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信社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来,充分发挥自身人缘、地缘、亲缘优势, 响应国家一系列政策要求,在信贷扶持“三农”、金融扶贫、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 展示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良好形象,但是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农信社的信贷业务也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着眼于当前农信社信贷业务发展困境,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当前农信社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审贷分离未实现。从当前农信社信贷业务实际操作来看,各乡镇信用社有很大的贷款业务权限,贷款的调查、审查、检查工作仍然仍然由基层社独自完成。有的信用社仍然实行客户经理责任制,信贷营销、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全部由客户经理完成,申贷分离流于形势。联社虽然设置了信贷业务部、稽核审计部、风险管理部、贷款管理委员会等部门,但在信贷业务风险的防控方面并未真正发挥作用。
二是信用评级不真实。信用评级是农信社确定借款人授信金额的主要依据,信用评级是否真实直接关系着授信额度是否合理。由于农信社的主要贷款对象是广大农户,他们的住房、土地、农用机具等财产价值难以确定,造成农信社普遍存在信用评级不真实的问题。比如,有的客户经理对借款人卷入或即将卷入的诉讼、民间借贷等行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以提高对客户的授信额度。
三是要素设置不合理。这里所说的要素,主要是付息方式和贷款期限。按月付息到期一次性归还本金,仍然是大部分农信社采取的付息方式。这种付息方式虽然减轻了客户每月的还款压力,但是贷款到期后,客户往往没有能力归还本金,需要寻找过桥资金。有的贷款已经出现风险,但是有的信用社为了完成到期贷款收回率任务,不得己继续续贷。此外,除了部分房地产按揭贷款,农信社主要发放1年期的短期贷款,到期后客户需要归还本金或换约,造成客户经理每个月都有大量到期贷款需要处理,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出现风险的贷款进行催收。
四是投放领域风险大。作为最主要的农村金融机构,种植业和养殖业仍然是当前农信社信贷投放的主要领域,而这两个领域均为高风险领域。比如2019年初的非洲猪瘟,年底的新冠肺炎疫情,都对种养殖业造成很大的影响,蔬菜、肉禽价格急剧下降,直接导致种养殖户经营困难,甚至因此破产。另一方面,虽然农村经济日益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日新月异但是,对购房、购车等消费类信贷需求急剧增长,农信社对人民群眾的日常消费信贷涉足不够,没有专门的信贷产品。
五是业务创新步伐慢。在信贷产品创新上,近年来农信社虽然推出了一批新的信贷产品,但是很多信贷产品基本上是换换名字,属于换汤不换药,没有属于自己的特色,缺乏吸引力,难以得到客户的认可。甚至有的信贷产品,没有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就仓促推出,结果发现风险太大,效果不好。而且,在信息科技的运用上,大部分农信社信贷业务仍然采用纸质合同,完成借款人和担保人的信息采集后,在电脑系统进行信息输入。有的信用社虽然发放了平板电脑,但是客户经理并没有使用,甚至被用来聊天和追剧,并没有发挥作用。
二、破解农信社信贷业务发展困境的几点建议
信贷业务仍然是农信社最主要的盈利途径,成也信贷,败也信贷,能否持续提升信贷业务质量,关系到农信社今后业务发展和在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成败。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贷款发放流程化,实现审贷分离。围绕贷款发放流程中的贷款营销、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甚至风险处理等环节划分模块,抽调专业人员,组建专业的团队,各个模块的团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别完成各自环节的工作任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审贷分离。各模块之间既高度集成,又高度协同,从而实现贷款发放的标准化,持续提升工作效率,提高贷款质量。
二是信贷人员年轻化,提供人才支撑。对农信社系统来讲,信贷业务风险防控的关键在人,在于信贷人员的经营理念、工作作风和能力素质。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及时淘汰年龄大、素质低、业绩差的信贷人员,并根据业务岗位进行针对性的招聘工作,以满足信贷业务专人、专业的发展需求。
三是要素设置合理化,提升信贷服务。要综合借款人的用途、还款能力、实际需求期限、保证方式等因素,合理设置贷款利率、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对种养殖业周期比较长的贷款及抵质押类等风险较低的贷款,可以发放一些中长期贷款,采取等额本息还款或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减轻客户周转还款压力的同时,使客户经理从处理大量到期贷款中解脱出来,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强化贷后跟踪和管理。
四是投放领域结构化,有效降低风险。农信社要在加大对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力度的同时,以“主动布局增量业务,逐步优化存量业务”为原则,着眼于农村家电、交通工具、生产机具、购房、装修等农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不断优化和改善农信社信贷投放结构,实现由支持传统的“三农”积极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大三农”的转变。
五是业务创新数字化,快速占领市场。数字化是驱动创新的历史潮流。近年来,农信社加大了产品创新力度,但从推出的产品和实际效果来看,还处于模仿大型商业银行的阶段,没有突破性的创新。只有以服务为核心,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以增速增效为目标,将客户的业务需求数字化,广泛应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等技术,突破物理网点局限,才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才是推动农信社在新时期改革发展的新途径。
一、当前农信社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审贷分离未实现。从当前农信社信贷业务实际操作来看,各乡镇信用社有很大的贷款业务权限,贷款的调查、审查、检查工作仍然仍然由基层社独自完成。有的信用社仍然实行客户经理责任制,信贷营销、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全部由客户经理完成,申贷分离流于形势。联社虽然设置了信贷业务部、稽核审计部、风险管理部、贷款管理委员会等部门,但在信贷业务风险的防控方面并未真正发挥作用。
二是信用评级不真实。信用评级是农信社确定借款人授信金额的主要依据,信用评级是否真实直接关系着授信额度是否合理。由于农信社的主要贷款对象是广大农户,他们的住房、土地、农用机具等财产价值难以确定,造成农信社普遍存在信用评级不真实的问题。比如,有的客户经理对借款人卷入或即将卷入的诉讼、民间借贷等行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以提高对客户的授信额度。
三是要素设置不合理。这里所说的要素,主要是付息方式和贷款期限。按月付息到期一次性归还本金,仍然是大部分农信社采取的付息方式。这种付息方式虽然减轻了客户每月的还款压力,但是贷款到期后,客户往往没有能力归还本金,需要寻找过桥资金。有的贷款已经出现风险,但是有的信用社为了完成到期贷款收回率任务,不得己继续续贷。此外,除了部分房地产按揭贷款,农信社主要发放1年期的短期贷款,到期后客户需要归还本金或换约,造成客户经理每个月都有大量到期贷款需要处理,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出现风险的贷款进行催收。
四是投放领域风险大。作为最主要的农村金融机构,种植业和养殖业仍然是当前农信社信贷投放的主要领域,而这两个领域均为高风险领域。比如2019年初的非洲猪瘟,年底的新冠肺炎疫情,都对种养殖业造成很大的影响,蔬菜、肉禽价格急剧下降,直接导致种养殖户经营困难,甚至因此破产。另一方面,虽然农村经济日益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日新月异但是,对购房、购车等消费类信贷需求急剧增长,农信社对人民群眾的日常消费信贷涉足不够,没有专门的信贷产品。
五是业务创新步伐慢。在信贷产品创新上,近年来农信社虽然推出了一批新的信贷产品,但是很多信贷产品基本上是换换名字,属于换汤不换药,没有属于自己的特色,缺乏吸引力,难以得到客户的认可。甚至有的信贷产品,没有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就仓促推出,结果发现风险太大,效果不好。而且,在信息科技的运用上,大部分农信社信贷业务仍然采用纸质合同,完成借款人和担保人的信息采集后,在电脑系统进行信息输入。有的信用社虽然发放了平板电脑,但是客户经理并没有使用,甚至被用来聊天和追剧,并没有发挥作用。
二、破解农信社信贷业务发展困境的几点建议
信贷业务仍然是农信社最主要的盈利途径,成也信贷,败也信贷,能否持续提升信贷业务质量,关系到农信社今后业务发展和在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成败。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贷款发放流程化,实现审贷分离。围绕贷款发放流程中的贷款营销、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甚至风险处理等环节划分模块,抽调专业人员,组建专业的团队,各个模块的团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别完成各自环节的工作任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审贷分离。各模块之间既高度集成,又高度协同,从而实现贷款发放的标准化,持续提升工作效率,提高贷款质量。
二是信贷人员年轻化,提供人才支撑。对农信社系统来讲,信贷业务风险防控的关键在人,在于信贷人员的经营理念、工作作风和能力素质。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及时淘汰年龄大、素质低、业绩差的信贷人员,并根据业务岗位进行针对性的招聘工作,以满足信贷业务专人、专业的发展需求。
三是要素设置合理化,提升信贷服务。要综合借款人的用途、还款能力、实际需求期限、保证方式等因素,合理设置贷款利率、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对种养殖业周期比较长的贷款及抵质押类等风险较低的贷款,可以发放一些中长期贷款,采取等额本息还款或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减轻客户周转还款压力的同时,使客户经理从处理大量到期贷款中解脱出来,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强化贷后跟踪和管理。
四是投放领域结构化,有效降低风险。农信社要在加大对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力度的同时,以“主动布局增量业务,逐步优化存量业务”为原则,着眼于农村家电、交通工具、生产机具、购房、装修等农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不断优化和改善农信社信贷投放结构,实现由支持传统的“三农”积极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大三农”的转变。
五是业务创新数字化,快速占领市场。数字化是驱动创新的历史潮流。近年来,农信社加大了产品创新力度,但从推出的产品和实际效果来看,还处于模仿大型商业银行的阶段,没有突破性的创新。只有以服务为核心,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以增速增效为目标,将客户的业务需求数字化,广泛应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等技术,突破物理网点局限,才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才是推动农信社在新时期改革发展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