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职的素质教育中引入企业伦理,不仅可以充分展现优秀企业的文化内涵,更可以实现高职素质教育中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对高职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通过对高职素质教育引入企业伦理的必要性论述,简要探讨实现该种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素质教育;企业伦理;引入途径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1-0078-01
引言
近年来,高职的素质教育虽然在国家和政府的扶持帮助下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中,高职教育只是属于一种“次高教育”,永远都不能与“正规”的高校教育相提并论。而这样的思想观念也同样存在于多数企业之中,再加之高职教育和高职生本身能力的缺陷,其就业的问题也就更为突出,而高职素质教育的复杂性也就随之增大。为了有效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积极探索企业伦理融入高职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素质教育引入企业伦理的必要性
(一)符合高职素质教育内容的创新要求
在高职素质教育中引入企业伦理,可以突破传统教育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局限,促进高职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真正成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在充分吸收和借鉴企业伦理中的优秀素质因素时,要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为依据,特别注重对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时效观念以及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精神等思想观念的培养。此外,以企业伦理为核心内容所进行的高职素质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增强心理的承受能力、遇挫能力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等。总之,以企业伦理对高职素质教育的内容进行创新,既可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又同样接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在充分弘扬社会主旋律的素质教育过程中,也使得培养出来的高职生能够快速适应市场经济和未来职业生活发展的需求。
(二)符合高职素质教育时效性的需求
虽然当前的高职素质教育已经获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其在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社会性问题上却依旧保持在原地,至今仍无较好的解决方式。因此,对高职的素质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也就成为了社会的重大课题之一。相比较于传统的高职素质教育,企业伦理则具有较高的时代性、现实性以及可操作性,能够有效地对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因此,当高职的素质教育与企业伦理形成完美的融合、功能的互补时,相关的教学内容也就可以更为丰富、更加具有针对性、张力和活力,从而实现高职素质教育的高效性。此外,将企业伦理引入教学中, 还可以增强高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性、社会性的培养,符合教育界教学改革的目标,反映出素质教育实践性的本质内容,从而形成高职院校教学中独有的优势力量。
(三)符合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需求
高职教育对学生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迎合社会需求,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劳动力。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出“德技双兼”的人才也就成为高职素质教育中的迫切任务。在传统的高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除了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外,还缺乏对学生必要的社会生存能力培养,包括社会沟通能力以及相应的人际交往能力。以这样的素质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也同样会表现出较差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敬业爱岗意识。诸如此类的素质问题也就因此成为现代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一大“瓶颈”和制约就业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所以,在高职素质教育中引入企业伦理,一方面可以充实教育的内容,改善高职人才培养的现状,另外一方面则可以有效拓宽高职生的就业渠道,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二、高职素质教育引入企业伦理的重要途径
(一)形成与企业伦理相关的高职素质教育目标
企业伦理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将其引入到高职素质教育活动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察力、发展分析能力、处理伦理争论和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升其在未来企业中对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的敏感度,以及对正确伦理价值观念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并且通过一定的发展分析能力来对多变的复杂的企业伦理问题、关系作出准确而及时的辨别,从而对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进行保护。除此之外,教师在素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企业工作使命感,通过一定的道德、价值联系以及对工作所具有的社会现实意义的阐述,来明确学生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而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主动创造性。
(二)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要想企业伦理在高职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也就必须要形成一定的企业伦理意识观念,以培养学生为一切教学任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尊重每一位高职生的道德选择,改革传统的素质教学模式,积极加强企业、社会相关道德理念的培养,提升高职生的道德辨别能力、思想意识选择能力以及创造力等等。这样高职生才能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对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行判断,并始终坚持自身的信念与追求,最终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坚持以学生为本,还应该要不断加强学生的课后实践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加强对素质教育应用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加深理解,形成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促进企业伦理素质教育目的的达成。
(三)营造良好的企业伦理高职教育环境
首先是对高职院校外在形象的营造,即展示环境,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教室、实训室、实习工场以及活动的公共楼道、宿舍楼等等。在这些环境中,可以通过相关企业伦理标语的张贴和一些具体相关内容的图文阐述布置,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企业伦理的熏陶,自觉提升其内在的思想行为素质;其次是对相应情景环境的营造,着重加强对学生实习场地的企业环境模拟,即从桌椅板凳、器械设备的布置上,教师的授课方式上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要严格遵照企业、车间的具体环境来进行仿真模拟,从而真正发挥出企业伦理在高职素质教育中“教”与“学”的功能;最后是对学生自学环境的营造。这里其实同样需要教师的介入引导,在课后活动中,教师可以积极为学生引领组织其一些相关的企业伦理素质活动,例如在图书馆中设立起“企业职工培训”教材、书籍专架,构建相关的学生社团,组织相关的读书会、讲座报告等等,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形成相应的“职业素质”,自发地做好进入企业之前的伦理素质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言意文.高职德育引入企业伦理文化的“三段式”教育模式构想[J]. 科技信息. 2009(05)
[2]刘红月; 李志辉. 构建企业文化素养融入高职素质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2(03)
【关键词】高职素质教育;企业伦理;引入途径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1-0078-01
引言
近年来,高职的素质教育虽然在国家和政府的扶持帮助下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中,高职教育只是属于一种“次高教育”,永远都不能与“正规”的高校教育相提并论。而这样的思想观念也同样存在于多数企业之中,再加之高职教育和高职生本身能力的缺陷,其就业的问题也就更为突出,而高职素质教育的复杂性也就随之增大。为了有效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积极探索企业伦理融入高职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素质教育引入企业伦理的必要性
(一)符合高职素质教育内容的创新要求
在高职素质教育中引入企业伦理,可以突破传统教育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局限,促进高职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真正成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在充分吸收和借鉴企业伦理中的优秀素质因素时,要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为依据,特别注重对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时效观念以及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精神等思想观念的培养。此外,以企业伦理为核心内容所进行的高职素质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增强心理的承受能力、遇挫能力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等。总之,以企业伦理对高职素质教育的内容进行创新,既可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又同样接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在充分弘扬社会主旋律的素质教育过程中,也使得培养出来的高职生能够快速适应市场经济和未来职业生活发展的需求。
(二)符合高职素质教育时效性的需求
虽然当前的高职素质教育已经获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其在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社会性问题上却依旧保持在原地,至今仍无较好的解决方式。因此,对高职的素质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也就成为了社会的重大课题之一。相比较于传统的高职素质教育,企业伦理则具有较高的时代性、现实性以及可操作性,能够有效地对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因此,当高职的素质教育与企业伦理形成完美的融合、功能的互补时,相关的教学内容也就可以更为丰富、更加具有针对性、张力和活力,从而实现高职素质教育的高效性。此外,将企业伦理引入教学中, 还可以增强高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性、社会性的培养,符合教育界教学改革的目标,反映出素质教育实践性的本质内容,从而形成高职院校教学中独有的优势力量。
(三)符合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需求
高职教育对学生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迎合社会需求,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劳动力。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出“德技双兼”的人才也就成为高职素质教育中的迫切任务。在传统的高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除了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外,还缺乏对学生必要的社会生存能力培养,包括社会沟通能力以及相应的人际交往能力。以这样的素质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也同样会表现出较差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敬业爱岗意识。诸如此类的素质问题也就因此成为现代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一大“瓶颈”和制约就业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所以,在高职素质教育中引入企业伦理,一方面可以充实教育的内容,改善高职人才培养的现状,另外一方面则可以有效拓宽高职生的就业渠道,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二、高职素质教育引入企业伦理的重要途径
(一)形成与企业伦理相关的高职素质教育目标
企业伦理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将其引入到高职素质教育活动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察力、发展分析能力、处理伦理争论和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升其在未来企业中对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的敏感度,以及对正确伦理价值观念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并且通过一定的发展分析能力来对多变的复杂的企业伦理问题、关系作出准确而及时的辨别,从而对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进行保护。除此之外,教师在素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企业工作使命感,通过一定的道德、价值联系以及对工作所具有的社会现实意义的阐述,来明确学生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而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主动创造性。
(二)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要想企业伦理在高职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也就必须要形成一定的企业伦理意识观念,以培养学生为一切教学任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尊重每一位高职生的道德选择,改革传统的素质教学模式,积极加强企业、社会相关道德理念的培养,提升高职生的道德辨别能力、思想意识选择能力以及创造力等等。这样高职生才能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对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行判断,并始终坚持自身的信念与追求,最终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坚持以学生为本,还应该要不断加强学生的课后实践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加强对素质教育应用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加深理解,形成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促进企业伦理素质教育目的的达成。
(三)营造良好的企业伦理高职教育环境
首先是对高职院校外在形象的营造,即展示环境,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教室、实训室、实习工场以及活动的公共楼道、宿舍楼等等。在这些环境中,可以通过相关企业伦理标语的张贴和一些具体相关内容的图文阐述布置,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企业伦理的熏陶,自觉提升其内在的思想行为素质;其次是对相应情景环境的营造,着重加强对学生实习场地的企业环境模拟,即从桌椅板凳、器械设备的布置上,教师的授课方式上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要严格遵照企业、车间的具体环境来进行仿真模拟,从而真正发挥出企业伦理在高职素质教育中“教”与“学”的功能;最后是对学生自学环境的营造。这里其实同样需要教师的介入引导,在课后活动中,教师可以积极为学生引领组织其一些相关的企业伦理素质活动,例如在图书馆中设立起“企业职工培训”教材、书籍专架,构建相关的学生社团,组织相关的读书会、讲座报告等等,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形成相应的“职业素质”,自发地做好进入企业之前的伦理素质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言意文.高职德育引入企业伦理文化的“三段式”教育模式构想[J]. 科技信息. 2009(05)
[2]刘红月; 李志辉. 构建企业文化素养融入高职素质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