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为了适应社会改革和发展,财政部于2012年12月19日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规定修订后的新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新制度的出台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文章就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建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一、引言
事业单位中,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基础,会计核算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对于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影响
1.对财务报表编制的影响。新准则对各类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做出了统一规定,这些变化一是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在格式上与国际惯例和企业会计实现统一,在综合事业单位自身特性的同时还能满足从资金预算到资金运作以及最终的绩效考核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二是能够有效的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的收支全貌,这样有利于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工作,能够清晰明了的反映同级财政拨款的收支结余情况;三是对于收入支出报表通过多步式结构进行设计,也满足了绩效考核方面的信息需求。
2.对资产核算的影响。首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资产的核算。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为了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新设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等两个科目。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新增的这两个科目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效率,并且能清晰的反映所核算的内容,顺应了财务改革的潮流。其次,对固定资产核算的影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进行了突出强化。对于接受捐赠、无偿调入资产计量口径不统一、相关资产不入账的现象在事业单位实务中普遍存在。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新制度规定在没有相关凭据、无法取得可靠的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给定资产一个名义金额,将资产以该金额入账,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该项资产进行披露,使得资产能够准确及时的入账。第三,对存货和在建工程核算的影响。新制度简化了对存货的处理,对材料采购、消耗、投资等方面在原制度中规定较多。但是,对于材料、低值易耗品的划分标准不同单位不易把握,在新制度中选择删掉材料、产成品科目,将他们直接当存货处理,这样更加方便会计核算。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会计“大账”中必须包括基建账的相关内容,且事业单位需以基建会计核算为基础独立核算和建账。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应在“在建工程”科目下增置“基建工程”明细科目。新制度的这项规定不仅对事业单位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以及减少和避免财务风险起到了基础和导向作用,还可以健全财务会计信息,使得其更全面更完整。
3.对净资产核算的影响。一是“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的引入对会计核算的影响。新制度创新引入了“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并且在该科目下设置“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这四个明细科目,使得旧制度中“固定基金”科目存在的不足得到了解决,并且这样不仅可以明晰地反映出非流动资产基金的组成,还能够反映非流动资产基金的净值。“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涉及的核算面较原制度里“固定基金”科目更广更全面,并且分类精细。
二是财政结转结余与非财政结转结余科目的引入对会计核算的影响。新制度秉承原制度中将“事业结转结余”与“经营结转结余”分别核算的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净资产科目进行了增减变化,将财政与非财政资金的核算更加细化,同时将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与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区别开来,划清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和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的核算界限,使结余的划分更具体,可操作性更强。新制度规定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不能参加结余分配,结转下年或者退回财政,如此区别对待并作分别处理的规定,对高效利用政府财政拨款资金有一定的有利之处。
三、相关建议分析
1.完善发展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的运用。新制度创新提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新制度规定应该采用权责发生制来核算经济活动中的某些业务,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如何正确运用权责发生制对管理资产和净资产来说举足轻重。但需清楚知道权责发生制核算的范围及技巧,它是一种应计基础,我国事业单位对其核算方法运用得还不够娴熟,因此我们还需更加完善发展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的运用。
2.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好坏与否关系着整个事业单位财会管理工作的好坏,且它是事业单位资产构成中及其重要的要素之一,而相比于旧制度,新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财务处理有很大不同,因此事业单位新制度的有效实施是事业单位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结果。
3.完善财务报表核算。新制度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同时各报表的结构、排列方式和项目也得到了完善和改进,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与会计惯例更加协调一致,财务报表体系更加完整,实用性更强,能更好地让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得到满足。各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依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范其财务报表体系,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全面改革,完善收入支出表结構,新设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强化附注披露。
4.优化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制度。首先,各事业单位的监管部门由于直接受单位领导层管理,其他职能部门不得干预和约束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因此其有权直接向单位领导层反应相关的工作情况。其次,为确保财政监管能发挥其制度性作用,各事业单位需对各监管部门的权利和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同时建立全面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并以此为依托。
参考文献:
[1]王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3.
[2]乔元芳.解读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八项主要突破与创新[J]. 新会计. 2013.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一、引言
事业单位中,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基础,会计核算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对于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影响
1.对财务报表编制的影响。新准则对各类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做出了统一规定,这些变化一是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在格式上与国际惯例和企业会计实现统一,在综合事业单位自身特性的同时还能满足从资金预算到资金运作以及最终的绩效考核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二是能够有效的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的收支全貌,这样有利于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工作,能够清晰明了的反映同级财政拨款的收支结余情况;三是对于收入支出报表通过多步式结构进行设计,也满足了绩效考核方面的信息需求。
2.对资产核算的影响。首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资产的核算。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为了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新设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等两个科目。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新增的这两个科目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效率,并且能清晰的反映所核算的内容,顺应了财务改革的潮流。其次,对固定资产核算的影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进行了突出强化。对于接受捐赠、无偿调入资产计量口径不统一、相关资产不入账的现象在事业单位实务中普遍存在。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新制度规定在没有相关凭据、无法取得可靠的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给定资产一个名义金额,将资产以该金额入账,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该项资产进行披露,使得资产能够准确及时的入账。第三,对存货和在建工程核算的影响。新制度简化了对存货的处理,对材料采购、消耗、投资等方面在原制度中规定较多。但是,对于材料、低值易耗品的划分标准不同单位不易把握,在新制度中选择删掉材料、产成品科目,将他们直接当存货处理,这样更加方便会计核算。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会计“大账”中必须包括基建账的相关内容,且事业单位需以基建会计核算为基础独立核算和建账。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应在“在建工程”科目下增置“基建工程”明细科目。新制度的这项规定不仅对事业单位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以及减少和避免财务风险起到了基础和导向作用,还可以健全财务会计信息,使得其更全面更完整。
3.对净资产核算的影响。一是“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的引入对会计核算的影响。新制度创新引入了“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并且在该科目下设置“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这四个明细科目,使得旧制度中“固定基金”科目存在的不足得到了解决,并且这样不仅可以明晰地反映出非流动资产基金的组成,还能够反映非流动资产基金的净值。“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涉及的核算面较原制度里“固定基金”科目更广更全面,并且分类精细。
二是财政结转结余与非财政结转结余科目的引入对会计核算的影响。新制度秉承原制度中将“事业结转结余”与“经营结转结余”分别核算的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净资产科目进行了增减变化,将财政与非财政资金的核算更加细化,同时将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与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区别开来,划清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和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的核算界限,使结余的划分更具体,可操作性更强。新制度规定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不能参加结余分配,结转下年或者退回财政,如此区别对待并作分别处理的规定,对高效利用政府财政拨款资金有一定的有利之处。
三、相关建议分析
1.完善发展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的运用。新制度创新提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新制度规定应该采用权责发生制来核算经济活动中的某些业务,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如何正确运用权责发生制对管理资产和净资产来说举足轻重。但需清楚知道权责发生制核算的范围及技巧,它是一种应计基础,我国事业单位对其核算方法运用得还不够娴熟,因此我们还需更加完善发展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的运用。
2.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好坏与否关系着整个事业单位财会管理工作的好坏,且它是事业单位资产构成中及其重要的要素之一,而相比于旧制度,新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财务处理有很大不同,因此事业单位新制度的有效实施是事业单位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结果。
3.完善财务报表核算。新制度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同时各报表的结构、排列方式和项目也得到了完善和改进,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与会计惯例更加协调一致,财务报表体系更加完整,实用性更强,能更好地让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得到满足。各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依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范其财务报表体系,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全面改革,完善收入支出表结構,新设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强化附注披露。
4.优化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制度。首先,各事业单位的监管部门由于直接受单位领导层管理,其他职能部门不得干预和约束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因此其有权直接向单位领导层反应相关的工作情况。其次,为确保财政监管能发挥其制度性作用,各事业单位需对各监管部门的权利和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同时建立全面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并以此为依托。
参考文献:
[1]王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3.
[2]乔元芳.解读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八项主要突破与创新[J]. 新会计.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