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既是时代、社会发展对民族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 也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根据吉林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战略要求, 今后一段时间珲春市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服务外包、旅游、国际物流、人力资源开发、绿色生态环保、金融保险等产业。但目前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延边大学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结构,与今后珲春市产业的发展要求尚存在明显的差距。至今在办学过程中, 仍囿于以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为主的传统运作模式, 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进展缓慢。因此, 民族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正确定位应主要体现在: 加快培养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急需人才, 在新一轮珲春开发开放战略中, 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实效性。
【关键词】族高等教育;区域经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服务;
民族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愈加凸显,已成为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发动机”。国外不乏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例子, 如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 而且引领了产业发展,贡献了经济价值。而我国的各类高校,特别是民族高等教育由于管理体制、办学理念及核心竞争力等因素的影响, 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尚存在制约瓶颈, 与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及高校自身的发展要求尙不相适应, 与国外大学相比差距较大。
一、民族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意义
作为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延边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始终坚持培养高水平人才,致力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中大显身手。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以下简称《纲要》),经国务院2009年8月30日正式批复,现已颁布与实施。《纲要》的实施,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一跃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新的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同时,也为地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前沿位置的延边大学带来挑战与机遇。作为一所地处图们江地区开放核心区,以及长吉图开放前沿与窗口的唯一地方综合性大学,清醒的意识到肩负着与地方政府共同实施《规划纲要》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如何更好地发挥民族高等教育的作用,将聚集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对加快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促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为抢占先机,应时而动,学校制定出台《延边大学落实“长吉图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将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在长吉图先导区的“窗口”珲春市发展高等教育,建立校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推进产学研合作,为先导区的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助推珲春跨越发展,作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率先擎起服务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大旗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民族高等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民族高等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方面进展迟缓,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人才培养方面
民族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近些年,珲春市开放开发力度不可谓不大,也经历了几起几落,但之所以成效甚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能充分发挥民族高等教育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的作用,人口增幅很慢。据统计,珲春市2008-2010年人口平均增幅只有0.9%左右。
从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来看,以延边大学为例,学校专业数增速太快,有同质化现象;优势学科与专业建设的结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没有在吉林振兴、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外,目前的专业技术人才结构还不能适应今后珲春市重点产业发展的要求, 且新兴专业的技术人才较少, 导致所培养的科技创新、高技能、服务业等方面的人才,远不能满足珲春市跨越式发展的需求。
(二)科技创新方面
民族高等教育抓好科技人力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人力的作用,对促进民族高等教育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对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民族高等教育大多地处边疆,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在留住人才方面显然不具有优势,人才流失严重,导致高端学科带头人紧缺,教育部及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匮乏,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规模小、前沿性弱,总体科研创新能力及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且民族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与企业的技术需求和生产应用存在脱节,难以形成可转化的能应用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成果;对科技成果开发、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对科技成果是否具有产业化前景以及如何加强转化工作,民族高等教育关注不够。而作为科技成果推广转让的民族高等教育,如何深入浅出地阐明技术的先进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对其成果的成功转化则至关重要。
(三)社会服务方面
民族高等教育大多地处边疆,信息不灵,消息闭塞,教师与外界沟通、交流渠道不畅,社会联系过少,社会兼职率、对社会的影响力过低,影响社会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民族高等教育大多没有深入了解当前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进展情况、对区域内的资源未能进行很好的分析,对所在区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势不了解,因而难以真正把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对当地政府的发展战略思路、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路径等缺少了解,不了解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因而给政府、企业提供的咨询服务次数过少、级别过低,对信息咨询服务重视不够。
在校地合作上,政府没有在民族高等教育和地方之间发挥协调和统筹的作用,没有更好的利用政策导向、行政手段等渠道引导校地合作。民族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对接机制”缺失,校地关系松散,缺乏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社会服务往往是有规划无落实。目前民族高等教育科研成果数量虽多,科学研究总体实力差,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转化后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成果少,是制约民族高等教育服务成效的重要因素。 三、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战略下, 民族高等教育的正确定位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战略中民族高等教育服务地方定位的关键在于提升服务的实效性,而要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实效性, 取决于进一步创新思路, 找准服务的途径, 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民族高等教育来说, 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正确定位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加快培养地方急需人才
要实现珲春经济的跨越发展, 把美好的前景变成存在的现实, 关键在于人才。
首先, 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延边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要主动策应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战略规划,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结构优化机制;其次, 学校要认真调研、准确分析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战略对人才需求状况和人才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 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 切实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设立有行业、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着力培养适应珲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文化人才等, 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战略的实施提供基本保障。
(二)积极推进校地产学研合作, 形成科技创新合作平台
实现长吉图开发开放, 科技创新是关键。民族高等教育可以利用学科门类齐全的多学科优势,通过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对现有的科技资源进行规划与统筹,注重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战略需求相衔,实现科技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促成新的生长点,形成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创新平台。
深化校地合作,做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参谋咨询的智囊, 着力解决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中出现的难题。积极主动与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和推动共建技术创新平台,更大范围地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联合共建工程研究中心,联合攻关重点项目,实现学校和企业优势的互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延吉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建设力度,主动融入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力争将科技园建成产学研联合创建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以及高科技产出与辐射带动基地。
(三)全力打造社会服务的强项和品牌,更好地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服务
民族高等教育在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时,要考虑差异性,根据学校自身的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扬长避短,打造社会服务的强项和品牌,克服同质化倾向,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以便更好地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服务。
鼓励各学科根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战略,组织推荐科技专家到延边州内各县市开展讲学、举办学术报告等活动,并积极参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重大科技决策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咨询、论证及优势产业科技开发规划的制定等工作,对延边州重大工程项目、重要科研课题的立项提供咨询和建议;紧密围绕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战略需求开展研究,坚持产学研用结合,构筑高层次研究平台,为服务社会提供硬件保证;加强校内、校际、校地间的协调与合作,密切民族高等教育与地方的交流与沟通,建立更为实效和稳定的对话机制,通过管理层的定期会面或形式各异的高峰论坛、科研项目推介会、校企联席会等活动,定期就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发现二者结合点,寻找合适的共建模式,使学校的科研更加贴近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要求,促使大量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地方社会和高校的双赢。
地方政府应将民族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列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体系中,对民族高等教育的服务社会行为给予明确的政策导向,推动校地合作走向良性的轨道。
(四)充分发挥文化优势, 推动地方精神文明建设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 不仅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推动区域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 使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显著提升。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延边大学是区域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阵地,肩负着创造先进文化、播种精神文明的历史使命,要切实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与各学科建设, 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中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路和对策建议。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政治安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局面,连续4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独一无二。目前,延边通过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富庶、开放、生态、和谐、幸福延边建设。
学校始终坚持把握鲜明的双语双文化这一文化优势,从校园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入手,着力把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艺术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创新意识教育、实践能力教育贯穿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校园文化活动中政治文化、道德文化、科技文化、文体文化充分交融,呈现出“特色突出,多元并存,百花齐放,灿烂文明”的鲜明特点。
参考文献:
[1]沙斯尔.民族高等教育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作用[J].大众商务,2009,(7).
[2]张爱玲. 论高等教育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中的作用[J].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2013,(10).
[3]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 [EB/OL].http://www.chinajilin.com.cn/content
/2009-ll/17/content_1770428.htm.
[4]朝鲜族自治州州长:开放、绿色、和谐是建设发展延边关键 [EB/OL].http://www.yb983.com/news./2014-3/9/content_349.htm.
[5]方琦.论长吉图先导区规划下的延边城市文化建设[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6]崔成学.朝鲜族传统文化传承及教育现代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关键词】族高等教育;区域经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服务;
民族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愈加凸显,已成为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发动机”。国外不乏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例子, 如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 而且引领了产业发展,贡献了经济价值。而我国的各类高校,特别是民族高等教育由于管理体制、办学理念及核心竞争力等因素的影响, 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尚存在制约瓶颈, 与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及高校自身的发展要求尙不相适应, 与国外大学相比差距较大。
一、民族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意义
作为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延边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始终坚持培养高水平人才,致力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中大显身手。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以下简称《纲要》),经国务院2009年8月30日正式批复,现已颁布与实施。《纲要》的实施,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一跃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新的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同时,也为地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前沿位置的延边大学带来挑战与机遇。作为一所地处图们江地区开放核心区,以及长吉图开放前沿与窗口的唯一地方综合性大学,清醒的意识到肩负着与地方政府共同实施《规划纲要》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如何更好地发挥民族高等教育的作用,将聚集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对加快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促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为抢占先机,应时而动,学校制定出台《延边大学落实“长吉图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将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在长吉图先导区的“窗口”珲春市发展高等教育,建立校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推进产学研合作,为先导区的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助推珲春跨越发展,作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率先擎起服务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大旗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民族高等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民族高等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方面进展迟缓,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人才培养方面
民族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近些年,珲春市开放开发力度不可谓不大,也经历了几起几落,但之所以成效甚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能充分发挥民族高等教育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的作用,人口增幅很慢。据统计,珲春市2008-2010年人口平均增幅只有0.9%左右。
从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来看,以延边大学为例,学校专业数增速太快,有同质化现象;优势学科与专业建设的结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没有在吉林振兴、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外,目前的专业技术人才结构还不能适应今后珲春市重点产业发展的要求, 且新兴专业的技术人才较少, 导致所培养的科技创新、高技能、服务业等方面的人才,远不能满足珲春市跨越式发展的需求。
(二)科技创新方面
民族高等教育抓好科技人力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人力的作用,对促进民族高等教育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对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民族高等教育大多地处边疆,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在留住人才方面显然不具有优势,人才流失严重,导致高端学科带头人紧缺,教育部及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匮乏,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规模小、前沿性弱,总体科研创新能力及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且民族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与企业的技术需求和生产应用存在脱节,难以形成可转化的能应用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成果;对科技成果开发、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对科技成果是否具有产业化前景以及如何加强转化工作,民族高等教育关注不够。而作为科技成果推广转让的民族高等教育,如何深入浅出地阐明技术的先进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对其成果的成功转化则至关重要。
(三)社会服务方面
民族高等教育大多地处边疆,信息不灵,消息闭塞,教师与外界沟通、交流渠道不畅,社会联系过少,社会兼职率、对社会的影响力过低,影响社会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民族高等教育大多没有深入了解当前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进展情况、对区域内的资源未能进行很好的分析,对所在区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势不了解,因而难以真正把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对当地政府的发展战略思路、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路径等缺少了解,不了解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因而给政府、企业提供的咨询服务次数过少、级别过低,对信息咨询服务重视不够。
在校地合作上,政府没有在民族高等教育和地方之间发挥协调和统筹的作用,没有更好的利用政策导向、行政手段等渠道引导校地合作。民族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对接机制”缺失,校地关系松散,缺乏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社会服务往往是有规划无落实。目前民族高等教育科研成果数量虽多,科学研究总体实力差,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转化后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成果少,是制约民族高等教育服务成效的重要因素。 三、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战略下, 民族高等教育的正确定位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战略中民族高等教育服务地方定位的关键在于提升服务的实效性,而要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实效性, 取决于进一步创新思路, 找准服务的途径, 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民族高等教育来说, 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正确定位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加快培养地方急需人才
要实现珲春经济的跨越发展, 把美好的前景变成存在的现实, 关键在于人才。
首先, 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延边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要主动策应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战略规划,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结构优化机制;其次, 学校要认真调研、准确分析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战略对人才需求状况和人才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 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 切实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设立有行业、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着力培养适应珲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文化人才等, 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战略的实施提供基本保障。
(二)积极推进校地产学研合作, 形成科技创新合作平台
实现长吉图开发开放, 科技创新是关键。民族高等教育可以利用学科门类齐全的多学科优势,通过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对现有的科技资源进行规划与统筹,注重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战略需求相衔,实现科技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促成新的生长点,形成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创新平台。
深化校地合作,做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参谋咨询的智囊, 着力解决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中出现的难题。积极主动与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和推动共建技术创新平台,更大范围地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联合共建工程研究中心,联合攻关重点项目,实现学校和企业优势的互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延吉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建设力度,主动融入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力争将科技园建成产学研联合创建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以及高科技产出与辐射带动基地。
(三)全力打造社会服务的强项和品牌,更好地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服务
民族高等教育在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时,要考虑差异性,根据学校自身的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扬长避短,打造社会服务的强项和品牌,克服同质化倾向,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以便更好地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服务。
鼓励各学科根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战略,组织推荐科技专家到延边州内各县市开展讲学、举办学术报告等活动,并积极参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重大科技决策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咨询、论证及优势产业科技开发规划的制定等工作,对延边州重大工程项目、重要科研课题的立项提供咨询和建议;紧密围绕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战略需求开展研究,坚持产学研用结合,构筑高层次研究平台,为服务社会提供硬件保证;加强校内、校际、校地间的协调与合作,密切民族高等教育与地方的交流与沟通,建立更为实效和稳定的对话机制,通过管理层的定期会面或形式各异的高峰论坛、科研项目推介会、校企联席会等活动,定期就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发现二者结合点,寻找合适的共建模式,使学校的科研更加贴近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要求,促使大量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地方社会和高校的双赢。
地方政府应将民族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列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体系中,对民族高等教育的服务社会行为给予明确的政策导向,推动校地合作走向良性的轨道。
(四)充分发挥文化优势, 推动地方精神文明建设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 不仅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推动区域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 使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显著提升。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延边大学是区域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阵地,肩负着创造先进文化、播种精神文明的历史使命,要切实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与各学科建设, 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中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路和对策建议。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政治安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局面,连续4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独一无二。目前,延边通过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富庶、开放、生态、和谐、幸福延边建设。
学校始终坚持把握鲜明的双语双文化这一文化优势,从校园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入手,着力把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艺术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创新意识教育、实践能力教育贯穿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校园文化活动中政治文化、道德文化、科技文化、文体文化充分交融,呈现出“特色突出,多元并存,百花齐放,灿烂文明”的鲜明特点。
参考文献:
[1]沙斯尔.民族高等教育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作用[J].大众商务,2009,(7).
[2]张爱玲. 论高等教育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中的作用[J].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2013,(10).
[3]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 [EB/OL].http://www.chinajilin.com.cn/content
/2009-ll/17/content_1770428.htm.
[4]朝鲜族自治州州长:开放、绿色、和谐是建设发展延边关键 [EB/OL].http://www.yb983.com/news./2014-3/9/content_349.htm.
[5]方琦.论长吉图先导区规划下的延边城市文化建设[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6]崔成学.朝鲜族传统文化传承及教育现代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