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不同时相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不同时相血小板膜糖蛋白(G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流式细胞仪测定10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例、腔隙性脑梗死49例及脑血栓形成39例)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CD61)、GPⅠb(CD42b)、GPⅠa(CD49b)在病程不同时相[(急性期(≤3d)、发病1周、2周及恢复期]的表达。同时采用E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其与GP的相关性。结果脑血栓形成的急性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急性期和发病后1周,GPⅢ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其他文献
提要:通过比较缺氧小鼠与不缺氧小鼠心脏、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脑、肝脏中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探讨生姜乙醇提取物(ZGB)对急性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ZGB可以有效地提高缺氧小鼠肝组织及心肌细胞CAT活性,降低脑及肝组织细胞中Ⅶ)A的质量摩尔浓度。提示:ZGB提取物对急性缺氧小鼠的心、脑及肝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生姜;急性缺氧;抗氧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
目的对新型抗胆碱能M受体阻断剂结构类似物噻环壬酯(TC)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采用电子轰击质谱(EI-MS)、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2种质谱技术分别对TC的结构和裂解途径进行实验。结果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异位妊娠发病因素的差异,以探索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1997年10月~1998年9月期间(前期组)186例和2007年10月~2008年9月期间
选取几种不同的微生物肥料样品,分别使用倾注法和涂布法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方法检测的枯草芽孢杆菌数量有无差异性,同时分析比较倾注法和涂布法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