品牌。围绕品牌创建,不断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在方式上,既要消化“师夷长技”,又要突出农信社的自身优势,创新符合农村经营特色,便于群众接受、办理的金融产品,以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四是要培养信合新人才。农信社要完善薪酬和奖励机制,体现对富有贷款管理经验和技术人才的尊重;晋升和提拔机制,重用认同农信社文化,能预先发现风险,使单位避免贷款损失的人;努力打造一个以合规为中心、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冯禄成.《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技术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3.
[2]许连夕.《企业文化建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的必走之路》,金融时报,200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