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养殖动物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带动了畜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但畜牧养殖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疾病困扰,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鉴于此,本文分析了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的类型及其诱因,并提出了几点防控策略,以期对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畜牧养殖 动物疾病 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262—01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由于环境、动物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动物极易患上各种疾病,若养殖户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不到位,就会造成很大的风险隐患,甚至造成疫情的大范围扩散。因此,积极研究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的类型
1.1普通疾病
普通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涉及类型较多,包括眼病、外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此外,流产、难产等畜牧产科疾病也归为普通疾病的范畴。
1.2传染性疾病
传染性疾病具有高危害性、传播迅速等特点,此类疾病多由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起,发病后表现出一定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医治难度相对比较大。部分传染性疾病甚至能够传染给人类,因此是畜牧疾病防控的重中之重目。
1.3寄生性疾病
寄生性疾病也是动物常发疾病,主要由节肢动物、蠕虫、原虫等引起,特别是蠕虫、原虫等寄生后,往往需要较长的发育期,此类疾病大多以身体接触的形式传播。
2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的诱因
2.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影响动物健康的主要因素,若动物生长环境中出现环境污染、毒害物质等对其生长发育不利的因素,就会给动物的新陈代谢造成影响,出现生理失衡等疾病症状。
2.2动物因素
部分动物在胚胎发育期间就被母体感染上了疾病,导致其一出生就成为了病原携带者,故加强动物母体检疫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此外,不同动物个体的抗病能力也存在差异,也会对疾病防控造成一定的影响。
2.3人為因素
由于部分养殖人员不具备专业的养殖技术知识,没有科学用药意识,导致动物体内发生药物毒素积累,对其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部分养殖场所的配套设施比较落后,加之养殖人员没有按时做好排污、换气工作,也加剧了动物疾病的发生。此外,有些养殖场的管理存在疏漏,如没有及时对一些病死动物进行消毒处置,使得疾病进一步传播,扩大了疫病的影响范围。
3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的防控
3.1加强养殖场所管理
首先,要科学进行选址工作,通过选择优良、合适的养殖场所,能够为畜牧动物提供安全、适宜的生长环境,从根本上减少各种疾病因素的干扰。一般来说,畜牧养殖场所应尽可能建立在地势较高、空气干燥且通风良好的地方,同时还应保障取水或排污的便利。其次,要强化对动物的饲养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日常饲养管理可以有效提升疾病防控的效果,为此,养殖人员要定期进行消毒管理,并按时进行卫生打扫,为动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同时还要做好饲料的检查工作,确保其配比合理、营养均衡,借此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抵抗能力,实现疾病防控效果。再次,要按时做好消毒、检疫管理,并对出入养殖场所的车辆进行严密控制,必要时可对出入车辆进行消毒处理,特别是省际、城际等跨地域运输车辆,消毒管理尤为重要。对于新引进的动物,要进行全面的检疫检测,确保其不携带有害病原体,并已注射相关疫苗。
3.2适量饲养,合理用药
养殖人员要积极学习养殖技术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结合动物生长发育情况予以适时、适量喂养,并合理搭配饲料配方,确保营养的全面、均衡,这样能够改善动物身体状况,从根本上提高动物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从而降低其患病几率。其次,养殖人员要树立正确的用药意识,在用药时不仅要选择正规厂家的药物,还应避免使用毒副性大的药物,从而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达到疾病防控目的。此外,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不能盲目追求高饲养量,以保证动物的生活环境质量。
3.3提高养殖户防控水平
政府应强化对基层养殖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或者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赴现场给予指导,帮助其掌握专业的动物疾病防控知识,同时熟悉各种常见的动物疾病类型,从而科学地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养殖人员自身也要提高学习意识,积极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动物疾病防控方法,同时时刻关注本地区的动物疫情发展情况,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结语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通常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动物疾病防控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依赖药物防控,要积极地阻断致病根源,灵活地运用各种防控策略和方法,从而减少动物患病率,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关键词]畜牧养殖 动物疾病 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262—01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由于环境、动物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动物极易患上各种疾病,若养殖户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不到位,就会造成很大的风险隐患,甚至造成疫情的大范围扩散。因此,积极研究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的类型
1.1普通疾病
普通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涉及类型较多,包括眼病、外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此外,流产、难产等畜牧产科疾病也归为普通疾病的范畴。
1.2传染性疾病
传染性疾病具有高危害性、传播迅速等特点,此类疾病多由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起,发病后表现出一定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医治难度相对比较大。部分传染性疾病甚至能够传染给人类,因此是畜牧疾病防控的重中之重目。
1.3寄生性疾病
寄生性疾病也是动物常发疾病,主要由节肢动物、蠕虫、原虫等引起,特别是蠕虫、原虫等寄生后,往往需要较长的发育期,此类疾病大多以身体接触的形式传播。
2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的诱因
2.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影响动物健康的主要因素,若动物生长环境中出现环境污染、毒害物质等对其生长发育不利的因素,就会给动物的新陈代谢造成影响,出现生理失衡等疾病症状。
2.2动物因素
部分动物在胚胎发育期间就被母体感染上了疾病,导致其一出生就成为了病原携带者,故加强动物母体检疫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此外,不同动物个体的抗病能力也存在差异,也会对疾病防控造成一定的影响。
2.3人為因素
由于部分养殖人员不具备专业的养殖技术知识,没有科学用药意识,导致动物体内发生药物毒素积累,对其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部分养殖场所的配套设施比较落后,加之养殖人员没有按时做好排污、换气工作,也加剧了动物疾病的发生。此外,有些养殖场的管理存在疏漏,如没有及时对一些病死动物进行消毒处置,使得疾病进一步传播,扩大了疫病的影响范围。
3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的防控
3.1加强养殖场所管理
首先,要科学进行选址工作,通过选择优良、合适的养殖场所,能够为畜牧动物提供安全、适宜的生长环境,从根本上减少各种疾病因素的干扰。一般来说,畜牧养殖场所应尽可能建立在地势较高、空气干燥且通风良好的地方,同时还应保障取水或排污的便利。其次,要强化对动物的饲养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日常饲养管理可以有效提升疾病防控的效果,为此,养殖人员要定期进行消毒管理,并按时进行卫生打扫,为动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同时还要做好饲料的检查工作,确保其配比合理、营养均衡,借此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抵抗能力,实现疾病防控效果。再次,要按时做好消毒、检疫管理,并对出入养殖场所的车辆进行严密控制,必要时可对出入车辆进行消毒处理,特别是省际、城际等跨地域运输车辆,消毒管理尤为重要。对于新引进的动物,要进行全面的检疫检测,确保其不携带有害病原体,并已注射相关疫苗。
3.2适量饲养,合理用药
养殖人员要积极学习养殖技术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结合动物生长发育情况予以适时、适量喂养,并合理搭配饲料配方,确保营养的全面、均衡,这样能够改善动物身体状况,从根本上提高动物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从而降低其患病几率。其次,养殖人员要树立正确的用药意识,在用药时不仅要选择正规厂家的药物,还应避免使用毒副性大的药物,从而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达到疾病防控目的。此外,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不能盲目追求高饲养量,以保证动物的生活环境质量。
3.3提高养殖户防控水平
政府应强化对基层养殖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或者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赴现场给予指导,帮助其掌握专业的动物疾病防控知识,同时熟悉各种常见的动物疾病类型,从而科学地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养殖人员自身也要提高学习意识,积极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动物疾病防控方法,同时时刻关注本地区的动物疫情发展情况,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结语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通常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动物疾病防控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依赖药物防控,要积极地阻断致病根源,灵活地运用各种防控策略和方法,从而减少动物患病率,提高养殖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