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理论认知、重点问题与实践创新

来源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209xm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宗教中国化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中需要解决好宗教中国化认知程度、互联网宗教事务及基层宗教事务治理效能提升等重点问题.可以从明确“一项原则”、守好“二道红线”、平衡“三组关系”、坚持“四位一体”、构建“五维协作”、推进“六路齐发”方面做好实践创新工作,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目的 在于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当前,由于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刻意抹黑中国、一些西方民众对中国存在偏见、西方媒体对舆论垄断性较强、我国“抗疫”报道有待改进等原因,新冠疫情下中国国家形象国际传播存在一定困难.为此,应该加强在西方国家主流媒体上的辟谣力度,充分发挥互联网媒体的传播功效,加强与国外电视媒体的合作,加强海外华侨华人与当地民众的沟通与互动,提升抗击疫情成果报道的说服力,进而有效推动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宗教治理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宗教治理现代化,需要进一步厘清治理什么、谁治理、怎么治理三个基本问题,从而对宗教治理现代化进行定位,推进宗教治理的实践.推进宗教治理现代化,要围绕治理的主体、客体、目标等,客观判断宗教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影响因素,以此找到推进宗教治理现代化的可行路径.
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重要论述展开的国际和国内背景,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重要论述的八个要点,即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对待宗教工作必须坚持“导”的根本态度、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和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加强宣传教育、政策指导、贯彻落实三个方面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