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都知道,数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培养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而精心設计课堂导入,可使学生尽快进入求知的兴奋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我略举几种初中数学新课的导入方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创新能力 求知欲 质疑 实践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
通过复习旧知识,设计新问题启发思考,在学生产生连续思维“意犹未尽”时导入新课
(1)讲“正方形”一节时,可先复习提问;矩形有何性质?菱形有何性质?有无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的平面图形?若有请画出来,这是揭示课题。(2)讲“经过三点的圆”时,先让学生画过一点的圆有无数个:再画过两点的圆,也有无数个,学生接着想到过三点、四点的圆呢?数学是系统性强,前后知识联系很紧的一门课程,这样开头很有必要。通过对旧知识的深入研究,横向联系,纵向发展,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时,可先解方程:1、x2 5x 6=0 2、—x2—2x 8=0 3、2x2 x—1=0再提问:方程1中a=?b=?c=?x x2=?方程2和3中的x x2=?猜想一下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这样导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这样导人新课,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创新能力。
二、以教具或实物导入
利用教具或实物这种直观形象的物体,能给学生以真实感,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从现实生活的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当教师把教具或实物拿出来向学生展示对,学生会自然地停止各种活动,好奇地注视着教具或实物。例如讲全等三角形定义时,教师先拿出两个全等的三角板,并指出两个三角板的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角的对应情况。学生就会观察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准确得出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但在演示教具或实物时一定要适时、得体。否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和圆有关的性质”时,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认真阅读(圆、弦、直径、弧、牛圆、优弧、劣弧、等圆、等弧)等概念、性质及应用:要求学生提出问题,于是学生便提出了(①弦与弧有什么区别?②弦与直径有什么关系?③等弧的长度一定相等吗?两条弧的长度相等,这两条弧一定是等弧吗?)等问题,我发现学生所提的问题正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将计就计充分调动他(她)们的积极思维,激活他(她)们的求知欲,拿出准备好的一个圆。圆、弦、直径、弧、牛圆、优弧、劣弧、等圆、等弧等概念就迎刃而解了。
三、从解决实际问题导入
虽然数学具有抽象性,但它总是来源于现实世界。我们在教学中,如果从学生较熟知的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导入,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近似数时,教师可从一个班有多少学生讲起,问我班有多少学生,学生会异口同声回答出一个准确数,教师再问,我国现有多少人口呢?大家会回答13亿。我国现在人口正好是13亿,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吗?若不是,为什么常常是这样说呢?这一连串的问题学生会一时答不上来,这时教师自然点明课题,近似数是我们统计时确数的一种升华,这样表达虽有不实,但可以明了简单的表达实际情况,近似数应用的很广泛。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兴趣,从而对新授的内容引起注意,激发学生求知欲。
四、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中导入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在一步步的深究中,完成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样导入新课,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创造性。讲“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让学生做一个等腰三角形纸片,看有几种对折方式?看两个底角能否重合?学生即可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是不是任意等腰三角形均有此性质呢?学生们你画一个,他画一个,有测量的,也有折叠的,不管形状怎样结果都相同。
五、数学历史故事导入
讲故事往往很吸引人,在加上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则引入新课的效果将更好。例如,讲“反证法”时,先讲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贤臣被奸臣坑害,判了死刑,皇上念他过去对国有功,采用了一个由命运来最后裁决的方法:处决前由他来抽,抽到“活”字便可赦免,而奸臣阴险歹毒,命人把两块纸片都写上“死”字,而这位大臣却死里逃生了,当学生正在思想这个有趣的问题时,教师引入课题“反证法”。用这种方法开头,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爱学习的热情。
六、采用疑问导入
思源于疑,疑起于思,把提问交给学生。爱因斯坦说:“提供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也许仅仅是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通过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从目前大多数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看,人人都知道使用启发式教学,课堂的提问数量不少,但有价值的问题不多,而且往往提出问题后,最终解决问题的人还是教师自己,教师永远站在高学生一筹的位置上俯视学生,学生最终只能是听众,是结论和真理的罐装容器。因此,多年来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探索“自学——质疑——解疑——练习——小结”的教学模式。即:每节课一开始先让学生自读教材中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对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向老师质疑,通过质疑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和破解欲望。
七、利用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利用多媒体声像的优势进行教学导人。我在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课时,我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的内容,做成了电脑课件,把齿轮的转动、自行车在圆中运行、小汽车作斜线和直线运动、奥运会上的五环旗等画面依次展示在学生眼前,给学生一个由静到动、由平面到立体极为直观的感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有声有色的画面前思维变得异常活跃、敏捷,联想也变得极为丰富,一堂课45分钟时间不仅掌握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性质、判定、应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发展了学生的联想思维。
总之,课堂导入要从教材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能力出发,寻求灵活多变的方式,激起好奇心,注重培养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融为一体,教师与学生永远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共同走过所有的解题过程,自然营造出了一种探究的氛围。而且因为课堂教学的每一问题都来自于学生学习的心得,无形中已经对他们学习的结果、创新的能力给予了初步肯定,激励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思维也变得异常活跃。
[关键词]创新能力 求知欲 质疑 实践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
通过复习旧知识,设计新问题启发思考,在学生产生连续思维“意犹未尽”时导入新课
(1)讲“正方形”一节时,可先复习提问;矩形有何性质?菱形有何性质?有无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的平面图形?若有请画出来,这是揭示课题。(2)讲“经过三点的圆”时,先让学生画过一点的圆有无数个:再画过两点的圆,也有无数个,学生接着想到过三点、四点的圆呢?数学是系统性强,前后知识联系很紧的一门课程,这样开头很有必要。通过对旧知识的深入研究,横向联系,纵向发展,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时,可先解方程:1、x2 5x 6=0 2、—x2—2x 8=0 3、2x2 x—1=0再提问:方程1中a=?b=?c=?x x2=?方程2和3中的x x2=?猜想一下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这样导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这样导人新课,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创新能力。
二、以教具或实物导入
利用教具或实物这种直观形象的物体,能给学生以真实感,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从现实生活的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当教师把教具或实物拿出来向学生展示对,学生会自然地停止各种活动,好奇地注视着教具或实物。例如讲全等三角形定义时,教师先拿出两个全等的三角板,并指出两个三角板的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角的对应情况。学生就会观察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准确得出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但在演示教具或实物时一定要适时、得体。否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和圆有关的性质”时,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认真阅读(圆、弦、直径、弧、牛圆、优弧、劣弧、等圆、等弧)等概念、性质及应用:要求学生提出问题,于是学生便提出了(①弦与弧有什么区别?②弦与直径有什么关系?③等弧的长度一定相等吗?两条弧的长度相等,这两条弧一定是等弧吗?)等问题,我发现学生所提的问题正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将计就计充分调动他(她)们的积极思维,激活他(她)们的求知欲,拿出准备好的一个圆。圆、弦、直径、弧、牛圆、优弧、劣弧、等圆、等弧等概念就迎刃而解了。
三、从解决实际问题导入
虽然数学具有抽象性,但它总是来源于现实世界。我们在教学中,如果从学生较熟知的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导入,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近似数时,教师可从一个班有多少学生讲起,问我班有多少学生,学生会异口同声回答出一个准确数,教师再问,我国现有多少人口呢?大家会回答13亿。我国现在人口正好是13亿,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吗?若不是,为什么常常是这样说呢?这一连串的问题学生会一时答不上来,这时教师自然点明课题,近似数是我们统计时确数的一种升华,这样表达虽有不实,但可以明了简单的表达实际情况,近似数应用的很广泛。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兴趣,从而对新授的内容引起注意,激发学生求知欲。
四、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中导入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在一步步的深究中,完成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样导入新课,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创造性。讲“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让学生做一个等腰三角形纸片,看有几种对折方式?看两个底角能否重合?学生即可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是不是任意等腰三角形均有此性质呢?学生们你画一个,他画一个,有测量的,也有折叠的,不管形状怎样结果都相同。
五、数学历史故事导入
讲故事往往很吸引人,在加上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则引入新课的效果将更好。例如,讲“反证法”时,先讲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贤臣被奸臣坑害,判了死刑,皇上念他过去对国有功,采用了一个由命运来最后裁决的方法:处决前由他来抽,抽到“活”字便可赦免,而奸臣阴险歹毒,命人把两块纸片都写上“死”字,而这位大臣却死里逃生了,当学生正在思想这个有趣的问题时,教师引入课题“反证法”。用这种方法开头,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爱学习的热情。
六、采用疑问导入
思源于疑,疑起于思,把提问交给学生。爱因斯坦说:“提供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也许仅仅是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通过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从目前大多数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看,人人都知道使用启发式教学,课堂的提问数量不少,但有价值的问题不多,而且往往提出问题后,最终解决问题的人还是教师自己,教师永远站在高学生一筹的位置上俯视学生,学生最终只能是听众,是结论和真理的罐装容器。因此,多年来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探索“自学——质疑——解疑——练习——小结”的教学模式。即:每节课一开始先让学生自读教材中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对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向老师质疑,通过质疑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和破解欲望。
七、利用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利用多媒体声像的优势进行教学导人。我在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课时,我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的内容,做成了电脑课件,把齿轮的转动、自行车在圆中运行、小汽车作斜线和直线运动、奥运会上的五环旗等画面依次展示在学生眼前,给学生一个由静到动、由平面到立体极为直观的感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有声有色的画面前思维变得异常活跃、敏捷,联想也变得极为丰富,一堂课45分钟时间不仅掌握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性质、判定、应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发展了学生的联想思维。
总之,课堂导入要从教材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能力出发,寻求灵活多变的方式,激起好奇心,注重培养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融为一体,教师与学生永远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共同走过所有的解题过程,自然营造出了一种探究的氛围。而且因为课堂教学的每一问题都来自于学生学习的心得,无形中已经对他们学习的结果、创新的能力给予了初步肯定,激励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思维也变得异常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