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工作开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而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需要认识到良好心理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情况,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优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具体可行的心理环境优化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环境 优化
结合教育事业中的思政教育工作实情来看,良好的心理环境能促使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及其中观点有更好的接受度,实现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助于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而要想实现对思政教育心理环境的有效优化,需要关注多方因素的影响,不仅要重视思想理念的革新,而且要对优化方法渠道予以创新。因此,鉴于心理环境优化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此展开详细探讨。
一、目前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优化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教育工作者对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优化工作逐渐提高重视,同时通过教育理念的更新、软硬件條件的改善以及监督机制的完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该项工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尚未形成系统工程
虽然现阶段教育事业在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优化中已有一定成效,但总体上并未形成系统化、整体化工程。比如,心理环境优化目标缺失,心理环境优化工作一定需要长期坚持,但许多学校对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及目标并不明晰,只是为了迎合政策而赶忙实践;心理环境优化实践中的工作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实效难以正常发挥;采取的工作措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由于心理环境优化工作需要多方协作且各环节相扣,实践中的过分分散会导致优化效果弱化。
2.缺乏有效评估措施
虽然目前教育工作中针对思政教育实效进行了评估,但在评估内容中却并未涵盖影响思政教育效果的所有因素,其中便缺少针对心理环境优化的有效评估措施。此外,正因为心理环境优化工作错综复杂且目前缺少系统理论支撑,导致指标不明,难以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因此难以对优化实践工作进行有效反馈。
二、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优化策略分析
1.更新思想理念,充分认识优化工作的意义
思政教育在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身为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更新思想理念,认识到心理环境优化对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作用与意义。心理环境会对理念接受主体的心理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在思政教育中也会对教育实施主体形成影响。首先,良好的思政教育心理环境能够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更舒适、高效的工作平台,为提升思政教育实效奠定基础,同时也能促进思政教育工作者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其次,良好的思政教育心理环境还具备价值导向、行为规范、内在驱动力等多方面功能,可有效促使思政教育接受主体思想品质、政治观念等方面的有效转变;另外,良好的思政教育心理环境,同样会正面影响到专业课教师与学校管理者,在言传身教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鉴于此,身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心理环境优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而更新思想观念,重视心理环境的优化工作。
2.推进思政理论课改革,增强思政教育实效
要想实现对思政教育心理环境的优化,必定要大力推进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尤其要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才能最大程度被学生接受、认同与内化,实现对学生行为的实质影响。而在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中,需要充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跳脱出局限于课程的传统课堂教学惯性思维,树立“大思政理论教育”的理念,在各专业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将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思政教育进行结合。此外,还可结合社会时事热点开展专题式思政教育,摒弃过去思政课堂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基于社会热点、时事新闻渗透思政教育,不仅能实现对学生的良好引导与教育,能够抑制负面情绪在学校蔓延。同时,还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性地针对某一项社会问题展开调研,作为思政理论课程成绩的考评参考,如此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实现认识纠偏,而且也能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增进其对思政理论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思政教育心理环境的有效优化。
3.重视学生专业实训过程,拓展思政教育渠道
现代教育工作中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属于核心内容,所以会开展大量专业实训教学工作,因此学校有必要把握实训这一特性,基于实训过程去拓展思政教育渠道,将其打造为优化思政教育心理环境的关键抓手。一直以来,现代教育均致力于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积极观察落实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但现实情况中会发现专业实训基本看不到思政教育的身影,并未尝试在实训基地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及团队合作精神。所以,学校在优化思政教育心理环境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在专业实训中的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方面的表现,并且要把握好实训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策划组织,重点将校风学风、思政教育等元素渗透。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思政教育心理环境
校园文化在学校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校园文化虽说依旧有社会主导文化引导,但毕竟局限于校园范围,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所以学校可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去达到优化思政教育心理环境的效果。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做起:其一,以优化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对优良办学传统予以继承,还要培育新的优秀校园文化,在经验总结与思路明确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可行措施。同时,也要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属于系统化工程,必定要合理规划、逐步实施、以优化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作为规划目标;其二,以建设制度文化作为保障。优良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作为制度管理的更高阶表现,是校园文化的基础。而制度文化建设需要做好以人为本、分工协作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贯彻柔性化管理,重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才能实现心理环境的有效优化,另一方面制度文化的建设还需得到宣传、团委、学生会等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心理环境优化工作内容中,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跳脱过去“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其三,以创新校园文化为抓手。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学校还需注重文化品位的提升,把握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既要保证大众化,也不能舍弃先进性,通过大众化与先进性的融合去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效果,同时完成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优化任务,可谓一举两得。
5.开展有效评估工作,促进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优化取得实效
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优化工作开展,必须有评估这一环节予以检验。开展评估工作,不但能够对阶段性的心理环境优化工作成果进行总结,同时也能让众多参与主体及时发现其中需要优化的地方,进而在后续的思政教育心理环境工作中能够进行合理化、有序化调节。而要保证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方面,需要明确评估标准与条件,构建有效评估体系。由于心理环境优化的工作成效很难用量化形式表现,因此无形中增加了评估难度,所以可以心理环境优化对思政教育实效起到的提升作用去侧面评价具体的工作效果;另一方面,将绩效考核引入到心理环境优化工作中来。采取绩效考核手段,让所有参与主体都能提高对心理环境优化工作的重视度,认识到自己在该项工作中的职责及任务,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心理环境的优化工作涉及多方因素,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学校而言,需要从更新思想理念、健全规章制度以及创新方法渠道等方面着手优化思政教育的心理环境,通过创设良好心理环境去促使对学生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曾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策略分析》,《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42期。
[2] 刘平《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优化》,《企业导报》2014年第11期。
[3] 宋明《如何优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参花》2013年第11期。
[4] 王红玲《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优化研究》,《文学教育》2013年第8期。
[5] 郑元凯《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生态性及环境优化——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艺苑》2020年第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环境 优化
结合教育事业中的思政教育工作实情来看,良好的心理环境能促使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及其中观点有更好的接受度,实现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助于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而要想实现对思政教育心理环境的有效优化,需要关注多方因素的影响,不仅要重视思想理念的革新,而且要对优化方法渠道予以创新。因此,鉴于心理环境优化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此展开详细探讨。
一、目前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优化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教育工作者对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优化工作逐渐提高重视,同时通过教育理念的更新、软硬件條件的改善以及监督机制的完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该项工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尚未形成系统工程
虽然现阶段教育事业在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优化中已有一定成效,但总体上并未形成系统化、整体化工程。比如,心理环境优化目标缺失,心理环境优化工作一定需要长期坚持,但许多学校对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及目标并不明晰,只是为了迎合政策而赶忙实践;心理环境优化实践中的工作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实效难以正常发挥;采取的工作措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由于心理环境优化工作需要多方协作且各环节相扣,实践中的过分分散会导致优化效果弱化。
2.缺乏有效评估措施
虽然目前教育工作中针对思政教育实效进行了评估,但在评估内容中却并未涵盖影响思政教育效果的所有因素,其中便缺少针对心理环境优化的有效评估措施。此外,正因为心理环境优化工作错综复杂且目前缺少系统理论支撑,导致指标不明,难以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因此难以对优化实践工作进行有效反馈。
二、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优化策略分析
1.更新思想理念,充分认识优化工作的意义
思政教育在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身为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更新思想理念,认识到心理环境优化对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作用与意义。心理环境会对理念接受主体的心理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在思政教育中也会对教育实施主体形成影响。首先,良好的思政教育心理环境能够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更舒适、高效的工作平台,为提升思政教育实效奠定基础,同时也能促进思政教育工作者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其次,良好的思政教育心理环境还具备价值导向、行为规范、内在驱动力等多方面功能,可有效促使思政教育接受主体思想品质、政治观念等方面的有效转变;另外,良好的思政教育心理环境,同样会正面影响到专业课教师与学校管理者,在言传身教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鉴于此,身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心理环境优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而更新思想观念,重视心理环境的优化工作。
2.推进思政理论课改革,增强思政教育实效
要想实现对思政教育心理环境的优化,必定要大力推进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尤其要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才能最大程度被学生接受、认同与内化,实现对学生行为的实质影响。而在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中,需要充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跳脱出局限于课程的传统课堂教学惯性思维,树立“大思政理论教育”的理念,在各专业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将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思政教育进行结合。此外,还可结合社会时事热点开展专题式思政教育,摒弃过去思政课堂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基于社会热点、时事新闻渗透思政教育,不仅能实现对学生的良好引导与教育,能够抑制负面情绪在学校蔓延。同时,还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性地针对某一项社会问题展开调研,作为思政理论课程成绩的考评参考,如此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实现认识纠偏,而且也能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增进其对思政理论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思政教育心理环境的有效优化。
3.重视学生专业实训过程,拓展思政教育渠道
现代教育工作中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属于核心内容,所以会开展大量专业实训教学工作,因此学校有必要把握实训这一特性,基于实训过程去拓展思政教育渠道,将其打造为优化思政教育心理环境的关键抓手。一直以来,现代教育均致力于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积极观察落实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但现实情况中会发现专业实训基本看不到思政教育的身影,并未尝试在实训基地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及团队合作精神。所以,学校在优化思政教育心理环境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在专业实训中的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方面的表现,并且要把握好实训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策划组织,重点将校风学风、思政教育等元素渗透。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思政教育心理环境
校园文化在学校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校园文化虽说依旧有社会主导文化引导,但毕竟局限于校园范围,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所以学校可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去达到优化思政教育心理环境的效果。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做起:其一,以优化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对优良办学传统予以继承,还要培育新的优秀校园文化,在经验总结与思路明确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可行措施。同时,也要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属于系统化工程,必定要合理规划、逐步实施、以优化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作为规划目标;其二,以建设制度文化作为保障。优良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作为制度管理的更高阶表现,是校园文化的基础。而制度文化建设需要做好以人为本、分工协作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贯彻柔性化管理,重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才能实现心理环境的有效优化,另一方面制度文化的建设还需得到宣传、团委、学生会等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心理环境优化工作内容中,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跳脱过去“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其三,以创新校园文化为抓手。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学校还需注重文化品位的提升,把握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既要保证大众化,也不能舍弃先进性,通过大众化与先进性的融合去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效果,同时完成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优化任务,可谓一举两得。
5.开展有效评估工作,促进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优化取得实效
思政教育心理环境优化工作开展,必须有评估这一环节予以检验。开展评估工作,不但能够对阶段性的心理环境优化工作成果进行总结,同时也能让众多参与主体及时发现其中需要优化的地方,进而在后续的思政教育心理环境工作中能够进行合理化、有序化调节。而要保证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方面,需要明确评估标准与条件,构建有效评估体系。由于心理环境优化的工作成效很难用量化形式表现,因此无形中增加了评估难度,所以可以心理环境优化对思政教育实效起到的提升作用去侧面评价具体的工作效果;另一方面,将绩效考核引入到心理环境优化工作中来。采取绩效考核手段,让所有参与主体都能提高对心理环境优化工作的重视度,认识到自己在该项工作中的职责及任务,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心理环境的优化工作涉及多方因素,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学校而言,需要从更新思想理念、健全规章制度以及创新方法渠道等方面着手优化思政教育的心理环境,通过创设良好心理环境去促使对学生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曾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策略分析》,《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42期。
[2] 刘平《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优化》,《企业导报》2014年第11期。
[3] 宋明《如何优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参花》2013年第11期。
[4] 王红玲《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优化研究》,《文学教育》2013年第8期。
[5] 郑元凯《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生态性及环境优化——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艺苑》202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