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应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状态观察其对白细胞介素-17的影响。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117例,分为非抑郁组60例,抑郁组57例,测定白细胞介素-17。抑郁组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为28例,试验组为29例,分别应用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以及联合加味酸枣仁汤,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7。结果:治疗前抑郁组白细胞介素-17浓度高于非抑郁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7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酸枣仁汤可能通过降低白细胞介素-17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关键词】抑郁状态;不稳定型心绞痛;加味酸枣仁汤;白细胞介素-17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424-01
白介素-17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在调节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经研究发现,在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酸枣仁汤,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还降低IL-17浓度,抑制炎症发应,为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状态提供了很好的药物及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为2012年03月~2013年01月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患117例,年龄在55~75岁。
1.2 诊断与纳入标准
根据符合WHO国际心脏病学会1979年提出的不稳定心绞痛(UAP)命名和诊断标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情感性精神障碍发作诊断标准及《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胸痹心痛气阴两虚证型中医辨证标准为纳入标准。
1.3 研究方法
1.3.1 分组方法
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非抑郁组(单纯不稳定心绞痛)60例,抑郁组(合并抑郁状态)57例。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血小板球蛋白IL-17浓度。
抑郁组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29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联合加味酸枣仁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IL-17浓度。
1.3.2药物治疗
不稳定心绞痛的常规药物:(1)阿司匹林,(2)硝酸酯类药,(3)β受体阻滞剂,(4)钙离子拮抗剂,(5)他汀类药物。
加味酸枣仁汤:酸枣仁、川芎、知母、茯苓、三七粉(单包)、龙齿、黄芪、甘草。每次200ml,每日2次,水煎服,4周为一疗程。
1.4 白介素-17 浓度测定
本。應用酶联免疫法检测IL-17浓度。显色后,在酶标仪上测定吸光度值,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来求得标本IL-17浓度。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非抑郁组与抑郁组白介素-17浓度比较
表1非抑郁组与抑郁组IL-17浓度(pg/ml)比较
与抑郁组比较,*P<0.01
由表1所示,非抑郁组与抑郁组相比,抑郁组IL-17浓度高于非抑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白介素-17浓度比较
表2试验组与对照组组治疗前后IL-17浓度(pg/ml)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2所示,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IL-17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17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IL-17浓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17浓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安全性检测
在试验过程中,病人无明显主观不适,患者试验前后心率、血压、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呢。说明治疗组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应用比较安全。
3.讨论
白细胞介素-17是一种细胞因子,其主要生物学活性是可以刺激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如IL-6、IL-8 等,并使细胞表面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增加[1]。研究显示,冠心病抑郁患者血浆IL-17、Hs-CRP水平较非抑郁冠心病人明显增高[2]。细胞培养研究结果表明,IL-17可能通过激发核因子B途径导致全身炎症反应[3]。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浆IL-17、Hs-CRP值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IL-17、Hs-CRP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有抑郁状态预示患者体内有更多的炎性反应激活,白介素-17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在调节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加味酸枣仁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状态患者的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水英,段贵琴.白介素18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作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6,33(2):114-116
[2]Miller GE,Stetler CA,Carney RM,et al.Clinical depression and inflammatory risk marker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Am J Cardiol 2002;90(12):1279-1283
[3]Davies SJ,Jackson PR,Potokar J,et al.Treatmen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BMJ,2004,328(7445):939-943
[4]季康,黄捷英.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J].北京医学,2005,27(2) :69-7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编号:ZHY12-W003)
【关键词】抑郁状态;不稳定型心绞痛;加味酸枣仁汤;白细胞介素-17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424-01
白介素-17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在调节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经研究发现,在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酸枣仁汤,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还降低IL-17浓度,抑制炎症发应,为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状态提供了很好的药物及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为2012年03月~2013年01月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患117例,年龄在55~75岁。
1.2 诊断与纳入标准
根据符合WHO国际心脏病学会1979年提出的不稳定心绞痛(UAP)命名和诊断标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情感性精神障碍发作诊断标准及《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胸痹心痛气阴两虚证型中医辨证标准为纳入标准。
1.3 研究方法
1.3.1 分组方法
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非抑郁组(单纯不稳定心绞痛)60例,抑郁组(合并抑郁状态)57例。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血小板球蛋白IL-17浓度。
抑郁组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29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联合加味酸枣仁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IL-17浓度。
1.3.2药物治疗
不稳定心绞痛的常规药物:(1)阿司匹林,(2)硝酸酯类药,(3)β受体阻滞剂,(4)钙离子拮抗剂,(5)他汀类药物。
加味酸枣仁汤:酸枣仁、川芎、知母、茯苓、三七粉(单包)、龙齿、黄芪、甘草。每次200ml,每日2次,水煎服,4周为一疗程。
1.4 白介素-17 浓度测定
本。應用酶联免疫法检测IL-17浓度。显色后,在酶标仪上测定吸光度值,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来求得标本IL-17浓度。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非抑郁组与抑郁组白介素-17浓度比较
表1非抑郁组与抑郁组IL-17浓度(pg/ml)比较
与抑郁组比较,*P<0.01
由表1所示,非抑郁组与抑郁组相比,抑郁组IL-17浓度高于非抑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白介素-17浓度比较
表2试验组与对照组组治疗前后IL-17浓度(pg/ml)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2所示,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IL-17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17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IL-17浓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17浓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安全性检测
在试验过程中,病人无明显主观不适,患者试验前后心率、血压、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呢。说明治疗组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应用比较安全。
3.讨论
白细胞介素-17是一种细胞因子,其主要生物学活性是可以刺激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如IL-6、IL-8 等,并使细胞表面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增加[1]。研究显示,冠心病抑郁患者血浆IL-17、Hs-CRP水平较非抑郁冠心病人明显增高[2]。细胞培养研究结果表明,IL-17可能通过激发核因子B途径导致全身炎症反应[3]。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浆IL-17、Hs-CRP值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IL-17、Hs-CRP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有抑郁状态预示患者体内有更多的炎性反应激活,白介素-17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在调节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加味酸枣仁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状态患者的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水英,段贵琴.白介素18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作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6,33(2):114-116
[2]Miller GE,Stetler CA,Carney RM,et al.Clinical depression and inflammatory risk marker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Am J Cardiol 2002;90(12):1279-1283
[3]Davies SJ,Jackson PR,Potokar J,et al.Treatmen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BMJ,2004,328(7445):939-943
[4]季康,黄捷英.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J].北京医学,2005,27(2) :69-7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编号:ZHY12-W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