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促建构 意义促提升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mi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乘法的运算律中,乘法分配律是一个重点。学生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难在对其意义的理解及灵活运用。尽管教学时提供了大量素材和实例作表象支撑,但学生在概括乘法分配律的定义时,总不如概括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么顺畅和准确。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认识要达到抽象化和精致化,就需要在学习中有一个不断积蓄的过程,要让乘法分配律不再成为难点,就需要幫助学生建立乘法分配律的不同结构,逐渐建立起意义层面上的理解。教师不能只把目光聚焦在知识的获得上,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得。课堂中要让学生经历“建构等式——猜想规律——验证规律——得出结论——再次猜想”的过程,以直观、具体的形式呈现学习素材,便于学生理解、建模。
  一、在感知中形成表象
  1.课件出示图①菜地。
  青菜地长9米,宽6米;萝卜地长9米,宽2米。
  (1)你能算出两块菜地的总面积吗?
  (2)交流算法,板书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6+2)×9=72(平方米) 9×6+9×2=72(平方米)
  比较:这两位同学算两块菜地的总面积有什么不同吗?
  生:一个是把这两块地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再算它的面积一个是把两块地的面积分别算出后再相加。
  师:那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生:得数相同,都表示两块菜地的总面积。
  师:说明左边这个算式等于右边这个算式。
  板书得到等式:(6+2)×9=6×9+2×9
  2.课件出示图②和图③两块菜地。
  青菜地,长8米,宽6米;萝卜地,长6米,宽3米。
  图②
  青菜地,长8米,宽5米;萝卜地,长7米,宽6米。
  (下转第18页)
  (上接第17页)
  图③
  (1)求出他们各自菜地的总面积。
  图②的面积:(8+3)×6=66(平方米) 8×6+6×3=66(平方米)
  师:都等于66,看来我们也可以用“=”连接。
  板书得到等式:(8+3)×6=8×6+3×6。
  (2)思考:为什么图③的两块菜地不能合起来算呢?8×5+7×6
  (因为拼不成一个长方形,没有一条共同的边)
  (3)提问:图①和图②的菜地总面积可以合起来算的原因是什么?(有一条边相等)
  小结:有一条边是共同的,就可以把两块地的面积合着算。
  【评析】运算定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对抽象的,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乘法分配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从图形出发,数形结合,以计算长方形面积为载体,建构等式,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对这样的等式有深入的了解,明确探究的方向。在学生交流讨论图③不能列出等式原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中必须有相同因数这一重要的数学本质。
  二、在理解中掌握内涵
  1.刚才我们写出了几组相等的算式,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6+2)×9=6×9+2×9
  (8+3)×6=8×6+3×6
  提问:这两种算式相等你认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写一写,并验证一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2.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有没有符合这样规律的算式但左右两边不相等?你有其他方法来说明这两种算式必然相等吗?
  3.看来这样的例子是写不完的,那谁能写出一个能包含所有这些例子的等式?
  4.抽象规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5.(板书:4×7+6×7)谁来结合这个算式说明下我们发现的这个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课件出示下图的3个素材)
  4个7加上6个7合起来就是10个7,也就是(4+6)×7。
  小结:看来,乘法分配律也可以用乘法的意义几个几来解释,而且从右边到左边也是成立的,也就是a×c+b×c=(a+b)×c。
  6.回顾旧知,深化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1)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课件出示)。
  (2)回顾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课件出示)。
  【评析】在学生举出大量等式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进行观察猜想,并且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得出的猜想进行验证,再从乘法的意义解释乘法分配律,掌握其内涵。抽象出结论后,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其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地经历了乘法分配律的探究过程,抽象、概括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经历演绎推理的思维过程,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使数学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在练习中发展能力
  1.运用规律填空。
  (42+35)×2=42×□+35×□
  27×12+43×12=(27+□)×□
  15×26+15×14=□○(□○□)
  2.初步拓展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
  出示:(6-2)×9=□○□○□○□
  师:这道算式,刚学的乘法分配律适用吗?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
  得出: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可以推广到乘法对减法的分配律。
  3.再次拓展到三个数或更多的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猜想、验证:如果把乘法分配律中“两个数的和”换成“三个数的和”、“四个数的和”或更多个数的和,结果还会不会不变?
  【评析】通过题组的比较和练习,让学生学会根据数据特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避免生搬硬套,培养思维灵活性。将乘法分配律由“两个数的和”拓展到了“两个数的差”,再提出“多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是否适用于乘法分配律的猜想,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思考。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的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想法,进而形成新的结论,在类比推理中形成新的结论。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如何在阅读活动中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在阅读中具体解决好幼儿学习的“动力”问题和“能力”问题,即如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因此,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阅读活动的各个环节,让他们拥有主动、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在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挥、发展,从而有效地达成幼儿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阅读活动;主动学习;有效策略  一、构建民主的氛围,营造幼儿主动学习的空间  《纲要》
期刊
【摘 要】数学史是研究数学发生、发展过程及规律的一门科学,是搭建数学世界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合理有效的渗透数学史成为人们关注重点.下面笔者通过对比国内三个现行版本教材的对数函数这一章节数学史部分引入的内容特征、编排顺序、学习要求等方面异同,以望以点带面的总结几个版本教材数学史引入的异同点和侧重点,对数学教学尽一丝绵薄之力。  【关键词】数学史;学生;教材;对数函数  一、
期刊
【摘 要】本文通過一道高考题,分析动静转化解题策略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寻求较优解的具体应用,得出了一类高考压轴难题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动静转化;换位思想;优解
期刊
【摘 要】通过类比的方法,从圆到球,从平面到立体,研究多面體的内切球和外接球,关键确定球心。  【关键词】多面体,球,内切,外接
期刊
【摘 要】在践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仅要注重培养思维敏捷、解题熟练的高素质人才,而且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地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以自身幽默的语语言诱发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以全新的命题理念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以促膝谈心的沟通方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数学“学困生”的主观成因,并阐述了行之有效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难度比较大,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不能通过一种有趣的学习途径学习知识,那么知识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将会是一种比较痛苦的事情。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应该通过有效提问方式逐渐启迪学生数学思维,进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改革深化,数学素养培养得到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的关注,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互动的具体体现,不仅能够反馈教学效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实时学习状
期刊
【摘 要】高校助学金体现国家對高等教育的重视和对贫困学生的人文关怀,但是在其评选和发放过程中出现贫困生评定标准难以确定以及评选过程比较主观等问题。以J大学为例,在揭示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助学金;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数量和所占比例也随之扩大。为帮
期刊
【摘 要】角色游戏作为幼儿较为喜爱的游戏类型之一,对培养幼儿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角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入手,结合“菜场购物”的实际游戏过程,分析了角色游戏在培养幼儿符合道德观念的语言行为及动作行为中的具体方法,以期为幼儿道德教育的相关工作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角色游戏;道德行为;语言;动作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孩子们喜欢游戏,游戏中能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枯燥的说教
期刊
【摘 要】数学大体上围绕两个概念进行提炼、演变、发展,进而展开,那就是“数”与“形”。而“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把抽象难懂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形象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即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在概念教学、计算教学、解决问题等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可以使相对的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形结合;概念教学;计
期刊
【摘 要】复习是教学的不可或缺的主要环节和主要方式,既是对旧知识的巩固,构建知识体系,也是解题能力的提高的关键。文章针对小学数学复习中的“复习=昨日知识的重现”的弊端,提出数学复习不应等于昨日的再现的论题和观点,并针对习题的设计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主要策略  复习课旨在“温故而知新”。可是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常常存在两个弊端:一将昨天的概念、公式等走马观花“过一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