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实验中总结出的教学方法,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受师资条件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所约束。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以及教育理论的发展,教学方法需要加以反思,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有效地指导数学实践,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 教学方法;数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84-01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一套完整体系。它包括教师的工作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及其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当教学内容和其他条件确定后,教学方法将是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因此优选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就十分必要了。
众所周知,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为适合所有学习类型或学习风格而设计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校和教师的任务是用基本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武装自己,这些教学方法能完成不同目标,单一的数学教学方法往往只能解决某一小范围的特定问题,而任何一堂数学课的教学往往需要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并有机地组合,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就需要结合数学教学目的、内容、学生年龄特征,研究特定的教学模式或方法的特定组合,找出最佳的组合选择及内在的作用机制,而传统数学教学则缺乏这方面的研究。
仅仅强调单一教学方法而忽视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组合的主要表现有二:①将教学方法公式化、模式化, 往往是教条地搬用现有的方法,或盲目照搬所谓的新方法而被其局限、束缚,不能灵活运用。②为教法而教法,不能很好地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往往把教学方法改革看成一个以新的方法代替陈腐的方法的单因素问题,而不能辩证地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是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改革教学方法就是发挥每一种方法的优势,克服局限性,寻找最佳模式和可能的条件下建立新的教学方法体系,使方法结构合理、协调,各种方法相互补充,发挥特长。教学方法是受教育目的、教材、学生的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制约的,而社会的发展则是上述各种因素发生改变的总根源,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数学教学方法的改变也是必然的。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形势下,我国数学教育界特别是广大的中学数学教师,更新观念,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不断改革,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中,又总结出了一些较好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探究法”,“问题情境”教学法、“学案”教学法、“自主—创新”教学法等,即体现了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也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体现,形成了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
现代的数学教学法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智能和情感的双重发展,注重于知识、技能、能力、品德与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活动是师生和生生多边活动促进学生潜能发展的过程。
1)以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
2)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促进主体学习的完成。
3)注重数学的问题(概念、原理、法则、公式)的发生、探索、发现、论证及应用的全过程的展开,特别是注重数学知识发生和应用的过程的教学,较好地体现了过程性目标。
4)突出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注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力。
5)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注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品质,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又从教学中去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
6)注意数学文化素质(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史、数学文化等)的培养。
7)数学教学方法开始借助于高科技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技术含量明显提高。
应当承认,目前的学校教育,课堂仍是主阵地。因此,应立足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立足于课堂,深入挖掘教材是学习的基础。但是还应当看到,学校的教育又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在接受前人经验的同时,继续思考研究,开拓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快:另一方面,在接受的同时,思维也受到某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患得患失,丢失了个性和创意。学习应当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其一、揭示知识背景,从数学家的废纸篓里寻找研究的痕迹,让学生看到并体验,面对一个新问题他们是如何去研究、去创造的:其二、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对象,使学生深入其境真正作为一个主体去从事研究:其三、暴露思维过程,不仅要给成功的范例,还因展示失败和挫折,让学生了解探索的艰辛和反复,体验研究的氛围和真谛。具体步骤如下:
1)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即不以单纯的感知为出发点,更不以直接告诉现成知识结论为出发点,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启发诱导,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2)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在讲授的同时,辅之以指导学生探究、发现、模仿、应用,在活动中学习;
3)组织分水平的变式训练,防止机械模仿,向学生提供给出问题条件的机会,逐步增加创造性因素,提高训练效率;
4)连续地构造知识结构。适时指导学生归纳所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方面的一般结论,归入知识系统;
5)根据教学目标,及时反馈,回授调节,随时搜集与评定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质疑讲解,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补授的机会,使之达到所定目标的要求。
近十年来的教学方法改革,则不仅涉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双基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启发式、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而且还涉及到“课前预习”、“课后辅导”等教学组织形式和“讲授”、“答疑”、“阅读课本”、“讨论”等具体教学方法。至于自学辅导法、程序教学法等则不仅是具体教学方法,而且还包括了教学原则,甚至是教材,实际上各是一种教学体系。所以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带动了对课程、教材和学校各项制度的改革。
学生的数学活动是一种群体行为,他们是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进行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而教师与学生都是这个“共同体”中的成员。只有共同体中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相互作用,激发和调动每个人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实现“优势互补”,才能使数学学习富有成效。这样,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注意到自己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真正树立教学民主意识,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使学生有心理安全感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自主活动的展开,对于学生来说,就应该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开展独立自主的思维活动、自己理解相应知识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同学开展交流,以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多层次、多侧面的理解,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与学的策略》张大均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靳玉乐主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
[3] 《新课改下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余以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4] 《 数学问题与模式探求》秋森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
【关键词】 教学方法;数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84-01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一套完整体系。它包括教师的工作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及其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当教学内容和其他条件确定后,教学方法将是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因此优选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就十分必要了。
众所周知,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为适合所有学习类型或学习风格而设计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校和教师的任务是用基本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武装自己,这些教学方法能完成不同目标,单一的数学教学方法往往只能解决某一小范围的特定问题,而任何一堂数学课的教学往往需要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并有机地组合,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就需要结合数学教学目的、内容、学生年龄特征,研究特定的教学模式或方法的特定组合,找出最佳的组合选择及内在的作用机制,而传统数学教学则缺乏这方面的研究。
仅仅强调单一教学方法而忽视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组合的主要表现有二:①将教学方法公式化、模式化, 往往是教条地搬用现有的方法,或盲目照搬所谓的新方法而被其局限、束缚,不能灵活运用。②为教法而教法,不能很好地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往往把教学方法改革看成一个以新的方法代替陈腐的方法的单因素问题,而不能辩证地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是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改革教学方法就是发挥每一种方法的优势,克服局限性,寻找最佳模式和可能的条件下建立新的教学方法体系,使方法结构合理、协调,各种方法相互补充,发挥特长。教学方法是受教育目的、教材、学生的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制约的,而社会的发展则是上述各种因素发生改变的总根源,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数学教学方法的改变也是必然的。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形势下,我国数学教育界特别是广大的中学数学教师,更新观念,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不断改革,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中,又总结出了一些较好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探究法”,“问题情境”教学法、“学案”教学法、“自主—创新”教学法等,即体现了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也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体现,形成了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
现代的数学教学法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智能和情感的双重发展,注重于知识、技能、能力、品德与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活动是师生和生生多边活动促进学生潜能发展的过程。
1)以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
2)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促进主体学习的完成。
3)注重数学的问题(概念、原理、法则、公式)的发生、探索、发现、论证及应用的全过程的展开,特别是注重数学知识发生和应用的过程的教学,较好地体现了过程性目标。
4)突出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注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力。
5)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注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品质,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又从教学中去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
6)注意数学文化素质(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史、数学文化等)的培养。
7)数学教学方法开始借助于高科技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技术含量明显提高。
应当承认,目前的学校教育,课堂仍是主阵地。因此,应立足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立足于课堂,深入挖掘教材是学习的基础。但是还应当看到,学校的教育又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在接受前人经验的同时,继续思考研究,开拓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快:另一方面,在接受的同时,思维也受到某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患得患失,丢失了个性和创意。学习应当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其一、揭示知识背景,从数学家的废纸篓里寻找研究的痕迹,让学生看到并体验,面对一个新问题他们是如何去研究、去创造的:其二、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对象,使学生深入其境真正作为一个主体去从事研究:其三、暴露思维过程,不仅要给成功的范例,还因展示失败和挫折,让学生了解探索的艰辛和反复,体验研究的氛围和真谛。具体步骤如下:
1)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即不以单纯的感知为出发点,更不以直接告诉现成知识结论为出发点,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启发诱导,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2)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在讲授的同时,辅之以指导学生探究、发现、模仿、应用,在活动中学习;
3)组织分水平的变式训练,防止机械模仿,向学生提供给出问题条件的机会,逐步增加创造性因素,提高训练效率;
4)连续地构造知识结构。适时指导学生归纳所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方面的一般结论,归入知识系统;
5)根据教学目标,及时反馈,回授调节,随时搜集与评定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质疑讲解,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补授的机会,使之达到所定目标的要求。
近十年来的教学方法改革,则不仅涉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双基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启发式、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而且还涉及到“课前预习”、“课后辅导”等教学组织形式和“讲授”、“答疑”、“阅读课本”、“讨论”等具体教学方法。至于自学辅导法、程序教学法等则不仅是具体教学方法,而且还包括了教学原则,甚至是教材,实际上各是一种教学体系。所以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带动了对课程、教材和学校各项制度的改革。
学生的数学活动是一种群体行为,他们是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进行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而教师与学生都是这个“共同体”中的成员。只有共同体中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相互作用,激发和调动每个人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实现“优势互补”,才能使数学学习富有成效。这样,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注意到自己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真正树立教学民主意识,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使学生有心理安全感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自主活动的展开,对于学生来说,就应该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开展独立自主的思维活动、自己理解相应知识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同学开展交流,以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多层次、多侧面的理解,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与学的策略》张大均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靳玉乐主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
[3] 《新课改下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余以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4] 《 数学问题与模式探求》秋森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