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文越来越注重考察思辨性,这是事实。要准确、严谨地落实题目的核心含义,首要的一步是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准确、全面地揭示题目材料相关信息点的深度关联,理清材料的内部关系,确立作文的主题。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整体关联。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孤立到整体之外去,更不能用它来说明整体的问题。只有把部分放到整体里面去,才能正确认识它。”这种注重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是写作的必备法宝。
以下是一节作文审题指导课,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关联性思维进行审题立意,全面、深刻地揭示作文的主旨和思考方向,帮助学生准确而迅速地打开写作思路。
一、原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常怀感激之心,这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当你饥饿难耐,放学回家,一进门发现妈妈已经为你准备好一桌可口的饭菜;当你为一个学习问题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老师精妙的启发点拔,让你豁然开朗;当你跑得气喘吁吁,追上一辆公共汽车,司机把已经关上的车门重新为你打开……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给予你的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帮助,面对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事,你在意过吗,动心过吗?
选好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指导
下面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指导过程的简要记录。
1.注意词语(句)的“关联”
第一位同学找出的关键词句是“常怀感激之心”“微不足道的帮助”“司空见惯的小事”。她把标题定为“常怀感激之心”。大多数同学都认同这个标题。
我说,这个标题和立意缺乏整体关联的思维,对材料的细微含义缺乏准确的融合性的把握,在阐释中抛开材料的“细小帮助”“动心”“在意”等重要词语的含义,大谈“感激是什么”“为什么要感激”“怎样感激”等等,陷入类似的脱离材料核心含义的机械式的空泛议论分析中,这是大家常有的写作毛病。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在于审题立意中不能“脚踏实地”——脱离材料的核心的、细微的、多方面的“关联”。结论是,“常怀感激之心”这个标题或者说立意是可以的,但缺乏新意,而且在行文中要有意识地避免因为脱离材料全面含义而空泛议论造成离题偏题的问题。
我请第二位学生发言。第二位学生找出的关键词是“感激”、“艺术”、“境界”、“微不足道的帮助”、“小事”、“在意”、“动心”。我问:这些关键词有什么关系?学生的回答是:对他人的帮助要有感激之心;感激的是微不足道的、司空见惯的帮助。我问:你觉得可以怎样立意?或者给出一个观点式标题。学生说:我的立意是“对生活中他人给予自己的帮助要常怀感激之心”。我叫全班学生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发言,大多同意她的分析,认可她的论点。我问,这位同学的观点有什么可改进的地方?有位学生指出,她说“他人给予的帮助”,这里好像还不够具体。我问他的立意是什么,他说可以改为“对生活中别人给予的大大小小的帮助都要常怀感恩之心”。马上有同学反对,题目材料强调的是“微不足道的帮助”、“司空见惯的小事”,没有说“大的帮助”,他说“大大小小的帮助”其实也是偏题的。最后大家把第二位学生的立意确定为:对他人给予的微小帮助要常怀感激之心。
2.挖掘材料的隐含“关联”
我说,材料最后一句说“许多人给予你的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帮助”、“面对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事”,刚才同学最后明确的观点是“对他人给予的微小的帮助也要常怀感恩之心”,这三句话更多强调的是他人给予帮助的“小”“微不足道”,请再仔细阅读材料,本题中强调事情的“小”、帮助的“小”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我认为还不是最准确、最核心的含义,请同学们再琢磨琢磨。有学生说,这些小事、小帮助还应该考虑是否是“在意过”的,或者“动心过”的;有学生说,这些事应该是“值得感激的”。另一位学生说,这些事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的,是生活的常见的事,别人的帮助是常见的,但又是让人在意的、动心的,我们对此要“常怀感激之心”,所以“常”是这道题要突出的“关键词”。这位学生的发言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
我说,同学们的阅读越来越细致入微,思考得越来越清晰了,但是我发现同学们对材料列举的三件小事想得不多,或者忽略了,难道这三件事在审题过程中就真的没什么值得注意的吗?
学生再细读材料,再小范围讨论。经过几位学生发言,我引导学生关注“饥渴难耐”“百思不得其解”“跑得气喘吁吁”这几个词,强调是在自己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得到了及时的、有效的帮助,这是“在意”“动心”的具体着力点,突出的是“感激”的理由。那么,写作的重心需要落实到“感激”的常态性、习惯性,强调发现他人帮助的有效性、价值性,并暗含有需要用心发现、体会和在意“他人对自己细小的帮助”的意思。
3.揭示材料的情感“关联”
我再问:对于材料中列举的三件小事,大家还有什么发现?到此,学生似乎走到了思维的尽头,感觉无话可说了。这时候,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聚焦思维就很重要了。我说:大家不妨把这三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分一下类别……很快有学生发现,第一件事是从家庭方面说的,第二件事是从学校层面说的,第三件事是从社会层面上说的。我问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概括。有学生回答,这三件事分别表现了亲情、师生情、陌生人之间的感情。我对他的回答给予了肯定。
那么,从情感层面,这三件事揭示的角度与材料整体含义或其它核心词有什么关联呢?学生罗列了一些现象:我们常对亲人对自己的付出感到习以为常,而忘了感激;我们常对师友予以的支持感到理所应当,而忘了说一声“感谢”;我们享受着社会、生活中种种的服务和便利,觉得这是公民应有的“权利”和“福利”,而忘了这里有着他人千千万万的真诚付出……我要求学生从情感的角度,列一些观点式标题出来,学生七嘴八舌,罗列出不少好题目和立意:发现感动,常怀感激;感激常在细微处;感动常在,感激满怀;学会感激学会爱;学会感激,学会付出……
三、课后反思
德国学者狄尔泰说:“一种解释,对它表达的关联总体揭示得越全面,它就越客观。”这句话用在写作上,可以说揭示了作文审题、立意、表达上的本质:要全面、客观地揭示作文材料的总体关联。
课后回顾反思,我感到有两点还是比较满意的:
(一)明确审题立意的要义:揭示题目要素的关联性。
尽可能详细、全面、准确地揭示题目、材料、关键词句以及与自我的知识储备、生活感悟、人生思考等之間的关联。包括注意词语(句)关联,挖掘材料的隐含关联,揭示材料的情感关联,深掘材料的理性关联。
落实题意,其实就是落实作文题目和材料的关联性意义。
(二)重视课堂的生成性和共生性。
审题立意指导,从学生对作文题目和材料的阅读开始,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发现。总之,要让学生充分生成自己的观点。同样重要的是教师的阅读,用教师的阅读带动学生更好地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发现。
这种师生互动所激发的思维碰撞和思想生成,是课堂教学包括作文教学中最为宝贵的。
以下是一节作文审题指导课,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关联性思维进行审题立意,全面、深刻地揭示作文的主旨和思考方向,帮助学生准确而迅速地打开写作思路。
一、原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常怀感激之心,这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当你饥饿难耐,放学回家,一进门发现妈妈已经为你准备好一桌可口的饭菜;当你为一个学习问题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老师精妙的启发点拔,让你豁然开朗;当你跑得气喘吁吁,追上一辆公共汽车,司机把已经关上的车门重新为你打开……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给予你的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帮助,面对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事,你在意过吗,动心过吗?
选好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指导
下面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指导过程的简要记录。
1.注意词语(句)的“关联”
第一位同学找出的关键词句是“常怀感激之心”“微不足道的帮助”“司空见惯的小事”。她把标题定为“常怀感激之心”。大多数同学都认同这个标题。
我说,这个标题和立意缺乏整体关联的思维,对材料的细微含义缺乏准确的融合性的把握,在阐释中抛开材料的“细小帮助”“动心”“在意”等重要词语的含义,大谈“感激是什么”“为什么要感激”“怎样感激”等等,陷入类似的脱离材料核心含义的机械式的空泛议论分析中,这是大家常有的写作毛病。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在于审题立意中不能“脚踏实地”——脱离材料的核心的、细微的、多方面的“关联”。结论是,“常怀感激之心”这个标题或者说立意是可以的,但缺乏新意,而且在行文中要有意识地避免因为脱离材料全面含义而空泛议论造成离题偏题的问题。
我请第二位学生发言。第二位学生找出的关键词是“感激”、“艺术”、“境界”、“微不足道的帮助”、“小事”、“在意”、“动心”。我问:这些关键词有什么关系?学生的回答是:对他人的帮助要有感激之心;感激的是微不足道的、司空见惯的帮助。我问:你觉得可以怎样立意?或者给出一个观点式标题。学生说:我的立意是“对生活中他人给予自己的帮助要常怀感激之心”。我叫全班学生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发言,大多同意她的分析,认可她的论点。我问,这位同学的观点有什么可改进的地方?有位学生指出,她说“他人给予的帮助”,这里好像还不够具体。我问他的立意是什么,他说可以改为“对生活中别人给予的大大小小的帮助都要常怀感恩之心”。马上有同学反对,题目材料强调的是“微不足道的帮助”、“司空见惯的小事”,没有说“大的帮助”,他说“大大小小的帮助”其实也是偏题的。最后大家把第二位学生的立意确定为:对他人给予的微小帮助要常怀感激之心。
2.挖掘材料的隐含“关联”
我说,材料最后一句说“许多人给予你的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帮助”、“面对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事”,刚才同学最后明确的观点是“对他人给予的微小的帮助也要常怀感恩之心”,这三句话更多强调的是他人给予帮助的“小”“微不足道”,请再仔细阅读材料,本题中强调事情的“小”、帮助的“小”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我认为还不是最准确、最核心的含义,请同学们再琢磨琢磨。有学生说,这些小事、小帮助还应该考虑是否是“在意过”的,或者“动心过”的;有学生说,这些事应该是“值得感激的”。另一位学生说,这些事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的,是生活的常见的事,别人的帮助是常见的,但又是让人在意的、动心的,我们对此要“常怀感激之心”,所以“常”是这道题要突出的“关键词”。这位学生的发言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
我说,同学们的阅读越来越细致入微,思考得越来越清晰了,但是我发现同学们对材料列举的三件小事想得不多,或者忽略了,难道这三件事在审题过程中就真的没什么值得注意的吗?
学生再细读材料,再小范围讨论。经过几位学生发言,我引导学生关注“饥渴难耐”“百思不得其解”“跑得气喘吁吁”这几个词,强调是在自己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得到了及时的、有效的帮助,这是“在意”“动心”的具体着力点,突出的是“感激”的理由。那么,写作的重心需要落实到“感激”的常态性、习惯性,强调发现他人帮助的有效性、价值性,并暗含有需要用心发现、体会和在意“他人对自己细小的帮助”的意思。
3.揭示材料的情感“关联”
我再问:对于材料中列举的三件小事,大家还有什么发现?到此,学生似乎走到了思维的尽头,感觉无话可说了。这时候,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聚焦思维就很重要了。我说:大家不妨把这三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分一下类别……很快有学生发现,第一件事是从家庭方面说的,第二件事是从学校层面说的,第三件事是从社会层面上说的。我问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概括。有学生回答,这三件事分别表现了亲情、师生情、陌生人之间的感情。我对他的回答给予了肯定。
那么,从情感层面,这三件事揭示的角度与材料整体含义或其它核心词有什么关联呢?学生罗列了一些现象:我们常对亲人对自己的付出感到习以为常,而忘了感激;我们常对师友予以的支持感到理所应当,而忘了说一声“感谢”;我们享受着社会、生活中种种的服务和便利,觉得这是公民应有的“权利”和“福利”,而忘了这里有着他人千千万万的真诚付出……我要求学生从情感的角度,列一些观点式标题出来,学生七嘴八舌,罗列出不少好题目和立意:发现感动,常怀感激;感激常在细微处;感动常在,感激满怀;学会感激学会爱;学会感激,学会付出……
三、课后反思
德国学者狄尔泰说:“一种解释,对它表达的关联总体揭示得越全面,它就越客观。”这句话用在写作上,可以说揭示了作文审题、立意、表达上的本质:要全面、客观地揭示作文材料的总体关联。
课后回顾反思,我感到有两点还是比较满意的:
(一)明确审题立意的要义:揭示题目要素的关联性。
尽可能详细、全面、准确地揭示题目、材料、关键词句以及与自我的知识储备、生活感悟、人生思考等之間的关联。包括注意词语(句)关联,挖掘材料的隐含关联,揭示材料的情感关联,深掘材料的理性关联。
落实题意,其实就是落实作文题目和材料的关联性意义。
(二)重视课堂的生成性和共生性。
审题立意指导,从学生对作文题目和材料的阅读开始,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发现。总之,要让学生充分生成自己的观点。同样重要的是教师的阅读,用教师的阅读带动学生更好地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发现。
这种师生互动所激发的思维碰撞和思想生成,是课堂教学包括作文教学中最为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