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隆尧县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建设互动发展的创新之路,使隆尧从一个普通的农业县一跃成为农业生产加工经济强县。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秋天不见人收粮,冬天风吹尘飞扬。”一曲朴素的民谣见证着昔日河北隆尧县莲子镇原始破败的自然风貌。如今,这个被人称为”盐碱成滩、农业靠天”的边缘乡镇上,一座被誉为中国食品工业的硅谷、世界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东方食品城已悄然崛起。
据了解,在最近公布的河北省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作为河北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在新的蓝图面前,河北隆尧县的经济产业模式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依托优势资源打造优势产业
地处华北平原南部的河北省隆尧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是全国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和省科技兴农示范县。正是看到这一优势,1994年3月,隆尧县莲子镇西范村村民范现国联合其他八户农民筹建了“河北隆尧华龙食品有限公司(后称华龙公司)”,主营面业。
发展食品生产企业,隆尧在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上具有先天优势,然而仅靠“天赋”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华龙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推出自己的优质小麦繁种基地——华龙麦场,并不断提升原料产地的农业科技含量以实现优种小麦的保质增产。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华龙麦场已使40万农户的100万亩农田成为华龙的第一车间,日处理加工小麦5000吨,年转化小麦达180万吨,并在全国建起16个生产基地,使当地的麦场产品直接成为了卖场的商品,成功开创了“从麦场到卖场”的经营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1999年,河北中旺食品集团(后称中旺集团)在隆尧县成立,其下属的中旺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了“公司+科技+农民十市场”的形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创了生产专业化、经营集团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品化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龙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从土地上解放出大批农民,加快了农业内部的分工,打破了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与生产模式。以华龙日清面隆尧基地为例,华龙公司以0.2%的土地面积和2.5%的人口数量为基础,创造了3096的工业产值、35:6的财政收入.使整个河北省从“小麦大省”成为“面制品强省”,隆尧县也从普通农业县一跃成为农业生产加工经济强县。
股田制:土地开发新机制
“农以地为根”,土地是农业的基本要素和农民的基本保障。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妥善处理农民的“土地情节”是提高土地效率、使更多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重要一环。
结合隆尧县实际情况,华龙公司实行了土地集中连片开发的“股田制”。华龙公司在东方食品城内的西范村,采取以农民土地入股的形式,出让土地归华龙统一管理,作为企业优质种源繁育基地,种植企业无偿提供的优质小麦产品由企业回收,再推广给更多农户,企业再以每吨高出普通小麦200元的价格回收。
这种形式拉紧了”企业十农户”的产业链条,而且土地单户产值大幅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西范村1433位农民的土地只需5人耕种,且每亩产量增加200斤,仅优质麦种植一项,周边农民就增收3000多万元。
西范村支书杨二春表示:“股田制,这种土地入股的制度,既保证了村民收入,还解放了村里劳动力,农民可以腾出时间去搞第三产业生产,西范村现在百万元以上的农户已有20多家,村民的副业摊点也有80多个,村里已经没有单纯依靠农业的农民。”
龙头企业带动城镇建设
2003年,莲子镇华龙经济带被正式命名为“东方食品城”,开始以政府引导服务的形式进行现代化小城镇建设。
东方食品城是以华龙、中旺两大龙头企业建设区为主体,集合了四个自然村落,由隆尧县政府派驻专人成立“东方食品城管理委员会”,实行统一规划管理。
在东方食品城建设进程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华龙、中旺两大公司的生产厂房构成了东方食品城的建筑主体,其原材料生产地——麦场更是规划有序。同时两个企业也先后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食品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分别在南区、北区建成了污水处理厂,进行道路整修、安装高标准广告灯箱、路灯,华龙公司还先后投资3200万元用于食品城的供热工程,其投资3.5亿元的隆尧热电厂也己开工建设。
城镇的发展也带来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西范村建起了农民别墅区,村民们搬进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高档社区,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莲子镇先后被定为河北省50个改革发展重点镇和10个现代化建设试点镇。
政府做好企业的后勤
一直以来,为了引导农民从事农业产业化生产,一些基层政府可谓煞费苦心,要么政策引导宣传,要么财政扶持,有的地方甚至采取所谓的“逼民治富”的方法,不仅无法带动农民的积极性,还引发一些社会群体事件,这也有违政府的工作初衷。
在谈到东方食品城的政策环境,以及企业的发展时,东方食品城管委会主任杜诚勇介绍说,管委会主要负责协调处理区内企业的生产和社会关系,其职能由过去的政策支持与领导管理退到公共服务上,着力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宏观环境,做好企业的“后勤保障”,并承担建设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的职能,管委会上下形成“你入区,我服务;你发展,我收税”的工作思路;即使是外来企业到东方食品城投资,也一定会把工作中的许多细节考虑在企业前头,把服务提前做到家,决不能让外来企业有人生地不熟的感觉。
目前,“东方食品城”的建设使当地的经济走上良性发展之路。据介绍,目前东方食品城建成面积已达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60余家,人口3万余人,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滚动发展的方针,按照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施“依托产业建城、壮大产业兴镇”的发展战略,东方食品城已成为隆尧县的主要经济支柱。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秋天不见人收粮,冬天风吹尘飞扬。”一曲朴素的民谣见证着昔日河北隆尧县莲子镇原始破败的自然风貌。如今,这个被人称为”盐碱成滩、农业靠天”的边缘乡镇上,一座被誉为中国食品工业的硅谷、世界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东方食品城已悄然崛起。
据了解,在最近公布的河北省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作为河北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在新的蓝图面前,河北隆尧县的经济产业模式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依托优势资源打造优势产业
地处华北平原南部的河北省隆尧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是全国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和省科技兴农示范县。正是看到这一优势,1994年3月,隆尧县莲子镇西范村村民范现国联合其他八户农民筹建了“河北隆尧华龙食品有限公司(后称华龙公司)”,主营面业。
发展食品生产企业,隆尧在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上具有先天优势,然而仅靠“天赋”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华龙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推出自己的优质小麦繁种基地——华龙麦场,并不断提升原料产地的农业科技含量以实现优种小麦的保质增产。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华龙麦场已使40万农户的100万亩农田成为华龙的第一车间,日处理加工小麦5000吨,年转化小麦达180万吨,并在全国建起16个生产基地,使当地的麦场产品直接成为了卖场的商品,成功开创了“从麦场到卖场”的经营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1999年,河北中旺食品集团(后称中旺集团)在隆尧县成立,其下属的中旺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了“公司+科技+农民十市场”的形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创了生产专业化、经营集团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品化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龙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从土地上解放出大批农民,加快了农业内部的分工,打破了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与生产模式。以华龙日清面隆尧基地为例,华龙公司以0.2%的土地面积和2.5%的人口数量为基础,创造了3096的工业产值、35:6的财政收入.使整个河北省从“小麦大省”成为“面制品强省”,隆尧县也从普通农业县一跃成为农业生产加工经济强县。
股田制:土地开发新机制
“农以地为根”,土地是农业的基本要素和农民的基本保障。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妥善处理农民的“土地情节”是提高土地效率、使更多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重要一环。
结合隆尧县实际情况,华龙公司实行了土地集中连片开发的“股田制”。华龙公司在东方食品城内的西范村,采取以农民土地入股的形式,出让土地归华龙统一管理,作为企业优质种源繁育基地,种植企业无偿提供的优质小麦产品由企业回收,再推广给更多农户,企业再以每吨高出普通小麦200元的价格回收。
这种形式拉紧了”企业十农户”的产业链条,而且土地单户产值大幅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西范村1433位农民的土地只需5人耕种,且每亩产量增加200斤,仅优质麦种植一项,周边农民就增收3000多万元。
西范村支书杨二春表示:“股田制,这种土地入股的制度,既保证了村民收入,还解放了村里劳动力,农民可以腾出时间去搞第三产业生产,西范村现在百万元以上的农户已有20多家,村民的副业摊点也有80多个,村里已经没有单纯依靠农业的农民。”
龙头企业带动城镇建设
2003年,莲子镇华龙经济带被正式命名为“东方食品城”,开始以政府引导服务的形式进行现代化小城镇建设。
东方食品城是以华龙、中旺两大龙头企业建设区为主体,集合了四个自然村落,由隆尧县政府派驻专人成立“东方食品城管理委员会”,实行统一规划管理。
在东方食品城建设进程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华龙、中旺两大公司的生产厂房构成了东方食品城的建筑主体,其原材料生产地——麦场更是规划有序。同时两个企业也先后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食品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分别在南区、北区建成了污水处理厂,进行道路整修、安装高标准广告灯箱、路灯,华龙公司还先后投资3200万元用于食品城的供热工程,其投资3.5亿元的隆尧热电厂也己开工建设。
城镇的发展也带来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西范村建起了农民别墅区,村民们搬进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高档社区,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莲子镇先后被定为河北省50个改革发展重点镇和10个现代化建设试点镇。
政府做好企业的后勤
一直以来,为了引导农民从事农业产业化生产,一些基层政府可谓煞费苦心,要么政策引导宣传,要么财政扶持,有的地方甚至采取所谓的“逼民治富”的方法,不仅无法带动农民的积极性,还引发一些社会群体事件,这也有违政府的工作初衷。
在谈到东方食品城的政策环境,以及企业的发展时,东方食品城管委会主任杜诚勇介绍说,管委会主要负责协调处理区内企业的生产和社会关系,其职能由过去的政策支持与领导管理退到公共服务上,着力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宏观环境,做好企业的“后勤保障”,并承担建设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的职能,管委会上下形成“你入区,我服务;你发展,我收税”的工作思路;即使是外来企业到东方食品城投资,也一定会把工作中的许多细节考虑在企业前头,把服务提前做到家,决不能让外来企业有人生地不熟的感觉。
目前,“东方食品城”的建设使当地的经济走上良性发展之路。据介绍,目前东方食品城建成面积已达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60余家,人口3万余人,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滚动发展的方针,按照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施“依托产业建城、壮大产业兴镇”的发展战略,东方食品城已成为隆尧县的主要经济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