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概念界定及特点
辩证思维是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即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
在日常的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研究对象的双方表面上对立实则统一。即进行对立统一思维法。
例如:张爱玲的人生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如果不对其进行辩证思考,这里我们就无法感受到张爱玲本人“三恨”后面的“三爱”,“恨”得越深,“爱”得越深,正所谓爱恨一线间。
辩证思维正是以世间万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的对世界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人与外界的关系,进而得到某种结论的。
因此辩证思维也要求我们有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要有发展变化的观点。
二、辩证思维的几个思考维度
基于以上阐释的辩证思维的特点,我从四个维度来对辩证思维进行定向思考和衡量。
基于对立统一的看法,提出文化度向的批判性思维。
基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提出空间度向的比较性思维。
基于发展变化的观点,提出时间度向的发展性思维。
基于从本质上认识对象出发,提出心理度向的深刻性思维。
即:
时间度向——发展性思维;
空间度向——比较性思维;
心理度向——深刻性思维;
文化度向——批判性思维。
三、实战展示
1.展示文题,引导学生尝试对“喧嚣与宁静”这个主话题进行辩证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周国平)
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莫言)
2.辩证思维精析
(1)从心理度向来思考
宁静,其实就是于锦瑟流年中添一抹淡然;宁静是我们心中狭小而精致的土地,一湾轻妙而安静的风景。喧嚣源于汲汲于世间的功名利禄,盲目地顺从社会的标准;利益往来、娱乐浮夸的阴沟滋生了喧嚣;喧嚣是功名利益相互摩擦的聒噪刺耳声……
(2)从时间度向来思考
任何现象的产生,早期都是喧嚣的,后期经过摩擦、融合趋向宁静;有价值的会因宁静沉淀为经典,无价值的会在“安静”中消逝。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观点:宁静,应是喧嚣积淀后的冥思,是思想的翕合搏动,是内心的反刍咀嚼……
(3)从空间度向来考虑
同一场合,同一时间,不同的人,有的人在喧嚣中喧嚣着,有的人在喧嚣中宁静着;不同的时代中的人,宁静与喧嚣的表现各不相同。
(4)从批判性思维来看,我们必须在喧嚣中存在着,生活着,要批判地对待,清醒地以一種态度或姿态生活其中,批判的过程是宁静地生活在喧嚣中,而非逃离、归隐,否则批判没有意义。批判是为了更好地存在。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观点:宁静不是被逼后的逃离,而是主动拥抱的精神;宁静未必一生偏安,只需在翻滚的一生中的几十个瞬间去感受那份安宁;安静是在熙攘的人群中仍能保持安静的姿态……
3.思维定位及优秀范例
【思维定位】
“要寻得宁静,要远离喧嚣;要做到‘心远’;远离环境的喧嚣只需我们找一静地即可……”这样的见解是空话,是没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心静世界宁,心闹世界喧;携宁静与喧嚣共舞……”这样的见解才是有效有深度的。
【优秀范例】
宁静不是被逼后的逃离,而是主动拥抱的精神。
未必一生偏安,只需在翻滚的一生中的几十个瞬间去感受那份安宁。
安静是在熙攘的人群中仍能保持安静的姿态。
4.优秀辩证思维范文:
沉淀喧嚣
阚浩东
喧嚣的潮汐不曾退去,被潮汐涤荡的我们该何去何从?
喧嚣流行在街头闹市,发起于一群人的聒噪与计较;是蜂拥而至的人们对特价商品的围堵抢购;是货摊上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是穿金戴银的豪奢游客望向金字塔顶的占有目光……
喧嚣还潜伏在文学的原野中,《易经》走向十字街头,成了给人算命的“百宝箱”;僧人走向熙攘大街,成了披着袈裟的推销员;孔子被抬出来祭拜,成了政府赚钱的表演秀……
世界沸腾了,不在乎再加点“料”;世界粘稠着,不在乎再多些“汤水”,这样一锅喧嚣,人们只能被熬煮着,熏染着,浸润着……我们无法逃避,因为我们都是局内人。
局内人的我们,要明白喧嚣只是表象。有如水面,波澜起伏下必有暗流;当社会的大铲搅起一个个个体,我们棱角与棱角磨合,想法与想法碰撞,唇舌与唇舌交锋……所以早期的喧嚣是必然的。早期的喧嚣是意见不一时的杂乱起哄,也是齐步前进前必经的推搡,没有喧嚣也就无所谓宁静。一旦,外物来袭,没有了喧嚣,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复制品,没有了灵魂与自己的声音,这种死寂与喑哑是最可怕的。
但千万不能让喧嚣持续,喧嚣熬煮得过猛,人们会“糊掉”!
宁静,应是喧嚣积淀后的冥思,是思想的翕合搏动,是内心的反刍咀嚼。喧嚣过后,来一剂宁静的思索,来一剂静心的辨别;来一味让自己神清气爽的荷叶,溶于降火去燥的黄连……让自己静下来。
静下来,让宁静成为一种气质。
诚如王开岭所说:“我们的生命关怀力,精神爆发力,信仰执行力,远远不够,不够辽阔,不够高亢,不够硬朗和健壮。”因为有了对物欲的疯填,我们不愿去或来不及关怀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生命没了质感;因为对社会价值观的妥协,我们在喧嚣中放弃了自己的喜好与追求;我们不去眺望,不去关怀,不去扩张生命的宽度,不去抹亮生命的色彩,不去为自己的生命而活……喧嚣让我们走向了平庸!
唯有宁静,才能让我们掌握生命的主动权,重归博思和深思的内在,去净化、去思考、去剔除名利的喧嚣,抽离无理的叫嚷,让宁静的春风吹醒内心的原野。
我们不要做喧嚣的“侨民”,要做自己的主宰,让宁静化为喧嚣背后的倩影。
四、探究的意义
其实,任何一个话题,当我们对其进行辩证的思考时,都一定会建立在此话题在当今社会上鲜活的演变,与这个时代赋予的内涵与特点上。即探究对象的有时代生活烙印的新的阐释与定位。只有明白了这点,学生才能大胆地对写作的话题进行开放思维的写作。
我们探讨的辩证思维的几个思维度向,并不是要求学生每次写作都要从四个维度进行思考,只要就其中一到两个维度有自己的见解,学生的思维就会深刻全面很多。
辩证思维是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即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
在日常的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研究对象的双方表面上对立实则统一。即进行对立统一思维法。
例如:张爱玲的人生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如果不对其进行辩证思考,这里我们就无法感受到张爱玲本人“三恨”后面的“三爱”,“恨”得越深,“爱”得越深,正所谓爱恨一线间。
辩证思维正是以世间万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的对世界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人与外界的关系,进而得到某种结论的。
因此辩证思维也要求我们有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要有发展变化的观点。
二、辩证思维的几个思考维度
基于以上阐释的辩证思维的特点,我从四个维度来对辩证思维进行定向思考和衡量。
基于对立统一的看法,提出文化度向的批判性思维。
基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提出空间度向的比较性思维。
基于发展变化的观点,提出时间度向的发展性思维。
基于从本质上认识对象出发,提出心理度向的深刻性思维。
即:
时间度向——发展性思维;
空间度向——比较性思维;
心理度向——深刻性思维;
文化度向——批判性思维。
三、实战展示
1.展示文题,引导学生尝试对“喧嚣与宁静”这个主话题进行辩证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周国平)
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莫言)
2.辩证思维精析
(1)从心理度向来思考
宁静,其实就是于锦瑟流年中添一抹淡然;宁静是我们心中狭小而精致的土地,一湾轻妙而安静的风景。喧嚣源于汲汲于世间的功名利禄,盲目地顺从社会的标准;利益往来、娱乐浮夸的阴沟滋生了喧嚣;喧嚣是功名利益相互摩擦的聒噪刺耳声……
(2)从时间度向来思考
任何现象的产生,早期都是喧嚣的,后期经过摩擦、融合趋向宁静;有价值的会因宁静沉淀为经典,无价值的会在“安静”中消逝。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观点:宁静,应是喧嚣积淀后的冥思,是思想的翕合搏动,是内心的反刍咀嚼……
(3)从空间度向来考虑
同一场合,同一时间,不同的人,有的人在喧嚣中喧嚣着,有的人在喧嚣中宁静着;不同的时代中的人,宁静与喧嚣的表现各不相同。
(4)从批判性思维来看,我们必须在喧嚣中存在着,生活着,要批判地对待,清醒地以一種态度或姿态生活其中,批判的过程是宁静地生活在喧嚣中,而非逃离、归隐,否则批判没有意义。批判是为了更好地存在。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观点:宁静不是被逼后的逃离,而是主动拥抱的精神;宁静未必一生偏安,只需在翻滚的一生中的几十个瞬间去感受那份安宁;安静是在熙攘的人群中仍能保持安静的姿态……
3.思维定位及优秀范例
【思维定位】
“要寻得宁静,要远离喧嚣;要做到‘心远’;远离环境的喧嚣只需我们找一静地即可……”这样的见解是空话,是没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心静世界宁,心闹世界喧;携宁静与喧嚣共舞……”这样的见解才是有效有深度的。
【优秀范例】
宁静不是被逼后的逃离,而是主动拥抱的精神。
未必一生偏安,只需在翻滚的一生中的几十个瞬间去感受那份安宁。
安静是在熙攘的人群中仍能保持安静的姿态。
4.优秀辩证思维范文:
沉淀喧嚣
阚浩东
喧嚣的潮汐不曾退去,被潮汐涤荡的我们该何去何从?
喧嚣流行在街头闹市,发起于一群人的聒噪与计较;是蜂拥而至的人们对特价商品的围堵抢购;是货摊上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是穿金戴银的豪奢游客望向金字塔顶的占有目光……
喧嚣还潜伏在文学的原野中,《易经》走向十字街头,成了给人算命的“百宝箱”;僧人走向熙攘大街,成了披着袈裟的推销员;孔子被抬出来祭拜,成了政府赚钱的表演秀……
世界沸腾了,不在乎再加点“料”;世界粘稠着,不在乎再多些“汤水”,这样一锅喧嚣,人们只能被熬煮着,熏染着,浸润着……我们无法逃避,因为我们都是局内人。
局内人的我们,要明白喧嚣只是表象。有如水面,波澜起伏下必有暗流;当社会的大铲搅起一个个个体,我们棱角与棱角磨合,想法与想法碰撞,唇舌与唇舌交锋……所以早期的喧嚣是必然的。早期的喧嚣是意见不一时的杂乱起哄,也是齐步前进前必经的推搡,没有喧嚣也就无所谓宁静。一旦,外物来袭,没有了喧嚣,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复制品,没有了灵魂与自己的声音,这种死寂与喑哑是最可怕的。
但千万不能让喧嚣持续,喧嚣熬煮得过猛,人们会“糊掉”!
宁静,应是喧嚣积淀后的冥思,是思想的翕合搏动,是内心的反刍咀嚼。喧嚣过后,来一剂宁静的思索,来一剂静心的辨别;来一味让自己神清气爽的荷叶,溶于降火去燥的黄连……让自己静下来。
静下来,让宁静成为一种气质。
诚如王开岭所说:“我们的生命关怀力,精神爆发力,信仰执行力,远远不够,不够辽阔,不够高亢,不够硬朗和健壮。”因为有了对物欲的疯填,我们不愿去或来不及关怀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生命没了质感;因为对社会价值观的妥协,我们在喧嚣中放弃了自己的喜好与追求;我们不去眺望,不去关怀,不去扩张生命的宽度,不去抹亮生命的色彩,不去为自己的生命而活……喧嚣让我们走向了平庸!
唯有宁静,才能让我们掌握生命的主动权,重归博思和深思的内在,去净化、去思考、去剔除名利的喧嚣,抽离无理的叫嚷,让宁静的春风吹醒内心的原野。
我们不要做喧嚣的“侨民”,要做自己的主宰,让宁静化为喧嚣背后的倩影。
四、探究的意义
其实,任何一个话题,当我们对其进行辩证的思考时,都一定会建立在此话题在当今社会上鲜活的演变,与这个时代赋予的内涵与特点上。即探究对象的有时代生活烙印的新的阐释与定位。只有明白了这点,学生才能大胆地对写作的话题进行开放思维的写作。
我们探讨的辩证思维的几个思维度向,并不是要求学生每次写作都要从四个维度进行思考,只要就其中一到两个维度有自己的见解,学生的思维就会深刻全面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