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警李建华:像黑豹一样去战斗

来源 :廉政瞭望·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8419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倒 !”随着李建华一声令下,身着训练服的特警们迅速倒地,扑倒在凹凸不平的水泥地上。“嘭”的声响中,灰尘腾起扑上队员们夹杂着汗水的脸颊。
  9月13日,记者走进成都黑豹突击队训练场地时,李建华正指导队员进行步枪射击训练。跪姿、卧姿、立姿、两人交替掩护…… 15分钟过去,队员们额头上冒出汗珠,顺着脸颊流下。一名队员伸出长满老茧的手,擦拭额头的汗。
  “训练强度只会越来越大。大伙儿每天都感觉吃不消,但每天都能活过来。”作为大队长,李建华负责把关队伍的训练计划。这个钢铁般的男子,今年33岁,一米八三的个子,体格健壮,皮肤黝黑,一双敏锐的眼睛仿佛能直击人心,却又不失柔情。
  由于在重大案件中的种种果敢表现,今年6月,李建华被评为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此前,他还获得过“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我心中的警察英雄”等荣誉称号。
  突击手历险记
  人质安危就在一刹那间。看见犯罪嫌疑人抬起枪的瞬间,李建华本能地扑了上去,像黑豹发起进攻时一样敏捷、麻利。在一把抓住嫌疑人手枪后,他恍惚觉着身上有千斤重。
  五六名特警把嫌疑人连同李建华一起紧按在地。一片漆黑中,李建华察觉到嫌疑人在用劲扣动扳机,他立马伸出手指退弹。退着退着,无名指卡在了抛弹口。刮骨般的疼痛感一阵阵袭来,李建华强忍痛感,把嫌疑人的枪从人堆里拖了出来。
  “当时就是这个位置,卡得这么深。”在成都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记者看到李建华的无名指上依然有一道长约3厘米的伤痕。
  由于这次经历,李建华被外界奉为“徒手阻子弹的英雄”。但他内心很清楚,若是不能阻止那把抬起的枪,整个行动将会面临失败。因为从当时的情况看,嫌疑人已是穷途末路。
  嫌疑人是名女毒贩,2016年6月16日,从成雅高速双流检查站,驾车逃离到德阳市。四日后,李建华和队友们到德阳市进行抓捕。来到嫌疑人落脚之处的门口,破门手撞开了门,作为突击手的李建华第一个冲了进去。这时,嫌疑人一边搂着一名女子,一边把枪比在女子头上,走了出来。见李建华没挪动,她又用枪托砸向女子的头。此时人质已经被吓得魂不附体,李建华与队友们只得暂时退至门外。
  “枪……她有枪。”大约三分钟后,隔壁一名住户突然打开房门,踉踉跄跄险些摔倒在地,脸色刷白地告诉李建华,家里从生活阳台翻进来了两个人。话音刚落,由8名人质捆成的一个“圆”走了出来,嫌疑人正站在圆心。圆圈不停地移动,进入电梯。“若此时发起猛攻,必然会对人质造成伤害。”李建华说,当时大家只有等待更好的时机。
  走出电梯后,嫌疑人迅速拿起铺在电梯内的地毯顶在头顶,边挪动边喷灭火器,干扰狙击手视线。一时间,解救人质计划又陷入了僵局。
  就在嫌疑人抬起手枪,做出射击举动时,李建华知道机会来了。说时迟那时快,位于左后方的李建华一个箭步冲上前抓住了枪。再后来,就有了李建华用手指阻止子弹击发的一幕。
  实际上,这样的历险并非头一次。比如2013年的天府广场劫持案。案发时间大约在早上六七点,通宵营业的快餐店里只有一名女员工。这时,一名男性吸毒人员突然走近操作间,拿起水果刀架在了女店员脖子上,并关上了操作间的门。
  在属地警方谈判无果后,李建华与队友们在早上九点赶到了现场。看到嫌疑人胁持人质后却并无所求,李建华马上灵机一动问:“你有啥要求?讲。”
  “我要毒品。”嫌疑人答。
  李建华将该情况汇报给了指挥部,当时商量出了对策——用面粉鱼目混珠,再用纸巾包裹住,由李建华带进操作间。
  “我是专门来给你送货的。”李建华将手里的纸巾举起来,慢慢向嫌疑人靠近。这时,嫌疑人的注意力已经被李建华手上的纸巾所吸引,完全未注意到另一名特警已经悄然打开了操作间的门。
  继续向前挪动步子,在离嫌疑人三米远时,李建华把纸巾扔到了嫌疑人未持刀的手方向。正在嫌疑人俯身窥探时,李建华冲进操作间的门,扑了过去。人质解脱后,嫌疑人的刀却直勾勾地向李建华刺来。见状,李建华转身一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嫌疑人按倒在地,将其制服。
  虽说人未受伤,但每每看到衣服上被划的那道口子,李建华仍心有余悸。
  黑豹队长炼成记
  “很多人都问过我怕不怕,是人肯定会怕。”李建华自信中略带羞涩道,“处理的案子多了,自然有信心和把握。”自2009年入队以来,李建华共参与处置各类配侦抓捕任务220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460余人,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4次,个人嘉奖15次。
  他所在的一大队也有个响亮的称号——黑豹突击队。据介绍,黑豹突击队主要负责处置各类重大暴力犯罪案件。成立20多年来,大队在处置绑架、劫持人质案件中,无一名人质伤亡,解救行动均获得成功。
  今年30岁的申思是队里有名的“神枪手”。即便如此,李建华依旧对她的射击训练抓得很严,“每次他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申思说,队长在严格之余十分关心下属,总能敏锐地察觉到队员身体不适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他既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兄弟。”队员刘强表示,训练中的李建华很严肃,但在私底下的他却是个“话痨”,总会千叮咛万嘱咐大家各项训练要领,生怕队员们受伤。
  在李建华看来,要带好这个团队,既要多跟大家交流情感,了解队员的想法和困难,也要以身作则,一同接受严格的训练。尽管今年已经33岁,但李建华在近期的体能考核中,仍能拿到了第二名的成绩。
  这样的成绩,源于他一直以来对自己的高要求。刚入队时,李建华是一名观察员,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在第一次参与重大案件时,还挨了上级批评。当时,队友们正在嫌疑人门口,急于想了解屋内情况的李建华,就往前挤了挤。这一挤虽然不打紧,但很可能把队友“送”到嫌疑人跟前。
  “观察员本该在不影响队友行动的情况下观察嫌疑人举动,而非好奇里面的东西。”李建华说。
  有了这次教训,李建华更加用心谨慎。从观察员到破门手、抓捕手再到突击手,李建华尽力做细做实每一项工作。除了平时的训练,他常私下向其他队友取经。“就快结束了,再坚持一会儿。”在私下训练中,他常常为自己打气。
  队友们印象颇深的是,平时大伙儿都训练结束了,李建华依旧在坚持。
  倔强“暖男”
  工作中的拼命三郎,对家人却是满满的愧疚。每每看到关于李建华的新闻报道,父亲便总会无奈道:“以前只希望你能当个派出所民警,有个相对安稳的工作,可你偏偏要往最严格的队伍考。”
  “结婚干啥?还不如跟空气结婚。”面对几乎全年无休的丈夫,妻子最初无法理解。有了孩子则更加焦头烂额,“你是当爸的,我是当妈的,凭啥我一个人带娃呢?”
  李建华依稀记得,孩子刚出生时,自己忙着雅安芦山地震救援。那是个灰蒙蒙的早上,八点左右,他刚把待产的妻子和家人送下楼,就感受到了地震。尽管尚未接到救援的指令,他还是在第一时间赶回了单位,接受市局指挥中心指令奔赴灾区。
  赶赴灾区道阻且长。先是水泥路,后是泥巴路,再后来,连车也开不动了,一行人只得步行。夜色渐浓,就在步行了十多公里,一行人以为快到震中时,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引发了前方的山體垮塌。
  “快跑!”看着滚落的碎石,李建华大喊。随即,队员们支着手电筒,排成一列,冒着落石、余震、垮塌的危险挺进灾区。尽管李建华已参加过多次救灾,但这50米路,他却走得格外小心。他知道,妻子和孩子还在医院等他归去。
  “字要写小点,再重新写。”一转眼六年过去,女儿已上小学。只要下班一有空,李建华便化身为暖男爸爸,给女儿辅导功课。妻子也一改曾经的埋怨,在李建华背后默默支持。但每次看到相关报道和丈夫身上的伤,妻子依然忍不住关心。
  “那个很简单,我们平时都在处理”“这是训练中受的伤”一开始说这类话时,李建华还不习惯。如今,他已能应对自如了。
其他文献
诞生18年之后,宫崎骏的《千与千寻》近日在国内上映了。10岁的千寻随父母从都市搬家到乡下,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车子开进了一个怪异的小镇。父母看到街边美味可口的食物,开始狼吞虎咽起来。当千寻发现父母因为贪吃变成猪之后,不禁大惊失色……一个魔法世界逐渐在千寻眼前打开。  这样一个“爱丽丝梦游仙境”式的动画,上映后拿下了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第2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第75届
五四的火炬  点燃百年前的中國  赤县的天空  如一道闪电划过  混乱的暗夜  死水一般的暗夜  如同汹涌的海潮一般退去  一群先行者  在火炬的光艳中  怀抱着——怀抱着那个从欧洲游荡过来的幽灵  在风云雷电中决然起立  怒吼的声浪  淹没了万千炮火的轰鸣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  从此就有了新的壮烈开端  中华民族的命运  从此开始了惊天逆转  1921年的7月  那个注定就不同寻常的夏天13位俊
“去年以来,我市查处了多起医疗卫生领域的违纪违法案件,其中‘院长’‘副院长’出镜率最高,十分令人痛心。究其根源,还是在于这些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法纪意识淡薄;加上少数医疗卫生机构党组织平时重业务学习、轻党风廉政教育,相关体制机制不完善、权力缺乏监督等等,都使其成为不法分子‘围猎’的对象……”这是近期安徽省宣城市卫计系统开展“以案促改”的缩影,也是该市高位推进廉政警示教育的生动实践,在持之以恒
中央纪委、省纪委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相关意见下发后,盐亭县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在机关内部开展清查整改。“电话指导多,深入基层調研少;工作群内通知多,安排任务未统筹;会议时间太长,会前准备不充分……”经过深挖细查,该县纪委监委清查出自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七大类10余个。针对清查出的具体问题,明确责任室(部)牵头对症下药,逐个问题提出纠正建议,“挂图作战”狠抓落实。目前,已立行立改问题3个。
三伏天来了,又到了动物……不是,又到了钞票大迁徙的时候,一些教师开办补习班,用一个假期的劳动换取一整年的小饼干,不少家长却要承受被金钱支配的恐惧。人民网对北京地区60多个家庭进行统计,暑期计划在孩子身上月均花费达到5000-30000元的家庭超过6成。孩子放假了,辅导班、培训班、游学,安排!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现在名目繁多的作业,没有全家总动员根本完不成。所以前段时间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