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视频业务在3G的应用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gtb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视频业务是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终端为移动用户传送视频内容的新型通信业务,包括点对点业务(如移动视频电话)和一点对多点业务(如移动视频会议)等,通过这种新型通信业务为移动用户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情感、获得信息和娱乐。而移动通信终端和宽带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移动视频业务的出现和推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各种移动视频的业务特性不同,因此对移动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终端的技术要求也各不相同。目前,在现有CDMA 1X移动通信网络上,某些业务已经在技术上得以实现并实现了商用,同时也促使移动通信终端市场出现了新的商机和竞争局势。但是,大多数的移动视频业务还要等待在3G网络上才能够真正实现。
  
  MMS业务启动移动视频市场
  
  MMS(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多媒体信息服务)是由爱立信、诺基亚等国外手机厂商首先提出的,为移动市场提供了发展机会,在启动移动视频市场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同时还为各大手机生产厂商带来新的市场机会。MMS是可以在目前2.5G网络上实现的多媒体业务,多媒体消息业务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特性和容量的要求,高效快速地提供新业务。
  移动视频电话业务推动了3G网络的发展移动视频电话业务对网络带宽要求很高,只有在3G网络开通后才有条件提供和推广。同时,移动视频电话作为3G网络提供的高级业务,与以往传统的移动业务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移动运营商都把移动视频电话作为其3G网络的代表业务,通过移动视频电话业务的推广来促进3G网络的发展。目前,移动视频电话业务还没有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但是市场对移动视频业务的认可程度和期望值很高。移动用户对移动视频电话业务的广泛欢迎和关注将推动3G网络的发展。
  移动视频业务改变了移动终端的市场格局和发展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和各种移动业务的不断推出,推动了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促使移动用户更换手机。首先,移动终端技术在显示屏、CPU、内存、电池和软件等各方面都在不断提高,出现了更多适合移动视频业务的终端。移动终端向时尚化、个性化、彩色化、功能多样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PDA与移动终端不断融合。其次,移动视频业务驱动用户更换手机。移动运营商由于面临提高ARPU值的压力,向移动用户不断推出各种增值数据业务和移动视频业务,各种新业务只能应用在具有新技术的手机终端。
  移动视频市场的发展具有长期性目前,移动流媒体视频业务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未来几年,随着网络和技术的发展,移动流媒体视频业务将成为移动视频业务的主流。 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发展将共同决定移动视频市场的发展进程,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见图1。
  


  视频业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作为一个刚刚被涉足的崭新领域,移动视频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网络带宽的限制、视频标准的统一、视频内容的匮乏、移动终端水平需要提高、手机价格昂贵、视频服务收费高、市场需求不明确等。这些问题注定了当前的移动视频业务依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要想真正大规模地实现移动视频业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络带宽的限制无线网络带宽是移动视频业务发展和产生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视频业务的数据量非常大,视频信号携带的很多信息是无法用其他形式的信号(如文本、音频甚至静止图像等)加以描述的。因此传输视频信息要求网络提供较高的带宽。虽然目前的2.5G网络传输带宽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十分有限。无论是基于GPRS还是基于CDMA 1X移动通信网络,声音、图像质量都无法令人满意,远不能跟普通电视相提并论。网络带宽已成为移动视频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视频标准的统一标准化是产业化成功的前提,统一的视频编码标准是移动视频业务成败的关键。目前常用的移动视频编码技术标准有:MPEG-1、2、4、7及H.264等国际标准编码技术,而采用哪种编码标准取决于使用何种媒体播放平台,标准的不统一给业务提供商、终端设备生产商和网络运营商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额外成本;另外,媒体播放平台和编码技术标准不统一给移动终端带来难题,同一终端是不可能同时支持所有播放平台的,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移动视频用户的选择余地,也令那些已经进军移动视频市场的终端设备厂商们倍感烦恼。而对网络运营商来说,标准的不统一也给他们带来非常大的风险。
  视频内容尚显匮乏移动视频业务应该提供什么样的视频内容和怎样提供将是在视频内容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虽然在部分移动网络内已经能够提供移动视频业务,但是针对移动视频的内容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用户能够使用的移动视频业务还非常有限。移动视频市场需要更多新形式的音频视频节目内容。移动终端设备的固有特性,要求音频视频内容必须更加简短、个性化、更具有交互性。
  用户使用习惯和认知程度的差异文化差异和用户习惯也导致了用户接受移动视频业务还需要一段时间。从用户需求来看,移动视频潜在的消费人群所占比例很小,大多数的用户还是利用手机最基本的通话和短信功能来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要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使他们熟悉和接收移动视频这种新兴的事物,还要经过长时间的引导。另外,视频业务的需求量也是不确定的,因为使用移动视频业务需要有较强的消费能力,用户不会为偶尔或有时使用这项功能而去购买昂贵的视频手机。
  
  移动视频业务的前景展望
  
  随着传统电信技术的成熟以及各种宽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移动视频业务将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开拓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途径。要发展移动视频业务,移动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终端生产商、设备制造商等环节缺一不可。只有每个环节都找到自己的赢利点,移动视频业务才能健康发展,整个产业链才能协调发展。
  另外,移动视频不应仅仅定为内容渠道,更应该是一种沟通方式的革新。移动视频真正能够打动用户的是提供了能够使他们通过视频与家人、朋友以及商业伙伴进行更好沟通的方式。
  作者单位:北京军区
  责任编辑 庞春燕
其他文献
随着传媒业新型市场主体的逐步确立。传媒业开辟安全的投融资渠道、建立有序的传媒资本市场的呼声日益高涨。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传媒资本市场的脚步声临近了。而在电视领域。以广东电视台为代表的“粤家军”早已借助于在新媒体产业的战略布点实现了与资本的“亲密接触”。  下面一组数据记录了广东电视台开拓新媒体市场的坚实足迹:  2004年11月1日,车载移动电视正式开播;  2005年5月,手机电视试播;  200
期刊
日趋激烈的现代传媒竞争已经把媒体推到市场前沿,资源是市场化运作的基础,市场化运作的实质就是合理配置并有效整合资源的过程。传媒的内外资源是丰富的,谁能拥有资源并能有效整合资源,谁就能赢得市场的青睐。“资源整合”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共同话题。  2003年以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在体制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内外部资源整合,形成规模效应,大幅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    资源整合——全球传媒的共同
期刊
深入改革创新,建立市场机制,推进市场经营,是一个行业媒体解决现实生存、谋求长期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并认真解决的基本问题,它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业媒体要不要经营市场,能不能真正进入市场;二是行业媒体怎样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特点,明确方向,准确定位,正确地进入市场;三是行业媒体如何在经营市场过程中充分发挥行业以及行业媒体的特有优势。寻找市场机会,掌握市场规律,参与市场竞争,取得市场效益。作为行业媒体的
期刊
数据说明:(北京世纪华文国际传媒咨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的报刊零售发行的监测机构,公司监测报刊种类有30余类900多种。本次调查数据是以2005年~2006年期间世纪华文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西安、重庆、南京、沈阳、武汉等10城市的报刊零售市场的连续监测为基础,对17类报刊347份报纸和杂志的零售市场概述。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世纪华文所监测的城市扩展至26个,报刊零售监测网络覆盖全国所
期刊
2006年度创新传媒(推介名单):  □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京华时报□ 中央电视台□ 航美传媒   □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 腾讯网□ 英语周报□ 新周刊  □ 东方卫视□ 瑞丽 □ 搜狐 □ 凤凰卫视  □ 湖南卫视□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 中国新闻周刊  □ 大有地铁动画媒体□ Cgogo□ 电子杂志——POCO    2006年度创新传媒人物(推介名单):  □ 王昕(搜狐网)□ 尹
期刊
在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都市类报纸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作为浙江省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麾下的《东南商报》推行活动策划运行机制,月月有策划,每年有几项极具影响力的活动,以此寻找差异化竞争的突破口。创刊5年来,在新闻、发行和广告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高,发行量居宁波早报市场第一,成为浙江报业新锐。  《东南商报》总编辑赵晓亮认为,在以同质化为特征的报业市场,只
期刊
明星制最早出现于电影产业,明星制的发展使得好莱坞的电影产业利用演员的知名度和特色表演获得电影的商品价值,提高了美国电影在世界娱乐市场的竞争力。制片公司根据影片播出后演员的受欢迎程度,重点加大对明星演员个人的宣传,以此来提高影片市场竞争力。由于其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这种制度最终被电视节目主持人沿袭。    面对我国主持人管理中出现的管理理念落后、市场化进程缓慢、主持人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管理者和被管理
期刊
又是一年盘点时。  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涌现了哪些可圈可点的创新举措?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政策有何新动向?未来几年乃至若干年,在新技术背景下中国的传媒产业又将走向何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盘点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演绎当下,展望未来则是为了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  作为中国传媒行业的权威刊物,由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传媒》杂
期刊
“类型”排行的需求迹象    期刊双百排行榜让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是需求拉动期刊的排行,而非资源决定位置。在期刊传统发行中,主要是依靠渠道商向外推送,而期刊网络传播,却使其逐渐转变到依赖终端消费者直接拉动的形式。因此,对期刊双百排行榜的上榜“期刊类型”及其变化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以为刊社研判、解读甚至界定互联网时代的期刊用户及其阅读需求提供一种新途径、新方式。    NO.1非另类:掌握主流的阅读取
期刊
“让年轻人成熟,让成熟人年轻”。《青年报》自从2003年9月成功扩改版以来,一直以一种差异化品牌定位创新演绎着上海报业的一个发展传奇,用短短三年的时间确立了独特的品牌形象,跻身上海报业三强。不仅实现了从采编到广告、发行的全面突破提升,成功转型为日发行量突破45万份、广告收入超过3.5亿元的综合性都市早报,它们从而还奠定了上海日报“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在“年轻”与“成熟”之间,《青年报》游刃有余,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