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全球治理是以全球治理机制为基础,不依赖于政府强制力,由不同层次的行为主体,通过参与、谈判和协调等方式,针对全球性公共问题进行解决的一个过程。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8年,全球治理能力有限,参与程度有限,战略目标有限,但成效显著;1978年12月-党的十八大之前,韬光养晦,审慎参与全球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开展主场外交,创新性参与全球治理的塑造或重建。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主要经验:量力而行,根据力量动态变化顺势调整战略策略;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既要有
【机 构】
: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基金项目】
:
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理论总结”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治理是以全球治理机制为基础,不依赖于政府强制力,由不同层次的行为主体,通过参与、谈判和协调等方式,针对全球性公共问题进行解决的一个过程。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8年,全球治理能力有限,参与程度有限,战略目标有限,但成效显著;1978年12月-党的十八大之前,韬光养晦,审慎参与全球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开展主场外交,创新性参与全球治理的塑造或重建。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主要经验:量力而行,根据力量动态变化顺势调整战略策略;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理论创新与战略构建相结合;审时度势、相机抉择;坚持国家利益与全球共同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以融入全球化、扩大开放、参与全球治理,促进国内改革和发展。主要教训:特定时期内在国际关系和参与全球治理中存在过度意识形态化的问题;在提供国际援助和国际公共产品时,有超越国力的现象。相关建议:充分、准确地认知中国国情,在全球治理中必须做、只能做发展中大国的事情;在理论上和认识上区分国家治理体系与全球治理体系;在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中,既要自信,又不能盲目自信和过度自信;加强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体系的研究,把研究工作做实、做透。
其他文献
区域协同发展是破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路径,为优化资源要素空间布局、激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注入了新的动能,客观上要求区域发展各领域、各要素、各环节的协同运行,最终实现区域一体化,这种区域一体化内在地包含了司法协同治理等区域治理的一体化。如何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区域协同发展打造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是人民法院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光荣历史使命。
近年来,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研究力作频出,卜建华教授等的学术著作《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就是其中之一,本书较早地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维度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问题该书紧密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刻内涵,详尽梳理和回顾了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科、队伍、机制、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总结归纳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本质特征、发展趋向,研究阐迷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大学
中国共产党国家治理的历史进程与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紧密相连、息息相通。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国家治理的历史进程可分为“管制-立国”“管理-富国”“治理-强国”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以党代政、统而治之”“党政分开、寓管于理”“多元协同、民主法治”等阶段性治理特征。70余年的国家治理实践经验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推进全面创新,必须注重法治建设。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目标,包含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制度优势。要明晰制度优势转化为效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以提升制度自信、提高制度执行力、促进制度体系内源式发展为着力点,促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有效转化。
当代西方左翼社会正义理论通常将分配平等作为其主要的理论诉求之一:无论在自由主义左翼学者如罗尔斯、德沃金、戴维·理查德等人的正义论中,还是在有着明显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背景的学者如G.A.柯亨、佩弗、罗默尔、凯·尼尔森等人的正义论中,分配平等都被置于一个非常中心的位置。在杰弗里·雷曼和戴维·米勒等人看来,马克思主义或者社会主义传统中真正关注的是社会平等而不是分配平等,前者主要是一种地位的平等,后者则是财富或者其他社会益品的平等分配。尽管这一主张总体上契合马克思对采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不同个体的平等权利的批评态度,但
平等无疑是在当代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时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的规范性议题。当代英美政治哲学中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在分配正义问题框架中所展开的理论探索,丰富和推进了人们对实质平等的思考。正是这种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构成我们当今阐释马克思与平等之间关系时不容忽视的重点参考对象。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文本的复杂性,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所激发的对马克思与平等之间关系的解读和阐释,在英美学者那里呈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看法。科恩在迎合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的同时,从多方面入手对其相关理论观点作出修正,从而提出和捍卫了一种社会主义
需要是近现代分配正义理论的一个分析视角,同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相关论述中也是重要的理论概念。近代分配正义理论沿袭了古典经济学的传统,以财产所有权为核心的权利体系构成了分配正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从人的需要的角度分析了在特定的生产方式中劳动造成的人的异化。在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的三重含义中,需要理论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出发,超越了近代分配正义理论所描绘的人类社会。现代分配正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这为当代中国化的社会分配正义理论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性选择,契合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在实践层面需要治理理念的升华、治理工具的优化和治理路径的重构。本文从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和党建引领、培育多元治理主体的共同体意识、加强城乡社区基层治理、完善治理方式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探索。
对治理共同体的内涵做了界定,并基于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的现实经验,阐释了治理共同体的建构逻辑。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构可通过“网络—互构—团结”的行动逻辑得以实现。首先,通过基层政党建设的“政治势能”建立起多元主体的结构化治理网络。其次,在这个结构化的治理网络中,通过权威与专业、制度与生活以及权力与权利之间的互构,推动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先嵌入和相互型构,促进治理共同体中各个有机体的成长壮大。最后,有机体间的互构促使他们持续地开展更加深入的互动与合作,讨论和解决社区公共议题,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社会
战争、战败作为一种堪称“反应装置”的特殊历史空间,为我们提供了验视日本文学家精神质地、考察日本文学根本属性的极端语境。对昭和初期和战后初期日本文学史的价值判定应警惕单一的审美尺度,兼治“去神化”之后、形而下层面的“人”的问题和江湖问题,以“江湖文学史”的观念,在思考文学、思想文本中的战争问题、战败问题时,过于强调1945年8月15日的断代价值则有凸显政治、军事、民族尊严意义上的胜败结果之虞,却易使战争亲历者和后来者们淡忘了战争在个体生命层面上带来的“痛与苦”,在某些国内、国际情势的综合刺激下易催生出修宪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