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豆浆坊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ma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昨天打过豆浆的都到我这边来打,今天不用交钱,昨天打多少今天就免费打多少。”一大早老王豆浆坊门前,头戴白帽、身着白大褂,白白净净的老王头,一边嚷着一边干净利落地给排着长队的人们从大桶里舀豆浆,灌到每位排队人带来的家什里,理也不理在一边瞪着眼白愣着他的胖媳妇。
  往日同样也穿着白大褂、戴着白帽,嘻嘻哈哈的老王媳妇休妹,今天嘴噘得老高,不时地白愣着倔老头子,也不去给他搭手,可她手里也没停闲,自己也守着一个豆浆罐一边接着钱一边给人们灌着豆浆。可越来越多的人禁不住老王的叫喊,一窝蜂地都到老王桶前排队了,一个常户也是老王的盟兄弟老三立定在两个豆浆桶中间,眼睛不眨地看着老王忙得不亦乐乎,就问:“嫂子你们大开戒呀,不挣钱了?不过了?大哥今天咋地了这么带劲?”
  休妹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甭提他,一提他气不打一处来,傻子一个。”休妹一边用抹布抹桌上、桶上哩啦的豆浆,一边支应着没缓过味来的零星客户,还不时地和这个老三盟兄弟诉苦:“没见过这么傻犟的,你看哪个是昨天来打豆浆的?哪个不是昨天打豆浆的?你心诚别人也心诚?都和你一样傻?”
  他俩望着一桶豆浆都送完的老王,老王利索地将空桶搬到屋内,冲老三喊:“老三来帮我抬出屋里这一桶。”老三贫嘴:“你怎么不让嫂子抬?”
  “你看不见你嫂子在生我的气。”老王冲老三挤咕眼儿。
  “你疯了,叫我我也生气,早不给你干了。”老三从来就是偏向嫂子说。
  “咱十年的豆浆坊,为什么每天排长队,人这么多?讲的就是诚信,原汁原味。你嫂子不知在哪儿学的那一招,用开水把炒面泼了搅在里边,我不能让人们说我老王的豆浆变味了,把我这十年的名声坏了!”
  “大哥你别喊了别人谁知道呀。我昨天喝了香喷喷的,也不稀,好喝着呢。你问问人们没准都喜欢喝这样的呢,你不说谁知道,要不嫂子说你,一辈子跟你发不了财,太实诚了。”
  “咱就是这实诚人,骗人的事不干,做错了就要大胆弥补认错。”
  “嫂子这叫技术创新,你总是墨守成规也不行呀,这又没放什么三聚氰胺,增稠剂,又没掺杂使假,白面还炒得香喷喷的,嫂子费多大事儿搞出这创新,你不懂现在的生意经,你没喝过麦香牛奶?这叫麦香豆浆。”
  老王头对这贫嘴老三没办法,他说不过他,看到门外越来越多的人,说:“去,去,让人们分成两溜,你上你嫂子那边给人们灌去。”
  老三嘴贫,可也不敢拗着大哥,乖乖替嫂子休妹卖豆浆去了。
  休妹跟老王头生气生多了,没有一回赢过,打心里怵他,他认准的理没有谁能说服他。休妹心眼儿活着呢,胳膊拧不过大腿,老三的贫嘴已经为她解气了,老三嘴好使手总是不听使唤,舀一瓢得扣多半瓢,看着越来越多的人,休妹知道大早晨人们买回去吃了还要上班呢,上前接过老三手里的舀子开始给人们舀豆浆。一些老客户自动地朝桌上的钱盒里扔钱,老王抓起来急赤白脸地又扔给人家。休妹可不那么傻得不透气,在她这边钱盒里放了钱,休妹就冲人家笑笑心领了,不放就拉倒,端起来就走的她也冲你点点头,心知肚明,脾气秉性一目了然。
  今天的豆浆一小时就让老王头送完了,不过老王头也是刀子嘴豆腐心,不犯倔时嘴也甜心也软着呢,他冲胖媳妇说:“我来收拾,你吃了饭回去歇着吧!”
  休妹数着盒里的钱气又上来了:“有你这么傻的不?谁是昨天打豆浆的你分得清吗?你分得清,可还有多少装傻充愣的呢?”
  这个倔老王吃软不吃硬,他一下子又火了:“这点儿豆浆我赔得起,你再给我办这事就不沾!”
  唉!休妹一向脾气好总是言听计从,你说两口子过日子跟这么个倔巴子有什么法,就不能较真儿,较真儿你就得生气跟他吵个没完,这起大早挺累的,再和他斗气不伤身体呀!犯不着。又不能离婚,还得过,买卖还得做。她把钱装吧装吧,跩着胖身子一扭一扭地赌气走人了。刚走到门口,一个妇女领着一个小男孩进来:“宝宝说昨天在这打的麦香豆浆好喝,還要喝,这不又来喝了。”
  休妹望望老王头,扑哧乐了:“明天阿姨专门给宝宝做,今天阿姨没做。”小孩妈:“啊?好容易小孩有喜欢吃的东西,真的没有?”
  小孩子拽着妈妈撒赖:“我要喝,我要喝,我就要喝。”
  休妹得意地望望倔老王:“好!阿姨现给你做。明天挂上牌子‘休妹新式豆浆’。”
  倔老王闷头收拾装作没听见。
其他文献
赶出家门  清朝光绪年间,苏州城外有个泥塑村,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做泥塑。其中有个叫王全有的,捏出来的泥塑栩栩如生,人送外号“捏活人”。  王家有个独子,名叫王君,今年二十岁。这天,王君正在作坊里捏泥塑,家里的丫头佳慧端了茶水进来。这佳慧是王全有捡来的,她和王君青梅竹马,早已暗生情愫。见佳慧来了,王君放下手中的活儿,小声说:“我有好东西给你。”他把佳慧拉到墙角,那里有一样东西用布盖着。王君揭去盖布,得
期刊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京剧在北京崭露头角,城里的一些戏楼也红火起来,各路戏班争风斗胜。东安市场内的吉祥茶园也成了梨园名流云集之地。吉祥茶园大门左边立着木牌,上面写着新兴起的晴翠戏班的告示,名伶“柳依依”三个大字格外显眼。大门内迎面是个大砖影壁,影壁前摆着彩头砌硃,戏楼正东是戏台,台后是化妆之处。戏台朝南坐北,其他三面是戏楼,楼上有用木板隔起来的官厢。官厢后面是横摆的大条桌椅,两面全是大高凳
期刊
小秦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应聘进了一家广告公司。为了好好表现自己,能够得到老板的青睐,他最近真是豁出去了,上班认真干,下班了,也在家里熬着夜干。公司最近接到一个大单,给一家品牌服装厂量身定做一个电视广告方案,小秦打算拿出一个完美的方案,一炮打响,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稳定自己的职业。  这一天,小秦正戴着耳机听着音乐,古老板闯了进来,手指着他说:“你走吧,我们公司不需要你这样的员工。”小秦委屈地站起来,
期刊
黄家堡村驻扎了一小队伪满洲兵,小队长中村野驴(百姓们都这样叫)是个日本人。  野驴喜爱中国老百姓玩的纸牌,并特别上瘾,一闲下来必定要抓几个村民和他玩牌。牌垫一铺好,野驴也必定把胯边的指挥刀摘下来,把刀从刀鞘中抽出一半放在身前,阳光一晃贼亮贼亮,然后开始抓牌。可想而知,另几个人如何敢赢?输了没有钱,回家抓鸡顶账。野驴来了不到半年,村里的小鸡被他吃了差不多一半,老太太们恨得咬牙切齿。后来几个急了眼的老
期刊
将军一生戎马倥偬,身经百战,是个令世人敬仰的人。将军是村里走出去的唯一一个大官,也是令乡亲们骄傲、经常对外人称道的人。  将军的身世有些传奇,是村里唯一的一户外姓,听说将军是跟着父母讨饭来到村里的,好心的乡亲们收留了他们一家。将军从小吃着百家饭,穿着百家衣长大。所以,将军跟村里的人们特别亲。  将军从小就练得一身好功夫,空地翻跟头,连着一口气翻十几个,还写的一手好字,可谓文武双全,有勇有谋。正是这
期刊
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用毒气弹对志愿军进行了不择手段的攻击。在毒气、化学战、细菌战面前,志愿军将办公等活动从地上转移到了地下。  一天,时任39军115师师长的王扶之和记者在指挥部的坑道里修改新闻,美军轰炸机携带重磅炸弹前来进行地毯式轰炸,一颗炸弹刚好落在距离王扶之不远的地方爆炸,一名记者当场牺牲,王扶之和其他几名同志则被埋在了坑道里。  敌机一离开,彭德怀司令员和39军军长吴信泉立即亲自到前线指挥
期刊
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一天,有个姓徐的县令来总督府求见。张之洞见到徐县令时,对他的第一印象很不好。原来,当天有些热,徐县令在总督面前不停地摇着扇子汇报工作。等徐县令讲完,张之洞没好气地问道:“你讲完了吗?”徐县令没听出张之洞的弦外之音,不知就里地回答:“回禀大人,讲完了。”说完,继续摇扇。张之洞见徐县令如此不会听话,语含讥讽地说:“我没听见你讲了些什么,只看见你手里的扇子在不停地摇。”说完,挥手道:
期刊
来春燕在“皇冠”夜总会做卖酒妹。这天夜场,来春燕一回出租屋就发起了高烧。天快亮时,才觉得烧勉强退下去了,可两只耳朵还一直“嗡嗡”作响。  小区楼下,新开了一家“老兵盲人按摩”店。来春燕绵软着身子踏进了按摩店,屋里只有一个小伙子,他的瞳孔是铅灰色的。  “哎!”来春燕想叫瞎子,又觉不妥,改口道,“看不见的!我头疼得厉害,快炸了,能治不?”  小伙子循声侧过脸来,用一只耳朵对准她,“那得进来叫我看看。
期刊
湘军军饷是自筹的,军饷的缺乏一直像一把钢刀一样,架在曾国藩的脖子上。另外,曾国藩发现,不少士兵领了满饷,就去嫖赌,甚至离营。为了解决军饷问题,防止士兵腐化甚至离营,曾国藩想到了一个只发“半饷”的好办法。  根据曾国藩制定的新制度,湘军每次发饷时,只发给士兵应发工资的很小一部分,其余大部分都存入公所。士兵遣散或请假回家的时候,可以申请核算,军营会发少量的现银给士兵做回家的盘缠,其他的银子,则需要凭粮
期刊
咸丰皇帝是清入关11位皇帝中最节俭的,吃饭可以从簡,仪仗可以从旧,甚至龙袍都可以缝补,但菊坛梨园之事不能有丝毫含糊。行头、场面、排场一点儿都不能差,更不能错。  咸丰爱戏是真爱,爱到骨头里,爱在心尖上。从圆明园的同乐园唱到寿安宫、宁寿宫的畅春阁,后来让鬼子们撵到热河,在承德避暑山庄只有听戏才能忘了烦恼。据晚清政论家薛福成的《庸庵笔记》中记载:在热河,咸丰帝无所排解,国破山河碎,除去围猎,唯有观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