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毫不为过。校长的个性就是学校的个性,校长的魅力就是学校的魅力,校长的品位就是学校的品位。那么,如何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校长呢?
明确学校管理目标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得到发展,具体应认识到:
(1)关注学生发展的全体性
《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保障了所有适龄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学生入学了并不意味着学生有了平等享受教育的基本权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些教师并不是满腔热情地去帮助,而是歧视这些所谓的差生,把成绩不好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学生本人和小学教育,甚至为了追求升学率而放弃这些学生。应明确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学校的根本目的,更是校长的职责所在。作为校长更应有长远的眼光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升学率和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机会的矛盾。
(2)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根本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即强调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素质教育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具体化。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下的校长,不应是过去事务型的,而更应该是理论深度的、有自己办学理念的、目光深远的教育家,他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更多的应是从“培养一个健全的人”的角度去全面地思考问题,而不应只看眼前,使自己的神圣职责趋向功利化。
(3)关注学生发展的终身性
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培养人的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新时代的校长肩负的责任才更是巨大,校长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个责任的重大。
2.促使教师事业发展
学校要创设良好的竞争氛围,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竞争机制。学校应有严格的考核和管理制度,落实专人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监督、评估,增加教师考核的透明度,让每一个教师都心服口服。合理的制度,应体现多劳多得原则,应让每个教师都有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觉,让每个人都相信,只要自己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就一定能达到目的,获得相应的回报。当教师的上进心被充分调动出来后,专业素养的追求便内化成为自身的需要,他必然会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途径去提高自己,给自己充电,努力实现“要我提高”为“我要提高”的转变。
3.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校园的和谐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建设。这是和谐校园的根本要求。安全没有小事,责任重于泰山。这是学校各级管理者必须时刻紧绷的弦。学校的安全教育宜重在自我保护方面,以避免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安全教育还具有阶段性和常规性。如夏季的游泳、饮食卫生、干燥季节的防火等。二是人际和谐。主要是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干群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和谐。人际和谐并不意味着人人一团和气,不讲原则,不分是非,而是要将某些标准制度化。在符合制度,不违反原则的基础上讲和谐,尽可能地理顺各种关系,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与工作环境。相反,对违反规定,蛮不讲理的行为,校长决不能留情面,不能一味地为了和谐,而做出无原则的让步。有的时候,校长因工作需要得罪了个别人,初看似乎有点不和谐,实际上却消除了更多的不和谐因素,有利于学校大局的和谐发展。以局部的不和谐换取全局的和谐,以小的不和谐换取更大的和谐,这是和谐校园对校长提出的要求。
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1.要以学生为本。我们关注受教育者的广度远远比其深度来得更重要。因为,我国的现状是需要各级各类的人才,这样,培养的人才能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无论学校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都应以人为本。
2.要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为本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必须通过各种方法,激发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二是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在紧张的工作压力下,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校长要及时对教师进行心理疏导,要善于倾听教师的心声,要有意识地为教师的情绪宣泄创造机会。学校还应尽可能地创设良好的环境,帮助教师实现自我,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三是关心教师的生活。教师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工作。比如消除外籍教师的孤独感,解决上下班路远教师的交通问题。关注贫困教职工的生活疾苦,帮单身青年教师牵线搭桥等等。当然,以人为本,不能简单理解为满足教师的物质要求。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1.学校文化要结合学校的特点来建设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也是对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应该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注重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既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如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等,也要注意继承和吸收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如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勤奋刻苦、虚心好学等等,不管时代怎么发展,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学校文化建设同时还必须与学校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与学校的传统历史及现实的某些优势、特点相结合,使学校文化更显个性,更富特色。
2.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合理的载体
学校文化建设包含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载体。物质方面,包括校园环境建设、校舍建设、人文景观、活动场所、图书资料等等。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优美、洁静、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能陶冶情操,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软环境”建设,即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和谐的人际环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达到这个目标,光靠说教是不行的,必须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把正确理念渗透到课堂里、活动中,渗透到教书育人的每个细节中,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逐步内化为认知和情感。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是创设载体,为学生创造参加实践体验的平台。
3.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持之以恒
学校文化建设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也不是什么时尚的名词。它需要学校管理阶层投入真情实感,付出艰辛的努力,不论学校领导与教师如何更替,依然要一代一代地把该校积淀下来的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形成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需要长期的努力,可能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和浮躁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防止无计划、无重点和无目标,又要防止半途而废。
塑造校长的人格魅力
1.校长要以德服人
在人格修养上,校长的行为应是全校师生的楷模。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严格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廉洁从政;待人以诚,处事以公;不以个人好恶取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自己在教职工心中的信任度。在待人的态度上,校长要做到宽以待人。宽容是一种美德,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气度,它也是一种重要的用人方法和领导艺术。
校长要容人之长。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在教师队伍中,论才干、学识、经验、阅历、潜能等某一方面,肯定有人比你强。作为校长,必须虚心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切忌妒贤嫉能。同时校长还应适时地将自己的赞美之情表达出来。
校长要容人之短。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一个群体里,个性、气质、能力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校长如果抓住人的短处不放,就只能徒增别人的反感,使人觉得难以共事。
校长要容人之言。有些青年教师,人格尚未成熟,有时言语会尖刻点,态度会偏激些,校长应有足够的肚量容纳。有时候,态度上稍微低调一点,往往胜于雄辩。所谓以柔克刚,校长即使是在批评人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注意场合,讲究分寸,点到即止,切不可图一时口舌之快。校长的一句批评甚至可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浇灭一个人的热情,相反,适时的表扬与鼓励,却能神奇地唤起人的工作热情。当然,宽容并非纵容和包庇,更不是软弱和无原则的迁就。
2.校长要以才服人
校长必须具备一般领导的管理能力,如总揽全局、决策果断、知人善任、组织协调、开拓创新、善于沟通和一定的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应具备与其职能相对应的特殊才能,即校长应成为教育的行家,要懂得教育,掌握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不仅使自己所从事的学科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而且还应了解其他学科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要有教改科研的能力,参与教科研活动,深入教师,走进课堂,听课、评课,不仅要能自己承担课题,而且还能为广大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和知识讲座,亲自掌握第一手资料。要有政治敏锐性,对当前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善于从全局的角度去把握方向。只有这样,校长才能赢得广大教师的尊敬和钦佩。
3.校长要加强学习
校长要不断通过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办学思想。校长总是成为问题的最直接的面对者和解决者,因而,校长要加强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的同时,要重视对自己教育、管理活动中的思想、观点、经验进行反思、总结和提炼。把管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要不断学习,提升管理能力,不断改进,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总结,提升管理品位。
(作者单位:浙江嵊州市黄泽镇中心学校)
明确学校管理目标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得到发展,具体应认识到:
(1)关注学生发展的全体性
《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保障了所有适龄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学生入学了并不意味着学生有了平等享受教育的基本权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些教师并不是满腔热情地去帮助,而是歧视这些所谓的差生,把成绩不好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学生本人和小学教育,甚至为了追求升学率而放弃这些学生。应明确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学校的根本目的,更是校长的职责所在。作为校长更应有长远的眼光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升学率和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机会的矛盾。
(2)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根本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即强调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素质教育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具体化。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下的校长,不应是过去事务型的,而更应该是理论深度的、有自己办学理念的、目光深远的教育家,他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更多的应是从“培养一个健全的人”的角度去全面地思考问题,而不应只看眼前,使自己的神圣职责趋向功利化。
(3)关注学生发展的终身性
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培养人的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新时代的校长肩负的责任才更是巨大,校长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个责任的重大。
2.促使教师事业发展
学校要创设良好的竞争氛围,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竞争机制。学校应有严格的考核和管理制度,落实专人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监督、评估,增加教师考核的透明度,让每一个教师都心服口服。合理的制度,应体现多劳多得原则,应让每个教师都有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觉,让每个人都相信,只要自己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就一定能达到目的,获得相应的回报。当教师的上进心被充分调动出来后,专业素养的追求便内化成为自身的需要,他必然会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途径去提高自己,给自己充电,努力实现“要我提高”为“我要提高”的转变。
3.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校园的和谐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建设。这是和谐校园的根本要求。安全没有小事,责任重于泰山。这是学校各级管理者必须时刻紧绷的弦。学校的安全教育宜重在自我保护方面,以避免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安全教育还具有阶段性和常规性。如夏季的游泳、饮食卫生、干燥季节的防火等。二是人际和谐。主要是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干群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和谐。人际和谐并不意味着人人一团和气,不讲原则,不分是非,而是要将某些标准制度化。在符合制度,不违反原则的基础上讲和谐,尽可能地理顺各种关系,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与工作环境。相反,对违反规定,蛮不讲理的行为,校长决不能留情面,不能一味地为了和谐,而做出无原则的让步。有的时候,校长因工作需要得罪了个别人,初看似乎有点不和谐,实际上却消除了更多的不和谐因素,有利于学校大局的和谐发展。以局部的不和谐换取全局的和谐,以小的不和谐换取更大的和谐,这是和谐校园对校长提出的要求。
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1.要以学生为本。我们关注受教育者的广度远远比其深度来得更重要。因为,我国的现状是需要各级各类的人才,这样,培养的人才能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无论学校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都应以人为本。
2.要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为本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必须通过各种方法,激发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二是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在紧张的工作压力下,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校长要及时对教师进行心理疏导,要善于倾听教师的心声,要有意识地为教师的情绪宣泄创造机会。学校还应尽可能地创设良好的环境,帮助教师实现自我,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三是关心教师的生活。教师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工作。比如消除外籍教师的孤独感,解决上下班路远教师的交通问题。关注贫困教职工的生活疾苦,帮单身青年教师牵线搭桥等等。当然,以人为本,不能简单理解为满足教师的物质要求。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1.学校文化要结合学校的特点来建设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也是对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应该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注重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既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如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等,也要注意继承和吸收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如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勤奋刻苦、虚心好学等等,不管时代怎么发展,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学校文化建设同时还必须与学校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与学校的传统历史及现实的某些优势、特点相结合,使学校文化更显个性,更富特色。
2.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合理的载体
学校文化建设包含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载体。物质方面,包括校园环境建设、校舍建设、人文景观、活动场所、图书资料等等。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优美、洁静、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能陶冶情操,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软环境”建设,即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和谐的人际环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达到这个目标,光靠说教是不行的,必须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把正确理念渗透到课堂里、活动中,渗透到教书育人的每个细节中,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逐步内化为认知和情感。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是创设载体,为学生创造参加实践体验的平台。
3.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持之以恒
学校文化建设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也不是什么时尚的名词。它需要学校管理阶层投入真情实感,付出艰辛的努力,不论学校领导与教师如何更替,依然要一代一代地把该校积淀下来的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形成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需要长期的努力,可能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和浮躁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防止无计划、无重点和无目标,又要防止半途而废。
塑造校长的人格魅力
1.校长要以德服人
在人格修养上,校长的行为应是全校师生的楷模。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严格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廉洁从政;待人以诚,处事以公;不以个人好恶取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自己在教职工心中的信任度。在待人的态度上,校长要做到宽以待人。宽容是一种美德,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气度,它也是一种重要的用人方法和领导艺术。
校长要容人之长。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在教师队伍中,论才干、学识、经验、阅历、潜能等某一方面,肯定有人比你强。作为校长,必须虚心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切忌妒贤嫉能。同时校长还应适时地将自己的赞美之情表达出来。
校长要容人之短。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一个群体里,个性、气质、能力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校长如果抓住人的短处不放,就只能徒增别人的反感,使人觉得难以共事。
校长要容人之言。有些青年教师,人格尚未成熟,有时言语会尖刻点,态度会偏激些,校长应有足够的肚量容纳。有时候,态度上稍微低调一点,往往胜于雄辩。所谓以柔克刚,校长即使是在批评人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注意场合,讲究分寸,点到即止,切不可图一时口舌之快。校长的一句批评甚至可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浇灭一个人的热情,相反,适时的表扬与鼓励,却能神奇地唤起人的工作热情。当然,宽容并非纵容和包庇,更不是软弱和无原则的迁就。
2.校长要以才服人
校长必须具备一般领导的管理能力,如总揽全局、决策果断、知人善任、组织协调、开拓创新、善于沟通和一定的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应具备与其职能相对应的特殊才能,即校长应成为教育的行家,要懂得教育,掌握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不仅使自己所从事的学科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而且还应了解其他学科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要有教改科研的能力,参与教科研活动,深入教师,走进课堂,听课、评课,不仅要能自己承担课题,而且还能为广大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和知识讲座,亲自掌握第一手资料。要有政治敏锐性,对当前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善于从全局的角度去把握方向。只有这样,校长才能赢得广大教师的尊敬和钦佩。
3.校长要加强学习
校长要不断通过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办学思想。校长总是成为问题的最直接的面对者和解决者,因而,校长要加强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的同时,要重视对自己教育、管理活动中的思想、观点、经验进行反思、总结和提炼。把管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要不断学习,提升管理能力,不断改进,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总结,提升管理品位。
(作者单位:浙江嵊州市黄泽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