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的存钱意识与现代人相比只强不差。从贝壳到铜钱,再到金银,古人都使用着稍显沉重的媒介充当钱币。在没有银行的古代,古人究竟是如何保存积攒下来的资产呢?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的存钱意识与现代人相比只强不差。从贝壳到铜钱,再到金银,古人都使用着稍显沉重的媒介充当钱币。在没有银行的古代,古人究竟是如何保存积攒下来的资产呢?这当中究竟又蕴含了多少古人的智慧?
古代“存钱罐”——扑满
我国最原始的货币是贝币,所谓“存钱”在当时就是“贮贝”。对此,古人特意制作了许多精巧的器物用以盛放。流传至今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云南一带发现的青铜贮贝器。
最早的贮贝器通体呈竹筒形,盖子以子母口合于器身,盖子与器身又单独附有小耳,用以穿绳联结,其他的部件都是后来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贮贝器的器盖往往是最重要的“艺术表现舞台”,上面的塑造极具典型性、情节性和故事性,以众多的立体雕像进行装饰。表达的主题既包括动物、狩猎、驯马,又含有战争、祭祀、纺织、纳贡等,可谓丰富多彩。
随着货币更替,小巧的铜钱登上舞台。如果说贮贝器算是“存钱桶”的话,那么一直沿用至今的“存钱罐”则更令人亲近熟悉。古代的“存钱罐”有一个意味深长的称谓,叫做“扑满”。
扑满在更早的时候叫“缿”。东汉的《说文解字》解释为:“缿,受钱器也,从缶,后声。古以瓦,今以竹。”隋唐时期的颜师古加了一条注释:“若今盛钱藏瓶,为小孔,可入耳不可出。”从造型上而言,缿与扑满如出一辙,所以晚清考据大家王先谦直接点破:“扑满者,……即缿也。”
扑满几乎是家家必备之物,其外形一般呈圆体、平底、中空,有陶、瓷、竹、木等材质的分别,多数朴素简约,也有的做成小猪、小虎、小牛等动物造型。由于中国古代通行“天圆地方”的铜钱,古人为了不致频繁取出,仅在顶端留有一条能投放铜钱的狭长开口。有的扑满在腹部还开有小眼,好让绳子插系,悬吊在房梁上。如此一来,扑满的主人所积攒的铜钱聚少成多,到了必要之时打碎,就能一解燃眉之急。
其实,扑满的得名正是由于这一颇具仪式感的使用方法。“扑”有击、打的意思;“满”即是对其造型饱满浑圆的描述。往往只有钱存满了,才会取出来,一把击碎,“满则扑之”,所以这种存钱罐被形象地称为“扑满”。
此外,扑满还有戒贪的寓意。唐代贤相姚崇曾写过一篇《扑满赋》,其中名句“谦以自守,虚而能受”既写出了扑满的特点,也传达了“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挖地三尺”保存钱财
古人贮藏财产的方式多种多样、形形色色,但一般也就分为罐藏和窖藏两类。上面已经介绍过罐藏。所谓窖藏,就是先把金银财宝封装在坛坛罐罐、箱子盒子里,再在地上挖出深坑进行直接埋藏。由于其手法隐秘,富豪往往青睐窖藏用以保存财富。
窖藏的风气甚至影响到古人对房产的购置。由于熟知这种储蓄习惯,后任房主往往都会对自家院落掘地三尺,试图寻得钱财。
唐代官府对此还专门出台法律条文《杂令》,其中规定:“诸官地内得宿藏物者听收。他人地内得者,与地主中分之。即古器形制异者,悉送官酬其值。”在公地里獲得埋藏物,让发现人取得完全的所有权;在私人地里获得埋藏物,发现人与地主各得一半;若系古代文物之类,则由官府收购。
不过,到了宋代,卖主往往倾向于预先向买主收缴购房的额外费用,作为将来可能挖到金银财宝的预估补偿。这笔花销被称为“掘钱”。
但因为一般窖藏手段太过常规,容易引起觊觎。所以古人在窑藏时,总会想方设法让外人找不到。出于防盗考虑,窖藏时一般会采取逆向思维,其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是与盗贼的一场精彩智斗。古人一般采用上下分层的放置方式,先放一层,掩埋后再放上一层,再掩埋再接着放,多者达三四层。各层之间往往用石板、砖块叠压,土层之间则用糯米熬成的液汁和石灰夯实密封,有时其中还会拌上碎石子和瓦片之类,以增加盗挖难度。
民国时期上海名医陈存仁,曾亲眼见到家中这种分层窑藏的手段。当年陈家分家析产,记载窑藏有20缸银子。不过,后人最初只挖出8缸。之后扩大挖掘面积,竟然也未找到。幸亏有长辈出面提醒,继续在原先寻得财宝之处深挖,果不其然找到了剩下的12缸银子。
存钱的手段走向现代化
金银不仅携带不便,也容易露财在外招致危险。在唐宋年间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状态下,国家经济想要更好发展,就必须对大量的钱财进行集散处理。就在这一时期,特别是在宋朝,纸质货币应运而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交子”。
随后,在商人集散地点出现了专门存储与兑换这种纸质货币的机构,这就是“票号”的前身。在这里只需要凭借一张票据,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整存整取。一般而言,这种场所都有专门的几大商人联名保证,因此信用价值较高,富人能够得到更好的货币存储与运输。
明清商业勃兴、分工专业化、贸易空间扩大,不仅借贷关系频繁,而且大量使用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信用工具,许多大宗交易都用票据进行偿付和结算。票据未到期前,持票人只要在票据的背面签字画押,即背书后就可以转让第三者,第三者需要时,亦可背书后再转让于第四人,如此辗转流通。与此同时,初具雏形的各类金融机构都接受工商企业或个人、家庭的银钱存储。
可见,“票号”的功能也约略等同现代银行的基本效用,票据就好比存折。有此方便,古人再也不必费尽心思纠结如何贮藏资产了。
储蓄行为其实从货币诞生之时就出现了。只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产工具不断提高,人们才因时制宜思考出了不同的存钱模式。从笨拙地将货币存放在器具中,再到小心翼翼地隐藏在地底下,最后终于换成票据解放了实体资产,存钱的手段终于走向现代化。(中国新闻网等)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的存钱意识与现代人相比只强不差。从贝壳到铜钱,再到金银,古人都使用着稍显沉重的媒介充当钱币。在没有银行的古代,古人究竟是如何保存积攒下来的资产呢?这当中究竟又蕴含了多少古人的智慧?
古代“存钱罐”——扑满
我国最原始的货币是贝币,所谓“存钱”在当时就是“贮贝”。对此,古人特意制作了许多精巧的器物用以盛放。流传至今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云南一带发现的青铜贮贝器。
最早的贮贝器通体呈竹筒形,盖子以子母口合于器身,盖子与器身又单独附有小耳,用以穿绳联结,其他的部件都是后来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贮贝器的器盖往往是最重要的“艺术表现舞台”,上面的塑造极具典型性、情节性和故事性,以众多的立体雕像进行装饰。表达的主题既包括动物、狩猎、驯马,又含有战争、祭祀、纺织、纳贡等,可谓丰富多彩。
随着货币更替,小巧的铜钱登上舞台。如果说贮贝器算是“存钱桶”的话,那么一直沿用至今的“存钱罐”则更令人亲近熟悉。古代的“存钱罐”有一个意味深长的称谓,叫做“扑满”。
扑满在更早的时候叫“缿”。东汉的《说文解字》解释为:“缿,受钱器也,从缶,后声。古以瓦,今以竹。”隋唐时期的颜师古加了一条注释:“若今盛钱藏瓶,为小孔,可入耳不可出。”从造型上而言,缿与扑满如出一辙,所以晚清考据大家王先谦直接点破:“扑满者,……即缿也。”
扑满几乎是家家必备之物,其外形一般呈圆体、平底、中空,有陶、瓷、竹、木等材质的分别,多数朴素简约,也有的做成小猪、小虎、小牛等动物造型。由于中国古代通行“天圆地方”的铜钱,古人为了不致频繁取出,仅在顶端留有一条能投放铜钱的狭长开口。有的扑满在腹部还开有小眼,好让绳子插系,悬吊在房梁上。如此一来,扑满的主人所积攒的铜钱聚少成多,到了必要之时打碎,就能一解燃眉之急。
其实,扑满的得名正是由于这一颇具仪式感的使用方法。“扑”有击、打的意思;“满”即是对其造型饱满浑圆的描述。往往只有钱存满了,才会取出来,一把击碎,“满则扑之”,所以这种存钱罐被形象地称为“扑满”。
此外,扑满还有戒贪的寓意。唐代贤相姚崇曾写过一篇《扑满赋》,其中名句“谦以自守,虚而能受”既写出了扑满的特点,也传达了“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挖地三尺”保存钱财
古人贮藏财产的方式多种多样、形形色色,但一般也就分为罐藏和窖藏两类。上面已经介绍过罐藏。所谓窖藏,就是先把金银财宝封装在坛坛罐罐、箱子盒子里,再在地上挖出深坑进行直接埋藏。由于其手法隐秘,富豪往往青睐窖藏用以保存财富。
窖藏的风气甚至影响到古人对房产的购置。由于熟知这种储蓄习惯,后任房主往往都会对自家院落掘地三尺,试图寻得钱财。
唐代官府对此还专门出台法律条文《杂令》,其中规定:“诸官地内得宿藏物者听收。他人地内得者,与地主中分之。即古器形制异者,悉送官酬其值。”在公地里獲得埋藏物,让发现人取得完全的所有权;在私人地里获得埋藏物,发现人与地主各得一半;若系古代文物之类,则由官府收购。
不过,到了宋代,卖主往往倾向于预先向买主收缴购房的额外费用,作为将来可能挖到金银财宝的预估补偿。这笔花销被称为“掘钱”。
但因为一般窖藏手段太过常规,容易引起觊觎。所以古人在窑藏时,总会想方设法让外人找不到。出于防盗考虑,窖藏时一般会采取逆向思维,其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是与盗贼的一场精彩智斗。古人一般采用上下分层的放置方式,先放一层,掩埋后再放上一层,再掩埋再接着放,多者达三四层。各层之间往往用石板、砖块叠压,土层之间则用糯米熬成的液汁和石灰夯实密封,有时其中还会拌上碎石子和瓦片之类,以增加盗挖难度。
民国时期上海名医陈存仁,曾亲眼见到家中这种分层窑藏的手段。当年陈家分家析产,记载窑藏有20缸银子。不过,后人最初只挖出8缸。之后扩大挖掘面积,竟然也未找到。幸亏有长辈出面提醒,继续在原先寻得财宝之处深挖,果不其然找到了剩下的12缸银子。
存钱的手段走向现代化
金银不仅携带不便,也容易露财在外招致危险。在唐宋年间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状态下,国家经济想要更好发展,就必须对大量的钱财进行集散处理。就在这一时期,特别是在宋朝,纸质货币应运而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交子”。
随后,在商人集散地点出现了专门存储与兑换这种纸质货币的机构,这就是“票号”的前身。在这里只需要凭借一张票据,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整存整取。一般而言,这种场所都有专门的几大商人联名保证,因此信用价值较高,富人能够得到更好的货币存储与运输。
明清商业勃兴、分工专业化、贸易空间扩大,不仅借贷关系频繁,而且大量使用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信用工具,许多大宗交易都用票据进行偿付和结算。票据未到期前,持票人只要在票据的背面签字画押,即背书后就可以转让第三者,第三者需要时,亦可背书后再转让于第四人,如此辗转流通。与此同时,初具雏形的各类金融机构都接受工商企业或个人、家庭的银钱存储。
可见,“票号”的功能也约略等同现代银行的基本效用,票据就好比存折。有此方便,古人再也不必费尽心思纠结如何贮藏资产了。
储蓄行为其实从货币诞生之时就出现了。只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产工具不断提高,人们才因时制宜思考出了不同的存钱模式。从笨拙地将货币存放在器具中,再到小心翼翼地隐藏在地底下,最后终于换成票据解放了实体资产,存钱的手段终于走向现代化。(中国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