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着力强化投资拉动和产业支撑,努力克服旱情等自然灾害影响,今年以来全省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投资保持持续增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发展基本平稳,市场消费稳步增长,开放型经济发展良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51.8亿元,同比增长17.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80.2亿元,增长30.5%实现了“开门红”。
然而,经济回升的基础仍然不稳固,加快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矛盾,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延续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保持快速增长难度加大
从国际看,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但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尚未根本性好转,新增长点尚未有效形成,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凸显,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霞荡,通胀预期使各国在政策选择上产生困难,世界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但是,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政策刺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仍在持续,外需仍然不足、产能过剩矛盾仍然突出,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与结构性用工短缺矛盾并存,人民币面临新一轮升值压力,通胀预期进一步强化。 在此背景下,我省经济运行可能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 投资快速增长的势头难以持续。一是灾后重建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减弱,今年全年灾后重建投资总额为灾后重建总投资额的26%左右,与去年相比有太幅减少,对投"资的带动作用将会减弱。一季度成都、德阳、阿坝等重灾市州投资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可能出现回落,国家强调今年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资金安排主要用于项目续建和收尾,我省难以继续保持_季度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成倍增长的势头。三是建设资金筹措难度加大,一季度我省新增信贷规模达到161.7亿元,我省今年新增信贷规模大约为4000亿元,后三季度新增贷款规模仅剩2800亿元左右,在信贷规模逐步收紧、民间投资尚未有数启动的情况下,资金面与去年相比明显趋于紧张。综合分析,二季度开始投资增速将会有所回落。
工业持续高速增长难度大。一是产销率下降,一季度我省工业产销率仅为96.6%,比去年同期低0.5个百分点,比去年底下降1.4个百分点,部分工业品库存增加,若不能有效消化,将影响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二是竞争压力加太,我省产业产品结构层次较低,在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外需面临下行风险、内需难以持续扩大的情况下,将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三是成本压力增大,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8%,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0.8个百分点,加之用工成本上升,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面临上升。四是要素制约仍然存在,中小企业融资仍然较难,天然气供应缺口较大,工业用气较为紧张。综合分析,我省工业增速面临逐步回落的趋势。
消费持续扩张面临制约。一是政策效应逐步减弱,二手房营业税、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的调整,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边际效益减弱。二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导致农村消费增长乏力,全省小春作物因旱成灾129.9万亩,绝收28.6万亩,一季度生猪收购价同比下降10.2%,影响了农民持续增收,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农村市场消费增速比城市消费低2.8个百分点。预计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难以实现大的突破。
物价上涨压力加大。一是粮食价格上涨预期增强。二是生猪价格可能出现反弹。三是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四是国家推进资源、环境、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推动基础产品价格上行。
综合以上分析,考虑去年前低后高的基数影响,初步判断,上半年我省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可能出现小幅回落,预计上半年经济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
下一步经济工作建议
以基本完成灾后重建任务为目标,全力推进灾区恢复发展。加快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9月30日前累计完成灾后重建投资和项目的85%以上,着力推动灾区经济恢复振兴,确保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以解决融资问题为抓手,努力保持投资持续增长。资金问题是下一步投资面临的最大问题,必须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全力做好资金保障,保持投资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一是整合使用政府性资金。用好用足灾后重建和西部大开发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整合各级政府性资金,有效使用国家代我省发行的180亿地方债,创新使用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放大作用。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和管理。发挥四川发展控股、铁路投资集团的投融资平台作用,加快组建水务、能源等投资集团,规范发展地方融资平台。二是积极用好信贷资金。打好“重建牌”,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快贷快投。推动金融创新,积极利用银团贷款,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争取银行对重大项目、优势产业、薄弱环节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三是着力扩大资本市场融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融资,鼓励上市公司再融资,探索发展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四是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放宽市场准八条件,支持和鼓励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品批发和现代物流等领域,积极推行BOT、BT等方式融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产业招商、园区招商,跟踪落实第十届西博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积极吸引外商投资,用好国外优惠贷款。
以增强竞争力为着力点,促进产业加快发展。把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一是强化市场开拓。发挥政府在信息、协调、沟通等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抓好产销衔接工作,拓展营销渠道,扩大产品销售。加强信息和政策指导,支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用适销对路的产品占领市场。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扩大出口规模。二是推进结构升级。按照“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思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高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大力推进重点技改项且建设。制定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积极稳妥淘汰落后产能,依法有序关停耗能高、效益低、污染重的落后产能。制定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方案,明确总体目标、落实具体企业、建立激励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培育壮大优势企业;扶持中小企业 发展,大力发展科技型、资源节约型、农产品加工型、出口创汇型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支持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集团协作配套,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配”之路,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三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编制并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四川的资源、技术、人才优势和产业基础,明确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具体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制定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力争尽快形成新兴产业发展的框架体系,打造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我省优势产业的发展。四是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尽快下达园区发展引导资金,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灾区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力争年内在灾区新设什邡、绵竹、崇州、成阿等省级开发区,积极支持对口支援合作园区建设,引导援建省市企业向合作园区转移。整合部分小、散、乱的工业集中区,淘汰园区内的落后产能,促进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集聚规模效应,依托重点产业园区,加快培育规模效应显著、特色鲜明、链条完善、配套有力、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以增强抗灾能力为方向,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西部五省区遭受特大旱情,凸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靠天吃饭局面没有根本改变。要抓住国家加大投八的时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重点,着力扩大市场消费。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深度挖掘农村市场潜力,促进全社会消费较快增长。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落实扶持创业的各项政策,大九推动创业促就业,扎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低收入家庭和被征地农民就业。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快发展茶叶、蔬菜、花卉等特色效益农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等农村服务业,深入推进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和劳务扶贫等专项扶贫工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针对沿海部分地区出现“民工荒”的情况,强化省际间劳务合作机制,构建农民工转移就业信息共享、服务合作机制,做好成建制劳务输出的组织引导,根据市场需求加太技能培训力度,增强农民工技能水平,提高薪酬水平。
积极扩大农村消费。认真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促进农村消费的政策措施,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适当扩大家电下乡的品种和范围。加强“万村千乡”、“农超对接”等工程建设,努力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加快农村电、水、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硬环境。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然而,经济回升的基础仍然不稳固,加快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矛盾,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延续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保持快速增长难度加大
从国际看,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但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尚未根本性好转,新增长点尚未有效形成,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凸显,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霞荡,通胀预期使各国在政策选择上产生困难,世界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但是,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政策刺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仍在持续,外需仍然不足、产能过剩矛盾仍然突出,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与结构性用工短缺矛盾并存,人民币面临新一轮升值压力,通胀预期进一步强化。 在此背景下,我省经济运行可能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 投资快速增长的势头难以持续。一是灾后重建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减弱,今年全年灾后重建投资总额为灾后重建总投资额的26%左右,与去年相比有太幅减少,对投"资的带动作用将会减弱。一季度成都、德阳、阿坝等重灾市州投资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可能出现回落,国家强调今年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资金安排主要用于项目续建和收尾,我省难以继续保持_季度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成倍增长的势头。三是建设资金筹措难度加大,一季度我省新增信贷规模达到161.7亿元,我省今年新增信贷规模大约为4000亿元,后三季度新增贷款规模仅剩2800亿元左右,在信贷规模逐步收紧、民间投资尚未有数启动的情况下,资金面与去年相比明显趋于紧张。综合分析,二季度开始投资增速将会有所回落。
工业持续高速增长难度大。一是产销率下降,一季度我省工业产销率仅为96.6%,比去年同期低0.5个百分点,比去年底下降1.4个百分点,部分工业品库存增加,若不能有效消化,将影响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二是竞争压力加太,我省产业产品结构层次较低,在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外需面临下行风险、内需难以持续扩大的情况下,将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三是成本压力增大,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8%,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0.8个百分点,加之用工成本上升,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面临上升。四是要素制约仍然存在,中小企业融资仍然较难,天然气供应缺口较大,工业用气较为紧张。综合分析,我省工业增速面临逐步回落的趋势。
消费持续扩张面临制约。一是政策效应逐步减弱,二手房营业税、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的调整,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边际效益减弱。二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导致农村消费增长乏力,全省小春作物因旱成灾129.9万亩,绝收28.6万亩,一季度生猪收购价同比下降10.2%,影响了农民持续增收,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农村市场消费增速比城市消费低2.8个百分点。预计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难以实现大的突破。
物价上涨压力加大。一是粮食价格上涨预期增强。二是生猪价格可能出现反弹。三是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四是国家推进资源、环境、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推动基础产品价格上行。
综合以上分析,考虑去年前低后高的基数影响,初步判断,上半年我省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可能出现小幅回落,预计上半年经济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
下一步经济工作建议
以基本完成灾后重建任务为目标,全力推进灾区恢复发展。加快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9月30日前累计完成灾后重建投资和项目的85%以上,着力推动灾区经济恢复振兴,确保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以解决融资问题为抓手,努力保持投资持续增长。资金问题是下一步投资面临的最大问题,必须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全力做好资金保障,保持投资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一是整合使用政府性资金。用好用足灾后重建和西部大开发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整合各级政府性资金,有效使用国家代我省发行的180亿地方债,创新使用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放大作用。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和管理。发挥四川发展控股、铁路投资集团的投融资平台作用,加快组建水务、能源等投资集团,规范发展地方融资平台。二是积极用好信贷资金。打好“重建牌”,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快贷快投。推动金融创新,积极利用银团贷款,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争取银行对重大项目、优势产业、薄弱环节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三是着力扩大资本市场融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融资,鼓励上市公司再融资,探索发展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四是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放宽市场准八条件,支持和鼓励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品批发和现代物流等领域,积极推行BOT、BT等方式融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产业招商、园区招商,跟踪落实第十届西博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积极吸引外商投资,用好国外优惠贷款。
以增强竞争力为着力点,促进产业加快发展。把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一是强化市场开拓。发挥政府在信息、协调、沟通等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抓好产销衔接工作,拓展营销渠道,扩大产品销售。加强信息和政策指导,支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用适销对路的产品占领市场。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扩大出口规模。二是推进结构升级。按照“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思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高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大力推进重点技改项且建设。制定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积极稳妥淘汰落后产能,依法有序关停耗能高、效益低、污染重的落后产能。制定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方案,明确总体目标、落实具体企业、建立激励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培育壮大优势企业;扶持中小企业 发展,大力发展科技型、资源节约型、农产品加工型、出口创汇型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支持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集团协作配套,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配”之路,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三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编制并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四川的资源、技术、人才优势和产业基础,明确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具体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制定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力争尽快形成新兴产业发展的框架体系,打造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我省优势产业的发展。四是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尽快下达园区发展引导资金,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灾区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力争年内在灾区新设什邡、绵竹、崇州、成阿等省级开发区,积极支持对口支援合作园区建设,引导援建省市企业向合作园区转移。整合部分小、散、乱的工业集中区,淘汰园区内的落后产能,促进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集聚规模效应,依托重点产业园区,加快培育规模效应显著、特色鲜明、链条完善、配套有力、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以增强抗灾能力为方向,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西部五省区遭受特大旱情,凸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靠天吃饭局面没有根本改变。要抓住国家加大投八的时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重点,着力扩大市场消费。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深度挖掘农村市场潜力,促进全社会消费较快增长。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落实扶持创业的各项政策,大九推动创业促就业,扎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低收入家庭和被征地农民就业。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快发展茶叶、蔬菜、花卉等特色效益农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等农村服务业,深入推进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和劳务扶贫等专项扶贫工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针对沿海部分地区出现“民工荒”的情况,强化省际间劳务合作机制,构建农民工转移就业信息共享、服务合作机制,做好成建制劳务输出的组织引导,根据市场需求加太技能培训力度,增强农民工技能水平,提高薪酬水平。
积极扩大农村消费。认真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促进农村消费的政策措施,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适当扩大家电下乡的品种和范围。加强“万村千乡”、“农超对接”等工程建设,努力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加快农村电、水、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硬环境。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