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英语教学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也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充分了解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包括语言知识、认知技巧、个人经历、生活常识等等。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语篇等不同层次,是理解语言的基础。读者在阅读时不能一个词一个词地理解,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关键词或语意群,进行有效的阅读。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已有知识、经历、概念能力、理解模式、情感、情绪以及其他种种因素构成了学生的认知图式,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
二、培养学生识别不同层次语言信息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把重点放在词汇意义上,文本常常被看作是用来教给学生词汇、用法的,读文章就是为了记住所有的单词、词组以及语法结构,结果学生形成了在阅读中一个个词、一句句话读的习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要引导学生识别意群和关键信息,使学生不要过多地关注每个单词的词义。这样,在阅读中,他们才能读得很快,更好地记住关键的信息。教师可以教学生练习划分意群或拿一些已经划出意群的短文给学生读,关于基本句型的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长句中的重要信息。
2、关于指示词、连词的知识和练习也是必要的,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与句、句与篇的关系。教师必须想办法让学生了解到一篇文章是怎样通过不同方式使众多的句子以及多个段落构成一个完整的、有一定主题的篇章。
3、语篇知识对阅读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教师应通过讲授或练习教给学生常见的篇章结构和信息流模式。写纲要或缩写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
4、学生应学会识别文章的功用即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写作此文是为了描述、议论、劝说还是仅仅是为了娱乐?他是在摆明事实还是发表个人看法?是直接表明观点还是通过反讽等手段?……所有这些问题对于理解都是很关键的,教师必须教给学生常用的标识符号以及怎样通过各种线索识别作者的意图。
总之,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改变学生拘泥于一词一句的习惯,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更高的语言层次上,使学生学会从客观上把握文章的意思。
三、练习阅读技巧
阅读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依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变化的,一个高明的读者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调整自己的阅读技巧和速度。一成不变的阅读方法只会在很多时候浪费过多的时间,而且会由于没有重点而记不住真正重要的信息。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失去阅读的信心和兴趣,导致恶性循环。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并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我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1、抓中心思想
学生根据自己水平选取一定长度而有趣的阅读材料或面对教师提供的材料,不作预习,按速度要求限时读完后,应该对文章意思大致做到心中有数了;然后,对自己预测进行检验,重新阅读一遍,或与其他学生交流,或者向教师反馈,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中心大意,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除读懂文章、领会意思外,还可以培养训练学生归纳综合的能力。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归纳综合能力,会有助于他们在阅读中更明确清晰地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
2、找主题句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思想,每个段落都是围绕中心而写的,而每个段落里常有一个主题句表达这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其他句子则围绕主题句而展开。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通过寻找每段的主题句来理解段落的大意,来把握整篇文章的大意。大多数的主题句位于段落开头,另一些则位于段落中间或结尾。
3、猜词
在阅读文章时难免会遇到一些不熟悉的词。这时,有些学生就会常查阅字典,这种习惯对阅读是很不利的——既影响了阅读速度,又打破了文章的连贯性。因此,高中学生要学会猜词义。这种猜词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准确地猜词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强单词的记忆——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东西在大脑中留下的痕迹更深刻,同时也能提高阅读速度。文章中词的词义可以通过上下文中的同义词关系、反义词关系,理解整个句子或段落以及词的构成方法等形式获得。
4、推断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在读完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后,还要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根据作者使用的语言、叙述的事实、引用的例证、人物的对话及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等推断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他想要说明什么问题、表达什么观点及持有什么样的态度。这是一个通过表面文字推测文章深层结构含义的判断、推理过程,它能推动学生积极地思考,培养较高的理解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果断的推理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有利于学生顺利地阅读文章、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效率。
四、将背景知识融合到阅读教学中去
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由教师来介绍,也可以通过阅读材料本身给出。背景知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专业知识、社会文化知识等。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介绍相关专业、文化知识以外,社会背景也不能忽视,因为阅读中造成误解的往往就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五、将情感、社会因素融入到教学中去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讨论、相互竞争等;同时,教师也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比如:告诉学生遇到生词或难句时不要慌张,保持冷静,并采取恰当的猜测技巧解决困难;也可以引导学生设定恰当的学习目标,记录自己的学习成绩,适时地鼓励自己等等。
总而言之,开展学习者阅读培训对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这方面,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提供可供学生自己从文本中提取意义的策略和方法。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自如地运用各种策略,阅读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一、充分了解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包括语言知识、认知技巧、个人经历、生活常识等等。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语篇等不同层次,是理解语言的基础。读者在阅读时不能一个词一个词地理解,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关键词或语意群,进行有效的阅读。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已有知识、经历、概念能力、理解模式、情感、情绪以及其他种种因素构成了学生的认知图式,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
二、培养学生识别不同层次语言信息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把重点放在词汇意义上,文本常常被看作是用来教给学生词汇、用法的,读文章就是为了记住所有的单词、词组以及语法结构,结果学生形成了在阅读中一个个词、一句句话读的习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要引导学生识别意群和关键信息,使学生不要过多地关注每个单词的词义。这样,在阅读中,他们才能读得很快,更好地记住关键的信息。教师可以教学生练习划分意群或拿一些已经划出意群的短文给学生读,关于基本句型的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长句中的重要信息。
2、关于指示词、连词的知识和练习也是必要的,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与句、句与篇的关系。教师必须想办法让学生了解到一篇文章是怎样通过不同方式使众多的句子以及多个段落构成一个完整的、有一定主题的篇章。
3、语篇知识对阅读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教师应通过讲授或练习教给学生常见的篇章结构和信息流模式。写纲要或缩写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
4、学生应学会识别文章的功用即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写作此文是为了描述、议论、劝说还是仅仅是为了娱乐?他是在摆明事实还是发表个人看法?是直接表明观点还是通过反讽等手段?……所有这些问题对于理解都是很关键的,教师必须教给学生常用的标识符号以及怎样通过各种线索识别作者的意图。
总之,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改变学生拘泥于一词一句的习惯,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更高的语言层次上,使学生学会从客观上把握文章的意思。
三、练习阅读技巧
阅读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依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变化的,一个高明的读者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调整自己的阅读技巧和速度。一成不变的阅读方法只会在很多时候浪费过多的时间,而且会由于没有重点而记不住真正重要的信息。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失去阅读的信心和兴趣,导致恶性循环。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并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我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1、抓中心思想
学生根据自己水平选取一定长度而有趣的阅读材料或面对教师提供的材料,不作预习,按速度要求限时读完后,应该对文章意思大致做到心中有数了;然后,对自己预测进行检验,重新阅读一遍,或与其他学生交流,或者向教师反馈,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中心大意,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除读懂文章、领会意思外,还可以培养训练学生归纳综合的能力。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归纳综合能力,会有助于他们在阅读中更明确清晰地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
2、找主题句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思想,每个段落都是围绕中心而写的,而每个段落里常有一个主题句表达这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其他句子则围绕主题句而展开。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通过寻找每段的主题句来理解段落的大意,来把握整篇文章的大意。大多数的主题句位于段落开头,另一些则位于段落中间或结尾。
3、猜词
在阅读文章时难免会遇到一些不熟悉的词。这时,有些学生就会常查阅字典,这种习惯对阅读是很不利的——既影响了阅读速度,又打破了文章的连贯性。因此,高中学生要学会猜词义。这种猜词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准确地猜词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强单词的记忆——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东西在大脑中留下的痕迹更深刻,同时也能提高阅读速度。文章中词的词义可以通过上下文中的同义词关系、反义词关系,理解整个句子或段落以及词的构成方法等形式获得。
4、推断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在读完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后,还要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根据作者使用的语言、叙述的事实、引用的例证、人物的对话及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等推断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他想要说明什么问题、表达什么观点及持有什么样的态度。这是一个通过表面文字推测文章深层结构含义的判断、推理过程,它能推动学生积极地思考,培养较高的理解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果断的推理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有利于学生顺利地阅读文章、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效率。
四、将背景知识融合到阅读教学中去
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由教师来介绍,也可以通过阅读材料本身给出。背景知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专业知识、社会文化知识等。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介绍相关专业、文化知识以外,社会背景也不能忽视,因为阅读中造成误解的往往就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五、将情感、社会因素融入到教学中去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讨论、相互竞争等;同时,教师也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比如:告诉学生遇到生词或难句时不要慌张,保持冷静,并采取恰当的猜测技巧解决困难;也可以引导学生设定恰当的学习目标,记录自己的学习成绩,适时地鼓励自己等等。
总而言之,开展学习者阅读培训对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这方面,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提供可供学生自己从文本中提取意义的策略和方法。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自如地运用各种策略,阅读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