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究分析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肝脏血管瘤患者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脏血管瘤疾病,术前对50例患者分别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超声诊断检查,其中将螺旋CT增强扫描的结果作为CT组,将超声诊断检查的结果作为超声组,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根据患者手术病理诊断,CT组扫描后,患者的肝脏血管瘤诊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组(P<0.05)。结论:在肝血管瘤患者临床中运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临床诊断扫描检出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分析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肝脏血管瘤患者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脏血管瘤疾病,术前对50例患者分别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超声诊断检查,其中将螺旋CT增强扫描的结果作为CT组,将超声诊断检查的结果作为超声组,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根据患者手术病理诊断,CT组扫描后,患者的肝脏血管瘤诊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组(P<0.05)。结论:在肝血管瘤患者临床中运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临床诊断扫描检出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本院经病理检查后,确诊为宫颈癌且未进行过放化疗的病例42例,对其进行MRI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扫描,对比宫颈癌放疗前期、中期以及治疗后肿瘤大小与ADC值。结果:实施治疗后,42例宫颈癌患者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实施治疗前与中期,(P<0.05);在DWI序列上信号对比,放疗后患者ADC值显著提升(P&
急性心梗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具有发病快、病死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因血栓碎片脱落堵塞冠状动脉远端微血管,造成心肌再灌注不良,可发生灌注不良或无灌注现象,已成为影响冠状动脉介入术疗效与预后的主要问题。由于血栓抽吸导管治疗能有效避免冠状动脉远端栓塞的发生,促进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改善,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文章主要介绍了血栓抽吸导管的作用原理,分析了血栓抽吸导管在PCI中的临床作用及其对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病死率的影响,阐述了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在STEMI中的临床应用效
下颌阻生齿是一种多种因素影响下牙颌部分萌出或者是完全无法萌出的情况,且日后也无法萌出.阻生齿与牙龈间极易存积细菌、污垢等,可引起龋坏、口臭等并发症,常需要通过拔除来
在妇科疾病中宫颈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现代筛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宫颈癌普查工作得到了深入开展,而在宫颈癌的发病人群中,其逐渐向着年轻化方向发展。同时,现代医疗器械技术不断发展更新,内镜技术越来越完善,在宫颈癌的治疗过程中,内镜治疗方式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对于腹腔镜技术,在宫颈癌治疗过程中进行应用,不仅可以对病灶进行有效清除,同时该治疗方式还具有创口小,患者恢复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优点,可以使患者在手术后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在宫颈癌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手术治疗成为了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早期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上腹不适、进食后腹部饱胀以及恶心等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若不及时接受治疗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采用SPECT/CT心肌灌注显像方法实施疾病诊断可行性.方法:将2018年5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
目的:研究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与介入治疗预后评估中联合CT扫描与核磁共振诊断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肝癌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介入治疗,根据电脑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占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检测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CT扫描,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在疾病诊断与预后评估过程中的诊断效果,继而探究CT诊断与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介入治疗后,观察组肿瘤病灶查出率为76.67%,
目的:探析筛查早期肺癌开展128排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成效。方法:抽选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90例,参照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45例,X射线胸片)与观察组(45例,128排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两组的筛查效果及其精确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筛查率100.00%,较对照组的69.89%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筛查结果精确度上,观察组(97.78%)较对照组(48.89%)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排多层螺
目的:探讨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静海临床学院治疗的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58例(76髋),所有患者均接受CT和MR检查,并以手术或穿刺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CT和MR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结果:CT诊断股骨头坏死49髋,未确诊27髋,诊断敏感度为72.73%,特异度为57.14%,准确度为68.42%,与手术或穿刺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MRI诊断股骨头坏死52髋,未确诊24髋,诊断敏感度为89.09%,特异度为8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经临床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统计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发生情况,并分析其超声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70例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19例,发生率为27.14%;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边界不清晰、钙化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