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分析及研究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形势下,通过分析1998-2010年间安徽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及其变化,并且利用A Shorrocks收入来源分解方法,发现工资性收入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最关键的因素,而转移性收入的贡献度在不断的提升,并据此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可能方向。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综合实力也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也愈发的严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安徽省作为中部的一个人口大省,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人口众多,各项数据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也使得各级政府不得不重新思考收入差距的来源,而本文正是基于此展开。
  一、相关文献的回顾
  国内学者研究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文献众多,对各省的收入差距分析的文献不是很多。朱云章(2010)认为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是导致中国城乡差距的重要因素,并认为一旦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会逐步得到缓解。李实(2007)等通过衡量城乡居民货币收入及公共服务利用的科技型以及生活费用在城乡间差别等因素,认为城镇居民所获得的各类隐性补贴远远高于农村居民,这将导致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曾国安(2002)提出对于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要根据收入性质、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政策,应该同经济增长、反垄断及区域经济战略和政策的调整相结合。陆铭(2010)认为政府需要消除歧视性的户籍政策和日益扩大的行业间不平等因素,使得劳动力市场日趋公平,这有利于收入差距程度的缩小。这些研究大多是用实证分析和一些计量模型分析并提出了我国收入差距的一些分项因素,并且相应的提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措施,但却不能认清居民收入增长的结构性来源及其相应的变化趋势,且很少对我国一些代表性省份进行研究。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本身就很大,我们应该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地方主体来进行分析。而安徽省作为一个代表性的省份,是全国的一个缩影,恰好可以为我们所用。
  二、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本状况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现状的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在普遍大幅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的扩大,贫富差距的鸿沟也在不断的拉开,这也为实现和谐社会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一)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演进如图1所示。经计算得知1981年至2010年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9.811%,绝对数值由1981年的425元增加到2010年的15788元,增长了37.1倍,在此段时间农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575%,绝对数值由1978年的246元增加到2010年的5285.2元,增长了21.5倍。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待,我们可以说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在总体收入水平获得极大提升的同时,我们也不可忽略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从绝对差距来看,198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额为179元,而这一数值在2010年增长到10502.8元,如图1所示,提高了58.67倍,从收入差距比来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比由1980年的1.73倍增加到2010年的2.99,增长了72.91%。
  三、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分析
  本部分选用2000-2011年的《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来分析安徽省城乡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各种收入的贡献度,以便能提出相应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些建议。
  (一)安徽省城市居民收入来源分析
  安徽省城镇居民总收入由1999年的4774元上升至2010年的17627元,增长了269.23%,相应的,在这12年的过程中,城镇居民的收入来源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1.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缓慢下降。安徽省作为一个中部的省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因此居民的收入还是比较依赖工资性收入。但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工资性收入在居民收入来源中逐渐下降。在“十二五”建设新时期,随着国家启动新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国家、集体、个人收入分配格局也必将发生不小的调整,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预计还将会趋向下降。
  2.财产性收入变化不大,所占比重可以忽略不计。在1999年至2010年间,安徽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与沿海省份差距明显,这也与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有关,通过图2我们可以看到财产性收入在2007年至2010年间变化波动较大,这也与我国宏观经济走向有关,
  3.经营性收入上升明显。2000-2004年间经营性收入所占比例波动较大,与工资性收入呈反向变动关系,占整个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由1998年的3.95%上升至2010年的7.43%,增长了88.10%,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安徽省吸收外来投资的增加,我们预期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也会自然上升。
  4.转移性收入波动不大。安徽省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从1998年的17.33%变化为2010年的17.40%,在此期间,2000-2003四年间所占比重超过20%,2004-2006年三年间占比低于16%,应该说波动不是很大。居民的转移收入,是居民无须付出的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资金或财产所有权等,其中财政的各种无偿支出是转移性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分析
  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外部性获得了巨大的释放和辐射,安徽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转移了大量的劳动力,根据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计,2010年安徽省外出务工人员达到了1300万人,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相对于城市来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经营性收入比重下降幅度较大。1999年至2010年间,经营性收入占比下降了21个百分点,这也与农业收入逐年下降有关,1999年安徽省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25.5%,2010年这一数据变化为4.22%,我们知道农村经营性收入受气候的变化以及价格的变动很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比重在不断的下降,经营性收入可能还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2.工资性收入逐年提高,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重要来源。安徽省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充足,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到沿海工资更高的地区,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使得工资性收入获得了增长,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1998年的24.54%上升到2010年的41.70%,随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的措施,工资性收入将会在农民总收入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3.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变化不大,所占比重较小。由于安徽省农村发展水平不高,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一直没达到3%,而随着国家对贫困人口扶持的力度加大,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由1999年的3.43%提高为2010年的5.91%,有了显著的增长。
  (三)不同收入来源的贡献度分析
  我们借鉴A Shorrocks(1980)的收入来源分解的思路,来探寻各收入在总体收入差距中的贡献度,假设第i个人的总收入yi可以表示为他的各种收入来源之和,而yij则表示他的来自第j种收入来源之和。数学表达式为j=1,2,3......n,其中n表示他的收入来源种类之和。进一步的表示群内个体每个人的第j种收入来源,则y=(y1,y2,y3......yn),此处y表示一个群体个人的收入向量。按照他给的分解方法,相对收入来源差异权重也即衡量不同收入来源对yi收入差距的贡献程度可以表示为Skj=cov(ykj,yk)/σ2(yk),且Skj=1,(j=1,2,3......n)具体到本文中我们可以知道n=4,而i我们可以分为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由于是计算比例,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历年安徽省城镇人口比例,用a表示,而不同的年份用k表示。显然:如果某种收入来源计算得出的s值越大,代表该种收入来源的差距影响收入差距的作用就会越强。把上述表达用公式推导得:
  Skj=cov(ykj,yk)/σ2(yk)
  =E(ykjyk)-E(ykj)E(yk)/{E(y2k)-[E(yk)]2}
  =
  根据此方法,笔者对1998-2010年安徽省的城乡差距进行分解,具体结果如图4所示,从中可以得到如下分析:
  第一,从贡献度的方向来说,工资性收入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来源,而经营性收入的贡献度一直为负,意味着其在大部分年份中起到缩小城乡差距的作用,财产性收入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是很明显,占的份额很少,转移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则很大。
  第二,从就贡献度的大小来看,工资性收入一直以来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在2001年以前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可以看出,近年来工资性收入的贡献度处于波动性的变化,一直保持在90%左右。经营性收入在21世纪初曾占据很高的比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影响也在不断降低,2010年已经下降到-15%,而转移性收入的贡献度在经历了反复之后取代经营性收入成为第二大影响因素,在2010年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占到20%,而如前所述,财政性收入的贡献度一直保持在5%以下,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大。
  四、关于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通过分析,目前影响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的最重要收入来源是工资性收入,而转移性收入的作用在逐渐上升,经营性收入的贡献度在不断下降,财政性收入的贡献度很小,针对安徽省的基本情况和以上结论,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努力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收入。由于工资性收入贡献最大,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可以从缩小工资性收入差距着手。从内部因素看,工资性收入差距毫无疑问与人力资源的优势有关;从外部因素来说,工资性收入的差距与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定价和社会的公平有关。因此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避免把大部分教育投入到高等教育与城市教育上,减少农民工在就业的歧视,提高最低收入的水平,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保障制度,从而进一步缩小工资性收入的差距。
  第二,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分析数据可以看到城乡转移性收入的差距常年在10倍以上,城市接受了整个社会大部分的福利,也使得本就已扩大的收入差距问题更凸显出来。“看病难,住房难,教育难”一直困扰着农村人民,在“十二五”重大战略转型期,要扩大社会公平,必须从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入手,努力实现公务服务在城乡达到一定的均衡。
  第三,适当放开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于安徽省特殊的省情,在2000-2010年人口普查期间,安徽省人口属于负增长,大量的人口因为工作原因转移到沿海各发达省市,城市化水平很低,而农民即使进入到城市生活也享受不到相应的福利保障,只是在统计的时候被算为城镇居民。因此必须要稳步推进城市化的进程,放开户籍管理制度,多创造一些就业机会,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真正实现城市化,从而有效的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朱云章.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影响收入差距变化的机理分析[J].科学 经济 社会,2010(1).
  2.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J].北京大学学报,2007(2).
  3.曾国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现状评价与调节政策选择[J].经济评论,2002(5).
  4.陆铭.农民工进城与城市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我国医院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医院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加强对医院财务管理对于不仅仅可以为医院赢得更多利润,还可以使医院积累资金进行医疗设备更新与换代,进而提高对病人的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对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早已成为医院适应网络化时代的重要举措。文章旨在研究我国医院在财务信息化管理方面发展现状,针对出现的
期刊
摘要:通过梳理我国内部审计法律、准则并分析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文章分别从宏观经济调控引致的银行业监管条件变化,以及银行业进行自主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带来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提出了适应这种变化调整内部审计目标、审计关口前移,合理优化内部审计体系等建议,以帮助银行业顺利实现经营战略,防控风险。  关键词:银行业;宏观调控;内部审计;关口前移  内部审计作为在经济组织的一个重要绩效
期刊
贵阳市城镇集体工业企业联社因工作需要已搬迁新址办公,联系方式变更如下:  地  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延安中路8号景天成大厦601室  联系电话:0851-6886376;传真:0851-6886376  以前的通信地址及联系电话停用。  贵阳市城镇集体工业企业联社  2012年5月16日
期刊
摘要:战略复杂性的调整和变革是企业适应环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文章选择我国民营企业最具有代表性之一的格兰仕集团进行个案研究,从“战略复杂性演化”的视角,对格兰仕近25年的成长历程进行剖析,来研究复杂环境下,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如何通过战略调整来适应动态复杂的环境。研究认为,在复杂环境下,格兰仕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特点,依据环境变化不断进行调整自身战略复杂性,以适应动态复杂的环境,并创造巨大效益
期刊
霞浦摄影家:  张锦辉,男,1960年5月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70年代末开始步入摄影业,2006年至2008年有百多幅作品在国际和国内摄影赛事中获大奖和入选。其中作品《怒海》获22届中国摄影艺术展览铜牌奖。  霞:日出或者日落时天空云层因受日光斜射而呈现的光彩;  浦:水边或者河流入海的地区。  霞浦,亦即霞之浦,望文生义,也就是栖霞之滨,或者霞光随海潮出没之地,流光溢彩之所。  霞浦是闽东
期刊
近几年来,玉林市二轻工业联合社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明确主攻方向,按照“创新联社管理服务方式,促进行业科学发展,做大做强做优玉林二轻行业经济和特色产业区域经济,创建全区二轻工业强市”的工作目标,积极加快培育和发展特色区域经济,千方百计壮大特色区域经济的规模,使潜在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现实经济优势。特色中小企业从艰苦创业到逐步壮大,目前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形成了编织、铁锅、陶瓷、服装皮
期刊
山东临沭柳编历史悠久,早于唐朝贞观年间,以柳命名的临沭“柳庄村”,就以传统手工艺将沭河岸边的“杞柳”编织成箱、囤、斗、升等产品使用。临沭柳编产业化发展也经历了60年,1953年始建县条编厂,1973年柳编产品纳入国家出口计划,填补了国内出口柳制品空白,现已形成完善的杞柳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化体系。临沭现有杞柳种植面积10万亩,编织户5万多户,柳编产业从业人员10万人,占全县从业人员的30%,柳编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庙堰村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困型经温饱型,迈入小康型生活,部分农户已进入富裕行列。但由于根深蒂固的农村情结,许多农户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同高质量的生活方式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文章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庙堰村1984年以来的调查数据为样本,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消费方式的变迁和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农民消费方式转型的有效途径,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期刊
摘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基层卫生院从自收自支甚至盈利的单位变成了需要财政补贴的单位。在常州市武进区,卫生院财务管理职能下放至卫生院所在镇,面对基层卫生院财务管理参差不齐、财政支出压力沉重等现状,镇财政应着重在预算管理、票据管理、资产物资管理、职工绩效考核管理等方面下手,切实提高基层卫生院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财务管理;基层;卫生院  随着我国卫生体
期刊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绍兴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绍兴经济的进步不仅源自市场化的良好基础,更在于不断创新,其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块状经济,已成为绍兴经济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绍兴;块状经济;技术发展  一、前言  块状经济主要指在一定地域范围之内,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化产业产销基地,并带动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进步,块状经济作为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形式,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物。块状经济中的大部分主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