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鲁山混合岩表面发现第四纪冰川剥蚀的直接证据——颤痕

来源 :地质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yili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山东鲁山南坡山谷发现混合岩表面的颤痕.颤痕是冰川底部携带的岩石碎块在下伏基岩表面刮凿而形成的一系列弧形裂隙,颤痕的弧形突出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一致,而裂隙也是向下游方向深入基岩内部,其中突出的中间部位裂隙最深,向两端逐渐变浅直至消失.作者探讨了颤痕的形成机理,认为:颤痕相当于主剪切面上的伴生构造——R剪切面,在剖面上看就是一系列雁列式排列的R面,它不仅是冰川在基岩上运动留下的重要证据,而且还能指示冰体的运动方向.除了颤痕之外,在鲁山山麓还分布着大量的冰碛地貌:巨漂砾、冰碛堤等,在鲁山山脊上还见有典型的壶穴、冲刷槽等冰川融水侵蚀标志.这些标志与颤痕一起构成了强大的证据群,揭示了中国东部曾经发育过第四纪冰川的历史.中国东部是否发育过第四纪冰川?地学界已经争论了80多年,而颤痕的发现为进一步肯定中国东部存在第四纪冰川活动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其他文献
研究具有两个离散时滞的物价瑞利模型的动力学性质.用线性稳定性方法和Nyquist准则,讨论了系统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和Hopf分支的存在性;用规范型理论和中心流形定理给出了确定
[目的]寻找一条合成4-甲基-5-咪唑甲酸乙酯的新工艺路线。[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磺酰氯与甲酰胺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合成一种用途广泛的多功能单体4-甲基-5-咪唑甲酸乙酯。[结
基于模糊结构元方法,研究了由对称模糊结构元线性生成的一般模糊线性微分系统和双重的一般模糊线性微分系统,给出了模糊线性徽分系统解存在的充要条件,得到了结构元线性生成
研究内射和平坦L-半格的一些性质,证明L-半格P是内射的当且仅当函子HomL(-,P)把单同态变为满映射.同时得到投射的L-半格是平坦的.
作为连续格和半连续格的公共推广,引入了广义理想子系统Z、Z-半连续格及强Z-连续格的概念,讨论了它们的基本性质和Z-半连续格的函数空间的结构,给出了强Z-连续格到方体的嵌入
采用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苯甲酸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特征及苯甲酸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根据不同温度下苯甲酸对牛血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6-溴-去氢甲基睾丸素中的杂质。在30.0m×0.25mm,0.5μm的ZB-5MS毛细管柱上,柱温100℃保持3 min,后以20℃/min的速率程序升温至250℃,气化室温
在室温下合成了一个新的超分子配合物(C10H10N2)Co(SCN)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单晶X-射线进行了表征。标题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 21 21 2空间群,a=1.283 32(11)nm、b=1.297
用密度泛函方法优化了锐钛矿二氧化钛及其磷掺杂锐钛矿二氧化钛的晶体结构.研究揭示了用超胞模型研究未掺杂和P掺杂锐钛矿TiO2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的可行性.计算结果对于提高TiO
在超声波辐射下,用二氧化锰选择性将二醇化合物2,6-二羟甲基-4-甲基苯酚氧化为标题化合物,该反应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所得产物进行了1HNMR、UV-Vis、IR、ESI-MS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