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他们是没有联系的两种语系。英语注重形式逻辑,而汉语注重辩证思维。英语句子注重形合,汉语句子注重意合,这两种句子的不同性,决定了其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相互转换的特殊性。本文就两种译本从形合意合的角度对《边城》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形合;意合;《边城》
作者简介:赵治文(1991-),女,山东济宁人,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国家语言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3
引言:
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注重悟性,注重意会,不注重形式论证。如中国画中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现了中式文法注重意会和联想。汉语一般着重“以意统形”,“以神摄形”,“遗形写神”。汉语主要靠领悟和理解的方法,抛弃可有可无的形式束缚,简洁明了的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讲求意合。而英语国家注重理性思维,注重逻辑理性,“见形不见意”是其常用的手段。它运用形态变化形式和显示逻辑-语法关系的连接词,严谨的表达出作者的意思,读者可以尽可能不依靠语境就能理解。
一、形合意合的含义
所谓形合,指的是词语和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和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其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意义通过词语和分句的含义表达。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但是这种区分并不是绝对的。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密切关系。英语国家人由于受到“物我分离”哲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逻辑思维。他们在考察事物对象时,就形成了各类概念之间逻辑形式的推理。而中国人受到“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在看待问题上注重整体把握。在语言上就表现为忽略语言和词汇变化形式。
二、介词在《边城》里的形合意合体现
排比,对照,对偶都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段,这些句式往往词语整齐,句式对称,没有关联词语使用,属于意合。而在翻译成英语的时候需要使用形合,借助各种连接手段来表达原文的意思。英语句子里常常使用各种形式来连接词、语、分句和从句。注重句子的结构,和借助句子的形式来彰显意义。汉语句子里一般很少出现形式连接方式,汉语依靠句子的连贯性,事物和时间发展的顺序,来表达句子之间的连接,注重以句子的意义来表达句子的形式。据 G. Curme统计,英语各类介词共约286个。介词在英语句子的连接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汉语常常不用介词。例如:
1、“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The water path was bent like a bow, with the mountain path the bowstring, so the land distance was a little shorter”
原文中“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是一种并列和对偶关系。溪流和山路相对,弓背和弓弦相对。句式工整,词语相对,充分体现了汉语的意合特点。而在英译版中使用了介词with,和连词 so来对句子进行连接和递进, 充分体现了英语的形合特点。
2、“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Wherever there were peach blossoms there was sure to be a home, and wherever there were people, you could stop for a drink.”
在原文中作者使用了对偶句式,使得句式整齐,结构匀称,可以互文见义,往往可以不用使用关联词。英译版中使用了“wherever”来表达其逻辑意义,体现了英语的形合的特征,如果去掉wherever 就会造成句子的歧义和错误。
三、关系词在《边城》中的形合意合体现
关系词是用来连接主句和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表语从句。主要包括,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例如 that, which, who,whom, how等。连接词包括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用来连接词、词组和分句,例如 and, but, when, while等。英语造句几乎离不开这些关系词和连接词,汉语则少用甚至不用这类词。例如:
1、“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都看得明明白白。”
“When the sun shone on the deep parts, the white pebbles and striated carnelian stones at the bottom were visible clear as could be”
在汉语中少用或不用连接词,大部分通过连接词或者词语本身体现其逻辑关系。在原文中即使没有体现时间副词,但是通过上下文和生活常识理解,也不会造成歧义现象。在英译版中使用了关系副词“when”体现了时间上的逻辑关系,如果去掉这个“when”不仅会造成句子的错误还会造成歧义。
2、“性格弱一点的,接着就在梦里投河吞鸦片烟,性格强一点儿的,便手执菜刀,直向那水手”
“The weaker spirits would proceed to dream of drowning themselves in the river or taking an overdose of opium, whereas those made of sterner stuff would run at their man with the cleaver” 原文中的“性格弱一点的”和“性格强一点的”是两种相对的事物,作者进行了转折和对比比较,但是句子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连接词,读者依然可以清楚的体会其中的转折和对比关系。英译版中使用了“whereas”来体现其转折和对比关系,如果不使用whereas, 就无法体现句子的转折和对比关系,而且语法也会出现错误。
3、“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是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These three festival days excited the people here exactly as they had fifty years before. They were still the days that meant the most”
原文中讲述了这三个节日从三五十年前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变化,重点论述了这么一个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并没有使用连接词语来表达,汉语是意合的句法,在选词上注重时序的先后,作者读完这句话就可以理解到这是个时间的渐变过程。英译版中使用了连词“as”而且也不是由过去到现在这么一个渐变的过程,英语注重形合,如果去掉“as”,会造成语法错误和理解的歧义。
4、“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If they knew people on River Street, they could watch from the houses on stilts overhanging the river. Otherwise, they watched from in front of the customs house or from one of the many piers”
原文中讲述了在河街上有熟人与否的村民是怎么看划船比赛的。从句子开始到结尾都没有出现连接词语来表明这种转折和对比关系。读者读完全句后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词语的意思,来判断出句子意思。没有连接词语句子也不会出现歧义,和语法错误。而在英译版中使用了连词“if”和“otherwise”。如果去掉这两个词,句子就无法忠实于原文,也无法表达出这种转折关系。汉语原文中在表达这种对比和转折的关系的时候给人一种流畅自然的感觉,一气呵成。主语是河边有熟人的,而在表达转折关系的时候也没有再说一遍没有熟人的怎么办,仅仅是用了一句不然就怎么样,这句话里主语被省略了,但是也不会影响句子的理解。在英译版里有没有熟人的村民都用了“they”来替代,但是二者替代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如果去掉“they”就会造成句子指代不明,出现歧义。所以在意合的汉语中,连接词和人称代词一般很少用,而在英语中连接词和人称代词是必不可少的。
四、人称代词在《边城》中的形合意合体现
英语中大多数人称代词有性、数和格的变化,人称代词格的变化有主格、宾格和所有格的区别。而在汉语里人称代词则没有主格、宾格的区别。汉语注重意合,人称代词往往省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而英语注重形合,人称代词往往经常使用。例如:
1、“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应当捂热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
“Though they could not join each other in life, nothing could stop them from coming together in death.”
在原文中即使没有明确的提出是他们(翠翠的母亲和情人军官),也可以根据上下文判断出来,不会有指代不明造成理解的困难和歧义。而在英译版中“they”占据这主语的位置,如果省掉它就会造成句法不通,是不可以省略的。
2、“住在城中较高处,门前一站便可以眺望对河以及河中的景致,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纤夫。”
“Those who lived in the higher elevations within the city walls saw from their front doors scenes of the river and the opposite shore.”
在原文中作者并未明确地说出,谁住在城中较高处,但是根据上下文和词语的意思,可以推断出暗指的是那些住在城中较高处的人们。而在英译版中增加了“those who”明确的使用这两个关联词表明了其逻辑关系。如果去掉“those who”就会造成句子理解的歧义和句子的错误。“ Those who”在英译版中处于主语的位置,不可省略。
结语:
本文从形合意合的角度对《边城》进行了汉英对比,英语注重形合,汉语注重意合,这在《边城》的原著和译文中有很明显的体现。汉语译为英语,首先要明白汉语的句子含义,然后才能在汉语句子含义的基础上确定英语句子的结构,英语译为汉语,首先要明确英语句子的结构然后才能确定汉语句子的含义。在英汉互译时要注重汉语的语意和英语的句子形式。注重形合还是意合与一个国家的文化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Kinkley, Jerrrey C. Border Town [M].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09.
[2]黄小燕. 诗从意合形和的角度透视《兰亭集序》与其英译[J]. 文学界, 2011(12):104-105.
[3]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岳鹏. 从形合意合的角度比较汉英语言[J]. 外语论坛,2010(17):165-166.
[5]沈从文. 边城[M]. 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
[6]周薇薇. 形合意合视角下的英汉语对比[J]. 现代企业教育,2012(5):248-249.
关键词:形合;意合;《边城》
作者简介:赵治文(1991-),女,山东济宁人,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国家语言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3
引言:
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注重悟性,注重意会,不注重形式论证。如中国画中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现了中式文法注重意会和联想。汉语一般着重“以意统形”,“以神摄形”,“遗形写神”。汉语主要靠领悟和理解的方法,抛弃可有可无的形式束缚,简洁明了的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讲求意合。而英语国家注重理性思维,注重逻辑理性,“见形不见意”是其常用的手段。它运用形态变化形式和显示逻辑-语法关系的连接词,严谨的表达出作者的意思,读者可以尽可能不依靠语境就能理解。
一、形合意合的含义
所谓形合,指的是词语和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和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其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意义通过词语和分句的含义表达。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但是这种区分并不是绝对的。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密切关系。英语国家人由于受到“物我分离”哲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逻辑思维。他们在考察事物对象时,就形成了各类概念之间逻辑形式的推理。而中国人受到“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在看待问题上注重整体把握。在语言上就表现为忽略语言和词汇变化形式。
二、介词在《边城》里的形合意合体现
排比,对照,对偶都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段,这些句式往往词语整齐,句式对称,没有关联词语使用,属于意合。而在翻译成英语的时候需要使用形合,借助各种连接手段来表达原文的意思。英语句子里常常使用各种形式来连接词、语、分句和从句。注重句子的结构,和借助句子的形式来彰显意义。汉语句子里一般很少出现形式连接方式,汉语依靠句子的连贯性,事物和时间发展的顺序,来表达句子之间的连接,注重以句子的意义来表达句子的形式。据 G. Curme统计,英语各类介词共约286个。介词在英语句子的连接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汉语常常不用介词。例如:
1、“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The water path was bent like a bow, with the mountain path the bowstring, so the land distance was a little shorter”
原文中“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是一种并列和对偶关系。溪流和山路相对,弓背和弓弦相对。句式工整,词语相对,充分体现了汉语的意合特点。而在英译版中使用了介词with,和连词 so来对句子进行连接和递进, 充分体现了英语的形合特点。
2、“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Wherever there were peach blossoms there was sure to be a home, and wherever there were people, you could stop for a drink.”
在原文中作者使用了对偶句式,使得句式整齐,结构匀称,可以互文见义,往往可以不用使用关联词。英译版中使用了“wherever”来表达其逻辑意义,体现了英语的形合的特征,如果去掉wherever 就会造成句子的歧义和错误。
三、关系词在《边城》中的形合意合体现
关系词是用来连接主句和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表语从句。主要包括,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例如 that, which, who,whom, how等。连接词包括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用来连接词、词组和分句,例如 and, but, when, while等。英语造句几乎离不开这些关系词和连接词,汉语则少用甚至不用这类词。例如:
1、“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都看得明明白白。”
“When the sun shone on the deep parts, the white pebbles and striated carnelian stones at the bottom were visible clear as could be”
在汉语中少用或不用连接词,大部分通过连接词或者词语本身体现其逻辑关系。在原文中即使没有体现时间副词,但是通过上下文和生活常识理解,也不会造成歧义现象。在英译版中使用了关系副词“when”体现了时间上的逻辑关系,如果去掉这个“when”不仅会造成句子的错误还会造成歧义。
2、“性格弱一点的,接着就在梦里投河吞鸦片烟,性格强一点儿的,便手执菜刀,直向那水手”
“The weaker spirits would proceed to dream of drowning themselves in the river or taking an overdose of opium, whereas those made of sterner stuff would run at their man with the cleaver” 原文中的“性格弱一点的”和“性格强一点的”是两种相对的事物,作者进行了转折和对比比较,但是句子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连接词,读者依然可以清楚的体会其中的转折和对比关系。英译版中使用了“whereas”来体现其转折和对比关系,如果不使用whereas, 就无法体现句子的转折和对比关系,而且语法也会出现错误。
3、“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是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These three festival days excited the people here exactly as they had fifty years before. They were still the days that meant the most”
原文中讲述了这三个节日从三五十年前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变化,重点论述了这么一个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并没有使用连接词语来表达,汉语是意合的句法,在选词上注重时序的先后,作者读完这句话就可以理解到这是个时间的渐变过程。英译版中使用了连词“as”而且也不是由过去到现在这么一个渐变的过程,英语注重形合,如果去掉“as”,会造成语法错误和理解的歧义。
4、“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If they knew people on River Street, they could watch from the houses on stilts overhanging the river. Otherwise, they watched from in front of the customs house or from one of the many piers”
原文中讲述了在河街上有熟人与否的村民是怎么看划船比赛的。从句子开始到结尾都没有出现连接词语来表明这种转折和对比关系。读者读完全句后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词语的意思,来判断出句子意思。没有连接词语句子也不会出现歧义,和语法错误。而在英译版中使用了连词“if”和“otherwise”。如果去掉这两个词,句子就无法忠实于原文,也无法表达出这种转折关系。汉语原文中在表达这种对比和转折的关系的时候给人一种流畅自然的感觉,一气呵成。主语是河边有熟人的,而在表达转折关系的时候也没有再说一遍没有熟人的怎么办,仅仅是用了一句不然就怎么样,这句话里主语被省略了,但是也不会影响句子的理解。在英译版里有没有熟人的村民都用了“they”来替代,但是二者替代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如果去掉“they”就会造成句子指代不明,出现歧义。所以在意合的汉语中,连接词和人称代词一般很少用,而在英语中连接词和人称代词是必不可少的。
四、人称代词在《边城》中的形合意合体现
英语中大多数人称代词有性、数和格的变化,人称代词格的变化有主格、宾格和所有格的区别。而在汉语里人称代词则没有主格、宾格的区别。汉语注重意合,人称代词往往省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而英语注重形合,人称代词往往经常使用。例如:
1、“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应当捂热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
“Though they could not join each other in life, nothing could stop them from coming together in death.”
在原文中即使没有明确的提出是他们(翠翠的母亲和情人军官),也可以根据上下文判断出来,不会有指代不明造成理解的困难和歧义。而在英译版中“they”占据这主语的位置,如果省掉它就会造成句法不通,是不可以省略的。
2、“住在城中较高处,门前一站便可以眺望对河以及河中的景致,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纤夫。”
“Those who lived in the higher elevations within the city walls saw from their front doors scenes of the river and the opposite shore.”
在原文中作者并未明确地说出,谁住在城中较高处,但是根据上下文和词语的意思,可以推断出暗指的是那些住在城中较高处的人们。而在英译版中增加了“those who”明确的使用这两个关联词表明了其逻辑关系。如果去掉“those who”就会造成句子理解的歧义和句子的错误。“ Those who”在英译版中处于主语的位置,不可省略。
结语:
本文从形合意合的角度对《边城》进行了汉英对比,英语注重形合,汉语注重意合,这在《边城》的原著和译文中有很明显的体现。汉语译为英语,首先要明白汉语的句子含义,然后才能在汉语句子含义的基础上确定英语句子的结构,英语译为汉语,首先要明确英语句子的结构然后才能确定汉语句子的含义。在英汉互译时要注重汉语的语意和英语的句子形式。注重形合还是意合与一个国家的文化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Kinkley, Jerrrey C. Border Town [M].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09.
[2]黄小燕. 诗从意合形和的角度透视《兰亭集序》与其英译[J]. 文学界, 2011(12):104-105.
[3]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岳鹏. 从形合意合的角度比较汉英语言[J]. 外语论坛,2010(17):165-166.
[5]沈从文. 边城[M]. 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
[6]周薇薇. 形合意合视角下的英汉语对比[J]. 现代企业教育,2012(5):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