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一定要有一些外在的、独特的标志性符号:春联、鞭炮、窗花、灯笼、年画等等,否则春节就寡淡无味。而在工业化的今天,快节奏的生活正在将这些符号慢慢忘记……
杨家埠年画:没有年画过不去年
“快递,我是杨家埠和兴永画店,这里的包裹。”潍坊和兴永年画店传人杨乃东的儿子查看完网店,马上打电话发货。
按往年惯例,在杨家埠,到腊月二十三辞灶,艺人都早已撤下案子盘点准备过年。但现在,杨家埠艺人随年画使用范围扩大而与时俱进,只要有订单,就不停印。
“要是赶活儿的话,能印到腊月二十六七。但工人也得回家过年,到腊月二十三,我们就收活儿。”在年画大师杨洛书的作坊里,十个工人在印年画,两个工人在装帧装订,忙得不可开交。
“印完年画才过年,这是杨家埠艺人的共识;贴上年画就过年,我不能让买年画的人买不到年画。”据杨洛书介绍,在同顺德画店,他每年印的年画达到20多万张。只有全年开工,才能满足客户需求。
几年前,冯骥才曾来到潍坊杨家埠,他问一个农民,你们为啥要画年画啊?那农民摸着自己的脑袋也不知回答啥好,于是就说:“没年画,他们过不去年啊!”
“杨家埠的男女老少,全都人勤手巧。既精于种庄稼种菜,又善于印画扎风筝。老时候这样,今儿还是这样。他们农忙时下地,潍坊出名的萝卜就是他们种出来的;农闲时人却不闲——比方现在——他们全都在家里忙着画画呢!杨家埠人最爱说的话是:‘俺村一千号人,五百人印年画,五百人扎风筝。’意思是说他们全是艺术家。说话时咧着笑嘴,龇着白牙,很是自豪。”冯骥才这样写道。
“杨家埠的年画很有个性。颜色浓艳抢眼,画面满满腾腾,人物壮壮实实,胖娃娃个个都得有二十斤重,圆头圆脑,带着憨气,傻里傻气地看着你。再看画上的姑娘们,一色的方脸盘,粗辫子,两只大眼黑白分明,嘴巴红扑扑,好比肥城的桃儿。你再抬眼看一看印画的姑娘,一准得笑。原来画在画儿上边的全是他们自己。”
杨家埠历代以农业为主,以年画、风筝业为副。杨家埠年画、风筝的生产和销售基本集中在冬季农闲时刻,构成了杨家埠村的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村里流行着“刻板坐案子,捎带糊扇子,年底挣个金蛋子”的说法。杨家埠的年节生活与年画密不可分,人们不仅要贴年画,还要制作、销售年画。现在的杨家埠,家家点染,户户丹青,大大小小的画店达到几十家,300余户几乎都印年画,所印年画达到七八十种,每家画店都能印上十几万张。
剪纸:让时间凝聚下来
剪纸一般用于各种节日,重点集中于过年,形式有窗花、过门笺、类笼花、对联种种。
山东民间流行最广、品种最多的是过年时的窗花。旧时棂子窗的窗花一般由“窗角花”、“窗心”和散在空隙间的“小花”组成。栖霞县有些地方还有装饰在窗户上端的“窗飘带”。格子窗窗花则由六幅或八幅剪纸组成。题材有花鸟鱼虫、小动物、戏曲故事、传说故事、吉祥语组画等。莱州地方春节有做剪纸对联的。
“过门笺”,又称“门笺”、“罗门钱”、“纸化”。全省大部分地区都流行,以鲁西南一带最有特色。沂水、蒙阴、沂南诸县流行的是五色纸门笺,一套五张,按头红、二绿、三黄、四水红、五蓝(或紫)排列,五张纹样相同,一次凿刻制成。临沂、苍山、郯城等县市流行的门笺俗称“挖补门笺”或“换堂子”。制作时,用五色纸刻出堂子花,然后拆开重新组合,背面用窄纸条连接,张挂起来五彩缤纷,富丽堂皇。
莱州的“墙围子花”(又称“炕围子花”)是将窗花变化移植于炕面墙上的一种形式。“灯笼花”,又称“福字灯花”,剪出贴在方灯上,过年时挂在照壁上。剪纸对联纤巧多变。中间剪字,四围配合花卉图案,字与画浑成一体,多用于节日祭祖的壁龛两侧。
而其他节日的剪纸多用于辟邪,用黄表纸而不用大红纸。长岛县大饮岛、北隍城、南隍城等地渔村,端午节用黄表纸剪牛,街门、房门各贴一对,剪成的黄牛用毛笔画角、画毛,且在牛身上书写歌谣:“我是天上老黄牛,不吃人间五谷杂粮,单吃人间百病鬼牛头。”按旧俗第一天贴牛,第二天再以虎易牛,同时在院内、屋内遍贴“宝剑”、“剪刀铰蝎子”、“宝葫芦收五毒”等。
手写春联:笔墨里的年味
“春节在鲁南一带的农村方言叫“过年”,称春联为“对子”,“过年”写“对子”贴“对子”,是儿时农村春节的专利,这些在于绍迎的记忆里已成定格,“写‘对子’时的场景,还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想想就激动不已,欢乐无比。”
在我的记忆里,每年进入腊月,村民们便开始张罗买“对纸”,找人写“对子”。
那时的农村“对子”全都是用毛笔写成的,看上去容易,可一个村能胜任写“对子”的人并不多,别说当时高中水平的毕业生,就连大中专毕业的高才生,都写不了,用过毛笔的“老秀才”自然成了村民的最佳人选,年复一年,为村民写“对子”的也就重复着几个人。
写一幅“对子”需要多道工序,“对子”的字数、大小不等所用的“对纸”和时间也不一样,第一道工序就是折叠“对纸”,然后裁剪,再按“对子”的字数大小叠成方块,每写完一联,都要放在平地上,以免墨汁流淌,直到一家全部写完凉干墨汁后,才能卷在一起,尽管写“对子”时要有好几个人配合帮忙,但一天实在写不了多少。
赶上雨雪寒冷腊月,写“对子”的速度自然要慢很多,有的村民要排队挨到大年除夕。
每个村写“对子”的现场,都会成为村民团聚的场所,更少不了调皮好动的孩子,他们总是围着场子不停地说笑着、打闹着,有的还帮着“倒忙”。
大大小小的“对子”家家户户都要写好多,门窗门框、橱箱衣柜、桌椅板凳、鸡窝羊圈、屋里院外,就连粮仓车辆都少不了,记忆中的“对子”大多都是年年重复的内容,屋内正堂的墙壁上是“吉星高照”,院外是“春光满园”,床头上是“身体健康”,粮仓上是“余粮满仓”,锅台上是“勤俭节约”,猪圈上是“一猪千斤”,每逢过年,家家户户到处都是红红的“对子”。 ■延伸阅读
名人过年:五千年农耕“打个盹”
□士齐
老舍:把日子放在锅里慢慢熬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社会里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而猪牛羊等也正长成,所以大家要杀猪宰羊,酬劳一年的辛苦。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社会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论,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冰心:烟台海边的锣鼓声
那时我家住在烟台海军学校后面的东南山窝里,附近只有几个村落,进烟台市还要越过一座东山,算是最冷僻的一角了,但是“过年”还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精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当母亲做这些事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不只有我们几个馋孩子,还有在旁边帮忙的厨师傅和余妈。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在海军学校上学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还有表哥哥,真是“一表三千里”,什么姑表哥,舅表哥,姨表哥,至少有七八个。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乐器,锣、鼓、萧、笛、二胡、月琴……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
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我们家不供神佛——供桌上只有祖宗牌位、香、烛和祭品,这一桌酒菜就是我们新年的午餐——然后给父母亲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着的压岁钱,大多是一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银元,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
杨家埠年画:没有年画过不去年
“快递,我是杨家埠和兴永画店,这里的包裹。”潍坊和兴永年画店传人杨乃东的儿子查看完网店,马上打电话发货。
按往年惯例,在杨家埠,到腊月二十三辞灶,艺人都早已撤下案子盘点准备过年。但现在,杨家埠艺人随年画使用范围扩大而与时俱进,只要有订单,就不停印。
“要是赶活儿的话,能印到腊月二十六七。但工人也得回家过年,到腊月二十三,我们就收活儿。”在年画大师杨洛书的作坊里,十个工人在印年画,两个工人在装帧装订,忙得不可开交。
“印完年画才过年,这是杨家埠艺人的共识;贴上年画就过年,我不能让买年画的人买不到年画。”据杨洛书介绍,在同顺德画店,他每年印的年画达到20多万张。只有全年开工,才能满足客户需求。
几年前,冯骥才曾来到潍坊杨家埠,他问一个农民,你们为啥要画年画啊?那农民摸着自己的脑袋也不知回答啥好,于是就说:“没年画,他们过不去年啊!”
“杨家埠的男女老少,全都人勤手巧。既精于种庄稼种菜,又善于印画扎风筝。老时候这样,今儿还是这样。他们农忙时下地,潍坊出名的萝卜就是他们种出来的;农闲时人却不闲——比方现在——他们全都在家里忙着画画呢!杨家埠人最爱说的话是:‘俺村一千号人,五百人印年画,五百人扎风筝。’意思是说他们全是艺术家。说话时咧着笑嘴,龇着白牙,很是自豪。”冯骥才这样写道。
“杨家埠的年画很有个性。颜色浓艳抢眼,画面满满腾腾,人物壮壮实实,胖娃娃个个都得有二十斤重,圆头圆脑,带着憨气,傻里傻气地看着你。再看画上的姑娘们,一色的方脸盘,粗辫子,两只大眼黑白分明,嘴巴红扑扑,好比肥城的桃儿。你再抬眼看一看印画的姑娘,一准得笑。原来画在画儿上边的全是他们自己。”
杨家埠历代以农业为主,以年画、风筝业为副。杨家埠年画、风筝的生产和销售基本集中在冬季农闲时刻,构成了杨家埠村的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村里流行着“刻板坐案子,捎带糊扇子,年底挣个金蛋子”的说法。杨家埠的年节生活与年画密不可分,人们不仅要贴年画,还要制作、销售年画。现在的杨家埠,家家点染,户户丹青,大大小小的画店达到几十家,300余户几乎都印年画,所印年画达到七八十种,每家画店都能印上十几万张。
剪纸:让时间凝聚下来
剪纸一般用于各种节日,重点集中于过年,形式有窗花、过门笺、类笼花、对联种种。
山东民间流行最广、品种最多的是过年时的窗花。旧时棂子窗的窗花一般由“窗角花”、“窗心”和散在空隙间的“小花”组成。栖霞县有些地方还有装饰在窗户上端的“窗飘带”。格子窗窗花则由六幅或八幅剪纸组成。题材有花鸟鱼虫、小动物、戏曲故事、传说故事、吉祥语组画等。莱州地方春节有做剪纸对联的。
“过门笺”,又称“门笺”、“罗门钱”、“纸化”。全省大部分地区都流行,以鲁西南一带最有特色。沂水、蒙阴、沂南诸县流行的是五色纸门笺,一套五张,按头红、二绿、三黄、四水红、五蓝(或紫)排列,五张纹样相同,一次凿刻制成。临沂、苍山、郯城等县市流行的门笺俗称“挖补门笺”或“换堂子”。制作时,用五色纸刻出堂子花,然后拆开重新组合,背面用窄纸条连接,张挂起来五彩缤纷,富丽堂皇。
莱州的“墙围子花”(又称“炕围子花”)是将窗花变化移植于炕面墙上的一种形式。“灯笼花”,又称“福字灯花”,剪出贴在方灯上,过年时挂在照壁上。剪纸对联纤巧多变。中间剪字,四围配合花卉图案,字与画浑成一体,多用于节日祭祖的壁龛两侧。
而其他节日的剪纸多用于辟邪,用黄表纸而不用大红纸。长岛县大饮岛、北隍城、南隍城等地渔村,端午节用黄表纸剪牛,街门、房门各贴一对,剪成的黄牛用毛笔画角、画毛,且在牛身上书写歌谣:“我是天上老黄牛,不吃人间五谷杂粮,单吃人间百病鬼牛头。”按旧俗第一天贴牛,第二天再以虎易牛,同时在院内、屋内遍贴“宝剑”、“剪刀铰蝎子”、“宝葫芦收五毒”等。
手写春联:笔墨里的年味
“春节在鲁南一带的农村方言叫“过年”,称春联为“对子”,“过年”写“对子”贴“对子”,是儿时农村春节的专利,这些在于绍迎的记忆里已成定格,“写‘对子’时的场景,还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想想就激动不已,欢乐无比。”
在我的记忆里,每年进入腊月,村民们便开始张罗买“对纸”,找人写“对子”。
那时的农村“对子”全都是用毛笔写成的,看上去容易,可一个村能胜任写“对子”的人并不多,别说当时高中水平的毕业生,就连大中专毕业的高才生,都写不了,用过毛笔的“老秀才”自然成了村民的最佳人选,年复一年,为村民写“对子”的也就重复着几个人。
写一幅“对子”需要多道工序,“对子”的字数、大小不等所用的“对纸”和时间也不一样,第一道工序就是折叠“对纸”,然后裁剪,再按“对子”的字数大小叠成方块,每写完一联,都要放在平地上,以免墨汁流淌,直到一家全部写完凉干墨汁后,才能卷在一起,尽管写“对子”时要有好几个人配合帮忙,但一天实在写不了多少。
赶上雨雪寒冷腊月,写“对子”的速度自然要慢很多,有的村民要排队挨到大年除夕。
每个村写“对子”的现场,都会成为村民团聚的场所,更少不了调皮好动的孩子,他们总是围着场子不停地说笑着、打闹着,有的还帮着“倒忙”。
大大小小的“对子”家家户户都要写好多,门窗门框、橱箱衣柜、桌椅板凳、鸡窝羊圈、屋里院外,就连粮仓车辆都少不了,记忆中的“对子”大多都是年年重复的内容,屋内正堂的墙壁上是“吉星高照”,院外是“春光满园”,床头上是“身体健康”,粮仓上是“余粮满仓”,锅台上是“勤俭节约”,猪圈上是“一猪千斤”,每逢过年,家家户户到处都是红红的“对子”。 ■延伸阅读
名人过年:五千年农耕“打个盹”
□士齐
老舍:把日子放在锅里慢慢熬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社会里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而猪牛羊等也正长成,所以大家要杀猪宰羊,酬劳一年的辛苦。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社会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论,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冰心:烟台海边的锣鼓声
那时我家住在烟台海军学校后面的东南山窝里,附近只有几个村落,进烟台市还要越过一座东山,算是最冷僻的一角了,但是“过年”还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精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当母亲做这些事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不只有我们几个馋孩子,还有在旁边帮忙的厨师傅和余妈。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在海军学校上学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还有表哥哥,真是“一表三千里”,什么姑表哥,舅表哥,姨表哥,至少有七八个。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乐器,锣、鼓、萧、笛、二胡、月琴……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
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我们家不供神佛——供桌上只有祖宗牌位、香、烛和祭品,这一桌酒菜就是我们新年的午餐——然后给父母亲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着的压岁钱,大多是一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银元,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