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画像背后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y353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历任总统画像是美国的一项传统,但不是所有总统都喜欢自己的肖像。这些虚实结合、内涵丰富的画作,更多地反映了创作者乃至外部世界对白宫主人的职业生涯及个人品行的观感,和总统们心目中“理想的自我”存在着微妙的出入。

最基本的要求是“接地气”


  为杰出人物画像的传统起源于欧洲。欧洲移民在北美独立建国后,这一传统也在美国得到发扬。自从1789年乔治·华盛顿入主白宫,总统成了最受美国人关注的公众人物。由此,在摄影还没出现的年代,为总统画像成了势在必行的政治任务。
  要说哪个版本的华盛顿画像最接近他本人?画家吉尔伯特·斯图尔特的作品无疑是首选——白宫和美国国家肖像馆收藏了他的作品,现版1美元纸币也以他笔下的华盛顿为模板。


华盛顿画像/吉尔伯特·斯图尔特


林肯画像/乔治·希利

  斯图尔特的这幅画创作于1796年,即华盛顿卸任前一年。“普遍认为,这幅画记录了華盛顿在国会的讲话,旨在争取国会的支持。”《美国总统一览》一书提道,“参议员威廉·宾厄姆委托斯图尔特创作这幅画,并把它送给了参加独立战争和谈的英国首相威廉·菲茨莫里斯。”不久,美国国会花重金买回这幅画,将其存放在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家中。
  1812年,英国再度出兵干涉美国,一度攻占其首都华盛顿,但这幅画在战火中毫发无伤。
  华盛顿的肖像充满了有深意的细节:画面左边的桌下放着《1787宪法》(美国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桌腿以鹰的浮雕为装饰,鹰爪抓着一捆枝条,象征美国最初13个州的联合。华盛顿身穿黑色丝绒外衣,身体略前倾,右手手心向上做演讲状,左手持剑。“画家通过这把剑向总统的戎马生涯致敬,但并没把他刻画成帝王或军阀。”历史学家凯特·勒梅告诉美国《时代》周刊,“他开创了总统画像的先例,即总统来自大众,代表大众,看起来得接地气。”
  乔治·希利所绘的林肯肖像,隐喻了美国历史上的另一关键节点——南北战争。林肯坐在椅子上,右手食指扶颊,苍白而消瘦的脸上带着若有所思的神情,似乎正在倾听。这幅画截取自希利于1869年创作的群像《和平使者》,林肯正跟三位将军商量如何给敌人最后一击。此画创作时林肯已遇刺身亡,画家参考林肯的其他肖像才得以完成。
  按照白宫历史协会的说法,20世纪之前,为总统画像的开支基本由国会承担。此后,这笔钱越来越多地来自私人捐赠。老布什总统上任后,国家肖像馆接过了为画像筹款的任务,并负责推荐画家,由总统“钦点”。每位画家的酬劳并不相同,《纽约时报》称,奥巴马那幅肖像的酬金是50万美元。

有些总统被“画中人”惹恼


  人们的自我认知和他人眼里的自己往往存在落差,美国总统也不例外。参加完揭幕仪式,奥巴马依照惯例对画家可辛德·威利表示“赞赏和感谢”,但他笑称,后者并未严格遵照他的要求,“把耳朵画小些,把白头发画少些”。
  众多美国总统中,对自己画像最不满意的可能要数西奥多·罗斯福(老罗斯福)。1901年,老罗斯福上任没多久,法国使馆就打算送他一份见面礼。刚巧法国画家西奥博尔德·查特兰在罗斯福府上做客,法国驻美使馆便委托他为老罗斯福作画。
  无论从哪个角度思考,这幅画看上去都是成功之作。查特兰也绝非无名之辈,他画过的名人不计其数。罗马教皇利奥十三世曾这样评价他为自己创作的肖像:“这幅画将让我流芳百世。”查特兰此前呈献的老罗斯福夫人肖像,也令总统一家十分满意。
  然而,画布揭开的那一刻,老罗斯福大失所望:“我看起来像只哀号的猫。”不但他不喜欢,孩子们也经常拿这幅画跟他开玩笑。“查特兰试图发掘大人物隐私的一面,而老罗斯福自诩为强硬坚毅的男子汉,这就是矛盾所在。”美国“每日野兽”网站如此评论。


老罗斯福画像/约翰·萨金特

  事后,查特兰向法国《费加罗报》抱怨,要让老罗斯福安静地待着简直太难了。他“充满个人魅力,还会用法语说俏皮话,但我从没见过比他更不老实的‘模特’”。
  6年后,老罗斯福终于忍无可忍,下令把“哀号的猫”丢进火堆,重新找人给自己画像。这回,前来执笔的是画家约翰·萨金特。
  但二人的合作仍不顺利。萨金特坚持按自己的想法行事,而老罗斯福则是不喜欢别人发号施令的“暴脾气”。某日,双方的冲突全面爆发,老罗斯福指责萨金特:“你不懂我想要什么!”萨金特则回敬:“是你不会摆姿势。”老罗斯福听后怒不可遏,转身吼道:“我不会?”
  那一瞬间,总统怒发冲冠的模样让画家灵光闪现,他很快勾画出后人熟知的老罗斯福:腰板挺得笔直,一手叉腰,一手扶在楼梯扶手上,眉宇间充满威严。“他画出了总统的灵魂——他的能量、他的警觉、他的侵略性、他的不服输,却隐藏了他受人尊重的仁慈和慷慨。”对这个版本,老罗斯福总算满意了。


约翰逊画像/彼得·赫德
  越南战争时期在位的林登·约翰逊,把画家彼得·赫德为自己绘制的肖像斥为“我这辈子见过的最丑陋的东西”,并拒绝为此埋单。身为知名画家,赫德哪能咽下这口气?他向媒体大曝总统的“粗鲁无礼”,并把画捐给了国家肖像馆,国家肖像馆答应在约翰逊逝世后再展出。
  平心而论,约翰逊的肖像堪称上乘。赫德勾勒出一位体格高大、意志坚定的总统。他身穿庄重的黑色西服,腋下夹着一本厚书,远处是被有意矮化的华盛顿地标建筑。“赫德没有缩小总统的耳朵,柔化他的皱纹或给他染发,”美国《史密森尼》杂志网站评价道,“虽然他下笔时有讨好意味,但还算实事求是。”
  约翰逊在经济、教育和民权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他的对外政策是一场灾难——近6万美国人葬身于东南亚丛林中。这个“污点”使他难以跻身伟大的美国总统之列。无怪乎人们说,如何在肖像中展现他,跟如何在史书中评价他的难度差不多。

画布上的形象或许更真实


  随着时代变迁,如今的总统肖像不再是向公众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但在画布前正襟危坐,静待自己的形象以传统方式呈现,仍是每位总统的必修课。“照片是直白的、一览无余的,绘画则是谨慎的、深思熟虑的,它反映了画家对总统的解读。”历史学家凯特·勒梅说。
  就此而言,奥巴马画像无疑是历任总统画像中的异类——它罕见地采用植物为背景。画面中,奥巴马身穿藏蓝色西服,坐在黑胡桃木椅上,背后是一面逆光中的墙,墙面覆盖着藤蔓,还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一部分枝叶包围他的身躯,甚至盖住了他的脚面,使他看起来如“身陷囹圄”。“这是一场战争。尽管奥巴马坐在前方,这些植物却放肆地宣示它们的存在。你猜谁才是主角?”画像作者可辛德·威利在揭幕仪式上打趣道。


奧巴马画像/可辛德·威利(IC PHOTO 供图)

  “每种植物都有寓意:紫色的百子莲象征着他的肯尼亚血统;白色茉莉花指代他的出生地夏威夷;五颜六色的菊科植物代表着芝加哥,他在那里成为参议员。”国家肖像馆主管金·萨吉特解释,“一种花代表奥巴马的一段经历。百子莲、茉莉、菊花,还有玫瑰——爱和勇气的象征。它们加起来,暗喻他前程似锦又充满艰难险阻的人生。”
  有时,画布上的总统更真实。1963年,抽象画家伊莱恩·德库宁为约翰·肯尼迪创作了一幅肖像。作品一面世就引发争议:潦草的笔触使它看起来更像速写,画布边缘甚至有留白。肯尼迪别扭地坐在椅子上,脑袋耷拉在肩头,眼角下垂,脸色蜡黄。“周围是一团团喧嚣的黄色和绿色,像是受肾上腺素驱使一样。”《纽约时报》如此描述。
  画面虽然刻意营造出年轻、健壮的公众形象,但日后解密的资料表明,肯尼迪长期遭受病痛折磨。美国《每日科学》周刊称,胃炎、爱迪生氏病、背痛只是他病史中的一部分,有些疾病从他童年时起就一直困扰着他。


肯尼迪画像/伊莱恩·德库宁

  德库宁的画风看似天马行空,其实源于对肯尼迪的真实观察。1962年到1963年,她与肯尼迪多次会面,掌握了大量素材。美国“历史”网站称,这幅画的场景取自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滩别墅,“阳光透过树荫投下黄色和绿色的影子,与水面的波光交织在一起”。
  “这才是真实的时刻,”勒梅对《时代》周刊总结道,“人们常常忘记总统也是人,他们既有身体缺陷,也有性格弱点。”
其他文献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他写了很多书、说了很多话,结果几次被关进监狱,最后被驱逐出境。  当他流亡到英国时,正好赶上科学家牛顿的葬礼。那是1727年3月28日。  伏尔泰看到了什么?一场国葬。数万名市民自发上街为牛顿送行,抬棺材的是2位公爵、3位伯爵和1位大法官。  牛顿被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要知道,此前葬在那兒的都是皇室和教会的顶级人物。  可以想象伏尔泰所受到的震撼:当法国人还
期刊
在摇曳灯光的照耀下,历史在过去的小路上蹒跚,试图重建过去的景象,恢复往日的回声,并用微弱的光芒点燃往日的激情。  当历史巨大的卷轴展开之时,许多错综复杂的事件出现了,而这些事件很难有效地被纳入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的好恶模式之中。  人类的故事并不总是像数学运算那样,根据二加二等于四的原则展开。人的一生中,有时可能等于五或负三;有时正算到一半,黑板倒塌,使全班陷于混乱,教师被砸得鼻青脸肿。  现在,科学
期刊
大多數人一生操劳只是为了让儿孙能有吃有住,而这些儿孙长大进入社会后,也都一个个“子承父业”,重演历史。  那些为社会而活、为社会工作的人,自然要求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一个为自己而活的人就不指望社会认可,也不受其影响。如果一个人根本就不在乎张三李四,他凭什么要在乎这些人对他怎么看?
期刊
亲爱的花生:  当你能读懂妈妈写给你的这封信时,我想也应该是可以带你去看爸爸的时候了。你现在肯定已经变成一个阳光帅气的少年了,爸爸见到你一定会很开心、很欣慰。你应该不会再相信爸爸去忽忽星球这样的话了,对吧?可是在你两岁时,这是妈妈能想到最好的爸爸不能陪伴在你身边的理由了。  不知道爸爸陪伴你的短暂时光,你能留下的记忆有多少,可无论多少,希望你别责怪和忘记爸爸。他最喜欢把你抱起来举得高高的,因为你会
期刊
我很喜欢已故日本演员高仓健先生。前几天,我在电视上还看见他的专题报道,再一次觉得,我真的很喜歡他。大约十年前,高仓健先生出版了散文集《好想被你称赞》,我也非常喜欢他的文章。  “好想被你称赞”这句话,道尽了高仓健先生的人生态度。我这个人就是这样,不是我会什么、想成为什么,而是因为想要被人称赞“你做得很好哦”“你很努力哦”,所以才认真当演员——他这样写道。能够这样坦白,我觉得他真的很棒。  在看高仓
期刊
并不是只有下意识地改变生活环境才称得上明智,改变生活规律也一样。有时,一次无意义的旅行,或只有几公里的位置变化,也能将我们带离生活中业已僵化的,同时又折磨人、令人无法忍受的无奈。一个让人做梦的新房间、几张新面孔、不同的厨房,都能使我们的内心平静或雀跃。  我們就应该如此改变日常生活的节奏,不必很用力,也不必很轻率。当我们感到被困在某种生活状态中时,应该有意识地、自主地做出改变。一个一直固执地坚持清
期刊
20多年来,我接触过不少报刊,近几年又有各种手机杂志、电子书之类,书的形式因科技的进步而变得琳琅满目。过尽千帆,常陪在我身旁的唯有纸质的《读者》。  《读者》的内容,一直都是守正创新、精益求精,或轻松愉悦,或厚重沧桑。  《读者》与广大读者有缘,与我有缘,也与我的儿子有缘。  2010年暑假,我向8岁的儿子推荐了《读者》,没有想到,他一下就喜欢上了!他接触的第一本《读者》是2010年第14期,他读
期刊
在疾病和哀愁丛生的群山之上,  一只不受羁束的鸟儿永远展翅悬停着,停着,  高高地处在更纯净、更快乐的风中。  从最浓黑的缺憾之云那里,  永远会放射一道完美的光,  闪现天堂的荣耀。  對着潮流的、习俗的争吵,  对着巴别塔般的喧嚣、震耳欲聋的狂欢,  一缕清音,依稀可辨,安抚着每一个间歇,  那是最终的合唱,来自某个遥远的海岸。  啊,蒙福的眼睛、幸运的心,  能看见、能认识宏伟的迷宫中  一
期刊
惯于“自省”的英国女作家伍尔夫在笔记中写道:“有一天,蒙田在巴勒杜克看到一幅勒内的自画像,便自问:‘既然他可以用蜡笔为自己画像,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用鹅毛笔来写写自己呢?’”当然,这只是伍尔夫想象的蒙田写随笔前的情景。  多年前,我的床头也放着一本《蒙田随笔》,节选本,不厚。后来才知道,全套的《蒙田随笔》有3卷,80来万字。印象中,16世纪的法国人文味很浓,所以,蒙田干了一件忒朴实的事儿:写自己的生活
期刊
卖葵花时,我们会留下一部分,送到榨油厂榨油。榨出来的油一部分在店里出售,一部分自己吃,够吃一年的。榨油剩下的油渣也是好东西,哪怕已经被碾尽精华,鸡和兔子仍然像强盗一样挤头猛抢。  如此贫瘠的土地,却生出如此香美的食物。这么一想,就觉得必须赞美土地的力量。  虽然其中也有化肥的力量。但化肥只能依从土地的意志而作用于植物。  人类甚至可以研究出无土栽培技术,却仍然不能更改生命成长的规则。这种规则也是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