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到灯塔去》是其代表作之一。作者将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相结合使用,使作品的时间结构呈现为精妙新颖的同心圆式结构。本文通过分析伍尔夫在该作品中对时间的运用和安排,挖掘出主题内涵——对生命岁月的追寻,通过记忆来挽回失去的韶华,贮存生命的真实。
【关键词】 伍尔芙 《到灯塔去》 时间结构 心理时间 同心圆
著名现代主义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较早引起中国文坛注意的英美作家之一,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外国作家之一。她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还是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和理论家,她的主要观点是:时代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现代生活已不同以往,人们对生活的感觉、感受也在变化之中。因此,过去的艺术形式不能包涵当前的现实,“正如一片玫瑰花瓣不足以包裹粗砺巨大的岩石”。《到灯塔去》是伍尔芙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也有评论家视其为伍尔夫最完美的作品。“它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人们在严酷的现实中探本究源,寻觅人生的真谛和精神上的寄托的过程,是一部十分罕见的完美的艺术佳作”。伍尔芙在这部作品中,将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主观真实和客观真实有机结合起来,在诗的境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维持着微秒的平衡。
柏格森的时间理论对意识流小说影响重大。柏格森将时间分为两种,用钟表仪器所记载度量的时间称为客观时间或物理时间,是按照过去——现代——未来依次延伸的表示人生或事物存在长度的数量概念。而“心理时间”则是用直觉去体验或以内省方式感悟到自我内在生命的流动,是表示生命的深度和广度的质量感念,只有先后之间的顺序和数字的不断重新排列组合,以及规律性的不断重复。在小说的结构中,心理时间不像物理时间有一个明确的起始轮廓,它强调的是心理对外界事物的感受与关注,是不可量化的。伍尔芙在《到灯塔去》中纳入了一个与物理时间相对应的心理时间体系,形成了一个互补、共建、与文本意义相吻合的时间结构。不同于《达洛卫夫人》中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双层并行的结构,《到灯塔去》的时间结构呈现为一种精妙的同心圆式的结构。以物理时间为大圆笼罩整个文本,在这个体系之内又套有一个内部心理时间的体系来控制文本的叙述进度,将心理时间囿于物理时间的整体性框架之内完成。
在同一个文本中,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这两种时间模式围绕着同一个原点同时运转,就好像两个同心圆。而这个同心圆的圆心则是具有双重象征意义的“灯塔”形象。在作品的开端,拉姆齐夫人和小詹姆斯就怀揣着到灯塔去的渴望,但是没有成功;十年间,朋友、亲人四散分离,人世沧桑充满着痛苦和死亡,只有灯塔依然屹立在海边,夜夜指引着远游归航的船只;十年后大家再度聚首,以了却到灯塔去的夙愿。由此可见,灯塔始终是小说中人物在客观世界中所追寻的一个客体,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外在客观物体,体现了十几年来人们生活的一个目标和向往。同时也是这个有一定长度、限度的物理时间范围之内的一个圆心,一个焦点。而女主人公拉姆齐夫人则是“灯塔”这个客观对应物的精神象征,是这部作品的精神主体。灯塔象征了物理时间的客观、理智、规律,是外部物理时间的代表,拉姆齐夫人则代表了内部心理时间的概念,内部心理时间的发展是围绕着拉姆齐夫人的意识以及关于拉姆齐夫人的意识进行的。十年前,众人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完成灯塔之旅,十年后,大家回到原处完成灯塔之旅,为各自的理想和生活暂时划下一个句号,这就形成了一个出发、远离、回归的完整圆形结构。
作为作品的主要线索之一的拉姆齐夫人,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同时出现在其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伍尔芙深入主人公内心深处,展现瞬间动作下的意识内容,使心理时间的丰富性得到充分体现。作者根据夫人的眼光所及之处,按照外界事物触及她心理的先后顺序来记录她的心理反应和联想。幼子烦躁不安的情绪让她疑惑,她最小的孩子,她的宝贝儿,给什么鬼迷了心窍?(P27)紧接着,她抬起头来看见房间的陈设,从破败的家具、便宜的房租、没有时间阅读的书籍联想到孩子们的天赋,从大家的随意散漫联想到瑞士女佣濒临死亡的父亲。这只是一个短暂动作的瞬间,在钟表商分针不过画了一个圈。但在伍尔芙的笔下,在这一刻,时间好像静止了,至少好像是放慢了它流动的速度。伍尔芙直接深入主人公的内心深处,通过展现瞬间动作之下的丰富意识内容,把时间在这一刻放大,心理时间的丰富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然后作家并没有放任这种意识的漫无目的的游走。对意识流的展示始终是有节奏地被控制着的。亲爱的,站着别动。(P27)站着别动。别不耐烦。(P29)这两句话是夫人意识流心理的始终。伍尔芙通过两句话语把心理时间限制在一定的物理时间的框架之中。在这一段心理描写中,作者表现出拉姆齐夫人对家庭生活的精打细算,对孩子的悉心照顾以及对疾病吞噬生命的憎恨。拉姆齐夫人的心理时间是被限定在以这两句话为代表的物理时间之内的。虽然没有明确的物理时间来表示其间的时间间隔,但夫人前后说出的这两句话却间接地表示出了物理时间的前后两个端点。这样的例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在作品的三个部分中,第二部分要明显短于其他两部分,三部分的长度比例极为不均衡,大概是6:1:3。第一部分“窗”的长度占全书的一半以上,其物理时间是九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和黄昏,从关于是否去灯塔的争论开始,直到黄昏在拉姆齐夫人主持的晚宴中结束。第二部分“岁月流逝”所占篇幅不到十分之一,却叙述了十年间的经历。这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拉姆齐夫人逝世,普鲁难产而死,安德鲁阵亡。十年痛苦的历程,作者仅以几页纸来叙述,似乎经过一个黑夜,动乱的十年就恍惚地过去了。第三部分“灯塔”仅叙述了一个上午发生的一切,延迟十年的灯塔之旅终于成行,众人完成心中的夙愿。在作者大量表现主人公意识流内容,扩展心理时间长度的部分,相应的外界机械时间却很短暂;而当作者以凝练跳跃的笔调来表现心理时间时,其相应的外界机械时间却是不相称的漫长。这种数量、内容上的反差和对比,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陌生化和距离感。由于在这三部分中使用的心理时间的分量不同,而各自代表的物理时间轮廓长短也大相径庭,这三部分短——长——短的物理时间,配合长——短——长的心理时间,形成了一种特殊而巧妙的时间结构,与音乐中的奏鸣曲形式很相似;同时,这样长——短——长的时间结构安排,仿佛夜晚灯塔照耀大海及远游归航的船只的节奏,在对比和匀称的基础上给人以美的感受。
对“时间”的处理及对“个人”生存的关注始终是伍尔芙小说的主题。在《到灯塔去》中,伍尔芙使用了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配套的“同心圆式的时间结构”,但主导整部作品情节发展、参与人物形象塑造、表现主题精神的人物却是由心理时间来完成的。这种大量使用心理时间的艺术特征,既是对维多利亚传统的背离,也是有意义的革新。作品打破了维多利亚式的常规“时间”守则,重新定义和建构了小说中的“时间”体系。利用灵活自由的心理时间来主导叙述进度,使得心理时间在时间结构中占优势主导地位,物理时间只提供一种轮廓、辅助作用。在《到灯塔去》中,伍尔芙抒发了对生命个体的关注,探询弱小的生存个体是如何与大历史相抗衡的,个人生命的意义如何才能不被时间之河消解,从而获得一种永恒的力量。(本文是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叙事学视野中的翻译研究”,项目编号:QW200921)
参考文献
1 瞿世镜编.意识流小说理论.第1版.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5:26
2 瞿世镜.伍尔夫研究.第1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57
3 卢婧.伍尔夫“到灯塔去”的时间艺术.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5
【关键词】 伍尔芙 《到灯塔去》 时间结构 心理时间 同心圆
著名现代主义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较早引起中国文坛注意的英美作家之一,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外国作家之一。她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还是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和理论家,她的主要观点是:时代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现代生活已不同以往,人们对生活的感觉、感受也在变化之中。因此,过去的艺术形式不能包涵当前的现实,“正如一片玫瑰花瓣不足以包裹粗砺巨大的岩石”。《到灯塔去》是伍尔芙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也有评论家视其为伍尔夫最完美的作品。“它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人们在严酷的现实中探本究源,寻觅人生的真谛和精神上的寄托的过程,是一部十分罕见的完美的艺术佳作”。伍尔芙在这部作品中,将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主观真实和客观真实有机结合起来,在诗的境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维持着微秒的平衡。
柏格森的时间理论对意识流小说影响重大。柏格森将时间分为两种,用钟表仪器所记载度量的时间称为客观时间或物理时间,是按照过去——现代——未来依次延伸的表示人生或事物存在长度的数量概念。而“心理时间”则是用直觉去体验或以内省方式感悟到自我内在生命的流动,是表示生命的深度和广度的质量感念,只有先后之间的顺序和数字的不断重新排列组合,以及规律性的不断重复。在小说的结构中,心理时间不像物理时间有一个明确的起始轮廓,它强调的是心理对外界事物的感受与关注,是不可量化的。伍尔芙在《到灯塔去》中纳入了一个与物理时间相对应的心理时间体系,形成了一个互补、共建、与文本意义相吻合的时间结构。不同于《达洛卫夫人》中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双层并行的结构,《到灯塔去》的时间结构呈现为一种精妙的同心圆式的结构。以物理时间为大圆笼罩整个文本,在这个体系之内又套有一个内部心理时间的体系来控制文本的叙述进度,将心理时间囿于物理时间的整体性框架之内完成。
在同一个文本中,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这两种时间模式围绕着同一个原点同时运转,就好像两个同心圆。而这个同心圆的圆心则是具有双重象征意义的“灯塔”形象。在作品的开端,拉姆齐夫人和小詹姆斯就怀揣着到灯塔去的渴望,但是没有成功;十年间,朋友、亲人四散分离,人世沧桑充满着痛苦和死亡,只有灯塔依然屹立在海边,夜夜指引着远游归航的船只;十年后大家再度聚首,以了却到灯塔去的夙愿。由此可见,灯塔始终是小说中人物在客观世界中所追寻的一个客体,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外在客观物体,体现了十几年来人们生活的一个目标和向往。同时也是这个有一定长度、限度的物理时间范围之内的一个圆心,一个焦点。而女主人公拉姆齐夫人则是“灯塔”这个客观对应物的精神象征,是这部作品的精神主体。灯塔象征了物理时间的客观、理智、规律,是外部物理时间的代表,拉姆齐夫人则代表了内部心理时间的概念,内部心理时间的发展是围绕着拉姆齐夫人的意识以及关于拉姆齐夫人的意识进行的。十年前,众人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完成灯塔之旅,十年后,大家回到原处完成灯塔之旅,为各自的理想和生活暂时划下一个句号,这就形成了一个出发、远离、回归的完整圆形结构。
作为作品的主要线索之一的拉姆齐夫人,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同时出现在其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伍尔芙深入主人公内心深处,展现瞬间动作下的意识内容,使心理时间的丰富性得到充分体现。作者根据夫人的眼光所及之处,按照外界事物触及她心理的先后顺序来记录她的心理反应和联想。幼子烦躁不安的情绪让她疑惑,她最小的孩子,她的宝贝儿,给什么鬼迷了心窍?(P27)紧接着,她抬起头来看见房间的陈设,从破败的家具、便宜的房租、没有时间阅读的书籍联想到孩子们的天赋,从大家的随意散漫联想到瑞士女佣濒临死亡的父亲。这只是一个短暂动作的瞬间,在钟表商分针不过画了一个圈。但在伍尔芙的笔下,在这一刻,时间好像静止了,至少好像是放慢了它流动的速度。伍尔芙直接深入主人公的内心深处,通过展现瞬间动作之下的丰富意识内容,把时间在这一刻放大,心理时间的丰富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然后作家并没有放任这种意识的漫无目的的游走。对意识流的展示始终是有节奏地被控制着的。亲爱的,站着别动。(P27)站着别动。别不耐烦。(P29)这两句话是夫人意识流心理的始终。伍尔芙通过两句话语把心理时间限制在一定的物理时间的框架之中。在这一段心理描写中,作者表现出拉姆齐夫人对家庭生活的精打细算,对孩子的悉心照顾以及对疾病吞噬生命的憎恨。拉姆齐夫人的心理时间是被限定在以这两句话为代表的物理时间之内的。虽然没有明确的物理时间来表示其间的时间间隔,但夫人前后说出的这两句话却间接地表示出了物理时间的前后两个端点。这样的例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在作品的三个部分中,第二部分要明显短于其他两部分,三部分的长度比例极为不均衡,大概是6:1:3。第一部分“窗”的长度占全书的一半以上,其物理时间是九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和黄昏,从关于是否去灯塔的争论开始,直到黄昏在拉姆齐夫人主持的晚宴中结束。第二部分“岁月流逝”所占篇幅不到十分之一,却叙述了十年间的经历。这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拉姆齐夫人逝世,普鲁难产而死,安德鲁阵亡。十年痛苦的历程,作者仅以几页纸来叙述,似乎经过一个黑夜,动乱的十年就恍惚地过去了。第三部分“灯塔”仅叙述了一个上午发生的一切,延迟十年的灯塔之旅终于成行,众人完成心中的夙愿。在作者大量表现主人公意识流内容,扩展心理时间长度的部分,相应的外界机械时间却很短暂;而当作者以凝练跳跃的笔调来表现心理时间时,其相应的外界机械时间却是不相称的漫长。这种数量、内容上的反差和对比,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陌生化和距离感。由于在这三部分中使用的心理时间的分量不同,而各自代表的物理时间轮廓长短也大相径庭,这三部分短——长——短的物理时间,配合长——短——长的心理时间,形成了一种特殊而巧妙的时间结构,与音乐中的奏鸣曲形式很相似;同时,这样长——短——长的时间结构安排,仿佛夜晚灯塔照耀大海及远游归航的船只的节奏,在对比和匀称的基础上给人以美的感受。
对“时间”的处理及对“个人”生存的关注始终是伍尔芙小说的主题。在《到灯塔去》中,伍尔芙使用了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配套的“同心圆式的时间结构”,但主导整部作品情节发展、参与人物形象塑造、表现主题精神的人物却是由心理时间来完成的。这种大量使用心理时间的艺术特征,既是对维多利亚传统的背离,也是有意义的革新。作品打破了维多利亚式的常规“时间”守则,重新定义和建构了小说中的“时间”体系。利用灵活自由的心理时间来主导叙述进度,使得心理时间在时间结构中占优势主导地位,物理时间只提供一种轮廓、辅助作用。在《到灯塔去》中,伍尔芙抒发了对生命个体的关注,探询弱小的生存个体是如何与大历史相抗衡的,个人生命的意义如何才能不被时间之河消解,从而获得一种永恒的力量。(本文是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叙事学视野中的翻译研究”,项目编号:QW200921)
参考文献
1 瞿世镜编.意识流小说理论.第1版.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5:26
2 瞿世镜.伍尔夫研究.第1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57
3 卢婧.伍尔夫“到灯塔去”的时间艺术.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