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即: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关键词:高校;四个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正确认识”的论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立足当下世情、国情,透视历史、现实和未来,科学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行动方向。
一、四个正确认识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在于其现实解释力,作为反映客观真理的意识形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体现在其对客观现实的解释之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既要在改进中加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社会科学课,提升理论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也要聚焦于当下的世情、国情和社情,聚焦于现实的生活世界,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深入火热的群众生活,深入生动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科学性,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达到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推动逻辑与现实相契合。为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主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让青年学生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中树立“四个正确认识”。
二、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要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走出书斋,走出校园,通过参加科技创新、大众创业、社会调查等,让他们透过活生生的现实来直观地理解和思考理论,从而深入的认识社会,增强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成才的目标和方向。当代青年大学生还是一个喜欢思考、善于思考的群体,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和指导学生运用理论去观察社会,去思考和研究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中呈现出来的各种社會问题,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拓展思维的宽度和广度,满足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并进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其次,高校要主动开展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各类社会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构筑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吸收高校所在地域、行业的丰富资源,挖掘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功能作用。要積极参与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的社会治理、扶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法治建设、文化传承创新、文明城市创建等社会建设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努力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
最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高校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高校教师要立足所在区域和学校实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主动参与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研究课题从现实中来,科研成果为社会服务,为立德树人服务。要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写在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写在广阔的祖国大地上,努力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理解力和解释力,并把其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三、结语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青年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其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均来源于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实践证明,如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主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仅局限于书斋的冥想和封闭的“象牙塔”,脱离现实社会环境,只会让青年学生的认识局限于狭隘的“本本”和空洞的原理,导致其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相脱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指向远大理想,也要瞄准现实关切。唯有如此,才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参考文献:
[1]刘佳.浅析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廖璇.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3]宋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4]程太生,张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关系及其教育学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1(2):91-96.
关键词:高校;四个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正确认识”的论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立足当下世情、国情,透视历史、现实和未来,科学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行动方向。
一、四个正确认识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在于其现实解释力,作为反映客观真理的意识形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体现在其对客观现实的解释之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既要在改进中加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社会科学课,提升理论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也要聚焦于当下的世情、国情和社情,聚焦于现实的生活世界,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深入火热的群众生活,深入生动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科学性,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达到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推动逻辑与现实相契合。为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主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让青年学生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中树立“四个正确认识”。
二、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要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走出书斋,走出校园,通过参加科技创新、大众创业、社会调查等,让他们透过活生生的现实来直观地理解和思考理论,从而深入的认识社会,增强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成才的目标和方向。当代青年大学生还是一个喜欢思考、善于思考的群体,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和指导学生运用理论去观察社会,去思考和研究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中呈现出来的各种社會问题,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拓展思维的宽度和广度,满足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并进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其次,高校要主动开展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各类社会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构筑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吸收高校所在地域、行业的丰富资源,挖掘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功能作用。要積极参与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的社会治理、扶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法治建设、文化传承创新、文明城市创建等社会建设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努力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
最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高校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高校教师要立足所在区域和学校实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主动参与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研究课题从现实中来,科研成果为社会服务,为立德树人服务。要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写在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写在广阔的祖国大地上,努力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理解力和解释力,并把其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三、结语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青年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其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均来源于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实践证明,如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主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仅局限于书斋的冥想和封闭的“象牙塔”,脱离现实社会环境,只会让青年学生的认识局限于狭隘的“本本”和空洞的原理,导致其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相脱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指向远大理想,也要瞄准现实关切。唯有如此,才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参考文献:
[1]刘佳.浅析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廖璇.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3]宋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4]程太生,张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关系及其教育学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1(2):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