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诗词 激活传统文化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meng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古诗词是我们民族的语言精品,它记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歷史,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底蕴。诵读古诗词能够启迪人的灵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小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让他们多背一些古诗词,不仅能丰富语言,而且能陶冶情趣,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诗词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对古诗词产生兴趣,减少抵触,同时巧背古诗词。
  关键词:古诗词  诵读  兴趣  能力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中华古诗词是我们民族的语言精品,它记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底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获得了扬弃与发展,同时也成为对21世纪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1998年青基会推出“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历时十余年,而我校就一直在使用《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作为我校的课外阅读材料。经过多年的实践后,已成为我校的阅读特色,学生的情感由此得到丰富,审美能力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孩子们在经典古诗文中汲取了做人的精神力量,气质也提高了。正如苏轼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那么,如何点燃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欲望,让他们在这个空间里有滋有味地学习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下面,我就结合古诗词教学谈一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营造氛围
  植物在肥沃的土壤里才会茁壮成长,动物在广阔的天地里才会尽情驰骋,同样,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才会喜学乐读。所以,学习古诗词得有一个好的人文环境,于是,我在教室环境布置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如我把教室的后墙当做画板,在上面贴上装饰性的柳条,柳条中穿插着剪好的小燕子,一幅立体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展现在学生眼前,不仅美化了教室,同时也带给孩子们一种勃勃生机的感觉;教室的每根柱子也被我充分地利用起来,张贴上书法名家誊写的古代诗词,营造书香氛围;每一期的学习园地我都会给古诗词留有一定的空间,用来展示学生有关古诗词的书法作品,有时还会有学生自己的小创作呢。每天都能看到他们在图书角、在园地前或吟或诵,看着他们可爱的神情,听着他们甜美的声音,真正感受到,一个合理良好的氛围,确实能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受到熏陶感染。他们畅游在古诗词的海洋中,吟唱、诵读……有滋有味,兴趣便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
  二、入情入境发挥想象——体会诗境
  任何一首古诗,都有自己的“背景”。正如俞平伯先生所指的那样:“古人做文章时,感情充沛,情感勃发,故形之于作品。当时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今天的读者要了解当时的作品,也只有遵循原来的轨道,逆溯上去。”由此可见,诗人所处的时代及生活经历,诗人的创作风格及创作历程等等,我们都要有所了解。所以,为了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古诗词,去领略古诗词所表达的奇妙意境,我让学生亲自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怀。如《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寅集中,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诗的开头两句作者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接下去两句就进一步抒写国破家亡的悲哀,“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是对前面“山河破碎”两句的补充,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又表现忧愤之情,前一句是追记过去,后一句则是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孤掌难鸣,飘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这六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接下去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这首诗学生很难领悟、很难理解,所以背诵前就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去了解文天祥写这首诗时的背景及思想。
  三、倡导多维诗词诵读——引导巧背
  背诵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让他们多背一些古诗词,不仅能丰富语言,而且能陶冶情趣,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变换各种各样的方式,让他们对古诗词产生兴趣,减少抵触,同时巧背古诗词。
  1.春夏秋冬诵古诗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它记录了大自然中美丽的万物,它描绘了一年四季中秀丽的景色。于是,我依照春、夏、秋、冬的顺序,理出一条线索,让学生从背诵中体会季节的变化,感受诗句中四季的美景及人物的感情色彩。例如灿烂的春天,鸟语花香,我就安排了杜甫的《春夜喜雨》、贺知章的《咏柳》、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等;缤纷的夏天,荷绿蝉鸣,我又找来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小池》等等;转眼间,金色的秋天已来到,“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的《苏幕遮》此时出现,恰到好处,还有王维的《山行》更是孩子们口中的佳篇,频频引用于文中;漫天飞雪的冬天,更有它自己独特的绚丽,柳宗元的《江雪》、王安石的《梅花》,再加上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美丽的寒冬已在眼前。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2.游山玩水赏古诗
  古诗词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朗朗上口,韵味无穷,营造了情景交融的意象与意境。为了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魅力,融入到诗词的美妙意境中,我把诗词分成言志诗、叙事诗、写景诗等等,让学生进行分类背诵。当孩子们谈起自己的理想、未来和人生价值时,我出示了郑板桥的《竹石》、于谦的《石灰吟》和顾炎武的《精卫》等等;当班上同学面对友情时,我又找来李白的《赠汪伦》和《送孟浩然之广陵》、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和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每次遇到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和有关写景的习作时,我就会带领着学生一起温习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刘禹锡的《望洞庭》、白居易的《忆江南》……   3.笔墨纸砚画古诗
  古往今來,许多人把画与诗相提并论。宋代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田园风光图。作者在描绘画面的同时,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意愿寄托其中,从而创造出情境交融的艺术境界,诗歌也因此有了意境美。因此,理解了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如在背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时,我让学生将自己对诗意的理解绘成一幅画,引导他们近一步思考,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还有在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让他们将诗中的景物逐一画出,画中重点体现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地寓于图景中,描绘出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就这样,既理解了诗意、把握了诗境,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琴弦合奏唱古诗
  据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专家研究,孩子在 3-5 岁时就可以感受和领会节奏,7-8 岁时就可以接受并熟练掌握音乐旋律。小学时期,依靠音乐帮助所掌握和学到的东西让人难以遗忘,终生受益。于是,在背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时,我将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带进课堂,学生学唱这首歌的同时也就背会了这首词。随着多媒体、网络的发展,更多的“古诗新唱”可以随时出现在课堂上;再加上现在的学生多才多艺,为诗配乐信手拈来。所以,唱古诗,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兴趣,也拓展了古诗词的内涵和空间。
  5.人生如戏演古诗
  古典诗词在文字表面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有喜怒哀乐,有奋发进取,有百折不挠……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动作,把古诗编演成一个故事片,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展开丰富的联想,去理解诗意,充实内容。例如,在背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李绅的《悯农》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我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道具,想象出人物的动作,让学生上台表演。至此,再以诵读方式来体会古诗词声韵之美、情感之美,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古诗词,在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思维创新能力。
  以上是我对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浅薄的见解。这些方法让学生背诵古诗词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同时也把背诵古诗词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从而真正使古诗词发挥其特有的魅力。
  让古诗词这一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丰美营养,让他们的生命因古诗词而充满灵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
  [3]《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10
  [4]《苏轼文学论集》     刘乃昌     齐鲁书社     2004-5
  [5]《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6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比“学习中国”APP与“党政图书馆”这两大政治类数字出版平台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的不同,分析总结了我国政治类数字出版平台的创新和发展,并指出目前我国政治图书数字出版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对政治类数字出版领域的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政治类图书 数字出版 “学习中国”APP “党政图书馆”  政治类图书在图书出版行业地位特殊,它是国家政治思想传播的有效
期刊
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的比重不容忽视,如何利用课堂有效引导学生体会其丰厚的文化内涵,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曾就《涉江采芙蓉》一课做了点教法的尝试,欲与同仁切磋。  《涉江采芙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2》第二单元中的一首诗。篇幅短小,但孕育丰富的情感,选自被称为“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首》。无论在思想还是在艺术上,都是指导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极好范文。  为提高教学效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人在从事英语教学过程中,一直注重诱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并收到了良好效果。近几年,我校根据市场需求增设了机械专业,我一直承担此专业的英语教学工作。下面谈谈我在该专业的英语兴趣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首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使他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科学教学实践中,实验课堂探究活动经常出现看似热闹,却并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良好效果。因此,如何让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是我们科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 既离不开学生, 也离不开老师。在实验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全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对观察、实验的内心需求。  关键词:科学实验课 师生互动 有效性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
期刊
摘 要: 唐代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不但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且还对其它文学文体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当时和现在语文教育与教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次古文运动中,韩愈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为这次运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试图通过对韩愈古文理论的研究,能够为我们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古文运动提供帮助,同时能够使其更好地运用在当代的语文教学上。  关键词 韩愈 古文理论 文以明道  前
期刊
踏着清晨的茫茫夜色,《道德经》便只在眸子里流淌,随风潜入则,润物细无声。  为何道德经?昔有屈原《天问》,这芳草美人徬徨山泽,呵璧问天,始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其实进入道德经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反而是借着非常之名,驾着东来的紫气,萦绕我心,我竟然殊途同归的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何谓道?  道者,其实人心都不陌生,所谓易道,人道,王道……凡是披上上这个后缀的华丽外套,即使俗常的
期刊
近年来,我省话剧小品创作在艺术质量上停滞不前,最根本的原因是剧本创作。没有好的剧本,怎么能排出脍炙人口的、品位高尚的作品?如何提高话剧小品的品位,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题材新鲜感人才能出奇制胜  要出高品味的作品,题材选择是重要的一环。作品《又是枫叶飘落时》的选材就很新,它通过一对老人对年轻时不幸爱情的回忆,并在现实中又要让他们的孙子、孙女重蹈他们的覆辙的故事,表现了封建桎梏对人灵
期刊
摘 要:企业报,即企业内部刊物,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介绍公司动态,展现员工风采等企业内部信息为主,是企业内部管理和相互沟通的重要平台,也是传播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内涵与建设企业品牌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冀中能源集团企业报《冀中能源报》为例,对企业报的功能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提升建议。  关键词: 企业报 《冀中能源报》 传播功能  企业报,即企业内部刊物,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介绍
期刊
历史课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不仅仅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的思想感情以深刻的影响。爱国主义既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历史教育的永恒主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将爱国主义教育溶于每一节课中,通过“润物细无声”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化,以达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泪斑斑,风云叱咤的爱国主义史诗,更是
期刊
近日,我在网上看到一条令人心灵震撼的新闻——大学生“宅”死家中。该名男子曾是湖北十堰一名非常优秀的大学生,却不适应工作,弃职在家。他不做事甚至不愿做饭,甚至还撒气把自己的母亲打伤致残,最终被自己活活饿死在家。这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不置可否,这也折射出当今教育和社会的一种缺失。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搞素质教育,但由于高考这根“独木桥”,致使许多家长和教师以“分数论高低”的观念根深蒂固。然而现代研究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