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坛子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ki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永乐年间,有个无赖混混叫谭三,这人生得五短身材,整日里好吃懒做、嗜酒如命,所以大家都叫他“酒坛子”。
  这日,谭三又喝得酩酊大醉,正摇摇晃晃地往家走。由于喝得太多,谭三实在走不动了,正巧路边有一座破庙,谭三便一个趔趄摔进了庙里,呼呼大睡起来。
  不知睡了多久,谭三被一阵响声弄醒,揉揉眼睛一看,原来是脚下一个破坛子被自己踢倒了。谭三捡起坛子一看,上面刻着一个大大的“酒”字。
  谭三活到这么大,除了“谭”字之外,就认得这个“酒”字了。谭三往酒坛子里一摸,“哎呀”,竟然摸到了一坨人屎。
  谭三骂了一句“真晦气”,刚要把酒坛子摔碎,却又有点舍不得。他估摸了一下,这个破酒坛子能装二斤多酒的样子,正巧家中装盐的坛子前几天摔破了,这个破坛子回去洗洗干净,正好能派上用场,于是便捡回了家。
  回到家,谭三冲了冲坛子,把盐装进去,便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谭三想去做点吃的,可当他打开昨天捡回来的酒坛子时,不禁吃了一惊,里面的盐竟然不见了!谭三急忙晃了几下坛子,又把口朝下倒了倒,只听“叮当”几声响,几文铜钱竟然从坛子里掉了出来。
  “我的盐哪去了?”谭三一时摸不到头脑:难道是家里进贼了?不对啊,哪个贼偷了东西还留钱啊?如果不是进贼了,那会不会是邻居来借盐,见我睡得正熟,就拿了盐,顺手留了几文钱?也不像啊,哪个邻居会借这么多盐啊,难道不怕齁死啊?
  谭三一时想不明白,也懒得想了,盐虽然不见了,但至少还有几文钱,正好出去换碗酒喝。谭三捡起铜钱,乐颠颠地塞进怀里。刚要出门,他又回头看了一眼坛子,琢磨着不如把这个空坛子也带上,或许还能赊点酒回来。于是,他便抱着个空坛子,兴高采烈地上了街。
  这天大街上很热闹。一个高鼻深目的波斯商人的摊子前,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好些人。谭三好不容易挤了进去,一下子惊呆了,各式各样他从未见过的玩意儿像长了手一样,死死地抓住了他的眼睛。他摸摸这个,看看那个,恨不得把东西都塞进自己的兜里。
  突然,谭三看见一个做工精美的香料盒子,上面雕刻着的奇花异草,盒子里飘出来的香味,简直让谭三觉得比喝了美酒还舒服。他心想,如果能把这个香料盒子弄到手,可够换一个月的酒喝了。起了贼心的谭三见无人注意,便悄悄伸手,把香料盒子塞进了自己的坛子里,得手后急忙转身,想要离开。
  就在这个时候,谭三的肩膀突然被一只大手按住了。“好大的胆子,连圣上特命保护的西域商人的东西你都敢偷!”谭三吓得魂不附体,转脸一看,按住他肩膀的是个满脸络腮胡子的捕快。
  “大人,小的冤枉啊,小的什么都没拿啊!”谭三狡辩道。这时候,波斯商人才注意到自己的香料盒子不见了,急得满头大汗。捕快对波斯商人说道:“不要着急,我看这厮刚把香料盒子放入他怀里的破坛子里,你过去找找看,肯定能找到!”
  波斯商人一把夺过坛子,口朝下往地上一倒,只听“当”的一声,掉出来的根本不是什么香料盒子,而是一锭雪花银子。
  “我的香料盒子哪去了?”波斯商人大叫道。捕快也看傻了眼,明明看到谭三把香料盒子放进坛子里,怎么就不见了呢?
  谭三自己也非常不解。不过,他毕竟是个出了名的无赖混混,见捕快拿不到赃物,他便拼命喊冤。捕快不甘心,搜遍了谭三全身,愣是没有找到香料盒子。
  谭三一看,来了精神,一把夺回坛子,捡起地上的银子得意地说道;“我家主人让我上街买东西,我怕银子丢了才放进坛子里的,你那破香料盒子,我家主人还看不上呢!”
  捕快只能张着嘴巴,却无言以对。谭三见此情景,也不敢再纠缠,急忙抽身离开了人群,留下捕快和波斯商人愣在原地。
  得了银子的谭三,既惊又喜,明明是自己亲手把香料盒子放进坛子里的,为什么掉出来的却是雪花银子呢?联想到早上,酒坛子里的盐不见了,反而多出了几文铜钱,谭三心中猜测:难不成这个酒坛子能把东西变成钱?
  就在这个时候,谭三脚底下“当”的一声响,原来他踢到了一块马蹄铁。谭三心想,如果这酒坛子真能把东西变成钱,何不用这块马蹄铁试一试呢?
  于是,谭三小心翼翼地把马蹄铁放进了酒坛子里。
  令谭三疑惑的是,马蹄铁放进坛子里,竟然没有发出碰撞的响声,他急忙把坛口朝下一倒,竟然又掉出好多个铜钱来!这下谭三高兴得都忘记自己姓什么了。
  晚上,谭三用得来的银子买了两坛好酒和三斤牛肉,自斟自饮,好不快活。他自言自语道:“有了这宝贝,我谭三可要时来运转了,啧啧,就是坛子小了点,否则街上那些值钱的大物件我都给它装进去。”
  谭三越琢磨越美,竟突发奇想,想要犒劳一下宝贝坛子。“来来来,我敬酒坛子祖宗一杯!”说着,谭三往酒坛子里倒了一碗酒,不料酒坛子竟瞬间大上了一圈。
  谭三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便又往酒坛子里倒了些酒,坛子竟然又大了一些。
  “哈哈哈,没想到你也是贪杯的货色啊,好好好,变大正好,变大了就能装更多东西了。”此时,谭三恨不能把全天下的好东西都装进坛子里,一时间酒意也被高兴劲散掉了七分。
  头脑清醒下来的谭三,忽然想到李大户家养了几十只羊,既然这个神奇的酒坛子能变大,若把这些羊都塞进酒坛子里,岂不是能换好多银子吗?谭三为自己的主意兴奋得直搓手,转身正要去拿酒坛子,却发现它竟然又变小了些。谭三琢磨了一会儿,恍然大悟:莫不是这个酒坛子也醒酒了?
  谭三越发觉得这个酒坛子是个宝贝,他看天色已晚,估摸李大户早已休息,正好摸黑去偷他家的羊。于是,谭三抱着宝贝酒坛子,又带上足够多的酒,偷偷地溜到了李大户家的羊圈。
  李大户鼾声如雷,估计地震了也醒不来。见时机已到,谭三便把酒坛子放在地上,像先前一样把酒倒进坛子里,一会儿工夫,酒坛子就变成了“大酒缸”。
  谭三趁机把羊一只只地扔到“大酒缸”里,羊一被扔进去,便没了动静,谭三料定这些羊已经变成了雪花银子,欣喜得很。
  忙活了大半夜,羊总算都被谭三扔进了“大酒缸”。谭三本想等大酒缸“酒醒”变回酒坛子之后,轻轻松松地抱着回家,怎奈酒坛子“喝”太多,几个时辰过去了,丝毫没有缩小的迹象。
  就在这个时候,鸡叫三声,天边露出了鱼肚白。谭三心慌了,怕天亮了坏事,心想不如先把银子带走,免得被人发现,待大酒缸变回酒坛子之后,再回来拿也不迟。
  想到这里,谭三急急忙忙往大酒缸上爬,无奈自己五短身材,大酒缸又有一人多高,谭三刚爬上缸沿儿,一不留神“哎呀”一声,头朝下栽进了大酒缸里。
  早起的李大户突然发现自家的羊都不见了,羊圈里却多了一个破酒坛子,伸手往里一摸,惊讶道:“哟,怎么这么多银子啊!”他又伸手往里一摸,不禁惊叫道:“哎呀,怎么还有一坨人屎啊!”
  选自《故事会》2015.11下
  (段明 图)
其他文献
明万历年间,四川邛州有一个县令叫周密,饱读诗书,精明能干,治县有方,深得百姓称赞。  有一天,周县令升堂,要审一桩邻里纠纷案。张五和李六修房时为五尺土地起纠纷,张五理亏还先动手打破了李六的头,李六便将张五告上县衙,周县令审清案情后判道:“五尺土地张五二尺李六三尺,张五恃强凌弱,除承担李六医资外,本县另罚你笞杖五十,也可在十日之内交鼠千只赎此五十杖,你自己选择,张五你服不服?”  张五磕头道:“老爷
期刊
钱先生贫困,宋乡绅富奢,二人家境差距极大,却是画友。  宋乡绅隔三岔五请钱先生来家小酌;钱先生呢,叫吃就吃,叫喝就喝,抡起筷子冷着脸,绝不寒暄,吃罢饭抹嘴便走,也绝无回请。每次饭前,二人都会站到画案前,钱先生抱着双臂看宋乡绅写字作画,嘴却不闲,批评挖苦不绝于耳,直到上桌的酒菜把嘴占住。被刻薄奚落了一顿的宋乡绅却如沐春风,笑吟吟地连连点头。过不了几天,又会请来钱先生,依然好酒好菜伺候着,只为两耳灌满
期刊
乾隆年间,最受后宫妃嫔们赏识的首席容颜师颜心澄被皇上召见后,匆匆返回御颜局,看见两位同僚容一指和石珍馐正在对弈,不由得气道:“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有闲情逸致下棋?”  容一指和石珍馐对望一眼,心想,你是后妃们最欢迎的香饽饽,我俩都被挤对得没地儿站了,不下棋干吗?  不过颜心澄毕竟是御颜局的掌局,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不搭理他也不好,石珍馐勉强道:“大人,不就是皇上南巡时遇上个开美颜铺的豆腐西施,经
期刊
孟伸是长安城百里外温泉驿的驿道官长,家宅就在驿道附近的玉山村口。这几天,温泉驿一带流传着一件骇人听闻的奇事。事情发生在一位名叫王云的人开的小客栈里。  王云今年50岁,有一个儿子叫王正,平日帮父亲打理生意,服务往来客商,还算勤恳孝顺。  这天傍晚,天黑之后,客栈刚打烊不久,忽然有一孤身女子前来叫门。王正开门去看,女子穿一袭黄色衣裙,包着白色头巾,对王正苦苦哀求说自己是良家妇人,跟丈夫出远门到长安,
期刊
乾隆年间,又到大比之时,主考一公布,大家一片哗然,这个主考竟然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翰林,名叫王墨庵。当时有条不成文的规定,荣任主考的必须是硕德大儒,这个王墨庵究竟是何许人也?大家纷纷打听,据说王墨庵能吟诗作文,可文名并不盛,至于道德,却有些欠缺。  不久前他和著名文人纪晓岚产生过矛盾。那天,他坐轿出行,撞着纪晓岚的轿子,按说一个后辈应让前辈先走,可他愣是不让,为此气得纪晓岚直吹胡子。这样不知敬上的
期刊
家奴中毒 员外蒙冤  清朝康熙年间,襄平县秀才复姓司马,名碞(音yan),字轩辕。司马碞六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这小子从小聪明懂事,出口成章,被誉为“神童”,十五岁便考取功名,成为县城中年龄最小的秀才。与司马家相邻的是一富户,复姓纳兰,纳兰家有一独生女儿,名叫莹莹,生得貌若天仙,莹莹与司马碞互相倾慕,莹莹与家人只等司马碞考取功名后上门提亲。  不料,这日莹莹去城隍庙进香,襄平县徐县令之子、当地恶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我在村东枯井里被困三天三夜的经历,至今回想起来仍不寒而栗。  那时我正上小学三年级。当时农村的生活异常艰辛,吃穿紧张不用说,就是烧饭用的柴草也是上顿不接下顿。每天放学后去村东盐碱地里搂柴草就成了我的必修课。搂柴草时我随身带着火柴,如能逮住几只冻僵的蚂蚱或是捡到几块风干的红薯,烧烤一下也能享一次口福。  一场小雪过后,人们急不可待地涌到村东盐碱地里搂柴草,一块不大的荒草地
期刊
清代大戏曲家李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有一年,李渔家乡浙江兰溪瘟疫流行,邻居十有八九患病。李渔家人也个个得病,人人呻吟。尤其是顶梁柱李渔,病情更是严重,卧病在床,奄奄一息。当时正值杨梅季节,李渔突然想起毕生嗜好的杨梅。李渔吃杨梅常常是买一斤两斤吃还不过瘾,有时索性爬到杨梅树上,边摘边吃。据他回忆,每食必过一斗。  李渔立即呼唤妻子,问询杨梅上市了没有。妻子知道杨梅上市,但不敢以实情相告,也
期刊
相思古镇只有一个剪头理发的铺子,叫茹先生修面铺。  开修面铺的茹先生是个女的。茹先生年近四十,少言寡语,瘦高个儿,白净脸,长得蛮清爽。在女人眼中,茹先生长得中规中矩,不妖不媚。茹先生本人的发型怎么看都像是三四十年代的明星,镇子上的女人只是在画上见过,眼热得不得了。  修面铺开在镇子东头古槐树旁边,门前是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两边全用青石砌就,留有一级一级的台阶。镇子上人感到奇怪,理发不叫理发叫修面,茹
期刊
1080年,苏东坡被贬到齐安(今湖北黄冈)时,由于薪俸很低,他只好过着“度日如年”的贫困生活。为了省钱,他每天都只花50枚铜板,为了补贴家用,自己开荒种地,过上了真正农民的生活。  苏东坡对自己和家人非常吝啬,对别人却慷慨无私。1086年三月,苏东坡被贬为河南汝州团练副使。九月,苏东坡独自来到了宜兴(今属江苏无锡)为家人安排后路,他准备在宜兴永定里买房子。之所以选择在这里买房子,是因为这里有他的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