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人才流失现象

来源 :高等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mi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成败的关键是人才,但较高的人才流失率则给企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人才流失的原因,提出了应对措施,为企业处理人才流失导致的危机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人才流失;企业;流失原因;流失对策
  
  1.引言
  
   [1]根据智睿有限公司(DDI)和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公布的主题为“为飞翔的人才:留住员工—中国2006—2007”的联合调研报告,报告显示:企业内部员工的高速流失在中国已经司空见惯,73%的被调查者在过去的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内辞去了上一份工作;22%的被调查者在未来一年内可能会辞职。人才流动对企业来说有利的一面,它可以使企业招纳贤才,但是频繁的人才流动也会造成企业人才流失危机(企业人才流失率应该低于是15%,高于这个限度就意味着企业发生了人才流失)。有数据显示:一个普通员工的离职,其替代成本通常高达离职人员薪水的1.5倍至2.5倍,而优秀人才的替换成本更是无法估算。企业过高的人才流失不光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同时也会给企业员工的士气、企业的外部形象等方面造成不好的影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才流失呢?
  
  2.企业人才为何流失
  
  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在于员工个人的原因,如发现有更好的工作机会等;另一方面在于企业自身。
  2.1人才自身因素
  员工的个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可能导致人才的流失。人都是有需求的,从最低级的生理需求(吃、穿、住、行)到最高级的需求(实现自我价值)。在这个追求需求的过程中,任何一级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都能造成人才的流失。
  第一:薪水和福利待遇低且分配不公造成人才流失
  薪水和福利待遇低且分配不公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显示,国企人才流失主要原因就是待遇过低,该因素占人才流失的63.9%。薪水和福利待遇低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由于薪水和福利待遇低使得某些员工的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迫于生计而流向能够满足其物质需求的企业;二是通过对自己不同时期的薪资情况相比较或与他人相比,觉得自己的薪水和福利待遇低,从而导致人才流失。另外,有些企业尤其是国企,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同工不同酬,甚至优秀人才贡献大收入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种背离内部公平原则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都促使了人才的流失。
  第二:员工对自己的发展前景不看好导致人才流失
  企业的晋升制度不完善、不合理,缺乏对员工职业规划的指导,这些都可能导致员工对自己的发展前途表现担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如果缺乏对员工的重视和培养,会使得相当一部分员工在为企业服务一段时间后,感到留在企业职位上升空间非常狭小。当外界条件适合时,他便会选择离开。同时,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公平竞争的人员流动机制,不能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并适时地根据企业发展目标的需要进行人员的更换和调整,确保在岗人员是工作的最佳胜任者,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最佳人选。否则,员工看不到希望,自然会选择离开。
  第三:[2]社交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可能导致人才流失
  一般来说,人都希望为同学所喜欢、为同事所接纳、为组织所认同。他们非常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然而许多用人企业选人用人看关系,企业内部裙带关系严重,人际关系相对复杂.很多优秀员工可能没有关系,有才干没有靠山,造成竞争机会不平等,他们就会厌恶工作,疏远自己的同事,对组织产生厌倦,工作热情下降,导致工作满意度下降。这些都将导致人才流向其他能实现其社交需要的企业。因此,社交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也可能导致人才流失。
  2.2企业自身因素
  第一:[3]企业缺乏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有些企业刚刚建立,还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有些企业则是没有注意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所谓的企业文化,但却存在着误区:一是许多企业只做表面文章, 不能真正体现本企业文化的深厚内涵,没有培育出自己的企业理念,没有把尊重人作为企业的最高目标。二是一提到企业文化的宗旨是尊重人,让人得以发展,许多企业家就认为自己做得已经够好了,于是企业文化流于一种形式,而不能为员工真正创造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留人先留心”,企业文化就是留住全体员工的“心”的东西。富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所营造的人文环境,对员工的吸引力,是其他吸引物所无法比拟的,因为它张扬的是一种精神,它打动的是一颗心,心与心的沟通 、灵与魂的认同。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会有助于建立一个相互信任且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所组成的团队,这些人必将会具有高度的创造性、自尊心和自制力。
  第二:企业缺乏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设计
  一般来说,人们应聘到企业工作,最初的动机是获得较高的薪金。但工作稳定后,就考虑个人的发展机会和前途问题。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有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作为企业员工,其职业发展的途径,通常是从低级的岗位或职务向高级的岗位或职务升迁,从简单工作向复杂工作过渡,或从不喜爱的工作岗位到喜爱的岗位等。如果员工发现在企业无法实现其职业计划目标,他就可能跳槽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其他单位去。
  第三:[4]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和风格
  领导者的价值观、专业水平、经验等都会影响其管理水平。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和风格,对员工的工作情绪及工作积极性有较大的影响,如果是少数员工感到不适应企业领导的管理风格,员工们还会进行自我调整,但如果是多数,员工就不仅不会进行自我调整,还会认为这不是自己的问题,是领导的问题。时间久了,就会对领导心生反感,也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找不到工作的成就感。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盖洛普公司的调查表明,75%的人辞职是离开他们的领导而不是离开国有企业。调查中发现许多员工往往以薪酬、个人发展或家庭等理由离开公司的,但如果对离开公司3—6个月的雇员进行跟踪离职访谈,会发现隐藏在上述表面原因背后的是对上级管理者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跳槽就成了他们的一条选择。
  
  3.企业如何留住人才
  
  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必须注重加强离职人员的访谈工作,寻求真正的离职原因;确立以尊重人的价值、需求和尊严为核心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合理的科学的人才约束机制,完善企业保障体系;建立、建全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 建立危机观念防范危机等。海尔集团认为:我们现在唯一害怕的只是我们自己,领导者的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而是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留人才的机制。
   第一,了解人才流失的真正原因
  要解决企业员工流失的问题,必须要了解他们离职的原因。员工离职的原因多种多样,如薪酬过低,期望更高的薪酬、没有太多的发展机会、不能认同企业的管理理念、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问题、其他个人原因等等。但是,好多员工在离职时问其离职原因,他们只是回答一些表面原因,没有说出离职的根本缘由。因此,一定要加强访谈工作,了解其离职的真正原因,便于企业有针对性地改进今后相关工作。
  [3]第二,确立以尊重人的价值、需求和尊严为核心的“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
  人本管理强调尊重员工的需求,关心员工成长和发展,重视员工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它反对把人仅仅看做生产的工具,而是强调人是有多重需求的“社会人”。企业不重视人本身,是造成员工流失的根本原因。企业把员工当成“物”来管理,认为人只要在物质上满足了员工的需要,其他问题不再重要。如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在留住人才的对策上,首先想到的是给予更高的报酬。当然物质激励是必要的,是基础性的东西,但不是唯一的。我们看到许多企业的薪酬福利还比同类企业高,但却仍有较高的员工流失率,主要原因在于管理者仍然把员工当做“经济人”,认为你劳动,我付酬,公平合理,除此之外,都与我无关。同时,这种简单的工作关系使员工没有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只要遇到不如意的事,就想离开。如果一个企业从员工招聘、培训、工作设计、薪酬福利制度、职业生涯管理到激励体系,都考虑到了员工的需要和利益,那么,结果必然是企业关心培养了员工,又发展了自身,真正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双赢”。
  第三:建立、建全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
  企业在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时,不应把人才长期放置在一个岗位上从事几乎一成不变的工作,而应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实际要求对人才的评估、培训计划、轮岗计划、考核计划、职业目标等设立明确的计划和安排,让员工感到个人的职业发展前景乐观,工作积极性才高,对企业的归属感才会增强。同时,帮助员工开发各种知识与技能,提供实现个人专长的机会,尽量使其所长与公司所需一致,使员工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5]第四:建立危机观念防范危机
  确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正确态度来面对危机。事先进行人才调查及危机预测,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系统,制订好人才流失危机应急计划,确定和培育处理人才流失危机人员,并构建一套危机管理策略。有了充分的准备,企业才能在危机出现时,不会措手不及。
  
  4.结束语
  
  古语说“欲造物,先造人”,企业的优秀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人才流失对企业经营所带来的巨大风险,从而避免优秀人才的流失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Nancy R. Lockwood .寻找和留住人才:在华跨国企业的管理挑战[J].HR MANAGER,2007年11月
  [2]袁萱.试论人才流失的危机管理系统[J].煤炭经济研究,2005年4月
  [3]曹亚克,王博,白晓鸽.最新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及测评实务[M]. 北京: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4]单强.对企业人才流失现象的思考[J].Information For Entrepreneur,2005年12月
  [5]叶映.企业人才流失及其危机管理[J].经济师,2006(2)
其他文献
偶然翻看种村有菜的《神风怪盗贞德》,我不禁感叹在这日新月异的动漫界中,这类旧作已经铅华洗尽,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风采。重拾那些曾伴随我成长的动漫,老套的情节、司空见惯的画风已经不能再吸引我的眼球,有的甚至已经逐渐淡出时代的舞台。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它们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在现在看来它是多么的滑稽可笑,我依然会随着玛伦重复了那句经典台词:“刚强同认真,无敌同美丽绝伦,精神同勇气!”  在你心
期刊
摘 要:高校助学贷款已成为高校学生经济保障的重要方式,但在其管理中暴露出一些缺陷。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助学贷款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完善构想,使助学贷款功能最大化。  关键词:高等学校;助学贷款;管理体系    高校助学贷款项目为部分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了经济上的燃眉之急。但由于我国助学贷款项目存在管理上的不足,引起贷款收回率低等问题。进一步建设助学贷款服务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助学贷款收回率,降低助
期刊
自己进入动漫领域的时间不长,当初确定进入这个行业,是因为被国内动漫产业欣欣向荣的景象所感染,也被整个行业巨大的市场和发展前景所打动。我身边许多老动画人立志要摆脱外加工,寻求原创作品发展之路。这种坚定不移的精神很是让我感动,于是我便满怀激情、毫不犹豫地投入到这个行业中。经过一年多的经营,我发现身边成功的动漫案例好像只有《喜羊羊和灰太狼》,我所听到更多的是国内企业花巨资打造的动画片在票房上的沦陷,国内
期刊
又到一年圣诞节,辛苦了一年的准新娘们是时候犒劳一下自己了。每逢年底,各大美容品牌都会不约而同的推出圣诞主推的单品,垂涎许久的护肤产品,精致炫丽的限量版彩妆,温暖无比的圣诞香氛。
期刊
翻译:何如佑British films are rarely successful in the United States. However, the animated adventures of a cheese-loving, 1)eccentric inventor and his 2)canine companion are proving to be a surprise hit in
期刊
一、活动目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逐步显现。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动漫产业发展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动漫产业因其资源消耗小、发展前景广阔、可以极大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等优点而被称为“新兴的朝阳产业”。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论述集群系统的发展历程及用户的使用要求和使用特点,结合高校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论证了在高校内部建立集群移动通讯系统在理论上是必要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关键词:高校内部;集群系统;发展;可行性    正常的移动通信由公众移动通信系统(PLMN)和专用移动通信系统(PMRS)所构成。公众移动通信是由政府或它所批准的经营者,以为公众提供移动通信业务为目的而建立和经营的移动通信系统。专
期刊
摘 要:在任务教学法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确定任务的难易程度一直是研究者讨论的热点问题。笔者借鉴Ellis对于任务难度决定因素的论述,从任务目标的设置和任务实施阶段两个角度,解决高级口语教学中任务难易程度的问题。以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为基准,为课程设置了总任务目标、分任务目标与各级子任务;并结合具体事例,针对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分别展开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任务难易度;梯度设置;实施阶
期刊
摘 要:通过大学生科研实训与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相结合,设计制作出带有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的实验装置。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科研实训;实验装置;创新能力    1.引言    当前,大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我国许多大学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全面素质教育,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的高素质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必须使学生能够系
期刊
摘 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探索研究型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在夯实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探索研究型实验为载体,开展讨论答辩式教学。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研究型学习    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