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深水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文约21000多字,分3板块16个部分,涉及60个基本点。作为中国未来发展提纲挈领式的文件,《决定》科学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这次会议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提出新的历史起点深化改革的崭新目标,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国防和军队体制、党的组织领导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具体要求,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化改革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在改革中开拓前进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的新征程。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历经磨难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雄伟壮丽的史篇。“改革已经成就了举世公认的丰功伟绩:当年那个城市衰败,农村偏枯,封闭落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中国已经完全改变了面貌。我国经济欣欣向荣,在工农业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速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都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1](24-25)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这短短的30余年里,华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645亿元,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52万亿元,是1978年的142倍;197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06亿美元,2012年进出口总额一跃而为38668亿美元,是1978年的187倍;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元,到2012年增加了70倍,达到24565元。此外,农民人均纯收入也飞速增长,1978年农民人均收入仅有134元,到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为7917元,是1978年的59倍。这些客观的数字在见证中国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红利。“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2](1)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一直是时代永恒的主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部署了经济领域改革措施;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将改革的重点放在价格改革和企业改革上;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引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崭新历史时期;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改革的领域转向了“三农”;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七届三中全会改革的主题又一次回到了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纵观上述6次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不难发现改革是贯穿始终的时代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责任担当。时代的发展为改革提出了新的命题,而改革的推进又适应了时代发展的主流。但在过去的30多年改革实践中,改革的对象主要涉及经济领域,几乎都是专注于某一具体领域的微观探索。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大刀阔斧进行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的改革,所涉及的领域除了经济领域,还包括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党建等方面。其改革幅度之大、涉及领域之广,前所未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改革部署最全面、最科学、最深刻的一次政策设计,它必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人类发展史上再创辉煌。
二、深化改革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1031)这一论断重点突出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历届国家领导人都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人在“三个有利于”思想中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以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领导人则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胡锦涛为首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则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当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决定,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历史和实践早已证明,任何社会改革,抑或政策措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党和国家事业就会迸发蓬勃生机;倘若失去了民心,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改革是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引导社会发展的鲜艳旗帜,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发展要求完善改革措施,经济的腾飞呼唤深化体制改革,人民群众的利益期待推进改革措施。改革是时代所指,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改革不能停步,不能踏步,更不能退步。中国共产党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意愿,改革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如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加大民生投入,让人民都能共享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探索社会保障制度的新路子,真正让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三、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选择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他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2)。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注重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改革举措,追求更加协同性、立体化、系统性的改革格局,以饱满的政治热情,以博学睿智的远见卓识,以时不我待的时代紧迫感,大胆尝试,顽强奋进,努力使经济更繁荣,政治更民主,法律更健全,科学更进步,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和谐,生态更美好。 实现中国梦,在经济上要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国企的改革与重组,放宽市场准入,培育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市场经济的主体,完成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渐进推进市场利率化、国际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营造宽松、和谐、充满活力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同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变革,协调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
实现中国梦,在政治上要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健全法治中国,有效遏制腐败行为,强化对权力的监督。
实现中国梦,在文化上要推进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实现文化繁荣和发展。
实现中国梦,在社会管理上要推进社会事业的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实现中国梦,在生态建设上要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中国梦,在国防上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实现强军梦。
实现中国梦,在党的建设上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努力建设符合时代要求,满足人民利益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四、深化改革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实然之举
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方式消除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障碍,解决了前进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但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曲折艰辛的过程。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更不可能一帆风顺,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当前虽然社会经济仍持续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理性地认识到发展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隐藏在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诟病”逐渐“浮出水面”。
经济增长下行,经济结构不合理,物质文明的发展依然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经济发展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发展动力;行政机构臃肿,职能与权责出现交叉重叠,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蔓延;人口红利逐步减少,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增长放缓,社会面临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无视客观规律,浪费资源,牺牲环境,导致生态失衡;过分追求效率,忽视调节分配,城乡贫富差距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越来越突出;民生问题较多,人民群众热切期盼能早日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等现实问题。错综复杂的各类矛盾致使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必须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胆略,冲破旧思想的束缚,摆脱习惯思维的障碍,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本清源。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通篇弥漫着浓郁的改革气息,彰显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自信。《决定》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潮流,贴近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决定》是勾画中国未来社会的“恢宏巨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生动体现,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伴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吴敬链.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彭安玉
一、深化改革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在改革中开拓前进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的新征程。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历经磨难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雄伟壮丽的史篇。“改革已经成就了举世公认的丰功伟绩:当年那个城市衰败,农村偏枯,封闭落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中国已经完全改变了面貌。我国经济欣欣向荣,在工农业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速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都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1](24-25)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这短短的30余年里,华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645亿元,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52万亿元,是1978年的142倍;197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06亿美元,2012年进出口总额一跃而为38668亿美元,是1978年的187倍;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元,到2012年增加了70倍,达到24565元。此外,农民人均纯收入也飞速增长,1978年农民人均收入仅有134元,到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为7917元,是1978年的59倍。这些客观的数字在见证中国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红利。“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2](1)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一直是时代永恒的主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部署了经济领域改革措施;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将改革的重点放在价格改革和企业改革上;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引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崭新历史时期;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改革的领域转向了“三农”;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七届三中全会改革的主题又一次回到了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纵观上述6次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不难发现改革是贯穿始终的时代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责任担当。时代的发展为改革提出了新的命题,而改革的推进又适应了时代发展的主流。但在过去的30多年改革实践中,改革的对象主要涉及经济领域,几乎都是专注于某一具体领域的微观探索。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大刀阔斧进行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的改革,所涉及的领域除了经济领域,还包括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党建等方面。其改革幅度之大、涉及领域之广,前所未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改革部署最全面、最科学、最深刻的一次政策设计,它必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人类发展史上再创辉煌。
二、深化改革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1031)这一论断重点突出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历届国家领导人都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人在“三个有利于”思想中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以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领导人则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胡锦涛为首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则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当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决定,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历史和实践早已证明,任何社会改革,抑或政策措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党和国家事业就会迸发蓬勃生机;倘若失去了民心,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改革是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引导社会发展的鲜艳旗帜,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发展要求完善改革措施,经济的腾飞呼唤深化体制改革,人民群众的利益期待推进改革措施。改革是时代所指,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改革不能停步,不能踏步,更不能退步。中国共产党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意愿,改革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如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加大民生投入,让人民都能共享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探索社会保障制度的新路子,真正让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三、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选择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他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2)。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注重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改革举措,追求更加协同性、立体化、系统性的改革格局,以饱满的政治热情,以博学睿智的远见卓识,以时不我待的时代紧迫感,大胆尝试,顽强奋进,努力使经济更繁荣,政治更民主,法律更健全,科学更进步,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和谐,生态更美好。 实现中国梦,在经济上要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国企的改革与重组,放宽市场准入,培育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市场经济的主体,完成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渐进推进市场利率化、国际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营造宽松、和谐、充满活力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同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变革,协调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
实现中国梦,在政治上要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健全法治中国,有效遏制腐败行为,强化对权力的监督。
实现中国梦,在文化上要推进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实现文化繁荣和发展。
实现中国梦,在社会管理上要推进社会事业的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实现中国梦,在生态建设上要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中国梦,在国防上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实现强军梦。
实现中国梦,在党的建设上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努力建设符合时代要求,满足人民利益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四、深化改革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实然之举
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方式消除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障碍,解决了前进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但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曲折艰辛的过程。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更不可能一帆风顺,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当前虽然社会经济仍持续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理性地认识到发展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隐藏在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诟病”逐渐“浮出水面”。
经济增长下行,经济结构不合理,物质文明的发展依然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经济发展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发展动力;行政机构臃肿,职能与权责出现交叉重叠,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蔓延;人口红利逐步减少,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增长放缓,社会面临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无视客观规律,浪费资源,牺牲环境,导致生态失衡;过分追求效率,忽视调节分配,城乡贫富差距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越来越突出;民生问题较多,人民群众热切期盼能早日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等现实问题。错综复杂的各类矛盾致使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必须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胆略,冲破旧思想的束缚,摆脱习惯思维的障碍,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本清源。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通篇弥漫着浓郁的改革气息,彰显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自信。《决定》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潮流,贴近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决定》是勾画中国未来社会的“恢宏巨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生动体现,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伴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吴敬链.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彭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