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塞改良丁格技术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a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PICC改良塞丁格技术护理
  白血病患者多次化疗对外周血管的损伤,给患者增加痛苦,的同时,也给静脉穿刺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是保证化疗顺利完成的前提。白血病患者早期行PICC置管,实施正确、有效的导管护理可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避免或减少外周静脉炎症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顺利完成全程化疗。
  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右心耳)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适用于5天以上的中长期静脉输液和静脉输入高渗性药物。尤其对血液病患者,可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传统的PICC置管过程中,使用的穿刺针型号较大(成人14~16G)对于血管条件不理想的患者穿刺成功率较低。改良型塞丁格穿刺技术是用较细的穿刺针穿刺置入导丝,通过导丝置入带扩张器的撕裂性血管鞘,经插管鞘送入PICC导管的方法。此方法大大提高了PICC置管的成功率,降低了静脉炎、血肿等并发症,将患者痛苦降至最低。2010年4月~2011年9月采用美国巴德三向瓣膜套件运用改良赛丁格技术对41例白血病患者进行置管给药,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41例血液病患者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14~62岁,平均38岁;留置时间180~378天,平均279天。穿刺贵要静脉25例,肘正中静脉9例,头静脉7例。
  材料:采用美国巴德三向瓣膜套件、塞丁格套件(血管鞘)、BD安全留置针24G、无菌无粉手套2付、生理盐水、肝素帽、透明贴膜。
  置管前准备:向患者详细介绍PICC置管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处理措施。讲解置管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患者理解和接受PICC的相关知识。同时介绍患者与病区内已接受PICC的患者相互交流沟通,消除各种顾虑,使其更好配合顺利完成穿刺过程。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环境准备:置管前病室紫外线照射30分钟,避免人员走动,保持病室整洁。患者准备:查看患者血常规、凝血系列,清洁置管侧皮肤,穿宽松衣服。测量长度。患者取舒适卧位,穿刺侧上臂外展90°。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左侧再加6cm,右侧加5cm,即为预测长度。
  操作过程: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术者戴口罩、帽子、穿无菌手术衣,消毒皮肤以预穿刺点为中心上下超过10cm,两侧至臂缘。戴无菌无粉手套,準备无菌区域,由助手打开改良塞丁格穿刺套件、导丝(导丝需确认柔软端)2%利多卡因1ml、解剖刀带扩张器的血管鞘、BD安全留置针24G。助手协助系上止血带,左手食指探测血管位置,拇指稍用力绷紧皮肤以30°~45°角进针,见回血后马上停止进针,推鞘,松止血带,手指按压针眼上方,退针芯,送导丝进入血管直到导丝进入体外剩下10~15cm的长度后停止推送。注意一定要将10cm以上的导丝末端留在体外,以免导丝完全滑入血管内,在穿刺点旁注射2%利多卡因0.2~0.3ml局部麻醉,准备PICC导管,持解剖刀沿导丝上方与导丝成平行的角度,用刀尖极其轻微地刺入皮肤表皮扩大穿刺点[1]。将左手手心向上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捏住导丝尾端穿入扩张器、血管鞘组件。左手拇指与食指夹住丝尾端,其余三指稍向后绷紧皮肤,沿导丝向前推送扩张器、血管鞘,并全部送入血管,注意操作过程中一定要用手指抓紧导丝末端保持不动。分离扩张器,将导丝与扩张器一起拔出,手指按压针眼上方,从鞘口置入PICC导管,当导管进入肩部时,让患者头部转向穿刺侧,下颌靠肩以防止导管进入颈内静脉刺,至测量长度,把血管鞘从穿刺口完全撤出后,双手左右撕裂分离血管鞘[2],按照常规方法置管固定。经X线检查到达上腔静脉,即可输液。
  护理:①穿刺后填写穿刺记录,包括导管型号、穿刺静脉名称、穿刺长度、外露长度,胸片结果、穿刺时间、及操作者。根据出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置管后第1个24小时更换敷料1次,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血以及导管在体外的长度,以确定导管是否移位。②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在正常情况下,每周更换敷料1~2次。肝素帽每周更换1次,并冲管。换药应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酒精3遍,碘酊3遍。特别是针眼处避免用酒精棉球消毒,以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严禁将体外导管移入体内。每次换药后记录时间及体外导管长度。患者化疗间歇期应每周换药1次,并更换肝素帽,封管1次。患者洗浴时采用淋浴避免盆浴,将置管侧肢体用保鲜膜包裹好,洗浴应后更换贴膜。③正确冲管与封管,保持导管通畅:输液前用10ml以上注射器进行冲管,输液后用10ml以上注射器以脉冲式正压封管,避免压力过大。避免使用PICC输注斯皮仁诺、两性B霉素等黏性较强的药物,以免药物黏浮在管壁发生堵管发生堵管。患者因体位变动、咳嗽、大便用力等致使胸腔压力增高时,肝素帽应选用正压接头,以防止回血导致导管内凝血而堵管,发生时应及时处理。④静脉炎的发生与护理:静脉炎一般发生在置管后的3~7天内,表现为针眼部位红肿热痛硬结,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红肿疼痛。采取局部涂抹百多邦,贴溃疡贴,每天换药,热敷理疗等措施,患者均10天内痊愈。
  结果
  本组41例患者施行PICC置管成功率100%,发生静脉炎6例,经治疗均10天内痊愈。
  讨论
  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术优点: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护士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可独立完成,极大减轻医护工作量。可大大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将患者痛苦降至最低。
  血管选择:根据解剖学:应首选贵要静脉,其次肘正中静脉,最后选择头静脉。本组有1例患者因化疗后血管条件差只能选择头静脉置管,胸片示尖端位于腋静脉,经反复调整,均不能改变,最终撤出12cm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完成化疗。
  导管护理:正确的冲管与封管,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细致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完善的健康宣教,是决定留管时间长短的决定因素。
  参考文献
  1陈影洁,陈春贤,简黎,等.B超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0):102-103.
  2刘为红,闻曲,鲍爱琴,成芳.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肘上置管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0,7(3):227-22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总结气管插管在临床急救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60例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插管的时间、成功率及死亡率、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对符合插管条件的患者插管的时间越早,用时越短成功率越高。结论:及时进行经口气管插管能有效提高成功率。  关键词紧急气管插管急救护理应用  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能够为下一步及时的抢救患者的生命创造最佳的条件。因此,各级各
期刊
关键词剖宫产术孕产妇心理分析  剖宫产术是在短期时间内终止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妊娠晚期或临产时须选择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才能使母婴平安。因此术前术后使孕产妇保持情绪稳定,思想乐观的心理是顺利度过剖宫产危险期的重要基础,均需要医护人员对术前术后孕产妇给予关心,爱心及同情心,通过医护人员的关怀和安慰,解除对剖宫产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醫护人员,顺利完成剖宫产手术。  术前心
期刊
关键词回访健康教育结核患者遵医行为  目前在世界上结核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数在发展中国家。如何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减少传染源,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结核患者开展回访式健康教育对其遵医行为进行干预,找出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对策,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传染源,降低结核的患病率。  资料与方法  2007年8月~2008年12月收治复治结核病患者386例,符合下列条件:①初治失败;②规律用药满
期刊
关键词老年患者压疮预防护理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由于老年人皮肤松驰、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防萎缩、变薄,皮肤易损性强,从而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加强对老年患者压疮的整体护理,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标本兼治,促进压疮的愈合,尤为重要。  资料与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老年压疮患
期刊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护理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的重要方法,由于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动静脉内瘘是专为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而建立的永久性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是有破坏性的,使用寿命有限,尽可能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延长患者的生命,因此正确使用和精心护理好患者的内瘘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04年6月~2011年12月透析治疗慢性
期刊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皮肤、巩膜、黏膜、体液和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的现象,治疗不及时将导致核黄疸,造成新生儿智力、听力、神经系统的广泛损害,是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的“隐形杀手”。  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利用胆红素吸收蓝光的特性,使血中未结合胆红素氧化分解成一种水溶性产物—双吡咯,从而随胆汁、尿液排出体外。光照疗法已作为新生儿黄疸的首选治疗方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在处理梗阻性黄疸患者时的围手术期经验。方法:收治梗阻性黄疸患者125例,通过回顾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来分析总结术前、术中、术后应注意的问题。结果: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术前加强抗炎、补液,术中合理用药,术后支持治疗、合理补液、保护肾功能等,能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围手术期的充分准备是降低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支持治疗合理补液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可达龙所致外周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34例患者分对照组和实验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使用可达龙,实验组选择左右上肢2条外周粗大血管分别给予套管针穿刺,可达龙泵入液每24小时更换静脉管路,如果发现有静脉炎时可提早更换另一管路;泵入的同时可给予5%葡萄糖液维持静滴15~20滴/分,维持液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调整补液量及速度。③两套管针穿刺上方给予复方七叶皂苷钠涂擦,3次/日。观察两组
期刊
关键词氯胺酮麻醉小儿护理  氯胺酮是惟一具有镇静、镇痛和麻醉作用的静脉麻醉药[1],方法简便易行,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是小儿外科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之一。通过对88例氯胺酮麻醉患儿实施有效的术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强调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可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有利于术后的康复。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1月采用氯胺酮麻醉手术患儿88例,其中0~1岁21例,1~3岁4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擠压法”在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收治接受“挤压法”穿刺患儿4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两组穿刺的成功率和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和固定率分别为92.3%和8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和78.3%。结论:“挤压法”适用于年龄3个月~3岁肥胖、头皮比较黑、腹泻脱水、反复穿刺对血管破坏比较严重的患儿,能明显提高小儿头皮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