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哪里的知青最能打?
男知青刚到兵团时的打架现象,曾是令老北大荒人目瞪口呆的一道风景。没人统计过在兵团一共发生过多少次此类事件,但打架现象一度在兵团大面积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在采访中只要提出“哪个城市来的知青最能打架”这个问题,人们几乎众口一词:哈尔滨知青。有人按照兵团知青的来源地,就诉诸武力的意愿强度做了一个排序:黑龙江的力拔头筹,天津的紧随其后,上海的位居第三,北京的排名第四。浙江来的人虽少,在兵团的分布面不够广,但也不乏好斗人士。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引发的混战
6师61团在组建初期曾爆发了一场京哈知青之间的大战,3连北京知青郝洪建在43年后记述了那场被称为“1·6事件”的斗殴。他说,至今想起那个不堪回首的夜晚仍“寸心如割”:
“事件发生在1969年1月6日傍晚,一个姓王的北京知青在3连食堂排队打饭,忽听背后有人哼唱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歌在当时是黄色歌曲,而且来自黑龙江对面的那个和大家势不两立的苏联,让小王听了很反感,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前来组建61团2连的原29团的哈尔滨知青。他厉声说:‘嘿,唱什么呢?’对方答:‘关你屁事,别找不自在!’小王大怒,骂道:‘你丫敢在这儿撒野,不想活啦?’双方都怒不可遏,随即拉扯起来。我们几个在食堂买饭的北京知青见状冲了上去,不由分说就把对方围在中心一通拳打脚踢,那个哈尔滨知青被打得鼻青脸肿,左冲右突逃出大食堂,我们若无其事地继续买饭。”
“突然食堂外响起一片呐喊声,几十条汉子挥舞着斧子棍子杀将过来。我见势不妙,率领大家冲出了食堂。对方见我们逃离了包围圈,就把食堂的长凳全给砍了,所有的玻璃窗也都被砸碎,然后挥舞着棍斧四处寻找、追打北京知青。我们找来了棍子和铁锹应战,双方在一片旷野上开始群殴,刹那间斧棍闪动,铁锹飞舞。对方人多势众,渐占上风,我们且战且退,撤到树林里息兵罢战。”
“对方没了对手,就冲进了我们宿舍区,见东西就砸,暖瓶、脸盆无一幸免,个别知青的箱子也被他们用斧子劈开了,男、女生宿舍的玻璃全部被砸碎,门也被砍烂,呼啸的北风霎时裹着冰碴吹进宿舍,女知青们惊恐万状拥挤成一团。”
“事态还在继续扩大。哈尔滨知青把我们电话求援和驱车转移的一切可能性都封死了。连里的电话线全部被剪断,其中还包括一条军用线。油罐中的存油也被全部放掉,任何机动车辆都不能驱动了,3连变成一座孤城。”
“我们在树林中商讨应急之策。我建议,避其锐气,撤离连队,到25团搬兵反攻。大家苦无良策,只好如此。我们在冰天雪地中艰难跋涉 40 多里路,走到25 团老 13 队时已是后半夜了。”
“老13队有许多北京兄弟,当我们和盘托出来意后,他们当下拍案而起,大喊‘弟兄们,杀回去!报仇雪恨!’拖拉机马上启动了,北京知青们手持棍棒,摩拳擦掌地挤满了一车厢。就在回马枪即将挥出之际,团里派来的干部拦下了这支复仇队伍。一场跨连队的群殴事件就这样被化解了。”
(朱维毅/文,摘自《生命中的兵团》)
主持人语:朱维毅,作家,德国工学博士。北京“老三届”初中生,“文革”期间曾两次赴山西榆次插队。他曾历时两年遍访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将口述材料整理成《生命中的兵团》一书。
男知青刚到兵团时的打架现象,曾是令老北大荒人目瞪口呆的一道风景。没人统计过在兵团一共发生过多少次此类事件,但打架现象一度在兵团大面积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在采访中只要提出“哪个城市来的知青最能打架”这个问题,人们几乎众口一词:哈尔滨知青。有人按照兵团知青的来源地,就诉诸武力的意愿强度做了一个排序:黑龙江的力拔头筹,天津的紧随其后,上海的位居第三,北京的排名第四。浙江来的人虽少,在兵团的分布面不够广,但也不乏好斗人士。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引发的混战
6师61团在组建初期曾爆发了一场京哈知青之间的大战,3连北京知青郝洪建在43年后记述了那场被称为“1·6事件”的斗殴。他说,至今想起那个不堪回首的夜晚仍“寸心如割”:
“事件发生在1969年1月6日傍晚,一个姓王的北京知青在3连食堂排队打饭,忽听背后有人哼唱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歌在当时是黄色歌曲,而且来自黑龙江对面的那个和大家势不两立的苏联,让小王听了很反感,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前来组建61团2连的原29团的哈尔滨知青。他厉声说:‘嘿,唱什么呢?’对方答:‘关你屁事,别找不自在!’小王大怒,骂道:‘你丫敢在这儿撒野,不想活啦?’双方都怒不可遏,随即拉扯起来。我们几个在食堂买饭的北京知青见状冲了上去,不由分说就把对方围在中心一通拳打脚踢,那个哈尔滨知青被打得鼻青脸肿,左冲右突逃出大食堂,我们若无其事地继续买饭。”
“突然食堂外响起一片呐喊声,几十条汉子挥舞着斧子棍子杀将过来。我见势不妙,率领大家冲出了食堂。对方见我们逃离了包围圈,就把食堂的长凳全给砍了,所有的玻璃窗也都被砸碎,然后挥舞着棍斧四处寻找、追打北京知青。我们找来了棍子和铁锹应战,双方在一片旷野上开始群殴,刹那间斧棍闪动,铁锹飞舞。对方人多势众,渐占上风,我们且战且退,撤到树林里息兵罢战。”
“对方没了对手,就冲进了我们宿舍区,见东西就砸,暖瓶、脸盆无一幸免,个别知青的箱子也被他们用斧子劈开了,男、女生宿舍的玻璃全部被砸碎,门也被砍烂,呼啸的北风霎时裹着冰碴吹进宿舍,女知青们惊恐万状拥挤成一团。”
“事态还在继续扩大。哈尔滨知青把我们电话求援和驱车转移的一切可能性都封死了。连里的电话线全部被剪断,其中还包括一条军用线。油罐中的存油也被全部放掉,任何机动车辆都不能驱动了,3连变成一座孤城。”
“我们在树林中商讨应急之策。我建议,避其锐气,撤离连队,到25团搬兵反攻。大家苦无良策,只好如此。我们在冰天雪地中艰难跋涉 40 多里路,走到25 团老 13 队时已是后半夜了。”
“老13队有许多北京兄弟,当我们和盘托出来意后,他们当下拍案而起,大喊‘弟兄们,杀回去!报仇雪恨!’拖拉机马上启动了,北京知青们手持棍棒,摩拳擦掌地挤满了一车厢。就在回马枪即将挥出之际,团里派来的干部拦下了这支复仇队伍。一场跨连队的群殴事件就这样被化解了。”
(朱维毅/文,摘自《生命中的兵团》)
主持人语:朱维毅,作家,德国工学博士。北京“老三届”初中生,“文革”期间曾两次赴山西榆次插队。他曾历时两年遍访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将口述材料整理成《生命中的兵团》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