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89-01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在悄悄随之转变,学生主体地位慢慢凸显。同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有些流行语的产生本身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在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尤为重要。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今天表现不错。”
教师点评应到位,对学生来说,表扬得越具体,学生就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就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某学生平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今天与以往不同,如果教师只说“你今天表现不错。”表扬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学生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今天这么及时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我真高兴!”笼统地表扬虽然能够暂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但学生不清楚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反而容易养成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坏习惯。
二、“你真棒!”
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何,教师一味表扬,教师视批评如越“雷区”。在一堂气氛活跃、热闹的语文课上,从课始到课尾表扬声一片。无论是读了几个词的,还是写了几个字的;无论是答对了一道题的,还是回答了几句话的,老师几乎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真好!”、“真行!”、“你真棒!”的称赞声不绝于耳。老师甚至还兴师动众地要求全班孩子给予一次次掌声鼓励。可能是教师太投入了,竟没有感觉到原本整齐、响亮的掌声正变得稀稀拉拉,如此评价只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温柔杀手”。当课堂上激烈争论的学生期待教师的明辨是非时,教师所给予的“你们都有一定道理。”“你们都很聪明!”就会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这种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赏识,只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造成误导。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在满足学生成就感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表扬有度,才能事半功倍。
那么,赞扬学生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1.面向全体,共同发展。新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赞扬也不能只送给优等生。对于后进生更需要倍加关注,即使发现有再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对学困生也可以采取“再说一说,再改一改,再考一考”等二次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在真诚的期待中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在不断地尝试中获得成功,感受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断发展,让他们与优等生一样都有进步的动力,有成就感。
2.针对性强,做到有理有据。教师的任何赞扬都应让学生感到有据可依,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对于一个平时很爱马虎的同学,在分组计算比赛中得了100分,老师这样赞扬:“这么多题你一道也没错,计算真细心,真了不起!”这样的赞扬使学生感到不可轻易得到,要付出努力才行,比“你真行”之类泛泛的表扬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赞扬与批评双管齐下。有些老师认为发展性评价只能赞扬,不能批评,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熟视无睹。赏识学生,多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评价无疑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但是评价不等于表扬,赏识不排斥批评。如果你诚恳、尊重、信任、有爱心,如果你明白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即使是批评也会让学生感到友好与赏识,温暖与激动。老师应该用诚恳又切合实际的批评帮助学生认清不足,改正错误,只要不挫伤学生的人格尊严,做到批评适度,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认真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定性。
教学过程,是师生彼此敞开心扉、倾情互动、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过程。善意让他们沟通,和谐使他们合作。他们共同参与在学习过程中,促进了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交融,使课堂效果得到了升华。因此,教学中正确评价学生尤为重要,它可以让学生在知识上、精神上获得双赢。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在悄悄随之转变,学生主体地位慢慢凸显。同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有些流行语的产生本身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在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尤为重要。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今天表现不错。”
教师点评应到位,对学生来说,表扬得越具体,学生就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就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某学生平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今天与以往不同,如果教师只说“你今天表现不错。”表扬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学生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今天这么及时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我真高兴!”笼统地表扬虽然能够暂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但学生不清楚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反而容易养成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坏习惯。
二、“你真棒!”
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何,教师一味表扬,教师视批评如越“雷区”。在一堂气氛活跃、热闹的语文课上,从课始到课尾表扬声一片。无论是读了几个词的,还是写了几个字的;无论是答对了一道题的,还是回答了几句话的,老师几乎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真好!”、“真行!”、“你真棒!”的称赞声不绝于耳。老师甚至还兴师动众地要求全班孩子给予一次次掌声鼓励。可能是教师太投入了,竟没有感觉到原本整齐、响亮的掌声正变得稀稀拉拉,如此评价只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温柔杀手”。当课堂上激烈争论的学生期待教师的明辨是非时,教师所给予的“你们都有一定道理。”“你们都很聪明!”就会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这种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赏识,只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造成误导。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在满足学生成就感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表扬有度,才能事半功倍。
那么,赞扬学生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1.面向全体,共同发展。新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赞扬也不能只送给优等生。对于后进生更需要倍加关注,即使发现有再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对学困生也可以采取“再说一说,再改一改,再考一考”等二次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在真诚的期待中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在不断地尝试中获得成功,感受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断发展,让他们与优等生一样都有进步的动力,有成就感。
2.针对性强,做到有理有据。教师的任何赞扬都应让学生感到有据可依,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对于一个平时很爱马虎的同学,在分组计算比赛中得了100分,老师这样赞扬:“这么多题你一道也没错,计算真细心,真了不起!”这样的赞扬使学生感到不可轻易得到,要付出努力才行,比“你真行”之类泛泛的表扬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赞扬与批评双管齐下。有些老师认为发展性评价只能赞扬,不能批评,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熟视无睹。赏识学生,多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评价无疑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但是评价不等于表扬,赏识不排斥批评。如果你诚恳、尊重、信任、有爱心,如果你明白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即使是批评也会让学生感到友好与赏识,温暖与激动。老师应该用诚恳又切合实际的批评帮助学生认清不足,改正错误,只要不挫伤学生的人格尊严,做到批评适度,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认真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定性。
教学过程,是师生彼此敞开心扉、倾情互动、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过程。善意让他们沟通,和谐使他们合作。他们共同参与在学习过程中,促进了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交融,使课堂效果得到了升华。因此,教学中正确评价学生尤为重要,它可以让学生在知识上、精神上获得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