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4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观察组行ESD治疗,比较两组病灶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横向切缘阴性率、纵向切缘阴性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病灶整块切除率91.18%、治愈性切除率82.35%、横向切缘阴性率92.16%、纵向切缘阴性率90.20%均高于对照组的55.88%、52.94%、70.59%、64.7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
【机 构】
:
122500 凌源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4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观察组行ESD治疗,比较两组病灶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横向切缘阴性率、纵向切缘阴性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病灶整块切除率91.18%、治愈性切除率82.35%、横向切缘阴性率92.16%、纵向切缘阴性率90.20%均高于对照组的55.88%、52.94%、70.59%、64.7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36.22±7.35)min短于对照组的(71.29±12.4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48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的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且术后并发症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乙型肝炎和肝癌的高发国.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原发性肝细胞癌至少70万例,我国病例数占一半[1].由于早期无特异性表现,很多患者中晚期才被确诊,手术切除难以获得良好疗效.随着治疗理念的改变与治疗技术的进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式已经成为21世纪肝癌治疗的主要趋势.本文简要回顾近20年内我国及国际上新兴的大肝癌及巨大肝癌的非手术治疗方式.
目的 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195例行TACE治疗的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应用时序检验与对数秩检验进行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筛选TACE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年龄、有无门静脉转移、Child-Pugh分级、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无腹腔转移是TACE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门静脉转移、腹腔转移、血清胆红素水平高是TACE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Ch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I)阅片在体检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0例做肺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并经医师阅片发现肺结节的体检者,先用AI软件对肺CT进行筛查,以2名医师在参考影像报告和AI阅片筛查结果基础上一致认定的肺内结节作为金标准.比较医师阅片和AI阅片在肺结节筛查中的真阳性率,分析漏诊和误诊的原因,评估AI阅片在体检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金标准共认定557个肺结节,AI阅片检出肺结节的真阳性率99.8%(556/557)明显高于医师阅片的58.5%(326/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 分析输尿管结石疾病特点,探究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依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围术期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30.50±2.50)min、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