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a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教育家德廖莫夫说过:“并非所有的儿童都会写诗和唱歌,然而所有的儿童都会画画。”的确,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堪比梵高的星空,零零星星现波澜,星星点点会说话。美术是每位幼儿都热衷的一项“工作”,在美术的世界里,他们可以无所顾虑、尽情遨游。然而,在某些人“急功近利”的思想下,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标准等也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尝试用“自然教育”理论为指导,将“自然发展”理念恰当地融入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促进幼儿天性的自然发展。
  一、自然发展理念:顺天性而任自然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一种非常重要的理论,它强调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自然发展”则是在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自然主义教育要求教育要遵循自然,适应人的自然发展,以发展人的天性为目的。“自然发展”理念作为西方近代以来指导并影响教学实践的教育理念,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其强调教学过程中要以幼儿全面发展为中心,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兴趣出发以促进幼儿身心的自然发展。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教学原则中也曾提到:“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教师要遵循“自然发展”理念,给予幼儿足够的探索空间,放手让幼儿自由发展。
  二、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教学目标以迎合社会需求为中心,“功利性”较强
  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美术是幼儿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语言,是幼儿与人交际的另一种有效途径。然而,在“急功近利”思想的驱动下,幼儿美术教育逐渐与“自然发展”脱轨。一般而言,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都包含知识、情感及技能三方面的具体目标,美术教学活动也不例外。在幼儿园中,大部分教师能依标准而行,可一旦涉及家长会、亲子活动及领导视察,教師为了展现自己带班最优秀的一面,通常都会对表现最为直观的美术作品“动手动脚”。正因如此,我们在幼儿园墙面、走廊所观摩到的都是幼儿近乎“完美”的作品,少了“原生态”的特质。同样,对于园外部分幼儿美术培训机构而言,情况也不容乐观。某些兴趣班的初衷是“盈利”,并非真正培养幼儿兴趣。无论是美术技能考级还是升学加分都是从功利性视角出发,这种为满足需求而弱化体验的方式极大降低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以学科为中心,“作业性”突出
  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观强调“教室、教师、课本”的三中心,这一理论也深刻影响着幼儿美术教育,使得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内容相对单调死板,一味强调模仿和再现,只重学科教学而忽视情感体验。幼儿园美术课程主要包括绘画、欣赏和手工三个方面,但很多教育工作者将美术活动等同于一般性质的绘画活动,而欣赏和手工活动则很少开展。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还停留在教材层面,一味注重美术知识传输,简单强调绘画方式和技能技巧。此外,无论是幼儿园还是美术培训机构,都存在“美术作业”一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无疑强化了教学内容的“作业性”,而“作业性”与“游戏性”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强化了其中一方面必定会造成另一方面效果的弱化。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及学习兴趣设置具有“游戏性”的教学内容,以降低作业性质给幼儿学习带来的无形压力。
  (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成人化”明显
  就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而言,教师作为活动的中心,其主要采用“灌输式”方式进行教学。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提供范画让幼儿模仿是教师尤为偏爱的一种方式,通过一步步“手把手”教学使幼儿获得相同的美术表现技法。久而久之,被动的模仿不仅磨灭了幼儿随性而为的创造力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使得幼儿美术作品千篇一律,“模式化”极为突出。绝大多数教师都明白,初级阶段的幼儿要画出很好的作品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为了整体效果的呈现,教师往往会借自己之手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完美加工”,借自己之口对幼儿自然天性流露下的真心“评头论足”。渐渐地,幼儿作品的第一作者不再是幼儿,反而属于“功不可没”的教师,处处彰显着“成人化”色彩。
  (四)教学评价以形式化为中心,“流程性”显著
  教学评价是幼儿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就目前来说,尽管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但绝大多数时候还是由教师来担任最终评价者,而幼儿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仿佛只为走完最终的教学流程,基本流于形式,重结果轻过程现象仍然普遍。在实际的美术活动中,有些教师的教学评价倾向于采用统一标准,衡量方法亦只是单一的像或不像,主要针对幼儿作品进行横向比较,重技巧轻内容,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忽视了幼儿的创新力和想象力,阻碍了幼儿的自主性提升。但在美术教学中,并非每位幼儿的想法都趋于一致,他们的想法都是受其天性的驱使而不断以美术的表达方式得以呈现的。如果只是单一的评述,那教学评价的意义与价值是无法在幼儿身上充分体现出来的。
  三、“自然发展”理念视角下幼儿美术教学的应对策略
  现阶段,幼儿美术教育现状依旧比较复杂。为有效开展幼儿美术教育工作,应努力顺应学前教育发展规律,积极思考教学现状,关注幼儿天性,合理运用“自然发展”教育理念,寻求最佳解决对策。
  (一)教学目标:遵循规律并注重多元
  教学目标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起着决定性作用,目标是行动的先导,有了目标才能按步骤规划、实施行动。但就目前幼儿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园外美术培训机构,其教学目标的实际定位并不明确,对于通过教学让幼儿获得何种能力的认知依然模糊。万物生长皆有规律,幼儿也不例外。因此,幼儿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时,教学目标也应注意多元化,单纯强调知识目标或情感和技能目标都不利于幼儿美术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目标之间的关联,既要强调知识目标,也不能忽视情感、态度和技能目标。
  (二)教学内容:力求丰富并兼顾“游戏性”
  传统形式上单调乏味的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要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一方面应力求丰富多样,将手工、绘画和欣赏三者有机结合,以拓展幼儿的学习面。另一方面,注重教学内容的“游戏性”特质,在美术教学中,幼儿对于自己想说的,渴望做的,甚至是一些难以表述、不敢尝试的事情,他们都会通过在他们看来是一种特定的游戏方式来进行表现,而注重美术教学内容的游戏性无疑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勇于表现自我的平台。另外,幼儿在其成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其需求也是有差异的,每个阶段所接受的内容也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需求来决定。因此,在选择幼儿美术教学内容时,要结合“自然发展”的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选取,既要注重内涵的丰富性,同时也要兼顾内容的“游戏性”。
  (三)教学方法:规避模仿再现并讲究多样适宜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教学方法也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教育发展需求。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避免以成人的模式教导幼儿,避免总是运用简单的方法开展教学工作,而要充分融入“自然发展”教育理念,从多角度探析适宜的幼儿美术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目前,美术教学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类:讲解演示法、观察分析法、游戏练习法、形象比喻法、丰富联想法、多媒体教学法及情境激励法等。在教学中可以针对性地、灵活运用相关教学方法,使幼儿美术教育取得更加理想化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追求多元一体并尊重个体差异
  传统的幼儿美术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评价主体基本以教师为主,整体往往流于形式,且评价标准也只是单纯的像或不像。其实幼儿的美术作品是充满个性的,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幼儿间的个性差异,善于带着欣赏的眼光去鼓励幼儿作品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应讲求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方位评价幼儿。例如,在评价幼儿绘画作品时,评价主体既可以是教师和幼儿个体,也可以是小组成员。在具体评价时,评价维度也应全面,不应仅仅以“像或不像,颜色是否鲜艳,构图是否合理”作为评价标准,更重要的是要读懂作品的内涵,看其是否融入了幼儿对事物的整体看法和独特认知。总体上,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既要追求多元也要兼顾幼儿个体特征,尊重个性差异。
其他文献
二、老师说画  威廉·霍金斯(1895~1990)出生在美国一个黑人家庭,自幼丧母,被送到中部肯塔基州山区祖母家的农庄,度过了温馨、甜蜜的童年。霍金斯从未受过正规训练,作画完全是自学成才的。他10岁左右学画,但直到80多岁才赢得世人的认同。1982年,他的作品在俄亥俄州艺术节上获得了业余组的最高奖,随着展事日多而声名大噪。他总是在画上反映出魔幻神奇的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美妙瑰丽的幻想与执着意识的融汇
田秀玲,1989年毕业于浙江幼儿师范学校,1993-1998年期间完成了工艺美术大专和美术教育本科的学习。毕业至今就职于浙江省省级机关武林门幼儿园,2006-2011年曾任武林门幼儿园分园一莲花港儿童之家园长,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主要负责幼儿园环境、创意美术教室、大型活动环境创设及创意美术课程设计。  1994-2006年担任美术教研组长,期间曾任专职美术教师;1990年、2005年两次参加浙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作为个人的身份识别标记。美国一项研究证实,每个人的大脑连接结构与指纹一样,也是独一无二的。研究人员使用非侵入性的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对约700人的大脑白质通路逐点连接状况(即所谓的本地连接,与各脑区之间的连接相对应)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人脑本地连接结构具有高度特异性,可以如指纹一样被看作是一个人的身份标记。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大脑连接模式也只有12%的相
草间弥生(1929年-),是日本著名的画家,画画、雕塑、拍电影、策展、装置、行为艺术、歌剧、时尚界,她的身影随处可见,惊恐、惊喜、震撼、麻烦、鄙夷、争议、话题不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草间弥生的艺术世界。  一、走进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是一个孤独的孩子,在幼年时代她就对现实生活视域中的圆点充满兴趣。她对斑点的迷恋源自幼年患有神经性视听障碍,这场疾病使她看到的世界仿佛隔着一层斑点状的网。于是她开始画
俄羅斯插画艺术家Yulia Brodskaya在卷纸艺术的世界创作了六年,用再平凡不过的彩色纸条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色彩缤纷、创意十足的作品。每件作品都充满了灵动和愉悦的符号,仿佛带领我们走入一个奇妙的世界。也有一部分是视觉相当强烈的人像,细节更繁杂紧密,用色也偏中性低沉,形成完全两种类型的对比。她说:“自己的作品一点也不复杂,除了双手,就只需用到剪刀、白胶浆、饮管、牙签、钳子等工具,创作中最重要的就
今年4月,日本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排放入海。消息一出,举世哗然。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回应道:“海洋不是日本的垃圾桶,太平洋也不是日本的下水道。日方处理核废水,不应让全世界买单。”他还说道:“日本水俁病殷鉴不远,当地受害民众的伤痛还未抚平。”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水俣病”是一种什么病,或许有人还念不对“俣”字的读音(应读yǔ),但在世界公共卫生史上,“水俣病”大名鼎鼎。废水污染让“水俣”冠
装置艺术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以令其演绎出新的个体或群体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简单地讲,装置艺术,就是“场地 材料 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Installation在英文中表示的是安装、组合、装配的意思。是谁来安装呢?这个“安装者”既可以是艺术家本人,制造一个已经完成的
我和星星鱼的游戏
幼儿园一组儿童画  陈开展/点评、辅导  陈开展,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丰翼美术学社创办人,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书画摄影社特聘指导老师。福建省厦门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协会会员。多年来致力于儿童创意思维美术教育研究与实践。积极推动思维美术教育,鼓励儿童自主表现,自由想象,描绘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里的真实感受。  孩子的话:有一天,小老鼠在草地上玩,它看到了一个
纸艺的无穷魅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