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黄庭坚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laoshi_im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牧童诗》
  他是个诗人,《牧童诗》是他7岁时写的。诗题虽然平常,然而对世道的洞察却令人惊叹,完全不像一个孩童的口吻。
  他,就是黄庭坚。
  早慧的黄庭坚,了不起!
  他“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对我们而言,接触最多的是他的诗词。“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些耳熟能详的曼妙诗词,皆出自他的手笔。
  他的诗风奇崛,对宋代诗词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诗词才子黄庭坚,太了不起了!
  苏东坡第一次看到黄庭坚的诗文,惊其超逸绝尘,“耸然异之,以为非今世之人也”!黄庭坚更是久仰苏东坡的大名,拜其为师。
  从此,师徒二人朝夕相伴,切磋诗文,鉴赏书画。黄庭坚倾耳聆听老师教诲。时长日久,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以至于有了“苏黄”并称之说。
  诗如其人,诗品即人品。黄庭坚认为:“诗,乃至一切艺事,不能落于俗格。”他说得好,做得更好。他的一生,屡受恩师苏东坡的牵连,但是从未因为害怕被贬谪而与老师划清界限,更没有为了升官发财而暗施冷箭。正是这样高尚的品格,让他的诗词读来荡气回肠。
  人品高贵的黄庭坚,实在了不起!
  黄庭坚的才华、人品,使他在活着的时候,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他去世近千年后的今天,人们对他的敬重仰慕有增无减。前几年,他的书法长卷《砥柱铭》拍出了四亿多的天价,创造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他受今人追捧的程度可见一斑。
   黃庭坚,出身优越却能苦学不殆,天资超群却能勤学不辍,才华横溢却能虚心受教,生于俗世却不随波逐流。炎黄骄子黄庭坚,我要为你点赞!
  (江西上高中学,指导老师:罗群英)
  师生互动
   董老师:看到“停驻在我生命中的文人墨客”这个话题,很多同学都会拘泥于材料中所提示的几个文人墨客,其实材料中所列举的只是文学历史长河中的冰山一角。我们应该选择自己最为熟悉和最喜欢的文人墨客。写的时候,最忌讳单纯的事件罗列,而是要通过文人的事迹,探求他们的精神世界,表明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此外,还应该注意思路的条理化,注意语言的生动化。这样才能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文人墨客用生花的妙笔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也应该妙笔生花,写写停驻在我们生命中的文人墨客。
   请同学们打开思维大门,说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文人墨客都有谁,他们的人生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启迪呢?
   刘家辉:陶渊明不是一开始就以“农民知识分子”的角色进入历史舞台的,他其实是官宦家庭出身,曾祖父陶侃、外祖父孟嘉都是当时的名士,祖父陶茂也当过太守。只是到他这一辈,家道中落。所以陶渊明二十多岁就开始了游宦生涯,以谋生路。他的雄心壮志在世俗的黑暗中屡屡碰壁,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不会屈服,最后一次出任彭泽令,八十一天后便拂袖而去。寻觅中,他
  发现,混沌的官场,尔虞我诈的人际让自己的心无处栖息,于是,毅然决然归隐,寻找内心的桃花源。也许没有雕梁画栋,也许没有美味珍馐,但是,他不后悔,平静淡雅的生活是人生的本真。我敬佩陶渊明,他让我学会选择和取舍,他告诉我要忠于自己的内心,要执着于自己的追求。
   孙蕴方:认识席慕蓉是偶然的。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查阅了好几本书,一目十行间,我的目光停驻在其中一段上:“你以为日子既然这样一天一天地过来,当然也应该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昨天、今天和明天应该是没有什么不同的。但是,就会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转身的那一刹那,有的事情就完全改变了。”读完,内心犹如猛虎细嗅蔷薇般震颤。于是,我郑重其事地抄录下这几句话,像是完成了一次思想的碰撞,内心留下千丝万缕的情愫。后来搜集席慕蓉的有关资料,发现她多才多艺,十四岁开始热衷于绘画,还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过。她用画家的眼光观察着世界,爱落日下的宽广无极,感性与理性并存。我深深被她感染了。
   王梓璇:我从未如此喜爱过一位古人,他的诗词、文章、书法,他的人生经历,都是悠悠千载、滚滚红尘中不朽的传奇。我被他那“天涯回首一笑间”的绝世风姿所倾倒,为他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古豪情而拍案。他是“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是“把酒问青天”的饮者,是“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痴汉——他就是苏东坡。
   吕彦德: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南宋朝廷正因有这么一位出色的将领,才能保持暂时的和平,金人才不会过分嚣张。但是,南宋内部矛盾重重,辛弃疾竟成了政治倾轧的牺牲品,一生备受排挤,壮志难酬。面对狼烟四起、山河破碎的南宋,他扼腕叹息,仰天发问:“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他希望君主开张圣听,希望人民安居乐业,希望没有战争、没有杀戮,但是,这只是南柯一梦。他永远都看不透南宋朝廷不思恢复国土,只求偏安一隅,不管国破,只求月圆的心思。他只能感慨时光如流水,壮志被时间冲刷……
   樊欣易:与李白同行,没有时代的隔阂,没有年龄的代沟;与李白同行,让他的诗心溢满我的生活。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情,又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还有“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凛然。他在江水之滨捧起酒杯,饮下空灵月光,与山水自然冥合的潇洒风范,被后代文人所倾倒。
   孟响:柳永参与进士科考落第后,写了一首《鹤冲天》,其中有颇为狂傲的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本来是放荡不羁的不平之语,没想到遭来横祸,触怒龙颜,仁宗皇帝御批:“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生生将柳永拒绝在仕途的大门之外。他只能自嘲是“奉旨填词柳三变”,游走于教坊乐工之间,游走于歌儿舞女之间。不登仕途毕竟是一时气话,他也摆脱不了一般读书人那样的桎梏,一生都在为入仕积极努力。奈何天子厌弃,命运太不公平,他三次落榜。在如此漫长的日日夜夜挣扎中,他鬓已星星,年华老尽!
  教师小结
   同学们从文人墨客的杰出才华、高尚人品、人生遭际、性格走向等方面,为我们勾勒出停驻在自己生命中的文人墨客都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对他们的生平经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学们的文学积累很丰厚,语言也非常优美,让我们获得了一种美的享受。
其他文献
文题呈现   材料一:《苏州园林》中写道:“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材料二:疫情期间,几乎所有人都有被隔离的经历。隔离了人,但不隔离爱。我们一起众志成城,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请以“隔而不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隆冬,寒风咆哮着撕下树上最后一片枯叶,我紧紧攥着刚买的口
期刊
初春,它是家常饭桌上的凉菜和青团;暮春,它是驱赶蚊虫的浴盐;端午,它被挂在门上或做成香囊,辟邪祈福。除此之外,晒干了的它一年四季都可以拿来点燃驱虫,或者做艾灸、泡脚。这种神奇的植物就是艾。  采更单,做青团  清明采艾草,我常常提着竹篮随着母亲一起上山。正是春光明媚时,满面的清风,满眼的青翠,还有枝头啁啾不息唱着春之歌的不知名的小鸟,走在山野间,心早已像篮子里青青的艾草一样慢慢装满了。每当看到艾草
期刊
袁隆平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也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巨大贡献,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遗憾的是,袁隆平并没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但后来他却获得了筛选条件更为嚴格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称号。袁隆平落选中科院院士,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焦点,甚至有人不客气地指出:袁隆平落选中科院院士,是“中国科学界的悲哀”。   袁隆平对于
期刊
1.阅读选文题材要有时代性,且文质兼美,在投稿之前请将选文查核无误并标明选文出处,以便我们复查。写作借鉴应精要,具有可操作性。  同一主题的阅读选文不选择同一出处或者同一作者的文章。  2.作文指导类文章,切入口要小,并附例文。如能附加训练文题最好,以便知识落到实处。  且推荐的学生作品每篇文后须加教师点评,点评要从语言、结构、内容三个角度出发,概括性的语言尽量少用,150~200字之间。  3.
期刊
炊烟,果树,小菜地,衬着一片广阔的蓝天,习习微风摩挲着土地上的万物生灵。  每天早上五点,外公外婆的“生物钟”都会准时把他们唤醒。外公穿戴很讲究:对襟的布衣,宽松的长裤,干净的黑布鞋。外婆总是一丝不苟地将外公的衣服的褶皱熨平,然后二老才不紧不慢地开始一天的生活。  背着手,微弓着背,外公来到橱柜前,一脸陶醉地在上面摸索着什么,待摸到了那台老式的收音机,正准备按下发黄的按钮,才想起忘记戴老花镜了,便
期刊
小女子我眉清目秀,却有一个响当当的外号——“食物粉碎机”。班上同学调侃我:“人家吃饭是按顿算,你吃饭得按吨算。”   吃货最愁的是什么?当然是吃呐!吃过早餐,两节课后肚子就咕咕抗议了。好不容易熬到吃午饭,排队时,不争气的肚子指挥我像鹅一样把头使劲往前伸。哇,这个菜好吃,那个也不错!看着前面同学领到的满当当的饭菜,我羡慕不已。终于到我了,赶紧把碗递给阿姨。   “阿姨!可以再给我打点这个吗?”“不行
期刊
【文题展示】  有人说:“烦恼无处不在。”是啊!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令人烦恼的事情:本来一直努力学习却莫名地被老师误解,能不烦恼吗?自己认真完成的作业却让同学嘲笑是抄袭的,更让人烦恼!好端端地欣赏着电视节目却遭到父母的责备,越是烦恼至极……仔细想想,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很难摆脱烦恼的纠缠。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烦恼,战胜烦恼。  请你以“烦恼”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有新意、
期刊
在最后一分钟,他才骤然想起口袋里的手枪。等他们走过去,朝端枪的家伙背后放一枪,朱赫来就能得救。一瞬间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之后,他的思绪立即变得清晰了。他紧紧地咬着牙,咬得生疼。就在昨天,朱赫来还对他说过:“干这种事,需要的是勇敢坚強的阶级弟兄……”   保尔迅速朝后面瞥了一眼。通往城里的大路上空荡荡的,连个人影也没有。前面的路上,有一个穿春季短大衣的女人急急忙忙地走着。她不会碍事的。十字路口另一侧路上
期刊
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就这样成为战斗队伍的累赘吗?   他想起了基辅无产阶级的领袖叶夫格妮亚·博什。这位久经考验的女地下工作者得了肺结核,丧失了工作能力,不久前自杀身亡。她在简短的留言中解释了这样做的理由:“我不能
期刊
北京有一家快餐店规定薯条超过七分钟就不能给顾客吃。有一位店员觉得太浪费了,便每次都在所有薯条卖完之后才做新的。有一次,老板在店里吃薯条吃出了不同的味道,判定薯条肯定超过了七分钟,立马开除了这位店员。   这位店员因没有按规定办事而丢了工作,确实有点冤。因为他毕竟是为店里着想,从经营的成本考虑。尽管老板的做法有“作秀”的嫌疑,但我还是要为他点赞!因为白纸黑字的规定挂在墙上,就要严把质量关,说到做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