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量逐年增加,生物型假体表面处理方法较多,假体生存率及临床效果成为医患共同的关注点.目的:对比分析3D-精准构建臼杯和Pinnacle臼杯行全髋关节置换后的短期随访结果,研究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臼杯假体的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关节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96例98髋的病历资料,根据假体选择不同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69髋假体采用3D钛合金骨小梁金属臼杯系统(ACT臼杯),对照组29髋假体采用Pinnacle臼杯系统.分别进行术后短期随
【机 构】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1;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陕西省西安市 710016;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量逐年增加,生物型假体表面处理方法较多,假体生存率及临床效果成为医患共同的关注点.目的:对比分析3D-精准构建臼杯和Pinnacle臼杯行全髋关节置换后的短期随访结果,研究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臼杯假体的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关节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96例98髋的病历资料,根据假体选择不同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69髋假体采用3D钛合金骨小梁金属臼杯系统(ACT臼杯),对照组29髋假体采用Pinnacle臼杯系统.分别进行术后短期随访,通过目测类比疼痛评分、人工关节被遗忘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影像学评估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与结论:①两组术后1周目测类比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6,12个月人工关节被遗忘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术后12个月时,两组目测类比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③两组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髋关节X射线片上臼杯周围Ⅰ、Ⅱ、Ⅲ区均未见放射透亮线存在,所有臼杯位置满意,未见明显移位征象,均达到稳定固定,臼杯与骨界面之间骨长入良好;④提示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金属臼杯初始稳定性较好,假体与骨界面之间骨长入良好,短期临床效果满意,长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经内镜黏膜下肿瘤隧道切除术(STE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贲门周围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内窥镜科自2016年7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52例接受内镜治疗贲门周围黏膜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STER组(n=18)与ESD组(n=34).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 STER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多于E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R组、ESD组患者长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5.55%(1/18)
背景:股骨干骨折目前的主流治疗策略是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髓内钉固定、钢板固定以及近年来逐渐流行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然而对比3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相对较少.目的:应用有限元技术模拟股骨中段骨折,分析锁定钢板、桥接组合式内固定、髓内钉系统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采集1例来源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符合文章纳入排除标准的健康志愿者的左股骨CT资料,通过Mimics及Geomagic软件逆向构建股骨中段骨折伴缺损的数字模型,根据内固定原则,在将骨折模型导入Pro/E软件中后分别与合适尺寸的
背景:对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往往是首选手术方式.但是传统内固定治疗存在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等风险,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系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新型股骨颈内固定系统置入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2021年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骨科接受新型股骨颈内固定系统手术的24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每组12例.试验组在术前设计制作3D打印导板,辅助新型股骨颈内固定系统开展内固定手术;对照组采用
背景:单侧双通道内镜视角下能更直接、清晰地近距离辨识镜下组织结构特点,而间接的X射线透视等难以定位硬脊膜、神经根及椎间盘.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下L5、S1神经根及椎间隙的毗邻关系,为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29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腰椎CT脊髓造影检查,图像导入Mimics 17.0软件建立三维模型,测量L4/5和L5S1节段相关参数:上位腰椎椎板下缘与下关节突基底部内侧缘交点(A点)分别至硬脊膜外侧缘(a1)、神经根起点上缘(a2)、上位腰椎下终板(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