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教室之前,我心里有时候觉得发虚,审问缘由,大多是因为对即将开始的这堂课“教什么”还不够清楚,如果不能及时明辨确认,这课很有可能稀里糊涂混过。有过类似经历的老师大概会基本认同:“教什么”是应该先弄明白的,这很重要。
尤其是可以影响一批学生学习和成长状态的教材选择,更要经过专业人员的调查论证,最后定夺。那一年我儿子升入初中,正是奥数风起云涌的时候,校方突然决定使用某大学编订的数学试验教材,这一群几百个小孩就不可避免地跟一摞书里头稀奇古怪的奥数艰苦战斗三年。这三年的数学学习成为他们中间很大一部分人的噩梦,有一些人可能终生厌恶数学。
一般教师不能按自己的专业眼光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认为适宜的教材,在“教什么”方面会有很大困惑和无奈。如果尝试不局限于消极使用“钦定”版本,自己的教书理念专业主张自己“心中有数”,在“教什么”这块领地,大有作为就算不易做到,小有作为还是有可能的。
有勇气对既定教材提出质疑,在不影响教学进度和整体教学效果的情况下,删减替换现有教材中“不适宜”的部分。以语文教材为例,只要观察学生学习某些文章的精神状态,了解教师备某些课文时经常出现的“厌恶”心理,就可以断定教学那些文章基本是浪费师生的时间。有的课文甚至连“被质疑”“被指摘”的价值都微乎其微,对这样的教材,就可以不再要它。
这样处理教材应该审慎,至少在同事小圈子里达成共识。
日常教学针对更多的是不可删减替换的,就语文而言就是一篇篇课文。“教什么”几乎不是问题,所谓小有作为,怎么做呢?
教师心里要有自己的教书主张,所谓“教”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也是示范、影响,是启迪、唤醒,是培育人,是小王子意义的“驯养”(建立联系,彼此需要)。有这些想法之后,“教什么”就不会仅仅设定在“堆积知识”“强化技能”方面,而更多关注人的生命状态,关心人的发展,在意独特个体的差异,甚至梦想:经历了我们一起的课堂,我和他们都精神更丰富,心灵更饱满。上过这些课,“从此不同”。
那么在“教什么”的问题上,更会尊重文本,尊重文字所呈现的基本状态,在最靠近文字核心的地方多停留,以教师的学识和判断力保证不出现大的偏差。同时教师也认真对待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以诚恳的态度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更重要的是:珍视学生的“当下”状态,他们的需求,他们“已知”和“未知”的,他们参差多态的感受、迷惑和困难。也就是说,“教什么”应该针对具体“这一群”学生,量身而定。
如果撇开这些,不顾学生需求,不管因循旧说还是独辟蹊径,都不同程度会使课堂气氛板结,师生貌合神离——或者貌也难合。
为了把握较为准确的教学起点,我一般先做普遍的阅读调查:读完这篇课文,你哪里不明白?印象较深的问题比如:《海燕》读完之后,心里很不舒服,作者为什么那么讨厌海鸭海鸥企鹅?我看过<帝企鹅日记>,企鹅并不蠢笨也不胆怯,怎么回事呢?《丑小鸭》看完挺感动的,也很喜欢。可是如果丑小鸭真的是小鸭,它一定变不成天鹅,怎么努力也不行……
如果教师走不出教参迷信,拿过那本权威模样的书,念它的话给现在这个时代的孩子听:《海燕》意在“鞭挞‘海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依然把这个当作教的重要内容,认为必不可少,那也几乎等于什么也没教,或者还要坏。
尤其是可以影响一批学生学习和成长状态的教材选择,更要经过专业人员的调查论证,最后定夺。那一年我儿子升入初中,正是奥数风起云涌的时候,校方突然决定使用某大学编订的数学试验教材,这一群几百个小孩就不可避免地跟一摞书里头稀奇古怪的奥数艰苦战斗三年。这三年的数学学习成为他们中间很大一部分人的噩梦,有一些人可能终生厌恶数学。
一般教师不能按自己的专业眼光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认为适宜的教材,在“教什么”方面会有很大困惑和无奈。如果尝试不局限于消极使用“钦定”版本,自己的教书理念专业主张自己“心中有数”,在“教什么”这块领地,大有作为就算不易做到,小有作为还是有可能的。
有勇气对既定教材提出质疑,在不影响教学进度和整体教学效果的情况下,删减替换现有教材中“不适宜”的部分。以语文教材为例,只要观察学生学习某些文章的精神状态,了解教师备某些课文时经常出现的“厌恶”心理,就可以断定教学那些文章基本是浪费师生的时间。有的课文甚至连“被质疑”“被指摘”的价值都微乎其微,对这样的教材,就可以不再要它。
这样处理教材应该审慎,至少在同事小圈子里达成共识。
日常教学针对更多的是不可删减替换的,就语文而言就是一篇篇课文。“教什么”几乎不是问题,所谓小有作为,怎么做呢?
教师心里要有自己的教书主张,所谓“教”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也是示范、影响,是启迪、唤醒,是培育人,是小王子意义的“驯养”(建立联系,彼此需要)。有这些想法之后,“教什么”就不会仅仅设定在“堆积知识”“强化技能”方面,而更多关注人的生命状态,关心人的发展,在意独特个体的差异,甚至梦想:经历了我们一起的课堂,我和他们都精神更丰富,心灵更饱满。上过这些课,“从此不同”。
那么在“教什么”的问题上,更会尊重文本,尊重文字所呈现的基本状态,在最靠近文字核心的地方多停留,以教师的学识和判断力保证不出现大的偏差。同时教师也认真对待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以诚恳的态度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更重要的是:珍视学生的“当下”状态,他们的需求,他们“已知”和“未知”的,他们参差多态的感受、迷惑和困难。也就是说,“教什么”应该针对具体“这一群”学生,量身而定。
如果撇开这些,不顾学生需求,不管因循旧说还是独辟蹊径,都不同程度会使课堂气氛板结,师生貌合神离——或者貌也难合。
为了把握较为准确的教学起点,我一般先做普遍的阅读调查:读完这篇课文,你哪里不明白?印象较深的问题比如:《海燕》读完之后,心里很不舒服,作者为什么那么讨厌海鸭海鸥企鹅?我看过<帝企鹅日记>,企鹅并不蠢笨也不胆怯,怎么回事呢?《丑小鸭》看完挺感动的,也很喜欢。可是如果丑小鸭真的是小鸭,它一定变不成天鹅,怎么努力也不行……
如果教师走不出教参迷信,拿过那本权威模样的书,念它的话给现在这个时代的孩子听:《海燕》意在“鞭挞‘海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依然把这个当作教的重要内容,认为必不可少,那也几乎等于什么也没教,或者还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