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黑山岛是烟台庙岛群岛西南部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岛,是长岛县十个有常住居民岛屿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一个。小黑山岛距离长岛主岛较近,但因一个“小”字,至今它仍然静静地偏安于渤海之中,鲜有人光顾,少被外界打扰,小岛仍保持着它由来已久的清净。
小黑山岛地势比较平缓,与一水之隔的大黑山岛一样,有着深厚的黄土层,因此农耕和渔业曾经是小黑山岛民的主业。20世纪80年代初期,长岛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小黑山岛在山坡上大量种植黑松,岛民的可耕地因此逐渐减少。改革开放后,相对封闭的小黑山岛吸引外来投资,在岛屿西侧和南部,养殖大棚一个接一个的搭建起来,外来投资者与岛民一起利用地域优势养殖海参幼苗,小黑山岛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海参育苗和养殖基地。海岛的经济发展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需求,也一直处在不断转型变化中。自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正式成立以来,小黑山岛把可持续性发展上升到新高度,先后拆除了影响鸟类迁徙的风车机组;为恢复海岸线,沿海部分养殖棚户也被移除。此外,小黑山岛还大量种植花卉树木,增建无公害垃圾处理站,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靓丽海岸带。
小黑山岛只有一个村子,目前村里常住人口不足百人,且老龄化现象严重,这些土生土长的岛民们心态平和,安守海岛,出海捕捞或者钓鱼为生,闲时就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蔬菜果树,解决了风浪天不通船,生活物资缺乏造成的不便。小黑山岛人口最高峰时有三四百多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四百多位驻军与当地人携手共建小岛,传为佳话。据岁数大的岛民回忆,军营里每周一次的电影放映是全岛人了解外面世界、获得精神食粮、丰富业余生活的唯一渠道,也是他们当时最大的期盼。每年农忙,战士们都会到岛民家里帮着春种秋收。
多年来,通过植树造林和人们对海岛生态环境的保護,小黑山岛植被覆盖率达到60%以上,山上松林间和村子里分布着不少的古树,它们有着三四百年的树龄。这些树并不是小黑山的原有物种,而是迁徙过境的候鸟在岛上停留时留下的,这些远道而来的树种在此生根发芽,慢慢长成今天的古树。小黑山岛是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也是大量候鸟栖息觅食之处,小黑山岛北部的犁犋把岛的垂直崖壁上,上百只绿背鸬鹚在那里过夜。船只从此经过时,轰鸣的马达声把它们惊飞,它们成群结队地盘旋在岛上空。
小黑山岛的东部有一片礁盘,退潮时大部分露出海面,涨潮时大都被水淹没,这里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海豹的乐园。每年三月底,海豹家族便拖儿带女,一路南下,像到自家的度假别墅一样,在这里戏耍逗留,五月底水温开始上升时才返回北方。憨态可掬的斑海豹成了人见人爱的萌宠,更为有趣的是,其中的四五只因贪恋美食和美景而把这里当成了永久性居留地,它们常年在礁盘上晒太阳,或周边水域嬉戏捕猎。
20世纪中叶,小黑山与蓬莱、长岛之间没有客船,一位姓王的船工划着一只小舢板,每天若干次地摆渡于大小黑山之间,把岛民或者军人送至大黑山,他们再从那里乘船外出。后来驻军部队出资出力修建了码头,现在的码头则是20世纪90年代长岛县人民政府统一修建的可停靠大型客船的标准码头。现在,只要天气允许,每天都有数班客船途径小黑山。
小黑山岛奇石怪礁、危崖险洞非常独特。小黑山岛东南部是平缓的砂石岸滩,西北部多险峻的石礁崖洞,如东部的通板石像一只巨象将鼻子探入水中;北部的海蚀柱像蹲坐的狮子前脚,威风凛凛;露出海面的石梁,像极了海岛男人强壮的脊梁;有着漂亮纹理的海岸石壁,像展翅飞翔的凤凰;被质地较软的岩层剥离的海蚀栈道,似一条带子,围拦在层层叠叠的九丈崖腰间;幽深的海蚀洞穴,神秘莫测;风浪与暮色交融的山北崖,渲染出一个梦幻的星外世界……
小黑山北部一座更小的无居民孤岛,当地人称其为“犁犋把岛”,千百年来,它以独立于世的姿态横亘于苍天大海之间,陡增小黑山岛的魅力。默默在一侧陪伴它的是石笋一样立在海面的宝塔礁,从一侧看,它形似一尊宝塔,再转过去看,它又是一艘鼓胀待发的帆船。无论是红日喷薄而出的清晨,还是夕阳西沉的黄昏,犁犋把岛的山岩都会被渲染上浓烈的色彩,绚烂的色块投映在水面上,瞬间被波浪揉成碎金,令人如痴如醉;宝塔礁的基座部位似张开的嘴巴,将橘红色的太阳含在其中,形成罕见的“宝塔含珠”奇特景观,如果太阳再高一点,变换一下角度观赏,则又是“宝塔顶珠”奇景……
小黑山岛,远离尘嚣,居一隅之幽静,守一世之清风。
(编辑/陈先云)
小黑山岛地势比较平缓,与一水之隔的大黑山岛一样,有着深厚的黄土层,因此农耕和渔业曾经是小黑山岛民的主业。20世纪80年代初期,长岛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小黑山岛在山坡上大量种植黑松,岛民的可耕地因此逐渐减少。改革开放后,相对封闭的小黑山岛吸引外来投资,在岛屿西侧和南部,养殖大棚一个接一个的搭建起来,外来投资者与岛民一起利用地域优势养殖海参幼苗,小黑山岛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海参育苗和养殖基地。海岛的经济发展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需求,也一直处在不断转型变化中。自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正式成立以来,小黑山岛把可持续性发展上升到新高度,先后拆除了影响鸟类迁徙的风车机组;为恢复海岸线,沿海部分养殖棚户也被移除。此外,小黑山岛还大量种植花卉树木,增建无公害垃圾处理站,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靓丽海岸带。
小黑山岛只有一个村子,目前村里常住人口不足百人,且老龄化现象严重,这些土生土长的岛民们心态平和,安守海岛,出海捕捞或者钓鱼为生,闲时就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蔬菜果树,解决了风浪天不通船,生活物资缺乏造成的不便。小黑山岛人口最高峰时有三四百多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四百多位驻军与当地人携手共建小岛,传为佳话。据岁数大的岛民回忆,军营里每周一次的电影放映是全岛人了解外面世界、获得精神食粮、丰富业余生活的唯一渠道,也是他们当时最大的期盼。每年农忙,战士们都会到岛民家里帮着春种秋收。
多年来,通过植树造林和人们对海岛生态环境的保護,小黑山岛植被覆盖率达到60%以上,山上松林间和村子里分布着不少的古树,它们有着三四百年的树龄。这些树并不是小黑山的原有物种,而是迁徙过境的候鸟在岛上停留时留下的,这些远道而来的树种在此生根发芽,慢慢长成今天的古树。小黑山岛是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也是大量候鸟栖息觅食之处,小黑山岛北部的犁犋把岛的垂直崖壁上,上百只绿背鸬鹚在那里过夜。船只从此经过时,轰鸣的马达声把它们惊飞,它们成群结队地盘旋在岛上空。
小黑山岛的东部有一片礁盘,退潮时大部分露出海面,涨潮时大都被水淹没,这里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海豹的乐园。每年三月底,海豹家族便拖儿带女,一路南下,像到自家的度假别墅一样,在这里戏耍逗留,五月底水温开始上升时才返回北方。憨态可掬的斑海豹成了人见人爱的萌宠,更为有趣的是,其中的四五只因贪恋美食和美景而把这里当成了永久性居留地,它们常年在礁盘上晒太阳,或周边水域嬉戏捕猎。
20世纪中叶,小黑山与蓬莱、长岛之间没有客船,一位姓王的船工划着一只小舢板,每天若干次地摆渡于大小黑山之间,把岛民或者军人送至大黑山,他们再从那里乘船外出。后来驻军部队出资出力修建了码头,现在的码头则是20世纪90年代长岛县人民政府统一修建的可停靠大型客船的标准码头。现在,只要天气允许,每天都有数班客船途径小黑山。
小黑山岛奇石怪礁、危崖险洞非常独特。小黑山岛东南部是平缓的砂石岸滩,西北部多险峻的石礁崖洞,如东部的通板石像一只巨象将鼻子探入水中;北部的海蚀柱像蹲坐的狮子前脚,威风凛凛;露出海面的石梁,像极了海岛男人强壮的脊梁;有着漂亮纹理的海岸石壁,像展翅飞翔的凤凰;被质地较软的岩层剥离的海蚀栈道,似一条带子,围拦在层层叠叠的九丈崖腰间;幽深的海蚀洞穴,神秘莫测;风浪与暮色交融的山北崖,渲染出一个梦幻的星外世界……
小黑山北部一座更小的无居民孤岛,当地人称其为“犁犋把岛”,千百年来,它以独立于世的姿态横亘于苍天大海之间,陡增小黑山岛的魅力。默默在一侧陪伴它的是石笋一样立在海面的宝塔礁,从一侧看,它形似一尊宝塔,再转过去看,它又是一艘鼓胀待发的帆船。无论是红日喷薄而出的清晨,还是夕阳西沉的黄昏,犁犋把岛的山岩都会被渲染上浓烈的色彩,绚烂的色块投映在水面上,瞬间被波浪揉成碎金,令人如痴如醉;宝塔礁的基座部位似张开的嘴巴,将橘红色的太阳含在其中,形成罕见的“宝塔含珠”奇特景观,如果太阳再高一点,变换一下角度观赏,则又是“宝塔顶珠”奇景……
小黑山岛,远离尘嚣,居一隅之幽静,守一世之清风。
(编辑/陈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