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尼玛盆地藏双地1井钻获油气显示

来源 :中国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wer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研究目的(Objective)rn尼玛盆地构造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部,是发育在侏罗系—白垩系海相地层之上的古近系陆相裂谷盆地,北接羌塘地块,南邻冈底斯地块,近东西向展布,面积约3000 km2.本次研究目的是初步查明尼玛盆地东部冻土发育特征,调查盆地东部古近系地层层序,获取古近系烃源岩、储盖层等关键评价参数,进一步评价盆地油气资源潜力.
其他文献
福建德化邱埕钼矿床是德化—尤溪—永泰矿集区唯一一处规模较大的钼矿床.辉钼矿体分布在花岗斑岩外接触带,辉钼矿多沿中新元古代变质岩和晚侏罗世花岗岩裂隙分布,多呈浸染状、脉状和团块状.本次测得该矿床6件辉钼矿样品Re-Os模式年龄为150.1~152.8 Ma,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150.8±1.6)Ma,加权平均年龄为(151.8±0.9)Ma,表明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与该地区大规模的火山-侵入体活动相关;Re/Os比值远大于4,Re同位素含量14.31×10-6~45.8×10-6(最高
收敛交叉映射(CCM)是一种分析非线性系统中时间序列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其不同于传统的线性系统分析方法,是通过对变量进行状态空间重构来获取变量的历史信息,随着时间序列不断增长,当其估计性能呈现收敛的性质时,可以判断因果关系的存在.本文介绍了CCM的发展史及其较传统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优点,详细阐明了CCM的原理、算法过程和实现途径.CCM作为一种针对变量间具有弱到中等强度耦合关系的系统分析方法,可以用来有效地解决非线性生态系统多变量间复杂的因果关系问题.将该方法应用于具有空间信息的多点位时间序列变量间因果
理塘混杂岩位于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中段新龙县—理塘县一带,其内部保存有完整的混杂岩系,包括蛇绿岩残片、洋岛残块、洋内弧残块、复理石建造、裂谷残片、高压变质岩等,是恢复和反演甘孜—理塘洋盆演化的理想地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理塘混杂岩的物质组成、构造环境及形成时代,进一步约束了甘孜—理塘洋盆的时空、性质以及演化历程.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甘孜—理塘混杂岩带内蛇绿岩年龄为(346±17)Ma、(286.2±5.1)Ma、(219.5±2.2)Ma
为分析风场与沉积体系之间的耦合关系,综合运用野外考察、遥感影像解译和气象数据综合分析等手段.分析结果表明:风场的变化除了受控于盛行风系以及季风的变化以外,还受到地貌、湖泊效应产生的湖陆风等因素影响.风场对青海湖沉积体系的影响体现在局部区域气候的干湿、物源的供给量、波浪和沿岸流的强弱程度等方面.局部区域气候的干湿差异性造成地表植被覆盖率有所不同,导致地表的抗风化能力有所不同.抗风化能力较弱的地带为风砂堆积提供充足的物源.盛行风向产生的波浪和沿岸流对湖泊中的砂体产生较强的搬运和改造作用.
研究白垩纪植物演替与气候变化对认识现今生态环境形成过程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开鲁盆地义县组孢粉学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该地区早白垩世孢粉学资料,也为该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开鲁盆地东北部钱家店凹陷钻孔QIV?65?136底部泥岩样品分析,获得了丰富的孢粉化石,并建立了Cyathidites?Pinuspollenites?Protoconiferus组合.根据典型分子时代分布、重要种属含量上的变化及横向组合对比,确定其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层位相当于义县组.孢粉植物群反映的植被景观为在湖盆
陕西省山阳县香沟钨矿是近年来南秦岭地质勘查新发现的钨矿化地段之一.本文开展了白钨矿电子探针、LA-ICP-Ms和共生方解石的Sm-Nd同位素测年,研究结果显示:香沟白钨矿成矿过程至少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由早阶段韵律环带白钨矿至晚阶段集合体状白钨矿,白钨矿经历了多次迁移;白钨矿具有高F、含微量Au元素的特征,稀土总量较高(ΣREE+Y含量介于5.44×10-6~382.67×10-6,平均为95.48×10-6),其稀土配分型式为无MREE富集的平坦型,与Ghaderi等人划分的白钨矿Ⅱ型稀土配分型式总体类似
江苏徐州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南部,其区内及周边广泛发育碱性超基性岩-基性岩,其中不乏含金刚石母岩,但是主要为金伯利岩.笔者在苏北寻找金刚石原生矿的过程中,在徐州白露山地区发现了含金刚石的橄榄玄武岩.本区橄榄玄武岩SiO2含量为42.64%~51.13%,K2O+Na2O为2.57%~5.93%,Al2O3为10.48%~13.53%,MgO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为3.11%~19.34%.以主量元素做TAS图解可以看出本区基性岩的投影点基本都落于玄武岩范围,属于高钾钙碱性.微量元素特征显示白露山的样品靠近O
为探究岩溶地区水流系统控制下地下水中锶的分布现状及富集规律,本文以秭归茅坪河与九畹溪两个岩溶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于2016—2018年期间针对研究区典型泉点、典型断面地表水以及主要含水岩组的岩样进行了采集,共分析了415组水样数据,93组岩矿分析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上锶多富集在以潮坪-潟湖沉积相沉积的嘉陵江组、娄山关组、灯影组地层中,且多以天青石、菱锶矿等矿物等形态存在;富锶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型和Cl型;在水流系统结构上,包气带以上地层中富锶矿物较少,主要受淋虑作用影响,浅循环地下水中的天青石
1 研究目标(Objective)rn重点以四川盆地及周边中生代陆相沉积建造地层中含铜砂岩为线索,调查钼、铼等稀有稀散元素的富集规律、赋存状态等基本地质特征,发现并检查区域内矿(化)点,圈出成矿远景区和找矿有利地段,确定钼、铼等稀有稀散矿产潜力区,提出可供今后预查的钼、铼等稀有稀散矿产潜力区2~3处.
渤海湾及其沿岸是中国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虽然研究成果众多,但仍有一些基础的地质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晚更新世晚期黄河是否流经渤海湾?全新世黄河在渤海湾及其沿岸形成的多期次三角洲叶瓣在海域如何展布?以上问题一直是中国海洋地质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借助2016—2017年在渤海湾获取的约2000 km的浅地层剖面数据、2个30 m左右的取芯钻孔(BXZK2017-1和BXZK2017-2孔)及相应的AMS 14C和OSL测年数据,同时结合前人的一些浅剖数据和钻孔的研究成果,将渤海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