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
更糟的冲击可能在后面
随着央行政策立场的变化,之前我们提出的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条件下,经济面临的三波冲击将有所缓和。
基本的看法是:第一波得到控制,即银行间资金的极度紧张状况得到控制;第二波还在发酵,随着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的结构和扩张速度,票据贴现和理财市场的冲击波应该会继续发酵一段时间,但因为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下降,并且更加稳定,再加上预期的改善,第二波冲击的破坏力可能会明显下降;第三波是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信用收缩使得疲弱的经济加速下降,但程度有所缓和。
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的重大缺陷仍然存在。影子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地方融资平台的杠杆和现金流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果未来不采取比较彻底的措施来解决上述基本面的问题,下一次货币紧缩来临的时候,整个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面临的考验和冲击可能比这一次更大。也就是说,短期内的尾部风险在下降,长期内的尾部风险在上升。
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兼
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
预计7月中资金改善
近期内地银行拆息抽升,主要是银行要达内地监管的指标,银行对内地资金有额外需求。而受银行交税及半年报发布影响,银行需要保存一定的贷存比率,亦是拆息抽升原因之一。预计7月中内地银行资金将见改善。
当情况改善后,央行将推出相关措施,以免银行出现支付风险,央行及内地银行需要做好流动性管理。建议央行及商业银行要合作缓解上述情况,大型商业银行可向小型银行提供流动性,同时央行亦要给予商业银行信心及支持,进行短期操作,小量增加流动性。如有必要,更可考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不过,根据近几日情况,暂未有降存准率的需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
金融恐慌凸显改革迫切性
中国近期金融恐慌的根源,是实体经济中非中介融资受阻,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冰火两重天。针对恐慌,放水救市不可行,而按兵不动则连带伤亡巨大,唯一合理的选择是以此为契机,推进讨论已久的一揽子改革方案:开放民间投资空间,以创新基础设施投资等方式,吸引民间投资稳增长;整顿金融,清理坏账,切除金融肿瘤。
过去几年,中国金融机构的扩张速度非常之快,由此也带来了大量隐性的不良资产,必须经过一个重组清理的过程才能把资金盘活,否则当前“新钱填补坏账”的尴尬局面就会不断延续下去。还有清理地方债务,改革地方财政,通过重新厘定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房地产税,增加地方财源,解决其债务难题。
这一轮金融恐慌不完全是坏事。它以一种集中爆发的方式暴露了中国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可持续性,充分显现了改革的迫切性。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中国可能发生金融危机
“钱荒”的原因,主要是银行表外业务的杠杆率过高、期限错配现象突出。银行之所以热衷于表外业务或同业业务,既与制造业的产能过剩盈利下降有关,又与监管当局对银行的业务发展限制有关,如贷存比红线、限制房地产开发贷款等,更与中国正在经历的利率市场化过程有关。
而央行对金融市场资金紧张局势一度采取袖手旁观对策,实际是对银行不合规行为的一种警示。在央行向符合要求的银行注入流动性以后,流动性短缺的问题可以得到缓解。
短至5年内,长至10年,中国发生金融经济危机或成为必然事件,要皮毛无伤地躲过一劫几乎不可能。现在可以做的,就是要充分预期危机可能发生的路径和影响力,讨论如何把风险降至较低水平,制定可行的改革方案。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下半年资金供应将偏紧
“钱荒”中,部分对央行行为的解读过头了,比如说推行去杠杆化,推动金融改革,尤其稍微有些离谱是希望通过此举倒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还有说测试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水平,或者说整个流动性管理底线等等。这些实际上并不是央行的初衷。货币总量的收紧并不能达到使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目的。相反,高成本资金更容易流向高回报领域,房地产就是一个代表。
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流动性并不悲观。进入7月份以后逐步会有所缓和,一些阶段性、季节性因素到了7月份以后就慢慢淡化。下半年资金供应将比上半年偏紧一些,但像目前这样紧绷的状况也不会持续下去。
对下阶段的货币政策,不应该将近期央行的行为解读为政策趋紧,但政策也不会大幅放松,未来降息的可能很小。不排除接下来会出现一到两个季度GDP增速低于7.5%。
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
金融机构行为将受影响
央行发布《合理调节流动性,维护货币市场稳定》的声明,旨在恢复市场信心,同时,在央行更加平稳的流动性管理之下,银行间利率将在7月中旬以后逐步回落,但新的银行间利率均衡水平存在不确定性,很可能高于年初以来的水平。
近期的事件很可能将显著影响金融机构的行为,广义信贷增速尤其是影子银行的扩张将会放缓。同时,银行间利率以多快速度回落以及在什么样的水平达到新的平衡,亦存在不确定性。此外市场仍然会担心近期事态发展对影子银行活动的相关风险的影响。
从更广的角度看,在短期波动之外,市场很可能会密切关注政府将如何化解过去累积的金融风险,并引导信贷流向实体经济。
(《投资者报》记者李真整理)
更糟的冲击可能在后面
随着央行政策立场的变化,之前我们提出的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条件下,经济面临的三波冲击将有所缓和。
基本的看法是:第一波得到控制,即银行间资金的极度紧张状况得到控制;第二波还在发酵,随着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的结构和扩张速度,票据贴现和理财市场的冲击波应该会继续发酵一段时间,但因为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下降,并且更加稳定,再加上预期的改善,第二波冲击的破坏力可能会明显下降;第三波是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信用收缩使得疲弱的经济加速下降,但程度有所缓和。
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的重大缺陷仍然存在。影子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地方融资平台的杠杆和现金流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果未来不采取比较彻底的措施来解决上述基本面的问题,下一次货币紧缩来临的时候,整个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面临的考验和冲击可能比这一次更大。也就是说,短期内的尾部风险在下降,长期内的尾部风险在上升。
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兼
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
预计7月中资金改善
近期内地银行拆息抽升,主要是银行要达内地监管的指标,银行对内地资金有额外需求。而受银行交税及半年报发布影响,银行需要保存一定的贷存比率,亦是拆息抽升原因之一。预计7月中内地银行资金将见改善。
当情况改善后,央行将推出相关措施,以免银行出现支付风险,央行及内地银行需要做好流动性管理。建议央行及商业银行要合作缓解上述情况,大型商业银行可向小型银行提供流动性,同时央行亦要给予商业银行信心及支持,进行短期操作,小量增加流动性。如有必要,更可考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不过,根据近几日情况,暂未有降存准率的需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
金融恐慌凸显改革迫切性
中国近期金融恐慌的根源,是实体经济中非中介融资受阻,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冰火两重天。针对恐慌,放水救市不可行,而按兵不动则连带伤亡巨大,唯一合理的选择是以此为契机,推进讨论已久的一揽子改革方案:开放民间投资空间,以创新基础设施投资等方式,吸引民间投资稳增长;整顿金融,清理坏账,切除金融肿瘤。
过去几年,中国金融机构的扩张速度非常之快,由此也带来了大量隐性的不良资产,必须经过一个重组清理的过程才能把资金盘活,否则当前“新钱填补坏账”的尴尬局面就会不断延续下去。还有清理地方债务,改革地方财政,通过重新厘定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房地产税,增加地方财源,解决其债务难题。
这一轮金融恐慌不完全是坏事。它以一种集中爆发的方式暴露了中国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可持续性,充分显现了改革的迫切性。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中国可能发生金融危机
“钱荒”的原因,主要是银行表外业务的杠杆率过高、期限错配现象突出。银行之所以热衷于表外业务或同业业务,既与制造业的产能过剩盈利下降有关,又与监管当局对银行的业务发展限制有关,如贷存比红线、限制房地产开发贷款等,更与中国正在经历的利率市场化过程有关。
而央行对金融市场资金紧张局势一度采取袖手旁观对策,实际是对银行不合规行为的一种警示。在央行向符合要求的银行注入流动性以后,流动性短缺的问题可以得到缓解。
短至5年内,长至10年,中国发生金融经济危机或成为必然事件,要皮毛无伤地躲过一劫几乎不可能。现在可以做的,就是要充分预期危机可能发生的路径和影响力,讨论如何把风险降至较低水平,制定可行的改革方案。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下半年资金供应将偏紧
“钱荒”中,部分对央行行为的解读过头了,比如说推行去杠杆化,推动金融改革,尤其稍微有些离谱是希望通过此举倒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还有说测试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水平,或者说整个流动性管理底线等等。这些实际上并不是央行的初衷。货币总量的收紧并不能达到使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目的。相反,高成本资金更容易流向高回报领域,房地产就是一个代表。
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流动性并不悲观。进入7月份以后逐步会有所缓和,一些阶段性、季节性因素到了7月份以后就慢慢淡化。下半年资金供应将比上半年偏紧一些,但像目前这样紧绷的状况也不会持续下去。
对下阶段的货币政策,不应该将近期央行的行为解读为政策趋紧,但政策也不会大幅放松,未来降息的可能很小。不排除接下来会出现一到两个季度GDP增速低于7.5%。
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
金融机构行为将受影响
央行发布《合理调节流动性,维护货币市场稳定》的声明,旨在恢复市场信心,同时,在央行更加平稳的流动性管理之下,银行间利率将在7月中旬以后逐步回落,但新的银行间利率均衡水平存在不确定性,很可能高于年初以来的水平。
近期的事件很可能将显著影响金融机构的行为,广义信贷增速尤其是影子银行的扩张将会放缓。同时,银行间利率以多快速度回落以及在什么样的水平达到新的平衡,亦存在不确定性。此外市场仍然会担心近期事态发展对影子银行活动的相关风险的影响。
从更广的角度看,在短期波动之外,市场很可能会密切关注政府将如何化解过去累积的金融风险,并引导信贷流向实体经济。
(《投资者报》记者李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