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桩基已成为在土质不良地区修建各种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重型厂房和具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所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桩基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工程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樁基的实用与选择,其次,分析了桩基基本施工工艺,同时,就如何有效控制建筑桩基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桩基的实用与选择
对下列建筑工程要求情况, 可以考虑选用桩基础方案:
不允许地基有过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高层建筑或其他重要建筑物; 重型工业厂房和荷载过大的建筑物,如仓库、粮仓等;对烟囱、输电塔等高耸高结构建筑物,宜采用桩基以承受较大的上拔力和水平力, 或用以防止结构物的倾斜; 对精密或大型的设备基础,需要减小基础振动、减弱基础振动对结构的影响,或应控制基础沉降和沉降速率;软弱地基或某些特殊性土上的各类永久性建筑物,或以桩基作为地震区结构抗震措施。
当地基上部软弱而下部太深处埋藏有坚实地层时,最宜采用桩基。如果软弱土层很厚,桩端达不到良好地层, 则应考虑桩基的沉降等问题; 通过较好土层而将荷载传到下卧软弱层,则反而使桩基沉降增加。
二、桩基基本施工工艺
1.施工程序
场地平整——垫层施工——放线、定位——挖第一节(1.5m 深桩孔土方)——砌砖护壁——在护壁上投测标高及十字轴线——提升机具、安装——挖余下桩孔土方(垂直度、孔径检验)——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虚土清理——垂直度、孔径检验——验槽——吊钢筋笼——浇筑桩身砼——砼养护。
2.施工方法
2.1测量放线
土方开挖完后,根据现场方格网对每桩进行定位,并钉下控制桩。
2.2人工成孔
2.2.1对桩进行定位后,以桩心为圆心,以 d+240 为直径开挖桩孔,挖至1.5m 深后,修整孔壁,校正桩心,随后用 100 号红砖、M5 水泥砂浆砌筑。红砖护壁,护壁厚 120,高 500,并伸出层 100,从而防止井口土体松脱。
2.2.2护壁施工完后,将标高引至井圈上,并安装好提升机具,继续挖孔工作,挖孔由人工自上而下用镐、锹、洛阳铲进行。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并随时用标尺及大线附进行垂直度和桩径检查。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挖扩底尺,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弃装入土袋,用手摇辘轳提出地面后倒入料斗,由塔吊吊出基坑外,桩孔周围不得堆土。
2.2.3桩中线利用井口十字控制点,每段设横杆吊大线附作中心线,用水平尺杆找圆周,垂直度允许偏差0.5%,桩径正负 30mm。
2.2.4挖孔过程中,随时观察也壁有无裂缝、变形,及时上报,采取加固措施,以避免塌方(严禁私自处理)。
2.3钢筋笼制作、吊装
2.3.1钢筋笼在现场加工成形。进场钢筋复检及焊接试验合格后,严格按照图纸尺寸下料,一次加工成形。主筋内侧每隔 2m 加设一道直径 16的加强箍,每隔一箍在箍内设一十字加强支撑,与主筋焊接牢回组成骨架钢筋笼的主筋为通长钢筋,其接头采用闪光对焊,主筋与箍筋间隔点焊固定,控制平整度误差不大于 5cm,钢筋笼四侧主筋上每隔 4m 设置四个耳环,控制保护层为 35mm。
2.3.2钢筋笼吊装:钢筋笼最大重量为 1.2t,根据布置图,基本可利用塔吊吊装就位,同时利用 8t 汽车吊辅助起吊,以防钢筋笼触地变形。
2.4砼施工
2.4.1材料的选择:泵送砼的配合比应经试配而得。砼的各项原材料要满足相应的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4.2砼运输:砼采用砼罐车运送,现场泵送,砼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运至浇筑地点,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均匀性、不离析、不漏浆,并在砼初凝前入孔并捣实完毕。
2.4.3砼浇筑: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现象,混凝土下料采用帆布导管垂直灌入桩孔内,并连续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1.5m。
2.4.4砼养护:混凝土浇捣后,由于郑州气温较高,空气干燥,砼中水份蒸发较快,易出现脱水现象,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另外,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缝纹,影响砼的整体性和耐久性,故在砼初凝前抹压平整,若表面有浮浆层出不穷应凿除,以保证与上部底板的良好连接。
三、如何有效控制建筑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1.审核承台边缘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因多种原因,建筑桩基沉桩施工会造成一定的桩位偏差,特别是锤击桩,静压桩相对偏差较小。承台边缘尺寸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桩位允许偏差的需要,如盖有基础梁的桩,基础梁边缘距桩边应不小于100 mm,简言之,如单排方桩断而为300 mm×300 mm,其承台梁宽不应小于500 mm即桩两边各有100 mm余地(独立基础或群桩的边桩则同样处理)。否则桩位偏差仍在规范允许范围内,而桩身已超出承台梁边缘,这种受力状况显然不合理。
2.桩顶标高超偏处理
桩顶标高属预制桩质量检验的一般项目,允许偏差为±50mm,要求合格点率达到80%及以上。凡超过1.5倍允许偏差值的桩基即为不合格,其处理方案亦应通过设计人员确认。正偏差可通过增加破桩高度解决,对桩的承载力影响甚小;负偏差一般将桩顶四周混凝上垫层局部加深,形成“升箩底”以满足桩顶嵌入承台长度。在浇筑承台混凝上时,须清除积水,确保承台与桩顶连接良好。
四、结语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尤其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参加了土力学和基础工程学研究,建筑工程基础的桩基施工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提高,正向着现代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何金凤, 郭冬兵.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J]. 科技信息, 2010,(14):134-137.
[2]李平光. 浅淡建筑工程桩基灌注桩的应用[J]. 科技风, 2009,(02).
[3]吴江, 王长学, 孙瑞杰. 浅谈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要点[J]. 科技信息, 2010,(10) .
[4]李俊, 戴敏洁. 浅谈桩基的选择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6).
一、桩基的实用与选择
对下列建筑工程要求情况, 可以考虑选用桩基础方案:
不允许地基有过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高层建筑或其他重要建筑物; 重型工业厂房和荷载过大的建筑物,如仓库、粮仓等;对烟囱、输电塔等高耸高结构建筑物,宜采用桩基以承受较大的上拔力和水平力, 或用以防止结构物的倾斜; 对精密或大型的设备基础,需要减小基础振动、减弱基础振动对结构的影响,或应控制基础沉降和沉降速率;软弱地基或某些特殊性土上的各类永久性建筑物,或以桩基作为地震区结构抗震措施。
当地基上部软弱而下部太深处埋藏有坚实地层时,最宜采用桩基。如果软弱土层很厚,桩端达不到良好地层, 则应考虑桩基的沉降等问题; 通过较好土层而将荷载传到下卧软弱层,则反而使桩基沉降增加。
二、桩基基本施工工艺
1.施工程序
场地平整——垫层施工——放线、定位——挖第一节(1.5m 深桩孔土方)——砌砖护壁——在护壁上投测标高及十字轴线——提升机具、安装——挖余下桩孔土方(垂直度、孔径检验)——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虚土清理——垂直度、孔径检验——验槽——吊钢筋笼——浇筑桩身砼——砼养护。
2.施工方法
2.1测量放线
土方开挖完后,根据现场方格网对每桩进行定位,并钉下控制桩。
2.2人工成孔
2.2.1对桩进行定位后,以桩心为圆心,以 d+240 为直径开挖桩孔,挖至1.5m 深后,修整孔壁,校正桩心,随后用 100 号红砖、M5 水泥砂浆砌筑。红砖护壁,护壁厚 120,高 500,并伸出层 100,从而防止井口土体松脱。
2.2.2护壁施工完后,将标高引至井圈上,并安装好提升机具,继续挖孔工作,挖孔由人工自上而下用镐、锹、洛阳铲进行。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并随时用标尺及大线附进行垂直度和桩径检查。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挖扩底尺,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弃装入土袋,用手摇辘轳提出地面后倒入料斗,由塔吊吊出基坑外,桩孔周围不得堆土。
2.2.3桩中线利用井口十字控制点,每段设横杆吊大线附作中心线,用水平尺杆找圆周,垂直度允许偏差0.5%,桩径正负 30mm。
2.2.4挖孔过程中,随时观察也壁有无裂缝、变形,及时上报,采取加固措施,以避免塌方(严禁私自处理)。
2.3钢筋笼制作、吊装
2.3.1钢筋笼在现场加工成形。进场钢筋复检及焊接试验合格后,严格按照图纸尺寸下料,一次加工成形。主筋内侧每隔 2m 加设一道直径 16的加强箍,每隔一箍在箍内设一十字加强支撑,与主筋焊接牢回组成骨架钢筋笼的主筋为通长钢筋,其接头采用闪光对焊,主筋与箍筋间隔点焊固定,控制平整度误差不大于 5cm,钢筋笼四侧主筋上每隔 4m 设置四个耳环,控制保护层为 35mm。
2.3.2钢筋笼吊装:钢筋笼最大重量为 1.2t,根据布置图,基本可利用塔吊吊装就位,同时利用 8t 汽车吊辅助起吊,以防钢筋笼触地变形。
2.4砼施工
2.4.1材料的选择:泵送砼的配合比应经试配而得。砼的各项原材料要满足相应的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4.2砼运输:砼采用砼罐车运送,现场泵送,砼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运至浇筑地点,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均匀性、不离析、不漏浆,并在砼初凝前入孔并捣实完毕。
2.4.3砼浇筑: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现象,混凝土下料采用帆布导管垂直灌入桩孔内,并连续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1.5m。
2.4.4砼养护:混凝土浇捣后,由于郑州气温较高,空气干燥,砼中水份蒸发较快,易出现脱水现象,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另外,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缝纹,影响砼的整体性和耐久性,故在砼初凝前抹压平整,若表面有浮浆层出不穷应凿除,以保证与上部底板的良好连接。
三、如何有效控制建筑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1.审核承台边缘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因多种原因,建筑桩基沉桩施工会造成一定的桩位偏差,特别是锤击桩,静压桩相对偏差较小。承台边缘尺寸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桩位允许偏差的需要,如盖有基础梁的桩,基础梁边缘距桩边应不小于100 mm,简言之,如单排方桩断而为300 mm×300 mm,其承台梁宽不应小于500 mm即桩两边各有100 mm余地(独立基础或群桩的边桩则同样处理)。否则桩位偏差仍在规范允许范围内,而桩身已超出承台梁边缘,这种受力状况显然不合理。
2.桩顶标高超偏处理
桩顶标高属预制桩质量检验的一般项目,允许偏差为±50mm,要求合格点率达到80%及以上。凡超过1.5倍允许偏差值的桩基即为不合格,其处理方案亦应通过设计人员确认。正偏差可通过增加破桩高度解决,对桩的承载力影响甚小;负偏差一般将桩顶四周混凝上垫层局部加深,形成“升箩底”以满足桩顶嵌入承台长度。在浇筑承台混凝上时,须清除积水,确保承台与桩顶连接良好。
四、结语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尤其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参加了土力学和基础工程学研究,建筑工程基础的桩基施工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提高,正向着现代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何金凤, 郭冬兵.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J]. 科技信息, 2010,(14):134-137.
[2]李平光. 浅淡建筑工程桩基灌注桩的应用[J]. 科技风, 2009,(02).
[3]吴江, 王长学, 孙瑞杰. 浅谈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要点[J]. 科技信息, 2010,(10) .
[4]李俊, 戴敏洁. 浅谈桩基的选择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