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化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动态适宜性是我国大中城市教育资源发展布局的共同目标。大连市内老城区、新建区和涉农街道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差异化明显,现状学校空间分布疏密不均,办学条件参差不齐,难以适应规模化和集约化办学的要求。考虑大连的实际中小学现状,参考其他城市区域差异化经验,适度在老区和新区进行均衡统筹,保证学龄人口能够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即重点解决老城区教育资源饱和、新建区教育资源匮乏和涉农街道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关键词】大连;动态适宜性;差异化;均衡统筹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部分重要指标已经居于全国前列,具备了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基础和能力,其中大连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阶段性进展。目前大连教育的基本矛盾是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仍比较艰巨,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有待加强,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需求的差距较大。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已经成为大连人民的共同期盼。本文通过编制《大连市内五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2017-2035)》对义务教育均衡布局发展展开研究和探讨。
1、大连教育资源均衡统筹发展的必要性
大连市内五区(中山、西岗、沙河口、甘井子、高新园区)现状共有221所公办中小学校,现状学校多建设于上世纪中后叶,彼时建设标准要求不高,以现行的建设要求来看,普遍存在面积规模不足、标准过低的问题。从大连市内学校的指标统计情况看,与校园建设规模最相关的生均用地标准、生均建筑标准、体育活动场地标准三项指标均不满足目前大连现行的《大连市普通中小学校办学设施标准(2003版)》的要求,整体上小学问题比初中问题更为严峻。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大连老城居住人口从中山、西岗向甘井子、高新园区转移拓展,新建区域的学校建设未能与居住用地的扩张同步,致使市内五区发展程度不一,地域差异化明显,资源闲置和短缺的现象并存。在空间布局上,老城区中小学校分布过密,新建区配建不足,涉农街道覆盖不足;在建设水平上,老城区学校面积小难于扩建,新建区面积参差不齐,涉农街道面积较大但硬件差;在生均指标上,老城区因学校小导致生均低,新建区因学校少导致生均低,涉农街道因生源少导致生均高,教育资源的区划性十分明显,良莠不齐。
目前“修修补补、规划滞后、标准单一”的规划建设手段仍然沿袭着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难以适应大连的城市发展和社会需要,制约了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亟待均衡统筹性的布局规划。
2、其他城市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探索
借鉴武汉、沈阳、青岛、厦门等同类城市的经验,可以发现各城市在老区和新区教育资源配置上均遵循均衡化发展策略,采用差异性指标量化体系,包括千人指標、生均指标等内容,在老区改造中新建和改造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确有难度,在指标配比上低于新区。武汉市分三类区划,厦门市、沈阳市分两类区划,都针对老城区和新建区进行了分级控制,青岛市采用老城区按照新区标准的70%折算。
3、大连中小学均衡统筹发展策略
均衡统筹的理念有利于逐步缩小新区学校和老区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的差距。这种均衡统筹不是平均分配,而是一种长期、动态、相对的均等化,是建立在教育资源基础上的均衡,这就要求将大连市内五区作为一个整体做系统性研究,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时期,运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和控制手段均衡地配置资源,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单一的“一刀切”式指标控制已经与大连实际的人口变化和区域特征不相匹配,不同的分区统一采用一种配套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地区差异越来越大的矛盾。借鉴武汉、沈阳、厦门等城市的成熟经验,大连在不同的期限和区域内需要建立一套完备普适的标准体系,包括小学和初中的生均用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体育用地面积和布局要求。
结语:
大连教育资源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在办学条件上,老城区和新建区学校优于涉农街道,表现在经费投入、校舍状况、信息化建设、教学质量、师资配置等方面;在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上,老城区和新建区学校较高,人均教育资源享有量明显低于涉农街道,有条件地改善老城区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缩小校际间差距,同时适应新建区和涉农街道的发展需要,保证高起点、高质量地规划好、建设好配套学校是目前的工作重点。
中小学教育资源趋于一体化发展,由于城市老区和新建区的差异,对于中小学布局规划的方式方法不能一概而论,本文以大连为例做了上述有益的尝试。考虑到各个城市在实际中存在诸多差异,中小学布局规划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建彬,张远景,雷茂民.城市新区中小学专项规划探讨[J].山西建筑.2008.10(34):44-45.
[2]周瑾.适宜性中小学校“建设规模”指标体系研究——以大连市内五区中小学规划为例[J].城市建筑.2018.4(12):66-71.
[3]谢慧,李沁.武汉市普通中小学校布局规划探索[J].规划师.2005.11(21):50-53.
[4]方桢.厦门本岛中小学布局规划探究[J].城市设计.2015.(3):60-63.
[5]李红蕾郑州市小学学校规模调整优化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14.
[6]曹阳.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布点问题研究及规划方法初探——以“西安市未央区”为例[D]. 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关键词】大连;动态适宜性;差异化;均衡统筹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部分重要指标已经居于全国前列,具备了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基础和能力,其中大连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阶段性进展。目前大连教育的基本矛盾是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仍比较艰巨,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有待加强,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需求的差距较大。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已经成为大连人民的共同期盼。本文通过编制《大连市内五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2017-2035)》对义务教育均衡布局发展展开研究和探讨。
1、大连教育资源均衡统筹发展的必要性
大连市内五区(中山、西岗、沙河口、甘井子、高新园区)现状共有221所公办中小学校,现状学校多建设于上世纪中后叶,彼时建设标准要求不高,以现行的建设要求来看,普遍存在面积规模不足、标准过低的问题。从大连市内学校的指标统计情况看,与校园建设规模最相关的生均用地标准、生均建筑标准、体育活动场地标准三项指标均不满足目前大连现行的《大连市普通中小学校办学设施标准(2003版)》的要求,整体上小学问题比初中问题更为严峻。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大连老城居住人口从中山、西岗向甘井子、高新园区转移拓展,新建区域的学校建设未能与居住用地的扩张同步,致使市内五区发展程度不一,地域差异化明显,资源闲置和短缺的现象并存。在空间布局上,老城区中小学校分布过密,新建区配建不足,涉农街道覆盖不足;在建设水平上,老城区学校面积小难于扩建,新建区面积参差不齐,涉农街道面积较大但硬件差;在生均指标上,老城区因学校小导致生均低,新建区因学校少导致生均低,涉农街道因生源少导致生均高,教育资源的区划性十分明显,良莠不齐。
目前“修修补补、规划滞后、标准单一”的规划建设手段仍然沿袭着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难以适应大连的城市发展和社会需要,制约了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亟待均衡统筹性的布局规划。
2、其他城市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探索
借鉴武汉、沈阳、青岛、厦门等同类城市的经验,可以发现各城市在老区和新区教育资源配置上均遵循均衡化发展策略,采用差异性指标量化体系,包括千人指標、生均指标等内容,在老区改造中新建和改造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确有难度,在指标配比上低于新区。武汉市分三类区划,厦门市、沈阳市分两类区划,都针对老城区和新建区进行了分级控制,青岛市采用老城区按照新区标准的70%折算。
3、大连中小学均衡统筹发展策略
均衡统筹的理念有利于逐步缩小新区学校和老区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的差距。这种均衡统筹不是平均分配,而是一种长期、动态、相对的均等化,是建立在教育资源基础上的均衡,这就要求将大连市内五区作为一个整体做系统性研究,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时期,运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和控制手段均衡地配置资源,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单一的“一刀切”式指标控制已经与大连实际的人口变化和区域特征不相匹配,不同的分区统一采用一种配套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地区差异越来越大的矛盾。借鉴武汉、沈阳、厦门等城市的成熟经验,大连在不同的期限和区域内需要建立一套完备普适的标准体系,包括小学和初中的生均用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体育用地面积和布局要求。
结语:
大连教育资源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在办学条件上,老城区和新建区学校优于涉农街道,表现在经费投入、校舍状况、信息化建设、教学质量、师资配置等方面;在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上,老城区和新建区学校较高,人均教育资源享有量明显低于涉农街道,有条件地改善老城区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缩小校际间差距,同时适应新建区和涉农街道的发展需要,保证高起点、高质量地规划好、建设好配套学校是目前的工作重点。
中小学教育资源趋于一体化发展,由于城市老区和新建区的差异,对于中小学布局规划的方式方法不能一概而论,本文以大连为例做了上述有益的尝试。考虑到各个城市在实际中存在诸多差异,中小学布局规划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建彬,张远景,雷茂民.城市新区中小学专项规划探讨[J].山西建筑.2008.10(34):44-45.
[2]周瑾.适宜性中小学校“建设规模”指标体系研究——以大连市内五区中小学规划为例[J].城市建筑.2018.4(12):66-71.
[3]谢慧,李沁.武汉市普通中小学校布局规划探索[J].规划师.2005.11(21):50-53.
[4]方桢.厦门本岛中小学布局规划探究[J].城市设计.2015.(3):60-63.
[5]李红蕾郑州市小学学校规模调整优化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14.
[6]曹阳.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布点问题研究及规划方法初探——以“西安市未央区”为例[D]. 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