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几年高校的扩建等原因,致使高校教育事业支出较大,经费略显不足,高校收费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分析高校收费的管理和制度设计的基础上,又分析利用收费机制,加强高校的成本约束和核算规范,最后对高校收费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校收费 管理 内部控制
高校收费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学费收入逐渐成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收费管理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从目前各高校的收费管理情况看,从方式、程序、规范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着诸如拖欠学费现象逐年增加等问题。
正确认识存在问题,分析其原因,采取必要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善高校收费管理工作,把收费管理工作进一步纳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对于搞好高校收费管理、提高非义务教育投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做好高校收费管理工作,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校收费的管理和制度设计方面
高等教育收费要遵循公平、效率的基本原则。高校收费政策已对社会公众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由于我国大学的学费是地方政府管制价格,学费标准差异反映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的差距,教育成本分摊属地化。
其次,利用收费机制加强高校的成本约束和核算
高校的成本约束问题有着众多体制性原因。从收费管理角度看,最根本的在于作为投资者之一的学生在教育体制中没有选择权。因此,只有在学生的自主选择和院校间的有效竞争这两前提下,高校才能主动压缩成本,高等教育收费才能合理发挥成本补偿功能,并促进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有效配置。
再次,规范高校收费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高校规范收费管理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进行收费规范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另一方面对欠费追缴进行内部控制管理。
(一)收费规范化的内部控制管理策略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高校收费的政策规定,杜绝乱收费行为。学生缴费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高校收费的文件精神,坚持依法按规收费,不准擅立项目、擅提标准和扩大收费范围,禁止以任何借口巧立名目变相收费。未经物价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向学生乱收费,高校的一级财务管理部门要以身作则,充当表率。
二是制定严格完善的高校收费管理制度。即用制度规范收费程序,用制度约束收费行为。其一,建立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坚持亮证收费。通过宣传栏、公告栏、校园网等形式向学生、家长、社会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范围、投诉电话等。在收费政策变动时,要及时更新公示内容,确保公示内容合法、及时有效。其二,制定规范收费管理相关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制度。财务部门处理有关收费账务时,应坚持“收费有据可依”,“持证收费”的原则,未能出示物价局批准的收费许可證或未经治理乱收费小组批准的收费项目一概拒收。
另外,规范收费管理,加强内部控制需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则加强收费模式及收费资金的管理。现行高校收费多数利用银行网络资源优势代收学杂费,代收学杂费事项涉及高校、金融机构、学生三方利益,需要明确责任,保证收费及相关统计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二则实行收费稽核制度。学生收费系统与财务账务系统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系统,收费管理的过程如学杂费应收数、欠交数,无法在财务账务系统中体现出来,因此有必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稽核:收费系统的收费数据与账务系统相应的收费科目金额进行核对;收费票据存根与账务系统中收费金额进行核对;收费票据存根与收费系统中收费金额进行核对;收费系统的住宿费与全校宿舍管理实际床位进行核对;对离校学生的收费数据进行审核。
(二)欠费追缴的内部控制管理策略
欠费管理的内部控制措施的最终目的是合法、合理地降低欠费率。具体而言:
第一,认真做好深入细致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增强学生自觉缴费的思想意识。缴费是国家的法律规定,学校依法收费是贯彻执行国家政策,自觉缴费是大学生必须履行的义务。做好学生缴费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二,加强领导,上下一致,认真落实措施,做好高校收费工作
高校收费工作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影响到教职工生活待遇的改善,影响学生奖学金、困难补助的发放和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既要齐抓共管,又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尽职尽责,把学生缴费工作当作日常工作的大事来抓,抓细、抓好、抓出成效既切实解决贫困学生困境,又可缓解高校大量办学资金被拖欠的压力。
第三,适当实行收费工作奖惩制度。在对学生教育的同时应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各教学系部是管理学生最直接的部门,如果学生欠费多少与已无关,追缴学生欠费工作的积极性必然不高,势必产生管理脱节现象。因此,有必要实行收费工作奖励制度,将追缴欠费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1、对有缴费能力的欠费学生,在加强其诚信教育的同时,制定一些处理措施,如:
①教务处和各教学单位均不准予以注册,不计学习成绩和学分;
②不能参加该年度的一切评优评模;
③不能参加该年度的奖学金评定,而且不再补评和补发;
④对于毕业生,有关部门要根据财务处提供的欠费信息,暂缓发放其毕业证、学生档案、报到证等一切毕业手续;
⑤对于欠费学生,各教学单位要定期与其家长取得联系,进行信息沟通。
2、对各系的奖惩措施奖励办法:学生交费率在80%—85%(不含起始百分点,下同),奖励该比例段学生上交学费总额的5%;学生交费率在85%—90%,奖励该比例段学生上交学费总额的10%;学生交费率在90%—95%,奖励该比例段学生上交学费总额的20%;学生交费率在95%—98%,奖励该比例段学生上交学费总额的30%;学生交费率在98%—100%的,奖励该比例段学生上交学费总额的50%。奖励按各比例段分别计算。
奖励资金的使用:各系应得奖励资金总额的40%用于改善办公、教学条件,30%用于救助本系困难学生,30%自主使用。
惩罚办法:老生缴费率与本单位包干经费和年终资金挂钩。将80%的交费学生按100%计算,按欠交学费学生的下降比例,等比例扣减单位包干经费及年终奖金,并将老生缴费工作情况作为年终评优、班子考核及干部任用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四,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救助措施。学生缴费实行先缴费后救助的原则。学生应按规定足额缴纳学费、住宿费,缴清费用后确属家属困难的,可申请减免学费或勤工助学、特困生补助等。未缴清费用的学生,没有资格申请救助。
采取的救助措施:
1、学生工作部按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不同情况分别安排报酬不等的勤工助学岗;
2、学生工作部在不影响学生在校正常学习的情况下,有计划地安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社会上有报酬的活动;
3、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政策;
4、确因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的学生,经批准允许休学一年筹措学费;
5、学院将逐年加大学生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经费的投入。
高校的迅速发展使高校财务部门出现内涵、范围、会计工作组织的变化,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也是高校财务改革的重要课题。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应是改革的目标。作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工作者,要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赶快行动,更新观念,努力创新,不断提高收费管理水平,使高校收费管理工作成为学校事业高速发展的一个强有力助力器。
参 考 文 献
[1]赵勤:《高校教育成本计量与收费管理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7-22
[2]陈丽红:《高校规范收费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探析》,《财会通讯》2007年第12期■
[关键词] 高校收费 管理 内部控制
高校收费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学费收入逐渐成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收费管理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从目前各高校的收费管理情况看,从方式、程序、规范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着诸如拖欠学费现象逐年增加等问题。
正确认识存在问题,分析其原因,采取必要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善高校收费管理工作,把收费管理工作进一步纳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对于搞好高校收费管理、提高非义务教育投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做好高校收费管理工作,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校收费的管理和制度设计方面
高等教育收费要遵循公平、效率的基本原则。高校收费政策已对社会公众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由于我国大学的学费是地方政府管制价格,学费标准差异反映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的差距,教育成本分摊属地化。
其次,利用收费机制加强高校的成本约束和核算
高校的成本约束问题有着众多体制性原因。从收费管理角度看,最根本的在于作为投资者之一的学生在教育体制中没有选择权。因此,只有在学生的自主选择和院校间的有效竞争这两前提下,高校才能主动压缩成本,高等教育收费才能合理发挥成本补偿功能,并促进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有效配置。
再次,规范高校收费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高校规范收费管理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进行收费规范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另一方面对欠费追缴进行内部控制管理。
(一)收费规范化的内部控制管理策略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高校收费的政策规定,杜绝乱收费行为。学生缴费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高校收费的文件精神,坚持依法按规收费,不准擅立项目、擅提标准和扩大收费范围,禁止以任何借口巧立名目变相收费。未经物价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向学生乱收费,高校的一级财务管理部门要以身作则,充当表率。
二是制定严格完善的高校收费管理制度。即用制度规范收费程序,用制度约束收费行为。其一,建立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坚持亮证收费。通过宣传栏、公告栏、校园网等形式向学生、家长、社会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范围、投诉电话等。在收费政策变动时,要及时更新公示内容,确保公示内容合法、及时有效。其二,制定规范收费管理相关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制度。财务部门处理有关收费账务时,应坚持“收费有据可依”,“持证收费”的原则,未能出示物价局批准的收费许可證或未经治理乱收费小组批准的收费项目一概拒收。
另外,规范收费管理,加强内部控制需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则加强收费模式及收费资金的管理。现行高校收费多数利用银行网络资源优势代收学杂费,代收学杂费事项涉及高校、金融机构、学生三方利益,需要明确责任,保证收费及相关统计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二则实行收费稽核制度。学生收费系统与财务账务系统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系统,收费管理的过程如学杂费应收数、欠交数,无法在财务账务系统中体现出来,因此有必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稽核:收费系统的收费数据与账务系统相应的收费科目金额进行核对;收费票据存根与账务系统中收费金额进行核对;收费票据存根与收费系统中收费金额进行核对;收费系统的住宿费与全校宿舍管理实际床位进行核对;对离校学生的收费数据进行审核。
(二)欠费追缴的内部控制管理策略
欠费管理的内部控制措施的最终目的是合法、合理地降低欠费率。具体而言:
第一,认真做好深入细致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增强学生自觉缴费的思想意识。缴费是国家的法律规定,学校依法收费是贯彻执行国家政策,自觉缴费是大学生必须履行的义务。做好学生缴费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二,加强领导,上下一致,认真落实措施,做好高校收费工作
高校收费工作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影响到教职工生活待遇的改善,影响学生奖学金、困难补助的发放和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既要齐抓共管,又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尽职尽责,把学生缴费工作当作日常工作的大事来抓,抓细、抓好、抓出成效既切实解决贫困学生困境,又可缓解高校大量办学资金被拖欠的压力。
第三,适当实行收费工作奖惩制度。在对学生教育的同时应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各教学系部是管理学生最直接的部门,如果学生欠费多少与已无关,追缴学生欠费工作的积极性必然不高,势必产生管理脱节现象。因此,有必要实行收费工作奖励制度,将追缴欠费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1、对有缴费能力的欠费学生,在加强其诚信教育的同时,制定一些处理措施,如:
①教务处和各教学单位均不准予以注册,不计学习成绩和学分;
②不能参加该年度的一切评优评模;
③不能参加该年度的奖学金评定,而且不再补评和补发;
④对于毕业生,有关部门要根据财务处提供的欠费信息,暂缓发放其毕业证、学生档案、报到证等一切毕业手续;
⑤对于欠费学生,各教学单位要定期与其家长取得联系,进行信息沟通。
2、对各系的奖惩措施奖励办法:学生交费率在80%—85%(不含起始百分点,下同),奖励该比例段学生上交学费总额的5%;学生交费率在85%—90%,奖励该比例段学生上交学费总额的10%;学生交费率在90%—95%,奖励该比例段学生上交学费总额的20%;学生交费率在95%—98%,奖励该比例段学生上交学费总额的30%;学生交费率在98%—100%的,奖励该比例段学生上交学费总额的50%。奖励按各比例段分别计算。
奖励资金的使用:各系应得奖励资金总额的40%用于改善办公、教学条件,30%用于救助本系困难学生,30%自主使用。
惩罚办法:老生缴费率与本单位包干经费和年终资金挂钩。将80%的交费学生按100%计算,按欠交学费学生的下降比例,等比例扣减单位包干经费及年终奖金,并将老生缴费工作情况作为年终评优、班子考核及干部任用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四,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救助措施。学生缴费实行先缴费后救助的原则。学生应按规定足额缴纳学费、住宿费,缴清费用后确属家属困难的,可申请减免学费或勤工助学、特困生补助等。未缴清费用的学生,没有资格申请救助。
采取的救助措施:
1、学生工作部按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不同情况分别安排报酬不等的勤工助学岗;
2、学生工作部在不影响学生在校正常学习的情况下,有计划地安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社会上有报酬的活动;
3、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政策;
4、确因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的学生,经批准允许休学一年筹措学费;
5、学院将逐年加大学生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经费的投入。
高校的迅速发展使高校财务部门出现内涵、范围、会计工作组织的变化,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也是高校财务改革的重要课题。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应是改革的目标。作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工作者,要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赶快行动,更新观念,努力创新,不断提高收费管理水平,使高校收费管理工作成为学校事业高速发展的一个强有力助力器。
参 考 文 献
[1]赵勤:《高校教育成本计量与收费管理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7-22
[2]陈丽红:《高校规范收费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探析》,《财会通讯》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